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题
提到“死”,多数人会有什么反应?
也许会有条件反射,立即用调侃的话语化解恐惧,抑或被周围人纠正或制止,认为“不吉利”和“晦气”,就连社交平台、电视字幕,死字也被拼音(Si)、加引号(“死”)、字母缩写(S)所指代...深究背后的原因,正是传统文化中缺失正确的死亡教育,未确立正知观念的前提下,所滋生的无名恐惧。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邓菲老师。她在播客中分享:与现代不同,古人并不避讳谈论死亡,甚至很多帝王在生前就为自己修造墓穴,连平民离世时都会特别定制丧葬用品供以使用。而当代的丧葬文化,不仅是文化上的回避,丧葬用品也失去了艺术的审美,仪式上缺乏温度,甚至有许多风俗,也并非历史的传承。
面对这些糟粕该如何识别它?我们从“丧、葬、祭”三个层面以古观今。从邓菲老师的娓娓分享中,我们看见历史文明中的丧葬之美与未来的趋势,从古奇的个人经历中,了解当今丧葬文化的现状与糟粕,从 Yvonne 年轻人的视角中,思索正确的生命观。
死并不可怕,只因它是生命的终点和真相。
.

飞行嘉宾:
古师傅(高古奇) 归丛品牌创始人、梵几创始人
十三年前带动家居美学变革,如今深耕丧葬美学的革新
主播:Yvonne
.
Show Note
02:13 墓葬研究并不是冷门专业
04:39 很多领域都经历了消费升级,唯独丧葬行业没有
07:12 所谓“习俗”到底要不要遵从?
10:13 在古代,丧葬用品是高度定制化的
17:45 一提到死怎么就“呸呸呸”?
25:21 看到各地习俗好的一面
28:22 “撒纸钱“到底带多少才算够?
34:46 “一条龙”经历中感受到的温度
38:04 “入土为安”和火葬会有冲突吗?
40:46 “穿单不穿双”的说法根本没有源头
47:37 因为“避而不谈”,所以葬礼留下遗憾
52:39 “温度”是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
59:22 未来的去处:烟花葬、气球葬、卫星葬
1:02 “死亡”是人生必要的思考
.
音乐
Mr. Saturday Night(Marc Shaiman - The Bucket List)
KAISAN(久石让 - 入殓师)
Anthony Gonzalez - Proud Corazón(寻梦环游记)
.
播客制作团队
视觉:Xi_Zhen
制作人:田忻玥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