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50年前的1781年5月,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康德满怀期待地公开发表了他沉寂多年后的最新力作:《纯粹理性批判》,但实际反响却并远不如人意。康德没有等来他自诩为哲学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所应得的反响——相反,寂寂无声,甚至连他的好友们也敬而远之,向他抱怨此书读起来过于头疼——显然学术界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划时代的大作。直到近一年后第一篇书评才姗姗来迟,但作者却草率地认为康德与休谟和贝克莱过于相似,并断定此书了无新意。殊不知,这二者正是康德这本大作火力全开的目标!于是,为了向学术界澄清他的本意(同时也为了补偿慷慨出版《批判》、并且不出意外地蒙受了损失的出版商),康德在1783年发表了一本小册子:《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önnen,名字够长的吧,但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除了用更加简明扼要的语言帮助读者了解《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篇幅长名字反而短)的主旨并与休谟、贝克莱以及旧形而上学切割清楚之外,康德还语带嘲讽地奉劝那些读完此书后仍不明就里的诸公「应当考虑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得研究形而上学不可」,他们大可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别的方面上去」。


如今关于康德和《纯粹理性批判》的研究已是汗牛充栋,尽管人们对他的哲学体系有诸多不满,并屡屡试图以此为起点向前出发,但却又都不约而同地在经历种种曲折后再次发出「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呼声。无论如何,今人对此书的理解与阐释早已与康德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康德来说,《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在于一劳永逸地建立起精确和科学的形而上学大厦的地基,在此之上的人们不会再怀疑我们确凿的科学知识,并同时自觉地约束理性,进而为一切理性者的自由找到落脚点。因此严格上来说,单单是从这本书而言(更别提此前的各类论文和著作了),那时的康德就不该只是享有哲学家的荣耀,他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学家。


(注:本期节目录制期间正值斯坦刚刚拔完一颗智齿,嘴里难免有些啼哩吐噜,请大家原谅哈~)


OP:ペンギン・ハイウェイのテーマ

IN.1:野玫瑰 by 董运昌/陈雅慧

IN.2:새로운 시작 Fresh Start

ED:Felicity


主播...
teps
阿兰财经工作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JIAXUAN-1
2年前
0
要是加点背景乐就更好了
Magodo
3年前
0
👍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