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真呈会客厅》是一档关于商业思维青训营和学员朋友们的节目。我们用商业思维,带你了解有趣的行业,认识新的朋友,一起求真有爱。


随着5G和智能机的普及,近年来我们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短视频内容的影响和冲击。本期节目很高兴地邀请到商业思维青训营的学员Tiger,作为某互联网大厂的创作者IP运营工作者,他跟大家分享了短视频达人如何创作跨越周期的长青IP,平台方如何选品扶持优秀内容,我们还进一步讨论了平台治理生态和商业投资的关系,Tiger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内容平台上“二级市场的风投”。欢迎收听。


彩蛋:感谢在之前节目积极评论互动的朋友,看到大家对《真呈会客厅》的喜爱,我们深受鼓舞。参与互动并发表优质评论,入选者将获得《真呈会客厅》周边精美书签礼盒一份^_^


本期要点shownotes

03:35 短视频平台如何筛选优质内容

05:10 能持续输出内容的才是真IP

08:23 平台方如何看待内容市场的供需关系

10:29 模仿当下的SOP不一定能复制成功,要回到当时的环境

13:12 好的业务分析不等于好的业务判断

14:04 个人IP为何很难穿越周期

17:58 工作中要“集中力量干大事”

18:47 创作者的意愿和能力双高,才能把IP做好

23:16 运营看增长,治理看生态

31:10 参加青训营后,更加理解了马太效应和网络效应


金句摘录

1、当一个人说自己是 IP 或者是说我们认定它是 IP 的时候,实际上是代表了它一定程度上是在某个方向上是有积累的人,我们也可以去根据这个去识别它到底是真 IP 还是假 IP。

2、好的业务判断跟分析是两回事,业务判断是需要分析加上到现场的三现主义去做出的。商业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同学,他的背景很好,但他做判断的能力是弱的。或者说为什么他不能当老板,你会发现说他们跟生意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其实不能到现场去。他们尽管也做了所谓的电话调研也好,用户调研也好,但他们没有真的到现场,去跟创作者聊,真正的去跟用户去见面,或者自己做一个号,他才有一个真实体感。

3、平台里最重要的角色其实并不是运营的角色,而是治理,这个角色才是真正的平台生死线。尤其是内容平台,它做的是让一个好的东西绽放,治理反而决定了平台的0和1(是与否)。 我觉得治理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一个岗位。

4、运营看增长,治理看生态。

5、成为 IP 真的不难。难的是首先你要有勇气。其次你要明白一些常识,这些常识就是南老师课上讲的那些规律。而且你要认为这些规律是对的,你要相信它是对的,去践行它。最后的魔法其实是时间。

6、一切都是时间的指数函数。


知识要点

1、ROI:一般指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ROI)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即企业从一项投资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

2、网络效应:在经济学中,网络效应是一种现象,用户从某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价值或效用取决于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网络效应通常是积极的,导致当其他用户加入同一网络时,给定用户从产品中获得更多价值。额外用户对产品的采用可以分为两种效果:对所有其他用户的价值增加(“总效果”),以及其他非用户使用该产品的动机的增强(“边际效果”) 。

3、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4、二级市场的风投:该理念源自望岳投资创始人南添,意思是以风险投资的思维在全球二级市场寻找介于技术革命导入期和展开期之间的高科技成长股。

5、《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作者[英]卡萝塔·佩蕾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制作团队

主持&策划:靳佳(大佳子)

剪辑&技术:小白&小福星


关于节目

自2017年底,望岳投资发起名为“商业思维青训营”的计划,每月一期9小时线下大课,不断迭代对商业思维、互联网和科技投资的认知 ,传播“二级市场的风投”理念。学员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及上市公司,有创业者,也有科技、互联网和金融等领域的从业者,连接千余人。学员因认同价值观而聚集,NPS(净推荐值)超过54%。


免责申明

播客内容仅做商业层面的探讨和交流之用,如涉及上市公司,并不代表主播、嘉宾所在机构的观点,亦不作为投资建议。欢迎关注公众号&B站:南添的求真之路。




主播...
靳佳Clair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以恩Grace
1年前 北京
0
Tiger老师的播客名字叫什么?
ClarkC
1年前 新加坡
0
10:14 供需关系
曳空
1年前 浙江
0
会不会其实道理都懂,实际也没啥特别的平台干预手段,哈哈哈哈
Mela
2年前 上海
0
29:04 讲得很棒
Mela
2年前 上海
0
讲的很棒
大明L
2年前 北京
0
干,需要嘉宾返场。🤤
朱朱zoey
2年前 北京
0
干货满满,求高质量嘉宾返场
AmazingNick
2年前 四川
0
第一!
熊有饭
2年前 四川
1
03:20 都说机械专业是万金油专业,原来是真的。😁
霓虹组
2年前 上海
1
这期节目值得多听两遍。
霓虹组
2年前 上海
1
教人做IP是个伪命题——终于听到有人说真话了。
甲壳虫乐队狂热粉丝
2年前 浙江
2
又是干货满满的一期!很多方面有同感,特别是供需这个角度是理解互联网平台的一个非常通用的视角。作为一个先后在美团外卖和滴滴都做过产品的人,大佳子和来宾的很多对话都让我很亲切。工作中常争论和思考的问题就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资源有限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中考虑如何实现动态平衡。不同的可能只是不同的平台业务对时效性和空间场景的要求大有不同。其次治理生态这件事也是共通的,它也直接和流量分发机制互相作用,在用户侧的表现就是在平台意志(或者目标)和个人意志(或者需求)之间达成某一种收敛和分散的统一。另外,平台通过砸资源实现马太效应这个倾向,有时也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些反超的机会。比如小红书,去年前年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尤其是它的分发机制使得腰部的内容提供者能在这样的生态里快速成长起来。内容创造确实有这样的悖论,它有周期和瓶颈,因而一个健壮的扶持非达人成为达人的生态系统才尤为重要。我仔细想想觉得南老师的商业方法论和俞军老师做产品的方法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甄朝珺
2年前 北京
6
人得做自己,才会是IP,成为IP首先是勇气,站出来的勇气 首先要自己站出来,才会被别人看到 平台希望帮助优秀的人被看见,不希望垄断,但优秀的会吸走更多资源,形成马太效应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