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Mercurio
引子:在我的观察和研究中,我发现在人的所有感受中,“自卑”是很坏的情感体验,甚至可能是最坏的一种感受。人类的很多负面想法和性格,都源自“自卑”,而一旦摆脱自卑,人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又能变得舒展、积极和温柔许多。
我还发现,“自卑”这个体验,其实很难仅仅从心理层面阐述清晰,因为“自卑”是一种结果,但是造就“自卑”的道路,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又可能千差万别。有些自卑来自不恰当的早年教育,有些则来自社会的影响,有些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而有些则可能来自偶然事件。
最后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社会本身的影响,包括社会的风气,包括自媒体时代出于逐利导致的内容输出——一种粗暴的、比较的、居高临下、缺乏科学精神和缺乏人文关怀的风气,其实会加重人们的自卑。而漫长的东方封建和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其脉络犹如流水一样延续,渗透在一代又一代人思维和潜意识中。“自卑”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体和小环境的成因,它背后有大环境的因素。只有体会到了这些思维中的优势与残缺,再站在更加跨文化、多文明和现代价值的视角下,更改我们的信息环境,修改我们的思维模型,通过——不仅仅是心理抚慰,而是知识上的认知,从商业文明、海洋文明、科学精神中,了解更多种思维方式,才能让我们真正地逐渐从自卑走向自信与舒展。
因此,这一期分享,我的侧重点在“实践”。我不从“理论”上去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我从社会和历史和文明的视角,分享“我们的环境,是怎样把人塑造成自卑的样子”。我们通过阅读,通过注入正确的观念,能够走向自信。希望更多的人走向自信和明朗舒展的心境。
【提纲】
第一部分:从时代和文化的视角聊聊自卑
00:05:02
1,【引子:自卑是最坏的情绪体验,一切美好的心境都源于“褪去自卑”】
1.1自卑让人裹足不前;
1.2自卑让人和美好的事物隔绝开来;
1.3自卑让人失去重要的机会和情感。
00:07:37
2,【“社会化自卑”:文化影响下的自卑】
2.1等级制度;
2.2缺乏对个人的体察:哲学和宗教;
2.3缺乏现代文明下的商业精神。
00:16:22
3,【“信息时代的自卑”:海量信息干扰怎样影响人的心态】
3.1娱乐至死:过度关注他人的琐事/负面;
3.2网红时代:标签化下的负面影响;
3.3虚幻要求:高度同质化、缺乏个性的名人”。
第二部分:走出自卑的认知
00:31:39
4,【人文关怀:每一种体验和经历都弥足珍贵】
4.1相信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有才华、力量和美;
4.2培养“把自己的视角”设为第一视角;
4.3从自己的想法和经历中挖掘力量;
4.4外界是窗口和支持,但你才是自己最好的信赖。
4.5案例:为什么艺术家在无人看见的时候,依然能迸发那样强烈的创作热情?
4.6案例:走向大溪地的高更;梵高花朵的太阳;白银时代的回忆录文学。
00:45:36
5,【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宇宙:人非工具,亦非标签】
5.1怎样去理解“优秀”和“落差感”?
5.2“标签”和“工具”是空虚而焦急者的东西;
5.3人类历史:从野蛮人、资源提供者到交换者;
5.4从“资源提供者”化为“情感和力量的交换”;
5.5人是自身的目的。
5.6东方的农耕文明;埃及的金字塔下;大英博物馆里的西洋棋;
5.7从尼德兰的第一家商业公司到《国富论》。
01:02:16
6,【排除负面:学会筛选,而非事事回应】
6.1不允许他人不尊重自己;
6.2如果6.1的情况是不可选,那就把伤害降到最低;
6.3理解人和资产一样,有些是“正资产”有些是“负资产”;
6.4通过礼貌、边界感、对你的影响,扔掉“负资产”;
6.5你活着不是为了让每个人满意;
6.6接受“误解”必定存在,但认知到它“轻如尘埃”。
6.7案例:民国女星的悲剧:如何去理解“人言可畏”?
01:19:38
7,【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利益和想法】
7.1自己与世上任何一个人,人格完全平等;
7.2别人不是你的“恩赐”,知识和善意都不是“恩赐”;
7.3“它提供的东西很好,但我要先想想我要什么”;
7.4不断在内心梳理自己的目的,强化“我”和“未来”。
01:28:34
8,【正确定义过错和范围:尊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1人常常因为“微小的错误”被“过度的苛责”;
8.2错误认知:“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8.3正确思维:正确地拆解、定义、分析一件事。
8.4案例: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 解释篇》聊起
01:35:58
9,【行动主义:“做”带来正反馈】
9.1珍惜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记录它;
9.2低成本的事,想到就做;
9.3“量”成就“质”;
9.4做的过程中,排除干扰和杂音;
9.5不怕求助,求助不是弱者、而是强者的特征;
9.6“正反馈”带给人最大的鼓励和自信。
9.7案例:我的方法:从灵感到实践;
9.8案例:我的状态调整方式:理解状态起伏”的正常,借助自己与外力。
01:43:34
第三部分:走向开阔和积极的领域与模型
10,培养自信:写作
-和自己的对话与整合
11,培养自信的模型:哲学与艺术
-思考人生,打开丰富的感受
12,培养自信的学科:商业
-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视角思考
-阅读商业史
-尝试实践
13,培养自信的领域:体育
-体育可能是最好的人格教育
感谢帮忙录制、剪辑和上传播客的朋友们,你们的劳动是《谈谈自卑:从自我轻视,到珍惜自我价值地自信、舒展与独立之路》这部作品特别重要的部分,我带着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与你们一起,分享世上的知识、美好还有喜悦的创造。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