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刘鑫江母事件:悲剧、暴力与狂欢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这次讨论的是刘鑫江母事件和它背后的网络暴力 案件本身 首先,案件已经调查清楚,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捕,按正常的杀人案件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有了结果。关于刘鑫是否有责任,我们静待12月的法庭审判即可。而发酵到现在的状况,这无疑是一场非常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 当事人们 从法律上讲,刘鑫在案件当中,是可能有一定的责任,但她没有义务一定要跟江歌的母亲去沟通所有事情,她需要做的事情是配合日本警方的调查,由警方来给出最终的答案。从已知公开的信息中看,在初期刘鑫已经告知江歌母亲自己在配合警方调查,而江歌母亲一直质问江歌为什么不能透漏更多,为什么不能见面。也有很多人可以理解刘鑫是不开门、不愿意见面是源于内心的恐惧、不安和谴责。我猜测,如果不是江歌母亲不去等待日本警方调查结果,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刘鑫的信息的话,很可能刘鑫也不会说出如果这样就不在配合的话。(当然这也仅是个人猜测)而其中冲突的细节大家都还不清楚,可能有非常多的因素造成了江歌母亲选择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做法,以及使得刘鑫一家不愿意与江歌母亲沟通。的确,道义情理上面难免会有人觉得刘鑫一家没有人情,很自私。但这些自私背后,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有或者没有,没了解详情,就还不是评判的时候。 无良的媒体 咪蒙,被无数粉丝关注,也有很多人鄙视的媒体。一篇《法律可以直采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的文章,获得10万+的点赞,这是公众号文章传播的新高度,也是中国网络暴力的新高度。 这个向来不愿意讲事实,善于编故事、挑拨群众情绪的媒体,在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惯用的写作手法又发挥到极致。不仅把与事实无关的“馄饨”“包包”“两小时”的事情拿出来做情绪的渲染,还直接用“没有一丝”“人渣”等主观认知来影响读者。所有截取的描述都是用来给读者构建刘鑫恶人的形象。 刘鑫不是杀人凶手,她可能也沉浸在悲痛之中,她很可能很自私冷漠,也很可能背负着很大的心里负担。事情发生后她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要面对。因为没有跟受害者的妈妈见面和很好的沟通就要被网络这样审判么?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不能买包包,不能染头发,不能面对新的人生了么?如果她深夜里面被噩梦惊醒了,偷偷的哭泣了,这些外人能看到么?况且网络上流传的她参加聚会的照片其实是江歌与刘鑫的合影。 最最关键的是,讲了一堆的刘鑫的恶,然后号召大家签名去处死另外的犯罪嫌疑人。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如同网络上流行的那个段子一般可笑:介绍了一堆个人背景条件让人以为是征婚,最后却问去哪里学习挖掘机。 无知的群众 我们这些无知的群众的热情,不知道能否撑到下月开庭那一天,之前那些围观的,批判的,散播的公共事件们,雷洋案,辱母杀人案真相和结果都弄清楚了么? 我也是个无知的群众,事实上我也希望看到一个痛快的处理结果,给江歌母亲一个安慰,处死犯罪凶手。 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我都希望看到更多事实之后再来评判,而更多在理性上,我也会觉得刘鑫一家很无情冷漠,但网络暴力与无良媒体,更可恶,更糟糕。

60分钟
99+
5年前

56.如何妥善的设计拜月神教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胡乱想起这么个名字皆因为今天中秋,又是国庆假期,如果你还记得这个名词,2010年国庆假期里出现的那个事件也算躁动一时。 我觉得这期节目赶上假期挺好的,因为这一个小时并没聊明白任何东西,关于一个理想的又有效的组织是什么样的,我心里有好多疑问,却没法准确的问出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当你生活在一些结构性很强的框架里,就很难结构性很强的质疑它们,如果是的话这挺遗憾的。 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曾基于自己的哲学理念设计过国家、社会、政府这样的组织,东西方都是如此,如今谈的各家主义也大概如此。过去有太多所谓成功的和失败的组织形式,今天更有大量扔在运营的,看起来会持续运营下去的组织形式。你不太容易去判断各种情况下各种形式更加合理,也几乎不能施加太多影响。我们看到的每一种组织的设计方案似乎都先天正确且大义,但我们谁都没法说结果有多大可能仍是正确且大义的,无论对组织还是组织中的个人。 而个人是我感觉到的整个问题里最难的部分,我不知道一个个体是否真的能融入到一个组织中,因为那极有可能要求你既信仰组织的目标,又信仰组织的形式,这还不牵扯与组织中其他人的关系。 所以我才有了种种问题。 然后,这期节目录制时间已经过去三周了,这种种问题我还是问不明白,以上内容就算个背景吧。 拜月教这个组织概念挺有意思的,其实在题目涉及的事件之前和之后,出现在过各种小说里,时正时邪。也许那里边就蕴含着理想的组织的样子吧,我们去赏赏月好了。 祝芥末章鱼的听众们打开月饼都是时变的。

60分钟
37
5年前

55. 从德意志回国见网友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作为芥末章鱼的铁粉,终于有机会在工作室的高端录音设备情况下,秉承电台的风格,没有逻辑地喝酒聊天扯淡一晚上,为了显示我的逻辑性,要认真写一篇推送。 在德国生活一年,有很多想分享给大家,德国生活好的方面,很多节目里没有提及到的地方。 比如,德国人非常务实,在我去过两个德国家庭里都还能看到显像管电视,在一个德国同学家里还能看到里边可以同时放3盘CD的音响。比如,德国的垃圾分类会详细到把棕、绿、白色的玻璃瓶逐一分类。比如,德国的无障碍设施可以保证残疾人自己自由出门,年轻母亲自己一个人可以带着婴儿出门。比如,社会建立在信任人的基础上,公共交通都是以抽查的查票方式为主,全靠民众自觉买票。比如,德国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在城市里有很多参天大树,可以经常看到小松鼠、小刺猬和小兔子等等。 由于时间有限和我们聊天的随性,这期节目还没有提及到的是,是对比国内我们的生活。而且关于欧洲旅行,也有很多tips没有来得及讲,值得尝试的食物也没有涉及到很多。如果大家今后有时间去欧洲的时候可以私信后台。 如果想了解德国的一些方面,那就开始收听节目吧。 p.s.解释一下收听过程里边,一些语病。 正常的啤酒指的drought beer,就是生啤,口感会好很多。 再举个栗子,说一下德语单词可能有多长,Gleichgewichtsdichtegradientenzentrifugation,你们猜这个词什么意思?

60分钟
24
5年前

53.聊聊毕业生里的“猕猴桃”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来了经常在节目中听到,却从来不曾出声的著名场外嘉宾:星哥! 星哥为我们分享了关于他的公务员职业的一些感受和想法,真的是让我们收获颇多,也为芥末章鱼第2年开了个好头。 同时,因为节目内容太过敏感,所以这也成为我们第一次需要录完某部分进行消音处理的节目。 真的是非常特别啊。 以下是星哥带来的文字 你看,右边那个鸡蛋都长毛了诶!真的啊,好丑啊!哈哈哈,好丑! 劳资是猕猴桃! 嗯,北邮目前仍然是学院路上就业最为乐观的高校,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北邮毕业生几乎十之七八都成了大互联网从业者。我是程序媛,我是产品魔法师,我是测试工程师,我是ui设计,凑一起够成一个产品线了。哦?你是干什么的?我是公务员,就是那个猕猴桃。 是的,公务员就是我邮毕业生里的猕猴桃,不过,这个群体,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到底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的?除了收入低,到底还有没有传说中的福利了?是不是真的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天?是不是公务员都是每天要耍心机,哄领导,其他业务都没有?要不要把公务员作为就业的一个选择?公务员都不干正事,毫无价值?如果你也曾经有过这些疑问,或者有过一些固有印象,就来听一下这一期吧,一定会让你刷新三观哦!

59分钟
56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