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哗,一个造过“辽宁号”(有兴趣参阅之前的辽宁号节目)的男人,主业是街溜子,副业一直是造船业的包工头。 本期节目花田与喃哗聊一聊包工头的人生。探究一下包工头这个网上总被口诛笔伐的群体,是不是都有一颗学周扒皮“半夜鸡叫”的心? 先聊聊造船业是什么样子的? 再聊聊造船业包工头的日常是什么样,是不是经常克扣工人的伙食费? 造船工人小宋是怎么成为包工头老宋的? 十年前的包工头和当下的包工头有什么变化? 为啥有时候包工头逼得工人跳楼,有时候工人又能逼着包工头跳楼? 这个行业离普通大众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我们来听听新鲜事吧。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上一期大熊老师讲武器,收听不太理想,于是本期打算直接反人类! 讲讲那些反人类的武器。 卫星,反卫星,导弹,反导弹,这些武器往往都是高来高去,基本都为着相对高级的战略目标而生。 但有些武器,生来就是为了收割人类的生命,比如…… 比如所有武器…… 要说武器,的确是自出现就为了反人类,但总有些武器的出现将反人类的步伐大大加快。 比方说冷兵器时代出现了热兵器,热兵器时代出现的原子弹,以及现代的诸多无人武器。 无人机是个意外,侦查用途最终也变了杀人武器,但这也象征了武器的宿命——丧钟,总是要为谁而鸣的。 民用的无人机也可以是武器。细一点的挂载机枪导弹,糙一点的直接用迫击炮炮弹挂个羽毛球,也能达到目的。 矛与盾的缠斗总是要继续,于是反无人机设备也登场了。 有从通讯干扰原理捕捉无人机。 也有暴力破坏原理暴揍无人机。 有趣的是反民用无人机比反军用无人机难度更大。为什么呢? 机械狗、机器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杀戮机器。现在到底发展到那个地步了?终结者是否即将来猎杀大熊老师?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2022年的春天,一知半解草创,主播群中刚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空气,大家都以为互联网上讨论是自由的,于是就妄议了一次自己对女拳及女权的看法。聊完后,大熊老师意犹未尽,春哥若有所思,花田战战兢兢,把节目封存起来。 时光荏苒,2022年过去了。这一年里,难得的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同呼吸共命运,封闭解封封闭解封周而复始,从核酸到抗原依次登场,心情晦明难定,从恐惧到麻木,从麻木又到期待。 成长,必须成长。人人都是幸存者,人人都是天选之人,不能不成长。 2023年世界好像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库存空了,压箱底的一期终于拿出来见客了。 疫情、封禁都不能奈何我们,说点自己的感受又能如何。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本期话题又来到了野生熊老师的战斗范围内,他将应邀(或硬要)聊一期“反”武器。 何谓“反”武器呢?是不是爱、用爱感化世人,最终世界和平铸剑为犁? 当然不是,野生熊老师这种笃信力量穷兵黩武的军迷怎么会接受这么peace and love的方式。 一山更有一山高,恶人自有恶人磨,要打败武器的,必然是更犀利的武器。 在防御类的武器中,也发展出一类以“反”为主的进攻型防御武器,这就是我们这几期想要侧重聊一下的反卫星,反导弹,以及最近些年流行的反无人机还有大多数人触及较少的堪称“反人类”的那些武器。 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反卫星武器的种类及方式方法,掌握反卫星武器能力的国家。举例来说,美剧《太空部队》第一季结尾,天朝卫星伸出剪刀喀嚓掉了美帝卫星的电池板翅膀。这是现实存在的吗? 反导弹,这个距离普通人近了一些,闻名遐迩的爱国者系列是个什么成色?前几年闹得纷纷扬扬的萨德部署在韩国,又是针对我天朝的什么战略?以及反导弹与早些年的铁幕时代密不可分,有什么样可歌可泣可笑可吐的趣事发生过——明明是全球大事,整的跟闹着玩似的! 反无人机以及反人类武器,且待下回分解。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2023年春节,似乎是一场久别重逢。趁此良机,三个主播必须要聊聊自己对春节的感怀,但难免的是,幼年最美好的场景纷至沓来,与近些年不尽如人意之处纠缠在一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现在有多失落,当年就有多开心。当年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惆怅。 几个主播沉浸在回忆里,杀年猪、做豆腐、贴春联、放鞭炮…… 话题展开,气氛火热,但是总觉着每件昔年美好的回忆都滑向了当下价值观变态的方向,不清楚是社会价值观的更迭,亦或是几个主播只是单纯的有此类倾向。 此外,我们也聊到中国的春节想怎么过,美帝的春节能怎么过,春哥透露出打算在美帝腹地用鞭炮点燃新时代莱克星顿的第一枪。 说归说,闹归闹,中国人不拿过年开玩笑。但现在的过年,确实越来越像闹着玩似的。 聊过去和现在,显着我们瞻前顾后,聊未来与期待,又透出杞人忧天的悲悯。 昨日之日,弃我去者不可留,今日之日,乱我心者多烦忧。 回忆中的过大年,像春风里一出梦,像梦里的一声钟。 美好,但梦醒了,就没了。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本期节目是在声湃的专业的录音间完成录制,在此鸣谢跪谢红口白牙空谢朱峰老师和波波老师的帮助。 专业设备音质不凡,录音间也是金碧辉煌,咳咳……灯光闪亮! 坐在专业录音间里,像是参加琼林宴,面前立着专业话筒,像是捧起来皇上御赐的金饭碗,我们作为野生主播,此刻战战兢兢。 借着专业播客工作室聊聊播客本身这个话题吧。 说来也奇怪,播客这种形式一直处于量子态——介于红与不红、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对花田阿肆来说,就是一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大熊老师来说,就是路边野花,想采就采采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花;对更多朋友来说,恐怕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中文播客究竟有多少,不可考,但人美声甜的阿肆号称听过播客的多半壁江山! 大熊老师则贫瘠地只听过两个播客,堪称播客听众界的阿西莫多! 一个播客主播,居然只听过两个节目,拉低了播客界的下限。花田与阿肆抡起各种播客节目,轮番对大熊老师展开了劈头盖脸地抢救,扇耳光,捶胸口,电击,再电击,大火,文火…… 经过一番春风化雨似的教育,大熊老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我们聊天提到一件事,会习惯性地用疫情前疫情后来划分。疫情爆发于2020年春节,这个原点之前与之后似乎是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 2022年的结束,是否可以做个疫情结束的结点呢?姑且存疑,但很多人,包括我们已经这么对待了。迫不及待地在年终总结中总结与疫情战斗的日子,展望未来疫情结束后的生活。 我们也不能免俗! 除了疫情,我们还是有生活,不管疫情在不在,太阳都照常升起,生活都依旧充满变数。 2022年,春哥重新踏上了美漂之路,一入美帝深似海,回头一想两年前艰难回国之路恍如隔世。在地球两大强国之间钟摆运动,也堪称传奇了。 花田的创业公司经历三年疫情反复折磨反复抢救,终于修成正果骨肉分离,从此萧郎为路人。这一年在自己亲手打造的公司上仿佛历经人世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至于野生熊,堪称稳定的同义词,但在2022年经历了行业阵痛,互联网行业政策业绩潮水一般变化,裁员的小刀也飞来飞去。行业兴衰,匹夫有责。大熊老师在原地没动,行业却飞速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一日阅尽长安花。 好在还有《一知半解》这个播客,还有几百个从未谋面的听众,这是2022年我们最奢侈的成长,最笃定的收获,最踏实的安心。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花田和春哥的立场也不算《三体》的黑粉,且对《三体》颇多赞誉,对刘慈欣老师也很尊重。只是没有将《三体》置于神作的位置,便引来大熊老师的激烈争论。 一时硝烟弥漫,口水横飞,一知半解相亲相爱的氛围瞬间烟消云散土崩瓦解。 要说《三体》就从头说说,大家眼里的《三体》是什么样子的。三体的作者,三体的历史,三体的传奇经历。 《三体》里有哪些令人惊异的脑洞,令人咂舌的情节,又有哪些不足之处。《三体》影视化也吵闹了十年了,至今也没有一部令粉丝满意的作品出现,这都是为什么? 以上都是是平平无奇的问题,为什么会引发激烈争辩?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最近美帝硅谷大裁员,这个公司裁五千,那个公司裁一万,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数据显示,年底前硅谷累计裁员人数逼近20万。 这种场景,你说哀鸿遍野也可以,你说无关痛痒也没错——因为与此同时,美帝的就业率居然还有上升。 据本节目观察,受硅谷这波裁员潮冲击最大的,似乎是国内的网民……互联网上讨论谷大裁员的声浪可能还要高过美帝,为什么呢? 且听我们聊一聊“裁员”和“美帝裁员”的一知半解。 一切都要从埃隆-马斯克说起,他是率先吹响裁员号角的那个人 而后面的事,大家都可以在新闻上看到了——硅谷各大明星企业纷纷“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那说裁员就涉及到双方,劳资双方,往往因为立场不同各有苦衷。美帝这次裁员对应着过去几年的硅谷疯狂扩张,甚至出现了一种“转码”潮——家庭主妇也可以放下厨刀立地成码农赚高薪。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自动驾驶不过是个破碎神话,元宇宙也迅速退烧,过去几年硅谷的几大热点纷纷被戳破,于是早几年潮涌的浪花总要化成泡沫。 企业的变迁和转向是宏观经济气候的晴雨表,落到微观就是一片片的裁员潮。 只要涉及到裁员,就离不开补偿。国内这次对推特裁员最大的意外就是——居然只补偿两个月?难道不应该是丰厚到下半辈子都不发愁的离职补偿吗? 朋友们,大家都被互联网上的美帝印象给骗了。两个月的离职金,在美帝各州不同的劳动法中,已经是超级厚道了。 加州法律相对而言对员工比较照顾,要是到了春哥所在的新泽西——裁员后给你两周都算合理合法合乎人情了! 哪像我国如何关心劳动者,支持劳动者——在早几年摩托罗拉,马维尔等外企在中国裁员,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频频产生。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互联网开始裁员潮,赔偿的标准各方面已经胜过美帝不知凡几。大多数皆大欢喜,极个别的还会出现不和谐的场面。 一知半解三个主播,都经历过裁员,尤其是大熊老师,曾经被裁员这件事深深地伤害过。时过境迁几年后,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还是一副仿佛被活熊取胆的痛苦。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最近网络上凭空出现了很多分析在美印度裔工程师和华裔工程师的文章,从硅谷高层族裔分布得出结论——印度裔胜出,再从印度裔胜出这个结论中寻找缘由,其缘由千奇百怪——印度人生孩子多,印度宗教擅长辩论等等,再藉由此对广大网友发出焦虑的信号——你们要多反思,你们又输在起跑线上了。 这种反向按图索骥,在中文互联网上并不鲜见,俗称“公众号小作文”。但这次非要编排到美帝的IT界,那春哥可以现身说法聊一聊了。 首先,什么叫成功?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不是从政要做总统,经商要做到世界五百强,上班就要成为硅谷大公司的CEO?如果做不到呢?而且实际上,99.99%的人都是做不到的,那么以此来衡量成功与失败,是否太过狭隘了。 实际上,即便是硅谷,除去CEO之外,还有一些更重要到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首席科学家,这个位置可不是随意投票或认命就能选出来的位置,有几人知道这个位置大多被华裔占据呢?那么这个位置的人,算不算成功? 其实真正改变人类、改变历史的,不是CEO,是科学家。这算不算惊喜? 真实的美国IT职场上,基本被印度工程师和华人工程师占据了,那么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孰优孰劣难以分辨,但是印度工程师和华人工程师确实在美国IT界走了两条路线,产品经理路线和工程师路线。除了那些假大空的宏观理由,春哥设身处地地观察,得出另一种结论。其实导致中印裔工程师选择不同路线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济条件——印度裔工程师去美帝工作是改变命运,改变全家全族的命运,华裔工程师去美帝往往只是换一个环境,宽松的环境。 以上结论,有亲身观察体验,也有数据支撑,但同样不敢说是最终结论,只是来自一知半解的偏见。希望听众朋友们不要盲从焦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健哥,花田前同事,移民新西兰多年。和大家的想象一样,一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直到半年前,平静的生活被一知半解播客打破了,三个主播拉着健哥聊聊他移民新西兰的一切。试图刺破他的矜持,弄清楚坚定移民和移民新西兰对他到底有何意义。结果难说成功与否,但是算为听众朋友做了一期接地气的新西兰移民考据。 健哥在新西兰的工作是放羊吗? 新西兰有什么特产?中文互联网的神兽——羊驼好吃吗? 他和新西兰当地的犯罪分子有过冲突吗? 他和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有过征服/被征服的经历吗? 新西兰的基础教育为何是他移民的主因? 为何健哥说,新西兰有适合年轻人的一万种死法?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一知半解好久没有做“真心话”这个栏目了,三个主播蠢蠢欲动,终于决定吐槽一下臭名昭著的“信息茧房”有没有那么可怕。 野生熊老师作为互联网大厂精英,曾深度参与吐丝编茧的工作;春儿哥作为资深大数据工程师,对此也不陌生;花田作为一个业内消息灵通人士,也可以发表一点意见。 信息茧房近些年因为互联网大公司的被控诉而被人频频提起,网络世界仿佛用大数据构建了无数的信息茧房,而普通消费者则深陷其中,每日刀山火海,鞭笞劳作。 可真是这样的吗?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之前,难道就不存在信息茧房吗? 所谓信息茧房的危害,根源还是混淆视听扰乱思维,从这一点来说,互联网只是放大了效果和扩大的影响范围。 但问题的核心是,互联网平台又是如何用信息茧房“作恶”的呢? 而且信息茧房的玩法比较复杂,有时候不是把用户关在茧房里,而是把无关用户排除于茧房之外。 比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在登上2021年春晚之前,在某大厂平台上有33亿的播放量,而且有525.9W人使用了这首歌的原始版本为BGM。此外翻唱的版本,以及翻唱版本被使用的记录更多到无法统计。 这么一首流行的歌曲,三个主播居然从来没听过——如果这首歌的传播也是个信息茧房,那么人家就根本没想带三个主播玩。 这还成了围城了,里面的人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