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董董Mercurio

这是一期关于“营养”的分享,也是一期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分享:怎样吃的健康。我自己一直是健康饮食的实践者。这个春节前后,帮母亲完全改变了目前“传统的、米面粥”饮食,为“高蛋白、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饮食,她的身体素质变好太多,体力翻几倍,体重增加,整个人情绪都开心。

所以我想做这期分享:许多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饮食,以“精加工碳水”为主,严重缺乏蛋白质。当他们生病体弱,又用高价求助于保健品,甚至是一些完全无用的有害保健品。每次看到不富裕的老年人一掷千金买某些神草神菇,我都觉得很心疼。

其实老年人的健康,在深刻理解了“营养”这个概念后,靠“调整饮食结构”就能调节好。“饮食结构”是从“科学的、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吃的是什么,吃了这些东西后,吸收的是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对身体产生怎样的营养。“饮食”既包含科学知识,也包括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理解“食物的本质”,在分享中我会详细的讲。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父母无法坚持科学饮食呢?

第一个原因,是认知问题。很多人普遍对“科学饮食”没有认知——市面上各种学说实在太多了,每个人销售着自己代言的“营养品”,甚至一些歪理邪说都风靡市面上。老百姓不知道怎么辨别“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只能盲目的跟着推销去购买。

建立了科学的营养观念,建立了对“蛋白质、维生素”的理解,你就不会迷信这种推销。

第二个原因,是沟通难题。我们很难说服父母。当我们难以说服,很多人就放弃了。我们很难用生动的、简洁的、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语言,去说服父母。当人无法说服别人,那么父母那就回到“喝粥”的老路子上。

怎样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讲解,把食物的历史和故事讲清楚呢?这是我做这一期分享的原因。这个录音也可以被老人听到,防止他们进入营销骗局,那就太好了。

但这个分享,我不打算局限在“营养”这个主题。我想在这个分享中,讲更多的知识和我的管理经验。

我会给你讲“沟通”:我们怎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我们怎样说服他人?我们怎样在工作中,获取别人的认可和赞同?这一期分享,关于沟通,如何生动的、立体的、易懂的,把一个道理讲透彻。有一点我尤其想说:面对不同的人和场景,该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该讲故事的时候讲故事。

我会给你讲“认知”:怎么认知一个事物?怎样学会科学思考,不再把一个事物,单纯的从“好坏”场景思考,而是放在更丰富立体的场景?比如精细碳水,在我改变母亲饮食的不同阶段,它有时候可以多吃,有时候则是坏东西要减少——生动立体的理解一个事物,是我们可以掌握的技能。

我会给你讲“情绪力量”: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影响别人?总会吸引目标?总能让人执行自己想做的事?情绪的力量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积极的力量,促成改变,带来快乐。太多传统家庭的教育,是规训、肃杀和冰冷了!快乐的情绪,可以寓教于乐,鼓励他人。

我会给你讲“目标管理与制定”:改变他人首先不是让他人执行你想要的事情,而是激发他人“内心底变好的力量”。我们学会和他人寻找共识,基于共识制定目标。而把目标拆分成阶段,并且分阶段管理,每个阶段,怎样做到重点清晰,并且懂得优先级,是有益的技能。

我会给你讲“激励”:如何通过“里程碑”事件激励他人?如何通过“目标达成”的方式激励人们继续前进?这不仅对管理有用,对我们的人生亦有帮助。

我也会给你讲“经济史”的知识:为什么“糖”这个对健康不利的食物风靡世界?这和人类的航海美洲之后、加勒比海大宗商品经济有关,和殖民与当年世界贸易体系有关,也和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文化与二十世纪美国农业推广有关。啊,糖,听起来如此美好甜蜜的词,却是“健康杀手”,人们离不开它的背后,其实层层累积了人类历史的影响。

最后,我会讲“食品、价格和经济学”。这一部分,会帮助特别多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个不富裕的社会的老百姓不再受骗。因为最狡猾的推销者最喜欢对老人说:“贵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我会给你剖析清楚:一个食物的价格,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的?这背后,和产量、工业化有关,和营养无关。是的,食物价格,和营养价值,关系接近于零。普通人花很少的钱,哪怕对早餐做一些改变,就能获得更好的营养。

我会把自己在蛮不错行业头部企业近十年的管理经验,用在这个“非常日常”的话题中。我希望这个话题,不仅让大家吃的更健康,让家人们更健康,而且其中很多思考方法、管理方法、沟通方法,能让大家拿出来回忆和思考,用到大家的工作和实践中。我相信我们也会发现:wow, 从认知到管理,真的很有趣!

提纲:

0:10:22

1,【母亲几十年的饮食结构,被我在春节改变】

背景:关于爱的故事——我改变了妈妈几十年的饮食老观念;- 起因:母亲病后调养体弱;- 过程:我一个月的努力,从认知到食材准备;- 结果:全方面的改变,从身体到对生活的信心

2,【这个故事运用了我很多知识,我会把它嵌入在这个关于“营养饮食”的分享中】

0:14:14

3,【蛋白质:抓住一个最核心的点】

- 先抓住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蛋白质;- 为什么国人缺乏蛋白质?- 为什么蛋白质如此重要?

0:19:13

4,【蛋白质提升的方法和实践】

- 有“计算的概念”:量化思维是科学方法,模糊思维是非科学;- 高蛋白食物有哪些?- 改进点之一:早餐;- 改进点之二:大块吃肉;- 我一项项计算;

0:21:46

5,【情绪感染和沟通课:注入观念的方式:强调,再强调】

- 纳德拉用强调推行微软的“云战略”;- 克洛普用铁血和激情给老牌利物浦带来新生;- 舒尔茨重掌星巴克的带回久违的“咖啡香”;- 我用“强调”和“实践计算法”让母亲牢记“蛋白质”;

0:28:19

6,【早餐改变一点,营养改变大片】

- 母亲现在的早餐:鸡蛋、牛奶、麦片、肉、蔬菜;- 我自己的早餐:半盘肉,半盘菜,牛奶;- 传统早餐的问题在哪?- 营养最低:米粥,粉,面窝,油条,发糕;- 营养不足:粉面,肉菜包;- 营养素太少,早餐蛋白质不足,中晚餐很难追上;- 早餐必须营养;

0:40:11

7,【领导和管理课:先从关键且容易点突破,形成正反馈】

- 一开始定宏大复杂的目标,全盘出击,容易失败愧疚;- 先找关键的一个点改:容易成功,并且走进正反馈轨道;- “积极分享和自我肯定”,是最容易突破的“情绪课”;- 记录、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就;- “每天看一页书”的计划,比“每天看一本”要好;- 让“第一步”把自己滚动起来。

0:45:11

8,【精制碳水:米饭,又爱又纠结的主食】

-你面对家人,面对传统观念,不要一上来就颠覆别人的认知——循序渐进的沟通,把道理讲透;- 米饭:现代人争论的重点,甚至非常情绪;- 过量吃米:高糖、甚至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一顿吃好几碗米饭”是危险的;- 维护米饭、热爱碳水的原因—— 人类生存基因写入+传统文化“要吃饱”;- 控制碳水摄入量是健康的保证。

0:48:58

9,【沟通课:颠覆认知易被抵触,学会循序渐进的立体沟通】

- 我这样和母亲沟通:动态的分析米饭;- 肯定米饭的价值:文化、家庭、团聚、记忆情感;- 客观分析弊端:占用肉食空间,占用过多胃容量; - 告诉家人:不是否定米饭,而是“养身体”时,米饭优先级往后放一放; - 我做一碗面:面条少少的,肉菜多多的; - 我们中午炖牛肉:先不盛一大碗饭,先吃肉,或只盛一点点; - 不断的比较、计算、说明、注入观念; - 全景沟通:拿世界统计数据给家人看“更大的世界”; (跨文化视角,不仅带来喜悦,而且开阔视野) - 立体沟通:拿一颗麦片给家人仔细欣赏讲解;

【思维课:多数事,抓结构的先于“抠细节”】 

- 从饮食到管理,原则一致:先有结构,后有细节; - 先有结构,你就只需要审视和完善细节; - 先有细节,你看不到全貌,一团乱麻; - 好结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 细节是迷宫:保|健品的套路; - 结构是地图:清晰的判断食物价值“在营养地图上的位置” - 突破口:蛋白质;减少项:精制碳水; - 好结构,有突破,好记忆,这样的方案好执行

1:05:22

10:【盐:被忽视的饮食杀手】

 - 国人的盐分摄入严重超标,是世卫组织建议的近三倍; - 高盐的危害性很大,尤其是高血压; - 盐是怎么被摄入的? - 做菜不宜太咸; - “汤很营养”是误区,其实汤是高盐; - 去掉“下饭”观念,控制咸菜摄入; - 我这样做饭和积极鼓励:让家人欣赏食物丰富滋味; - 用生动语言形容:“金子般的盐、油、糖、米,要省着用”

1:13:09

11,【心理暗示课:“珍惜暗示法”比“负面思维法”更积极有效】 

- 怎样“改变一个行为?” - “否定暗示法”:有效,但是分场合; - “珍惜暗示法”:不损害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 我用“心理暗示”戒酒案例:从戒威士忌到戒啤酒; - 心理抬高“饮酒”的珍惜;心理抬高“价格感受”; - 不谴责自己,但要多提醒自己记住目标;

1:18:43

12,【糖:甜美的笑面虎】 

- 高糖、高碳水的危害犹如烟酒; - 为什么我们热爱糖? - 人类基因对“生存”的代码写入; - 航海美洲和地里发现时代,糖是贸易和资本中心点; -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乃至欧洲上流社会文化影响; - 美国农业工业化时代,玉米糖浆的推广使用和宣传; - 社交媒体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呈现; - 糖令人衰老,沉迷,发胖,甚至产生最有害的腹部脂肪; - 人不需要那么多奶茶和糖饮料; - 不要在牛奶和麦片里“加大勺大勺的糖”; - 慢慢体会“食物复杂微妙的风味”,而不是糖直接的刺激;

1:25:53

13,【人类经|济|史:食物和价格的秘密】 

- 营养和价格有关系吗?“贵就是好”这个说法对吗? - 贵不等于营养:消费主义的时代的陷阱; - 决定食物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 核心因素:工业化; - 工业化对比:牛肉和鸡的案例; - 世界各国“肉食”对比:环境和经|济的选择; - 冷僻“仙草”的欺骗:人为制造高成本,是消费主义陷阱; - 怎样用“小额预算”吃的健康?

1:36:57

14,【领导课:第一步永远是取得共识和激发愿望】 

- 底层共识:营养和知识上的共识; - 中层共识:远景和愿望共识; - 我用“不断分享旅游计划”传递希望; - 顶层共识:爱的共识,拥抱美好生命的共识; - 和别人做一件事,一定要取得共识; - 如果一个层面没有共识,那么上升到更高层面获取共识; - 共识是凝聚力、是基础、是情感联结、是韧性纽带。

1:41:25

15,【管理的技术:怎样一步步拆解计划】 

- 我这样制定计划: - 第一阶段:删粥,减碳水; - 第二阶段:加蛋白质比重,改早餐; - 第三阶段:逐渐增加饭量; - 第四阶段:控制肉食比例,增白肉,减红肉; - 预估每个阶段的困难,有心理准备; - 不要恐惧挫败,挫败是执行的一部分,做好预期管理;

1:45:16

16,【沟通的艺术:怎样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 

- 沟通不是强加别人自己的观念,而是激发他人变好的愿望; - 改变固有观念很难:先从“最容易撬动的缝隙”做起; - 不要用否定的方式沟通,用积极鼓励的方式; - 道理反复讲,讲透彻:给妈妈观察一颗燕麦; - 不要害怕沟通中遇到的挫折,先见效,再走向正循环轨道;

1:48:34

17,【人格力量:怎样激励和影响他人】

- 你自己首先是个有热情的、积极的、有愿望的人; - 不痛不痒和轻飘飘评论,不会影响任何人; - 爱要表达:让家人感受到你的关心与爱; - “里程碑”成果很重要,要设置仪式感; - 歌谣、诗歌,是很好的强化方式; - 不断正反馈:让他人变好,其实反过来亦促进自身。

感谢CKLG帮助录制这期音频,感谢冰糖小葫芦帮助剪辑这期播客,感谢顽费制作时间轴和帮助上传这期播客。

主播...
董董Mercuri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25129
2个月前 广东
0
47:02 吃米饭 = 大块大块地吃糖
25129
2个月前 广东
0
41:48 节点|改变内耗的第一步,开始赞美自己
25129
2个月前 广东
0
32:32 🥚鸡蛋和胆固醇 1️⃣ 不要在浏览器直接搜索“每天吃多少个鸡蛋合适”,会得到很多“每天只能吃1-2个”的旧观点 2️⃣ 直接在VX里搜“鸡蛋胆固醇”,会得到比较新的文章,而且出处可信度比较高,以下是搜索结果分享 ——————————————————— 🔍《每天只能吃一个蛋?蛋黄多吃会胆固醇高》by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① 1977年,美国膳食指南在没有科学证据下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内(相当于不能超过1颗蛋)【划重点,没有科学依据】 ② 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并不完全由食物中的胆固醇决定。对于人体只有25%左右的胆固醇是吃进去的。鸡蛋含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③ 鸡蛋吃得再多,其中的胆固醇也不会完全被身体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必须经过水解才能被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胆固醇会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 ④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肝脏会根据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调节其产生量:当我们从食物中摄入更多胆固醇时,肝脏就会减少胆固醇的自我产生。【换言之,吃鸡蛋反而能减少胆固醇】 ④ 瑞典医生郭非·洛凡斯科夫曾拿自己做过实验,每天吃8个鸡蛋,一周后,他的总胆固醇,从278 mg/L 降到 246mg/L。 ⑤ 北大公卫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的研究发现,在约51万名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中,出血性脑中风发病风险降低25%,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2%,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11%。 ——————————————————— 🔍《哈佛医学生一个月吃 720 个鸡蛋,他的身体竟发生了这样变化……》by 科普中国 ① 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尼克·诺尔维茨做了一个极端实验,在一个月内吃掉 720 个鸡蛋,结论是他的胆固醇水平竟然下降了接近 20%
25129
2个月前 广东
0
29:49 早餐|半盘肉+半盘菜+牛奶 ● 米/小麦 → 粉+水 → 包/面团 → 油炸/高糖/高盐(毫无营养,全是热量)
李语
3个月前 山西
0
Lorie
3个月前 江苏
0
早起1h 好好吃早饭
橘子味卷毛
4个月前 广东
0
18:48 还没听完 我先买肉!我明早就要吃肉!!
宛妤在干嘛
10个月前 德国
0
1:33:04 好喜欢董董 在哪里还能看到更多分享呢
s_kLLc
1年前 上海
0
分享给麻麻了 希望她有听
大屋
10个月前 美国
1
58:23 麦片
大屋
10个月前 美国
1
1:08:26 高血压
大屋
10个月前 美国
1
1:06:41 盐
ElimChen
1年前 湖南
1
26:18 这个语气真的太像本人小教了hhh教孩子找规律,一直在“重复排列”,让小孩一提到规律就知道这是个重复排列的东西
猪猪爱猪猪
2年前 湖南
1
1:43:11 少吃红肉,多吃白肉,这个我很赞同
晓晓菌
2年前 上海
1
我太喜欢这期了!!!谢谢博主@
一梦三四年
2年前 广东
1
感觉开头说太长了
cafed
2年前 广东
2
终于更新了੭ ᐕ)੭*⁾⁾
悬崖上的猫咪老师
2年前 福建
3
很有收获,每次听到董董的声音都能获得积极的力量。补充一个知识,董董是文科生可能不是那么清楚,蛋白质吃进去最终会水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作为原料,在细胞里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功能蛋白。补充蛋白质的本质就是在补充氨基酸~
pyro_cwK4
2年前 河南
5
收音话筒求求求改善❤️❤️
橙一颗
2年前 云南
6
特别受用感谢董董,不只是对父母,对我的饮食观念也有很大启发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