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本瑞典现象级的畅销书,它是一位记者的处女作,却一举拿下瑞典最大的文学奖——奥古斯特奖的最佳非虚构图书,然而,这本书和鳗鱼一样,是一本难以被定义的奇书。
作者一边讲述鳗鱼在科学史中留下的谜团,一边展开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思考。有科普、有通识、有故事、有哲思,却没有最终的解答。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曾花费大量时间对鳗鱼进行解剖和观察,却得出鳗鱼是从淤泥里无中生有而诞生。
19岁的弗洛伊德刚刚踏上生物学研究,是一个富有野心的研究者,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解剖了400多条鳗鱼,想要找到它的睾丸,了解它的繁殖方式,最终却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我折磨着自己和鳗鱼,结果却是徒劳。”
或许正是解剖鳗鱼的失败,也使得弗洛伊德离开了纯自然科学领域,转而投入精神分析。作者戏谑到,“他想了解一种鱼类的性行为,却充其量只是在人类自身的性行为方面有所发现。”

“鳗鱼的神秘,也是人类身上的神秘。独自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也许是人类所有经验中最终极、最普遍的经验。”
“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在某程度上总是会失去方向。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我们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离家和回家遵循的是同样的路线。”
“我一直以为他和我在一同延续一件远在我俩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的事情。他为我做这件别人为他做过的事,我们在溪边的那些夜晚,构成了一种跨越时间、跨越代际的延续。就像一种仪式一样。”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卡大人
2年前
广东
2
第一次来评论!惊奇发现这么好听的播客居然没有评论!忍不了!我真的超级喜欢吃鳗鱼,可我从没有思考过鳗鱼的出处以及生活习性,繁衍规律,研究鳗鱼的路原来如此艰辛!前几天听另一档播客无穷小亮提起过鳗鱼因大量捕杀数量也变得悲观,不由觉得人类探索生物的进程道阻且长,但却经常不加思索的将其视为食物。
BillyBin
1年前
江苏
1
这个鳗鱼太有意思了,真没了解过,倒是小时候的那些事,扯猪草,放牛,挖红薯之类的全做过,而且经常做,当时我们那物质很贫乏,但还是快乐的源泉

大力强
1年前
云南
0
小时候,哦不,是前些年,年轻一些时候,去美丽的太平洋潜水,遇见的鳗鱼,那种样貌,那种可能带电的危险。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