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好友 王gogo 一年一度做客 BYM。这次我们探讨了年轻人如何离开原生家庭,成长为独立的人。

-  Gogo 二次创业 “我不再抗拒琐碎的事情”

-  在一线城市(还有美国、欧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后跟父母一起住

-  经济上和心理上独立后,才能看明白父母

-  父母想要给你更多,你接受吗?接受的同时,你放弃了什么?你就是这样允许父母进入你的生活

-  无法独立是子女和父母的 “合谋”

-  世界各地,无法独立的人们都是那么相似

-  2020年,还有父亲把工作岗位传给子女吗?

-  父母能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是 social capital (对社会如何运作的认知)

-  "帮孩子写科学论文“ 不是一个上好学校的有效方法

-  你的父母不知道他们不信任你;他们会一如既往的替你安排生活,从而*割你

-  简里里给你一招,让父母无法染指你的生活

-  你在职场里的关系,是你家庭关系的映射

-  你内在没有解决的(创伤、情绪),会被你带入工作中。这会极大的限制你

-  一名出色的设计师,TA 到底是在做什么?(hint: 不是执行 detailed instructions)


【本期节目提及资料】

BYM 237: 你要工作,但不要上班 http://m.ximalaya.com/sound/232236648

美剧: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031389/


【关于 BYM】

BYM  探讨社会、女性、科技的话题。主创brofeng、简里里,每周更新

话题建议、合作邮件发送  [email protected]

关注微博:简里里、bymbrofeng

加入  BYM  社区请关注微博话题  #ilovebymmers#



主播...
简里里
bymbrofeng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Rivulet钰
4年前
9
07:15 与父母之间经济上的不独立,会阻止你做任何事情。与父母之间离得越远,越能够像看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样,然后发现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有些事情必须要离得很远才可以剥离出来,发现自己过去 这么做是没有道理,只是父母过去经常也这样做。我们只有完全离开父母,经济和心理独立,才可以去开始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
DW_1BIU
4年前
9
26:29没有独立的状态就是,不是自己做决定,而是父母支持自己的决定,并给予经济支持(去年就是这样一门心思想出国,今年还是放弃了offer)。现在工作了,住在家里,妈妈也会让我意思一下交伙食费,我也就配合了哈哈。
Kila去哪儿
4年前
9
41:15 这部剧好像是《I am not okay with this》,中文名是《非我所愿》,之前也听过里里在视频或是文字中讲起过这一幕
栗子圆
4年前
11
不像朋友恋人,亲子关系双方都没有选择权,却在进入彼此生活的最开始,就开启了一起成长的旅程。 父母和孩子共享着最大最复杂的相似性,却也在细枝末节和所谓“人生大事”上不断产生矛盾和拉扯。 我和我爸就是经常吵架,但关系好的时候又好得很。印象里他的固执没人可以撼动,但最近两年有试过和他坦诚地聊聊,发现他的反应比我预想要柔和一些。可能是我的印象错了也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老了,虽然他还是坚持保留给我“人生建议”的发言权。 坏消息是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彼此,但好消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会放弃多理解对方一点的尝试。
正義
4年前
12
我就是那种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给予我多少财富/人脉/宝贵人生指导的那种小孩。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没有走多少弯路或被体制压死,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上有所谓“贵人相助”,以及足够幸运。只能说各种家庭背景都有其不幸,没必要随意羡慕别人。(这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一只外星狗
4年前
12
23:14 当你的经济被介入的时候,你就没有话语权了。这是小孩与父母的“合谋”,你享受着经济上的好处就必须承担付出部分自由的代价,对于双方是一种默契的交易。
Mooq
4年前
12
27:52卧槽 太真实了太真实了 我买烤箱回去的时候我妈也不让我插电说会短路 搞得我把瓦数一顿查 发现烤箱和吹风电水壶其实差不多……
月亮是西柚味儿的
4年前
13
这期太有启发了。专业的人提供的方案:1.客户想要的。2.从专业角度出发能提供的。3.市场认可/流行的。以后在工作中也可以这么做~
一只外星狗
4年前
19
25:13 25:26 独立这件事,在西方文化下是好的,父母觉得孩子成年了,我终于有自己的生活了。而在亚洲文化下,父母会觉得孩子背叛了自己,孩子跑了,我再也抓不着他了。
雨荷HKSG
4年前
22
原生家庭对你工作上的影响,这个话题有个英文播客叫how’s work,是那个很有名的婚姻情感咨询播客where should we begin 同一个团队做的,也是心理咨询录音
张小满
4年前
23
醍醐灌顶“只有你从心理上离开了父母,彼此都独立了起来,两方才能真正的彼此照顾”
就是小e
4年前
23
1:26:01 好的设计师给三种方案:我觉得你想要的,设计师自己觉得好看的,市场上流行的
Simba0525
4年前
24
常年和父母一起住,人会变得不买露肚子的衣服,不买父母觉得不好的东西,因为会吵。人都变了
Rivulet钰
4年前
25
25:57 今天白天什么都没有写,听了一遍,晚上觉得要再听一次,把那些触动我的点都写下来。这个漫长的假期,从一月份放假到九月份开学,长时间的与父母相处,加上我即将面临考研好找工作的选择节点,我觉得这一期节目太适合我听了。一方面,长期呆在家里的舒适感,那种每天不愁衣食的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如果一直这样待下去怕自己再也没有跳出来的勇气了。我与父母的“合谋”也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现在考研觉得很难,父母就会说,“没关系,你本科毕业了,我可以帮你找工作,找一个离家近的,你可以住一个地方的房子,然后周末回乡下,我们每周都可以在一起。”或者“考一个教师证,在*当老师,周末可以回家,我们的距离最好开车不超过半小时,这样无论何时你在哪,我们都可以过来找你。”当觉得自己很难的时候,认为父母的提议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了,内心也总是一步一步的怀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出去之后的生活没有现在好,尤其是前段时间我和父母说我要出国,结果疫情爆发,结果和他们生活的那几天,每次吃饭,妈妈总要来一句,你在国外会有这么好吃的菜吗?那种感觉就是,我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婴儿,我一断奶,只要我离开他们,必定会有饿死的风险。我好长时间才走出父母那种有意无意的暗示,不断告诉自己,我可以,我长大了,我是一个可以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了,可是需要钱的时候,又回到了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经济不独立,真的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另一方面,长期与父母的相处,父母对我们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之中,你突然说出一句话,觉得这或许是我爸爸的说话口吻。对于做选择,导致我也做了很多并不太清楚的选择,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告诉父母,我的某种反抗精神,那种我也可以不按照你的要求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和父母相处他们的情绪其实会影响到我的情绪,最近我们家搬家,父母之间各种不统一的行为方式,传达有误沟通,几乎总会有两个都充满情绪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总是特别不舒服,最后变成了一个随着父母情绪走的人,还有就是会时常被打断,父母总有事情表现得“特别”需要我,尤其是我爸爸,只要我出现在他眼前,必定会要我给他端茶倒水。有时候,我觉得父母也需要独立,今天和妈妈说分离,说得她眼眶都湿润了,我觉得她或许,过去太过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妈妈需要去寻找属于她自己的意义感吧。
就是小e
4年前
26
我也是在职场上特别希望得到喜欢的老板的认可,所以工作的努力程度和给自己的压力已经超过了这个工作本身,后来发现自己承受不了才发觉这样是有问题,原来这种模式也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觉得要被长辈认可了才有自我价值
欧姆
4年前
27
01:11:46“真正影响一个人在职场上走多远的往往是ta的情绪”
IreNe--zhou
4年前
43
59:56 心理戒断确实要从物理距离做起,不管是出国还是搬出去做!
不二爱心理
4年前
47
55:42 brofeng提到的这位父亲叫尤金迈耶,曾任美联储主席,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他给女儿写过一段话,我很喜欢:“在某些时候,父母直接指明行事原则,也许能够帮助孩子。我不认为强硬地建议你去做某事会对你有益。我甚至觉得不需要建议你什么,因为我相信你能做出很好的判断。我所能为你做的,是偶尔指出某些已经在我思想中演变得可靠而务实的原则,倘若你能够理解并赞同这些原则,那么就应让你自己去应用它们。”
千鲸鼎
4年前
66
讲到《去他*的世界》的时候真的很有感触。作为一个非独生子女家庭里更大的那一个孩子,我经常感到一种分裂,我能够理解我弟弟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因为我也曾深刻体会过,并赢得了胜利,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现在很多小孩是没有 判断力和思考的,他们的确接触了很多父母儿时想都不敢想的概念,比如自主独立,但他们其实没有真正体悟这种概念与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责任之间的张力,常常只有情绪,心怀最不加思考的敌意去揣摩父母的动机。每一次争吵,都只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观点的冲突,大家往往在观点表达之前就已经忍不住爆发,最后话题越跑越远,但其实很多事情只是误会。 我好像在目睹这种争吵的过程中渐渐更理解的父母的心思。记得有次我妈在和我弟吵架后说:“家长其实更容易受伤。我们总是在催这催那的过程中变成了你们最讨厌的那个人。可我们也不想这样。” 我曾经也觉得自己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和父母如此相左,进而很自然地觉得自己在被压迫被训导,但是作为一个感情比较冷漠的成年人,其实我深知父母是没有办法真的控制我的,我不会被感情绑架,但我还是下意识地觉得他们是如此可怕的吃人的魔鬼。我后来明白我是在自己给自己营造一种恐怖的环境,在心理上通过认为自己是弱势的那一方来加强自己的合理性,这其实也是没有心理独立的表现。 我认同不仅是父母需要放手,孩子也更需要自己从父母的掌心中离开,然后握住父母的手,需要意识到我们都是独立但可以(但不是有义务)彼此支持的个体,我们有权利更有能力去做出顺应自己本心的选择,而不真的以他人的支持为必要条件,有则更好,但如果没有,也应当训练自己变得更为强大,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本身就是常态,永远试图说服和和解其实会让自己很累。 另外我觉得下次要不brofeng和里里请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来讲原生家庭,得到的反馈可能又会很不一样,相信也会很有趣。
豆沙包包包
4年前
88
48:03听这期真的非常有感触,一度想在地铁上哭出来。父母那一代的确是,会因为觉得没有给孩子提供资源而觉得自己很失败。毕业的时候因为回国的问题和我妈大吵一架,最后她说“你回国之后我也没有关系可以帮你,在美国你就可以靠自己不靠关系”,当时真的又气又觉得很无奈,明明我自己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关系,但我妈却自己给自己束缚住。后来随着各种吵架后也逐渐发现,只有我自己先跳出这个依存关系,父母才会逐渐开始放手。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