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这期我们聊的是浙江美术馆新开但是短暂的“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被白衣称为“宋韵今辉”的书法版特展;
我们聊了:
展览的背景,单元设置,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么大篇幅的碑拓?这算“苏黄米蔡齐聚一堂”吗?
白衣也给出了他认为看碑拓厅的四个看点;
关于第二展厅的宋元书法,我们每一件都点到,白衣也给出了许多有趣的看点;
关于第三展厅的明清书法,白衣帮大家着重梳理了看展品的脉络;
当然最后还是观展小贴士;
以及最后我们放了两周年特辑的招募彩蛋,请一定一定听到最后并且给我们留言哟~比心~
主播...
白衣客

fanta白衣小助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381170o
1年前
上海
0
精彩

乾乾夕悌
1年前
浙江
0
看完这个展以后来听的这期,讲得很棒!

RyanC
1年前
上海
0
52:37 沙发!老听众来报道🙋♂️

雨非雨非
1年前
上海
1
1:07:18 张即之的字真的很特别!觉得特别现代

RyanC
1年前
上海
1
关于文博:有没有不同门类文物之间的通感?比如看到青铜器想到书法、音乐或者其他艺术作品…如果有的话很想听听您最记忆深刻的一个例子

RyanC
1年前
上海
2
关于建筑的寻访:知道老师对建筑很在行 打算十一后去晋南看古建…请教 对于一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 从您的角度 搞懂哪2-3个知识点 关注哪2-3个Up主 流程中做到哪2-3个动作 最能提升欣赏过程的综合体验…(为了方便回答所以问题比较长hhh 如果觉得麻烦可以从简回答

asdfUfFE
1年前
北京
3
传统上帖派和碑派的区别,不是看原帖和拓片。因为原帖能看到的人太少了,帖派学的帖,是官定本,以原帖和碑刻,再一次以枣木翻刻印刷的版本。但这种版本因为翻刻太多,保留多少原帖风采存疑。所以清代碑派兴起,宁要金石味,不用枣木味。当然这后面是审美风格之争,倒不全是材质的问题。比如大量魏碑等北朝“民间”书法碑刻被追捧,而这些书法过去并不被看重。枣木印的帖,尤其是淳化阁帖,其实在很长时间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主流。

RyanC
1年前
上海
3
关于老师和小助手:彼此最嫌弃的刷展习惯是什么…最初是怎样走上文博之路 又是怎样因此结缘的

RyanC
1年前
上海
3
关于看展前的准备:每次看到老师会收集很多资料 从一堆资料到自信看展 中间会准备多久 会产出一个什么产物(问题清单?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在准备的过程中您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步骤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