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3年7月23日,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团队在Arxiv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他们发现的一种叫做LK-99的新型室温超导体。由于这个新闻太过重磅,全球各地的团队也开始了复现浪潮。正在室温超导被学术圈广泛质疑的时候,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却称他们使用美国能源部的计算能力进行模拟,为LK-99的超导性找到了理论基础。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加入到室温超导的讨论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家的争议点在哪里,为何全球的复现结果都各自不同?

重大的科学发现需要很多的运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室温超导这个领域,对科学研究不是坏事。因为科学本身也是一次次证伪的过程,但在证伪的这条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东西涌现。


【主播】
刘冰雁,科技创业者
泓君,资深媒体人
【嘉宾】
张璐,Fusion Fund创始管理合伙人,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林婧,德国 KIT/BASF 联合实验室,X射线/中子散射方向


【你将听到】
超导历史与学科
03:23 关于超导体的一百年历史
08:23 超导研究到底是物理学还是材料学
10:21 炼丹玄学:制备材料就是烧炉子的过程

争议LK-99团队与论文
11:34 民间科学家炼丹?LK-99方法简单粗暴
12:36 LK-99韩国团队学术背景:并不是超导研究顶尖团队
16:11 何时能够验证LK-99是否是室温超导?等待样品
17:11 为什么那么多关于超导的文章,偏偏是LK-99火了?
18:43 炼制过程不够清晰、材料不纯、以及LK-99的抗磁性与电阻测试问题
23:30 LK-99的争议点:悬浮有倾角,并不符合超导的完全抗磁性
27:31 美国劳伦斯实验室模拟计算结果:因果关系倒置?

复现与应用
30:13 全球复现结果为何不一样:炉子、原料纯度都不一样
33:37 复现LK-99材料难度非常大,一致性复刻太难
35:43 争论LK-99的价值:最上等的材料只用最简单的食材
37:11 LK-99是否能够做电池或者芯片
41:10 为什么现有超导材料没有应用到半导体:成本与性能
43:04 我为何不直接做复现?更想要做成薄膜
48:06 未来的创新都是协同合作与交叉学科

超导与商业化
53:41 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启示:科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井喷式的
56:06 警惕资本市场炒作,超导距离商业应用很遥远
58:31 为何这个消息引发狂欢?室温超导的应用前景
66:41 对新事物的发展周期做好心理准备,但应用离普通人还很遥远


【BGM】
Anticipating a New Day - Stationary Sign
Clockmaker's Daydream - 369
Mastermind - David Celeste

【后期】
AMEI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s: 刘冰雁, 张璐, and 林婧.

主播...
泓君Jan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言成言若
1年前 广东
1
美国的材料库叫什么名字?
Jiayi佳儀
1年前 上海
1
八卦部分可以听,东亚观察局: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cbdaba80c9ec4c5f5166be
EricZhao8
1年前 山东
1
虽迟但到!
chaumontch
1年前 福建
2
对搞投资的来说,比牛顿、爱因斯坦牛逼的发明家太多了,只要能带来真金白银😄
momo_yXja
1年前 德国
2
很喜欢林博士的态度和声音 o(^▽^)o
Djrabbit
1年前 美国
3
化工人士表示全程听懂了!!!!果然物理化学不分家😉😉
RoyZ
1年前 上海
3
内容太棒了~
无聊的猪
1年前 江苏
3
03:50 此处嘉宾有个口误,不是电阻不消失,是电流不消失
耿祖汗
1年前 北京
4
27:27 需要注意,这个结果是东南大学声称是零电阻的。
歌者8951
1年前 四川
4
支持女科学家
七个梦
1年前 福建
4
什么时候证明不可能就可以转移研究方向了
阅星河
1年前 北京
4
低温,高温,常温,室温…… 感觉要见证历史
芒小菓
1年前 山东
4
🛋️2号观景位get✔
编号2538
1年前 澳大利亚
5
18:24 5到20个小时这个说法和菜谱里的“适量”一样了,想吃嫩点的超导材料就少加热一会。
年糕君在上海
1年前 未知
7
有生之年如能看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常温超导三者的大规模应用,那真是美丽新世界
0xE0F
1年前 浙江
8
张璐 yyds
HaHauChi
1年前 中国香港
13
好像已經結案了 是硫化亞銅所影響的結果
耿祖汗
1年前 北京
26
08:43 事实上搞高温超导的大都是凝聚态物理学的。因为你需要知道你测的数据如何理解,如何设计实验去测试。例如怎么测试临界磁场临界温度,怎么严格确实是超导转变,如何测试m-h curve,如何测试临界电流。以及现在火热的高温超导和强关联电子和cdw潜在的关系,这些都不是仅仅从材料合成角度可以达成的。换句话说,凝聚态物理考虑的是电子声子的物理,体系产生新奇涌现现象,而不是仅仅晶体结构、缺陷、晶粒、成核、应力。 如果仅仅因为包含材料合成,虽然大多数是daily routine,把它当做是材料学,太过狭隘。
邢永伟
1年前 上海
41
简单来说,搞材料就像炼丹,是物理学中的玄学分支
6yuan
1年前 加拿大
52
作为非专业人士,这个事件目前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感受到科学研究本身的发展:科学界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娱乐经历过几波去中心化之后,现在轮到了科学界。现在无论ai还是超导,这是人人都能自己炼丹的时代。🙌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