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生活不是段子,但有时可比段子让人印象深刻多了。 很多年前,我读过一首塞尔维亚诗人乔皮奇的诗,叫做《病人在几楼》,确切的原文不记得了,大概写的是诊所电话响起: “‘喂!雅娜大夫,有个客人嗓子疼得厉害! ’‘外国朋友? ’‘是啊,来自非洲! ’‘你打错了,我们这儿是动物园,’雅娜大夫慢悠悠说, ‘没错,客人在楼边站着了。长颈鹿的嗓子眼,大概在二楼——也可能在三楼。‘ 我好喜欢这首诗,前一秒还在脑补跨国急诊大戏,后一秒直接跌进动物园的荒诞里。一句话的反转,就能把“人”的视野扭向“长颈鹿”,这和我们这期要聊的多像——那些藏在日常里的“视野开关”,往往就藏在一句无心的话里。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纠结要不要辞职时,朋友一句“你怕的是改变,还是穷?”突然把迷雾戳出个洞;盯着电脑改方案到发疯,同事随口说“换个字体试试?”居然让整个思路活了过来。 这些话未必多深刻,却像长颈鹿的脖子突然伸进窗口——明明是同一个场景,角度一换,连空气都变新鲜了。我们会扒开那些“被一句话点醒”的瞬间:可能是老板骂人的时候漏了句真理,可能是菜市场大妈算账时蹦出的人生哲学,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听完想拍大腿的“怎么我没早想到”。 就像诗里的电话,谁能想到“外国客人”会是长颈鹿?生活里的视野黑洞,往往也藏在“想当然”的拐角。准备好和我们一起,在别人的故事里捡光,说不定你的那束,就在下一句里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写下你被照亮的那一刻吧!让你的光也照亮更多人~ 祝:秋安! 乔伊/康康敬上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 ? (为何愚者坠入爱河?) is it because they 're foolish and don't understand the stipulations of it ? (是因为他们愚笨,不懂爱的规则?) or did they find someone just as foolish ,they don't mind being foolish with ?(还是他们找到了同样傻气的人,甘愿一起犯傻?) 这首小诗像根引线,一点燃就炸出古今中外一堆“恋爱脑”的热闹。金庸笔下,李莫愁为了陆展元,从清纯女侠变成“赤练仙子”,一把火烧了陆家庄还不够,连“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歌都唱得肝肠寸断——现在看来是偏执到离谱,但年轻时读来,可不就觉得这股子“非他不可”的疯劲,藏着最滚烫的真心? 《红楼梦》里的龄官,大雨天淋着也要画“蔷”字,把心上人名字一笔一划刻进泥里,像极了我们当年在课本角落写暗恋对象名字的傻样。连莎翁笔下的罗密欧,见了朱丽叶就忘了前一晚还为罗莎琳哭鼻子,翻墙爬窗不要命,放在现在怕是要被吐槽“恋爱脑晚期”,可那不管不顾的冲动,不正是少年人独有的热血? 我们总笑话这些角色“拎不清”,可转头想想,谁没在青春里做过类似的“蠢事”?为了一句承诺等一整夜的雨,为了对方随口一提的喜好绕大半个城,为了一场没结果的暗恋修改整个人生轨迹。这些傻气,其实是热烈活过的戳记——就像武侠里的少年剑客,明知对手太强仍要拔剑,不是傻,是那份“人不轻狂枉少年”的认真,太珍贵。 这一期,康康和乔伊就带着这份“傻气共鸣”,跟你聊聊那些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日子。不用脸红,不用遮掩,毕竟连那些大侠名角都逃不过同款“恋爱脑”,这体验,完整了冒着傻气的年少时光呀! 祝:秋安!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8.14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如果在人生高速上错过出口,要不要硬着头皮往前开成“路怒症”患者?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凌晨三点对着PPT突然顿悟“这班加得像给地球自转打工”,或者在相亲桌上听对方规划三胎学区房,脑内警报器狂响“这剧本我没签过啊!” 这不是你车技差,是人生导航总抽风。 这一次我们不聊“勇往直前”的鸡汤,听了太多生活里的故事,而不是段子:有人在30岁生日当天辞掉铁饭碗,把辞职信折成纸飞机从18楼扔下去;有人和谈了七年的“标准答案”分手,发现单身公寓的阳光比婚戒还闪;还有人把“我不行”三个字焊在脑门上十年,突然某天抓起吉他弹成了小区楼下最吵的老头。 暂停不是抛锚,是给灵魂加个油;倒车不是认输,是把错拐的路倒回来重选;重启更不是归零,是给人生系统打个补丁——毕竟谁的操作系统没崩溃过几次呢? 不管你现在正踩着刹车犹豫,还是挂着倒挡心慌,或是刚按下重启键手忙脚乱,都来聊聊:那些让你有勇气对“应该”说“未必”的瞬间,到底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我乐意”? 毕竟,人生这趟车啊,方向盘在你手里,偶尔开成碰碰车,也比困在单行道上鸣笛到天亮强,你说呢? 祝:驾驶愉快! 乔伊/康康敬上
致宇宙中的你: 见字如面。 在上一期的节目留言里,读到16年的陪伴,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馈赠。 一字一句,敲下我最喜欢的辛波丝卡的一首诗,送给所有会听到这期节目的你,这是,生命长卷的下半阙。 《一粒沙看世界》(View with a Grain of Sand ) —辛波丝卡 一粒沙看世界 我们称它为一粒沙, 但它既不称自己为沙,也不称自己为粒。 它活得好好的, 不需要名字, 也不需要 我们急切地给它命名。 我们看到一颗行星——它们看到的,天晓得是什么。 宇宙是个大得可怕的地方。 大到我们的想象力 根本无法把握。 一颗星星诞生了。就在同一秒, 在别的什么地方,一颗星星爆炸了。 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 而就在同一时刻,这个男人 爱上了另一个女人。 就在同一秒,在某个地方, 或许有人刚刚中了彩票。 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生生死死, 而我念出“微生物”这个词的时间 才够它们完成这一切。 世界的历史正在书写, 而世界的历史 也正在被擦除。 我们坚信自己了解 周围发生的事情。 可我们甚至无法确定 我们看到的东西是有生命的,还是已死亡的。 一条狗在叫。 一个戴帽子的男人,一个围围巾的女人。 太阳升起。 太阳落下。 一个乞丐乞讨。 一个国王统治。 两个司机互相咒骂。 两个恋人互许誓言。 一个孩子出生。 一个老人死去。 整个世界都在我们手中。 但不会太久。 我们正在写一本历史书。 墨水还没在纸上干透, 一群历史学家 就蜂拥而至。 他们推推搡搡, 他们加加减减, 他们争论、证明, 他们涂涂写写, 直到这本书上 只剩下删改和修正。 片刻之前,我们还有个 解决不了的问题。 片刻之后,这个问题, 不再是我们的问题, 已经自行解决了。 片刻之前,我们甚至无法想象 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 有些星星从未有人见过。 有些甲虫从未有人描述过。 有些性行为从未有人敢写下来。 有些奇迹从未有人为之惊叹。 一秒之前,我自己 对我来说也是个谜。 我们称它为一粒沙, 但它既不称自己为沙,也不称自己为粒。 它根本就不考虑我们, 即便我们在想着它。 它不需要我们的尊敬。 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尊敬它。 我们杀死它,碾碎它,吹散它, 然后我们发明一个词 来称呼所有被毁灭的东西。 我们称它为一粒沙。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8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说起专注力,小时候能抱着一本漫画看一下午,现在盯着手机验证码都得倒回去看三遍——是我老了,还是这世界变得太“碎”了? 你有这种体会吗:专心做事比哄猫睡觉还难啊!明明打开文档想写方案,手指却像有自己的想法,划着划着就刷到了隔壁王阿姨家的猫跳广场舞;说好睡前看十分钟书,结果手机“叮咚”一声,俩小时后才从“到底先救妈还是先救媳妇”的辩论帖里爬出来。 有人说这是岁月不饶人,脑子开始“内存不足”了。但摸着良心说:当年躲在被窝里看小说,连爸妈的脚步声都能精准捕捉;现在追剧时有人说话,立马暴躁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这专注力明明是“按需分配”啊! 到底是我们变笨了,还是这个时代太懂怎么“勾魂”了:APP红点点像打地鼠,弹窗广告比最粘人的恋人还粘人,连手机电量低于20%都能让你坐立难安。 我们扒了一堆“分心黑料”,从为啥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到多任务处理其实是“伪学霸行为”,再到几个亲测有效的“抓回注意力小妙招”。无论你是学生党还是打工人,让我们一起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原来我不是老了,是被套路了呀!” 祝:安心度夏!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7.17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下集来啦! 顺着上集留言的听友”我要开家面包店“说的“酵母发酵”往下聊——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战略级思考法,其实和烘焙很像。 你在办公室落地玻璃上贴便利贴、画流程图时,或许已经发现,这和揉面时让酵母慢慢作用是一个道理。把零散想法“贴”在眼前,给它们一点时间,答案真的会像面团发酵一样慢慢膨胀、清晰。 下集里,我们会继续拆解“复杂问题思考工作法”:哪些问题适合贴满照片和便签?怎么给“思考面团”足够的发酵时间?遇到卡壳时,又该像给面团翻面那样,换个角度重新梳理? 不管你是在筹备一家店,还是卡在某个复杂决策里,或许都能从这些“慢思考”工具里,找到让答案自然浮现的方法。 准备好和我们一起,等待思考的“最佳发酵点”了吗?我们节目里见! 祝:台风天安好!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7.10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我曾经养过一只小猫。某天早上出门上班时,我随手扔给它一个毛线团,然后……下班回家我发现门推不开了。因为,这只小猫,用毛线🧶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以万物互联的方式缠绕在一起了! 被复杂问题逼入思维死角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那天家里的小猫带来的一堆乱麻的头绪。 面对工作难题抓耳挠腮,处理生活琐事晕头转向,灵感枯竭时只能对着空白文档干瞪眼?本期节目乔伊和康康就想试着创造一个「思维急救包」,用私房工具来分享和探讨如何打破僵局,让思考像小猫拆解毛线团一样将千头万绪慢慢理出个子丑寅卯来~ 也许所有复杂或繁杂问题都有迹可循——无论是面对团队决策卡壳、创意枯竭,还是生活难题无从下手,这些工具都能帮你快速理清思路,找到破局方向。 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你需要的是一些拆解毛线般的耐心细致和思维工具搭建的脚手架~如何用给混乱的想法梳辫子,如何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核心,如何「逆向思考」撕开思维裂缝。当思考成为一团乱麻,别再原地打转!让每一次卡壳都有机会变成思维升级的契机。 准备好,和我们一起,把复杂问题揉成简单解法了吗? 祝:盛夏快乐! 乔伊/康康敬上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上期《康康乔伊瞧》里,我们和自由职业新手一起开启了123的自由起步走,梳理了自由职业的初步规划,怎么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里找到赚钱方向,怎样把自己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人品牌,但也有人悄悄跟我们说,实际做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 所以,有了这期下集。 我们接着深挖自由职业那些事儿。收入不稳定怎么办?人脉少怎么拓展?技能跟不上怎么提升?这些“老大难”问题,不管你是刚踏上自由职业之路的“小白”,还是已经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好一阵的“老油条”,都欢迎你的“成长秘籍”。让我们一起在自由职业的世界里,做眼中有未来心怀远方的“诗人”,也做内心坚定日拱一卒的“农民”! 祝梅雨季保持干爽的心情!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6.26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自由职业不是逃离职场的“避风港”,而是一场需要重新设计生活的“创业之旅”。当你撕掉“上班族”标签,如何从0搭建自己的事业框架?怎样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稳定的节奏?本期《康康乔伊瞧》特别企划,乔伊和康康作为资深和资浅自由职业者的“过来人”,用踩过的坑、攒下的经验,为计划踏上自由职业的伙伴打造新手村指北手册。 【第一课:打破自由的幻象】 很多人向往自由职业的灵活与掌控感,却忽略了背后的代价:收入波动、社交断层、自我驱动的挑战。节目中,嘉宾将坦诚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真实日常”——那些凌晨改方案的焦虑、客户突然爽约的崩溃,以及终于实现“工作自由”后的迷茫。这些经历或许会让你意识到:自由职业不是“躺平”,而是对时间、精力和心态的重新管理。 【第二课:从0到1的生存设计】 没有HR安排工作,没有固定工资到账,该如何起步?我们想拆解“自由职业者的底层逻辑”:如何用最小成本验证市场需求、如何搭建个人品牌护城河、如何设计可持续的收入模型。无论是接单平台的选择、定价策略的制定,还是客户沟通的技巧,都将用实战案例逐一拆解,陪你少走弯路。 【第三课:重新定义成功与失败】 在传统职场,升职加薪是公认的“成功”;但自由职业者的赛道上,“成功”可以是按时完成项目,也可以是拒绝不喜欢的合作。我们想与你一起探讨“非标准化”的成长路径:如何在自我价值与商业价值间找到平衡,如何把“失败”转化为优化策略的契机。甚至,如何允许自己偶尔“摆烂”——毕竟,自由职业的终极意义,是掌控属于自己的节奏。 【第四课:应对泼冷水的温柔力量】 家人的质疑、朋友的不理解、同行的竞争压力……自由职业者的世界里,总有人泼冷水。一起来探索“自我疗愈心法”:如何建立情绪防火墙,如何在孤独中寻找同频者,以及如何把外界的否定转化为自我迭代的动力。这不仅是一堂生存课,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的心理建设。 无论你正犹豫是否踏入自由职业,还是已经在路上却感到迷茫,这堂课都将给你答案:自由职业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方法论可循;没有绝对的成功,但有值得拥抱的成长。让我们一起,从“自由起步”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 祝自由新手村玩得开心!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6.19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本期的题图是我们的女主角,小红豆同学,乔伊的大女儿,1岁和12岁。 六月,小红豆也穿上毕业礼服,举起毕业证书,她的小学生的生涯结束了。 这可能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里程碑,对于作为父亲的乔伊,同样也是一个需要被Mark的重要时刻吧。在上海持续连绵不断的雨天,我们陷入了对成长的思考,想跟你共同探讨那些关于成长与告别的动人故事。是谁说过的,成长,本就是穿过雨季。 当我们回忆起自己小学毕业迈向初中时的青涩记忆,才意识到那些平时从未提及,但一回忆起就鲜活重新回来的情绪,那些忐忑、憧憬与迷茫,仿佛就在昨日。而在生命中各个不同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复杂的情绪与感受,成长路上所需要的支持和陪伴,即使长成大人,但内在经历的好像都和当年小学毕业的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成长真的有明确的分界线吗?可能在我们的视角里,人生也许不是可以被斩钉截铁地切成一段段独立的篇章的。在绵延不断的生活里,每一个细微的瞬间、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在悄然推动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倡导创造一些充满爱意的仪式感,但不过度强调“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懂事了”“你该长大了”这样沉重的话语。 成长可能不全是一瞬间的蜕变,而是在无数个日常相处中,被父母陪伴孩子共同经历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微小的瞬间,填满的。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正在经历成长困惑的年轻的伙伴,希望这一期里我们能有彼此的共鸣与同频。快来和我们一起,在小红豆的毕业故事里,探寻告别童年、拥抱成长的温柔方式吧! 梅雨也要保持干爽的好心情呀!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6.12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是的,不要怀疑。擦擦眼睛仔细再看,我们这期真的要聊如何肤白貌美显年轻。 本期邀请了康康人生中重要的一位朋友—隋隋小姐,她是康康第一次成为管理者时的直属领导,不过这次她做客节目并不是来分享管理/领导力/或成长的议题的(我们偏不),而是另一个比这个更重要的议题! 乔伊和岁岁是康康认识的朋友中最肤白貌美显年轻的男女生代表,别人在知道他们的年龄的时候常常都会吓一跳,所以康康真的预谋好久要邀请他们试着探索在他们身上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期播客想做行走的“冻龄秘籍全书”!康康把这两位“人间显嫩器”——肤白貌美到像开了十级美颜的隋隋和乔伊,一顿“严刑逼供”,终于把他们年龄成谜的秘密全抖搂出来了! 要说隋隋和乔伊有多离谱?往那一站,路人都得掏出手机查查黄历,明明是“叔叔阿姨”的年纪,却长着“哥哥姐姐”的脸,每次报出真实年龄,都能收获一箩筐的下巴惊掉声! 我要疯狂追问:是偷偷给时光机充了VIP?还是掌握了神秘的“驻颜黑魔法”?隋隋和乔伊彻底摊牌,从饮食小习惯到生活大哲学,从护肤玄学聊到心态秘籍,金句频出!原来奶茶自由和冻龄真能兼得?熬夜党也有“后悔药”? 别再信什么“岁月从不败美人”的鬼话,听完这期,你就知道——是美人压根没给岁月机会!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份让年龄“迷路”的秘籍收入囊中,期待我也可以成为下一个被追着问到底“怎么保养”的人啊 夏日要防晒美白啊!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6.05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谁的童年没有被动画片填满呢?但你知道吗?在上海石库门里奔跑的孩子,和台湾巷弄里玩耍的孩童,他们守着电视机看到的动画世界,藏着奇妙的差异与共鸣!上海、台北两地长大的康康和乔伊,邀请大家坐上时光机,开启一场横跨海峡的童年动画大赏! 在上海弄堂里,《黑猫警长》威风凛凛地守护森林正义,白鸽侦探的牺牲曾让多少小朋友偷偷抹眼泪;《葫芦兄弟》各显神通,“妖精,快放了我爷爷”的呐喊,至今仍刻在DNA里。而在台湾街巷,《小叮当》的四次元口袋装满幻想,大雄和伙伴们的冒险,承载着无数个天马行空的梦;《小英的故事》用温暖笔触,讲述平凡生活里的动人故事。 这些动画不仅是娱乐,更是特殊的“成长教科书”。上海小孩跟着黑猫警长学会明辨是非,台湾孩子从小叮当身上读懂友情与勇气。不同的动画风格,折射出两岸独特的文化底色与时代记忆。 我们分享那些让人笑出眼泪、暖到心窝的动画名场面,还会看到同一部动画在两岸译名真的完全对不上号!哪些经典台词成了专属“童年暗号”? 一起在熟悉的主题曲旋律里,寻找童年的快乐密码吧! 永远的小孩,儿童节快乐!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5.29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