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当一个i人决定在人群里发疯

献给30岁

⭐️ 本期主题: 30岁,向内观己,通透自由。欢迎收听献给30岁。 这期和大家聊点轻松的,你当个故事听就好。 正如标题,是「一个i人在人群中发疯」的故事。 哈哈,其实我想和你分享的我最近听音乐节的体验,那可能是我人生28年里,最松弛的一个晚上。 我是周围一片人群里,跳得最肆意张扬的那个,我尽情享受音乐,主动和30多个陌生的年轻人击掌。 在那个晚上,我表现的实在太不像自己了。 而那一刻,我想起贾行家说得那句话:人在最不像自己的时候最像自己。 ⭐️ 时间戳: Part 1 :当一个i人决定在人群里发疯 01:20 反常举动1:尽情的享受当下 04:56 反常举动2:主动和陌生人击掌 07:40 一年前的我,在livehouse的局促 09:33 我渴望被看见,渴望情感的流淌和表达 Part 2:如何实现自我的叛逃 11:37 观念转变1:不再批评自己 * 我发现我对自己真的很苛刻 * 内在批评又响起时,写下来 17:27 观念转变2:不和心做对抗 * 当身体和心灵做对抗,事情一定做不好 * 越是遵从自己心意做事,效率反而越高,心和行动反而越自觉。 21:15 观念转变3:允许不完美存在 *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 情绪没有正负之分 ⭐️ 关于《献给30岁》: 🎶和你一起开启走向30+的自我探索之旅 👧🏻【主播】郑丸子 * 平淡、普通但真诚的分享者 * 一名正在gap期的播客练习生 * 北漂3年设计师&自媒体人 还可以在以下渠道找到主播: * 小红书:献给30岁播客 * 公众号:做个丸子 ⭐️ 商务合作: 如有合作需求,欢迎+v:zjw2699,备注【合作】

27分钟
99+
14小时前

20# 情绪不需要管理,只需要被看见

献给30岁

⭐️ 本期主题 30岁,向内观己,通透自由。欢迎收听献给30岁。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触,越长大越不会和情绪相处了。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天然的就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开心就大笑,不开心就立刻哭出声。 然而越长大,情绪的优先级越被滞后,尤其步入职场后——你的感受是次要的,完成工作的最主要的。我们总想压抑和控制情绪,不让情绪给我们惹麻烦。 可越是压抑和控制,越是没办法让情绪乖乖听话。那些没被消解的情绪,总会以更极端的形式爆发… 本期特别邀请了一位情绪疗愈师——梵希,带我们深入剖析情绪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索如何与情绪共处? ⭐️ 时间戳 01:32 越长大越不会释放情绪?你有多久没好好大哭一场? 09:45 「看见」情绪——觉察身体反应是理解情绪的钥匙 25:39 情绪疗愈和心理咨询的区别是什么? 31:53 家谱图的力量——看见自己从哪来 45:41 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课题——你是谁?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52:29 这些症状出现时,你可能需要专业帮助了 01:00:02 实用小窍门——如何更好的与情绪共处? 01:11:32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靠谱心理咨询师/情绪疗愈师? 01:22:46 用3个词语形容30岁的生活 ⭐️ 本期嘉宾 👧🏻 梵希| 情绪疗愈师&教育管理博士在读 对情绪疗愈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扫码联系她~备注【来自丸子】,更快通过哦 ⭐️ 关于《献给30岁》 🎶 和你一起开启走向30+的自我探索之旅 🎙️【她的30岁】持续招募嘉宾,查看节目公告报名 👧🏻【主播】郑丸子 * 平淡、普通但真诚的分享者 * 一名正在gap期的播客练习生 * 北漂3年设计师&自媒体人 还可以在以下渠道找到主播: * 小红书:献给30岁播客 * 公众号:做个丸子 ⭐️ 商务合作 如有合作需求,欢迎+v:zjw2699,备注【播客合作】

92分钟
99+
14小时前

21#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拥抱一个人了?

献给30岁

⭐️ 本期主题 30岁,向内观己,通透自由。欢迎收听献给30岁。 这一期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你有没有过那样的时刻:一边逃避着社交,一边却深感孤独。这也许不是你一个人的困境。 而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孤独产生的原因,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外部视角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仿佛在告诉我们:感到孤独,这不是你的问题! 于是,这一期提取书中的核心观点,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个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状态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感到孤独? ⭐️ 时间戳 Part1 被忽视的触觉需求 07:23 你还记得上一次拥抱的画面吗? 12:31 身处无接触时代——人人都有皮肤饥渴症 Part2 为什么我们会主动选择”关上门“ 21:38 第一扇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8:24 第二扇门:捍卫自我空间的边界 38:39 第三扇门:一个“完美形象”的展示窗 Part3 我们还有什么出路? 45:19 虚拟社交能抚平孤独感吗? 51:10 出去吧,去冰上。 ⭐️ 本期提到的书籍/节目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身后无遗物》 ⭐️ 关于《献给30岁》 🎶 和你一起开启走向30+的自我探索之旅 👧🏻【主播】郑丸子 * 平淡、普通但真诚的分享者 * 从0开始的播客练习生 * 北漂3年设计师&内容创作者 还可以在以下渠道找到主播: * 小红书:献给30岁播客 * 公众号:做个丸子 ⭐️ 商务合作 如有合作需求,欢迎+v:zjw2699,备注【播客合作】

56分钟
82
5天前

4# 我才10个粉丝,却也被流量裹挟了

献给30岁

这一期想和大家聊得话题是:被流量裹挟的我们,忘记了先成为自己。灵感的来源于我最近的困扰:最近一段时间,我陷入焦虑之中,有一种被播客和流量绑架的感觉,可明明我才只有十个粉丝呀。以下是关于这个话题我的一些复盘和思考~ 困境:我发现自己被播客和流量绑架了 1:05 我做播客的简单历程回顾 03:21 病症1:频繁的打开小宇宙、小红书、网易云音乐等我做经营的平台 04:45 病症2:有选题压力了,灵感迸发的状态消失了 09:00 病症3:做选题的时候不自觉的想:有没有爆的可能性?试图像写一篇论文一样,逐字逐句研究怎么做出一个爆款。 转机:听了无意义电台的节目。壁虎说的几个点挺触动我的,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2:10 一直想,一直做,直到溢出。我能感受到,她是真的有很多话想说,那我呢? 12:57 剪辑的时候试图删掉所有的语气词,但这个剪辑后表达流利的我,真的是我吗? 15:49 其实每个人都是每天进步0.01,但当我们从结论推测过程,会以为只是简单、迅速的0-1 18:15 强推纪录片:《万物经济学》 薛兆丰博士在第一期讲的一句话深有感悟:在商业社会里,没有可以成功复刻的经验,你的成功很有可能源于你很久以前学到的一项经验或者知识,而你花了很长时间去刻意训练的一个技能,可能一点用处也没有。 思考:我为什么会变得急于求成呢? 21:10 1.尝到了流量的甜头 2.这个商业社会求快 23:57 不是抵制流量,我要说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 24:53 流量是一朵花,质量是强有力的根茎,要做的是:向下扎根 联想:成功不可以被复刻,所以你要成为独特的自己 26:30 互联网的重复性:当一个题材反复出现10遍、20遍,只觉得无脑和反感 28:37 你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不要去模仿或者成为任何一个其他不是你的人 29:21 分享一个小故事:光脚走路的“修行者”

34分钟
84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