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这期十八和王小明聊聊2020年的四月新番,虽然已经7月哈哈哈了。这期主要说一下我们弃掉的新番和持续想追的新番,顺便吐槽一下远古新番和现在的差异。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在下方的留言栏里与大家分享。
主播...
张十八
熊明
肥鹅王小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喔呔
1年前
陕西
0
56:32 《混沌武士》:这一部看起来帅,但看得过程中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查一查资料更加大开眼界 ,感到吃惊。
在网上看到对“混沌武士(Samurai Champloo)”片名的解释,Samurai指武士, Champloo是把蔬菜和豆腐混在一起炒的一种冲绳料理,在冲绳方言里也有混在一起的意思,真是贴切的名字。整部剧元素丰满,音乐混杂了hiphop,能乐,小岛民歌等,画面包含了浮世绘、街头涂鸦、油画(恶搞型),打斗场面甚至有着街舞的架势。
故事线以主角们寻找一位散发着向日葵气息的武士为线索,以单元剧形式讲述了江户武士的悲情落幕。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支线人物和事件分散,基本只作为推动主线的符号,有点难记住(第十二话通过无幻和仁偷看风的日记回顾此前情节,也算一种憨憨的补救吧);优点在于主线明朗,留给支线人物表达的空间很少,反而更添一些点到即止的深沉。然而,查了一点背景资料后,才发觉看似夸张与无厘头的桥段,只是在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消解历史的残酷。

喔呔
1年前
陕西
0
01:56 《听我的电波》:用现实生活的眼光看,美奈玲的处境是很黯淡的。背离青春的年纪,随时会被取代的工作,猥琐但自己恰好属于其性取向盲区的店长,没有父母帮衬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是取自父亲孕期出轨的对象们,这样的人生好像底裤那样只给了基本的遮掩,和无法粉饰的凄凉。
正因为是观众,所以能看到这些背景故事,而如果与她同样身处剧中,大概只会是彼此行色匆匆的路人吧。即使有所交集,了解了她从前的事,有谁有时间和耐心听完她沮丧的理由呢。美奈玲难过的时候就打开一部纯爱电影,把眼泪从脸里面倒干净,也不太打扰别人(喝醉的时候除外)。虽然广播时像个刺头,但在工作和社交方面,存在感算是很小。
“听我的电波吧”,开口是被酒精逼的,持续开口是因为没有工作。相比于亲(循)和(规)大(蹈)众(矩)的电台节目,美奈玲沾点儿礼貌都嫌麻烦,她的电台不是在安抚谁,也没有树立优良人设的目标,“姐姐读信”这活在她这里倒是颇有一种“洒家撸串”的豪情,这种反差大概就是“真实感”吧。
临时起意在演播室扮演与熊搏斗,假作电台事故直播猎杀前男友,虽然看着很乐呵,但更让人感慨:赚—钱—好—难—。“一般的听众渴望的主持人,是拥有呼吸深度的颤音,是理想的安心耳语,鼓田美奈玲的声音则完全相反,音域高,不能让人安心,是种煽动他人般的傲慢的响声。不可思议的是,我并没有对此感到不快,而是一种期待喜欢的女艺人说下一句话一样的心境”,导播麻藤如是解释选中美奈玲的原因。他的台词听起来很精明,但是也带着疲倦。可别把美奈玲的剑走偏锋当作是救赎之光,麻藤不仅用一些四平八稳的话回避了工资问题,还亮出一张女明星的照片,改说原因是她俩长得像。第八集久连木据此编写的短剧不知真假各占几分,背后的渊源只露出一点。
其他配角人物的支线很是克制,蜻蜓点水但涟漪悠长。末尾,久连木获得小说奖即将卸任离开,重新思考起广播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读书时期在久连木的讲座后下定决心打入广播界的瑞穗,内心依然澎湃着振兴行业的热血;甲本暗恋瑞穗,却为她一心追逐前辈的失落而刺痛。比起这一对青涩的试探,美奈玲和中原之间是更为典型现实的成年人的需求交换,看起来责任界限清晰,但依然能感到两人心灵之间的墙壁;而城华牧江对中原的情深看得人脑袋起雾,可能是有被遗忘的旧事吧。
最后一集的地震让广播成为镇定剂,广播局的大家更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停电带来的黑暗,也让人们意识到仰头能看到同一片星空,好像此时的孤独大伙儿共享,就显出了一点浪漫的氛围。但上述的剧情漏洞依然没有解释。也有可能是支线太重太杂,比较难一下子在十二集里解释清楚吧。

喔呔
1年前
陕西
0
假期考古补番来了
海边的梅菲斯特
3年前
1
消灭0评论

喔呔
1年前
陕西
1
08:20 《昨日之歌》:《昨日之歌》
人物群像刻画得细腻自然,人际交往的矛盾压力一点不落地传递到屏幕这边来——窒息,有力。
大学毕业后依然迷茫的鱼住擅用逃避技能,晋级为“社会的局外人”,与暗恋对象维持暧昧现状,保留体面。第一话里要向对方表白的决心,更像是在证明自己能有直面人生的本事,这种情况下,不管被接受被拒绝,都依然算是软弱吧。“撒谎的人,什么都不会失去,什么也都不会得到啊”(野中晴,2020)鱼住是个对自己的欲求撒谎的人。
相比起来,森之目榀子目标清晰,性情温柔,但从来不将温柔当武器。鱼住第一次发烧时,她肯定已去店里找过他,也纠结过不再做朋友的决定是否太决绝伤害了对方,还送饭过来却借口说是给感冒的熟人家叔叔做饭做多了顺便。她好温柔啊,吾死也。
小晴虽然年纪尚轻,但更为热烈果敢,积极寻求改变,也会直接地表达不满。喜欢鱼住的原因不明,“回过神来就喜欢上了,喜欢不就是一种错觉吗?”让观众很有共鸣。她主动直接地向榀子(曾经的老师)宣战,忍不住再夸一下小晴好酷!那种干净利落的占有欲正是少女的心气——大人们的感情总是一团寻找正确的浆糊。随着年岁渐长,社会要求人高效地界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反倒捉摸不清了。令人敬佩的是,小晴从榀子口中得知她拒绝鱼住的真实原因在于一位逝者,她并没有因此产生胜利的喜悦,而是为鱼住松了一口气,庆幸他并不是被当作备胎。两下心境的转角,让人心头沉甸甸地意识到:这不是小年轻们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真心。“我还是要和老师宣战,我不喜欢单方面偷偷摸摸的,请多指教”,真痛快呀!
早川浪的哥哥早川湧于六年前离世,那应该正是榀子高中即将毕业要去考大学的时候。她喜欢的男孩子和雪一起消逝了,空留庭前樱花和薄凉的春日。早川浪总是活在哥哥的影子里,怎么摆明立场,说明自己的需要,都只会被当成是小孩子。好像作为早川湧的弟弟,是与榀子的唯一联结,但也是镣铐。当小浪向鱼住介绍自己时,他一本正经的宣告说:“我是榀子的发小”。如果事实上,他就是性格和长相都像哥哥呢?如果榀子只恋慕哥哥,一旦认识到他们兄弟俩是完全不同的个体,终究选择要彻底离开呢?他一定也翻来覆去想过这些事。很难说啊。没有昨日,明天就什么也不是。第10话里,榀子说:“我总以为,如果不是和对以前喜欢的人一样的感觉,那就不是真的感情,但是,喜欢的感觉,也许并不只有一种。”虽然此时眼前人是鱼住,但带给她这种体悟的人,其实是早川浪吧。错觉面前,人人平等。
虽说是“昨日之歌”,但“昨日”的概念并不是单纯被否定的。鱼住的“昨日”是待在舒适区,不知爱人与工作要靠努力去争取,对陌生的感召摇摆不定;早川浪一直努力挣脱“昨日”,他要跳出哥哥的影子,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与榀子平等站在一起,能被看见的男人;但是小晴和榀子的“昨日”呢?那种停留莫如说是悲壮的执着。无论母亲的丈夫是谁,小晴依然留下“野中”的姓氏;即使年少时青涩得连承诺都没说过,榀子依然铭记着初恋。她们的昨日,被动地摧毁了。当榀子决定不再停留在原地,想要尝试和鱼住在一起的时刻,不正是她对早川浪动心的时刻吗?他的个子要蹿到哥哥那么高了,长相越来越像,吃饭的样子也像,无论榀子接受早川浪与否,她都无法说服自己是离开了昨日,还是陷于昨日。第七话里,榀子对鱼住说,“要是小浪的那种强势,在鱼住身上也有的话。说到底,如果没有人拉住我的话,我也许就无法前进了。”让人开始反思,所谓“寻找自我”若只是拷问内心,不与他人建立深度联结,是虚幻的吧?所谓真实的“自我”,是些什么构成的呢?《昨日之歌》把答案交还给我们手上,好像在说:去爱吧,别管“爱”被称作什么。
从风格上看,这是部看起来很平和的番,没有泄洪一样的痛哭呐喊,也不是计算糊涂账的爱欲纠缠,它更像是一人风露立中宵,恍然才发觉门外已踩乱了一夜的苔痕。很多场景中眼神的回避、直视、触碰,甚至手指因惊悸引起的颤动,也被细细考量着。好稀有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