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闲谈。 这里记录了大概一周在NUS的上课时光。 说到了我的一些日常,剪视频,游泳,上课,失眠,参加活动,听讲座,去朋友家做客等等事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来听听~
嘉宾:新加坡国立大学(NUS)Tommy&市民刘 本期小游频道对话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教育研究生“天才Tommy” 深度解锁其新加坡留学故事,“铁链拴疯狗”式脱稿教学,晦涩术语“装高端”,华文教师不如服务员的性价比困境;生活物价里,既有中餐“飞虫扰”的避雷提醒、肯德基“李逵穿吊带”式芝士汉堡,也揭露无共享卫浴公寓月租1300-1500刀、3人高档意餐花4000元高成本,对比香港“鸽子笼”住房,道尽留子生存压力 社会心态间,从新加坡60周年烟花“人挤人被榴莲建筑挡视野”的落差,聊到留子从“装高端”到“坦诚穷”的转变,认同“塑料袋文学”的反叛与抱团,“性压抑”,“神人超离人类范畴”。 本期以幽默犀利之语,打破新加坡“花园城市”“东亚四小龙”的光鲜滤镜,尽显留子真实的困惑、调侃与成长。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来一起听听吧! 章节一:嘉宾与教学风格(00:00-04:48)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教育研究生中学实习经历,“铁链拴疯狗” 式脱稿教学,吐槽学术圈用晦涩术语 “装高端” 章节二:留学滤镜与学术批判(04:48-09:41) * 坦言新加坡留学 “滤镜破碎”,批判教授用高深词汇显 “师生差距”,川大地震逃生回忆,澳门大学疫情期间 “半夜核酸干呕” 的社死经历。 章节三:饮食与物价实况(09:41-19:51) * 中餐 “有虫”,肯德基 “芝士配炸鸡像李逵穿吊带”,对比上海与新加坡物价,解读 EP 签证 3 万起薪门槛,留子拮据 章节四:薪资与住房困境(19:51-27:45) * 揭露新加坡华文教师月薪,对比服务员薪资直言 “不如当瓦匠”,吐槽租房成本高,“只晒光鲜、不晒逼仄出租屋” 章节五:心态与社会吐槽(27:45-38:01) * “塑料袋文学” 的反叛,留子从 “装高端” 到 “坦诚穷” 的转变,烟花活动体验差、性压抑”,“精致利己主义者”“理解但不尊重”。 章节六:收尾与预告(38:01-40:01) * 调侃 “看朋友暧昧” 的乐趣与 “好学校神人离人远”,预告下期深挖 “新加坡神仙人物”,“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本期嘉宾:热心市民刘同学, nia,牙牙学语的抹香鲸,哈基仙人 在新加坡读硕士是种什么魔幻体验?是出门被热带太阳 “烤成干”,还是靠防雨连廊实现 “雨伞自由”?是麻辣拌贵到肉痛,还是陌生人帮捡电脑的南洋温暖? 本期播客又我和三 位 NUS 读研的朋友一起聊聊日常的小事情!扒光新加坡留学的 “伪精致”—— 从天气暴击、干饭血泪,到奇葩人事、学术真相,再到人生规划大反转,全是不掺水的吐槽与热血。有人从社恐 I 人变社交 E 人,有人拒绝 “紧绷人生” 把留学当 “青春副本”,不管你是准备留学、正在躺平,还是怀念热烈时光,都能戳中你!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听听吧! 00:00-03:00 开场暴击:新加坡生存难题大公开 * 热到爆炸:“出门像被晒成干湿,室内室外俩季节” * 魔幻日常:“每天一样的人、饭、话题,像楚门的世界” * 奇葩挑战:10kg 电脑 + 校园坡度 = 每日负重登山,没伞出门慌到 “求李光耀” 03:01-08:00 干饭血泪:新加坡美食是惊喜还是惊吓? * 奢侈蔬菜:NUS 麻辣拌 “贵但能吃菜,算留学顶配” * 自助狂欢:快乐小羊 19.9 新吃到扶墙出,锅底香到不用蘸料 * 踩雷现场:麦当劳 “又贵又难吃”,印度酸奶 “嚼着像橡皮泥” 08:01-16:30 人事图鉴:南洋街头的魔幻瞬间 * 社死现场:问星巴克半价被阿姨吼到全场围观 * 温暖反差:掉电脑被陌生人冲过来捡,商场掉东西路人围帮捡 * 迷惑行为:热带穿羽绒服,“巨婴” 骂遍中介室友 16:31-25:15 学术真相:NUS 和国内差在哪? * 氛围惊喜:课堂开放无禁忌,教授记得每个学生名字 * 资源暴击:免费讲座多到炸邮箱,康奈尔博士来讲课 * 现实差距:国内导师 “形式主义”,国外 1V1 指导超贴心 25:16-38:30 人生反转:留学不是副本,是找回自己 * 性格蜕变:I 人测成 E 人,“在这活成了真的自己” * 拒绝规训:“吃喝玩乐不是没意义,体验就是青春” * 寄语时刻:有人说 “滤镜会碎,答案在心里”,有人说 “这是人生关键节点” 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主播 | 黄先生 热心市民刘同学 阿硬 本期节目是一个系列企划,每月月底更新,由几位主播聊聊2024.12月发生的热点事件。 00:00:50 吴柳芳“擦边”惹争议 00:23:45 由琼瑶去世聊一聊对自杀的看法 00:39:00 你会和艾滋病人做朋友吗 00:57:30 聊一聊“青海摇”的爆火 01:10:28 石家庄民宿偷拍事件反转
在网络大行其道的当下,网红也塑造着一整个群体的价值观,充当着一个社群的意见领袖,那么具有爆火流量的网红是否应该受到人们的追捧呢?他们是占据了公众资源和煽动情绪的人,还是能抚慰人心、创造价值、激发创意的人呢?在娱乐至上的网络环境里,这种喧嚣的网络空间给每个人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也许是互联网时代,每个网民都会面临的问题。 本期播客将从以下方面探讨:网红是否该被追捧? 00:56 网红的定义,哪些人可以算是网红? 依靠网络平台积聚起个人影响力,并且在各自领域内受到粉丝追捧的一类群体 02:43 网红为什么受到追捧? 02:54 1、打发无聊 05:04 2、拓展认知 06:56 3、贴近受众 08:09 4、从众心理 09:53 年轻人为什么痴迷于当网红? 10:00 1、网红是种自我赋权的方式 “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的、开放的社会系统。从更广阔的历史前景看,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上会改变生产、经验、 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 在网络中的现身和缺席, 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它网络的动态关系。” 11:51 2、网红背后巨大的经济价值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有1508万人把网络主播当成主业,预计到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1941.5万人。 15:09 网络的现象不可一概而论 有“点读机女孩”发布“发烧进ICU”的假新闻;大网红“猫一杯”编造“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的剧本;“影子不会说谎”通过非法安装“偷拍摄像头”,自导自演炒作偷拍现象“泛滥” 也有李子柒带着更成熟的作品和更厚重的历史文化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尔滨以IP的价值依旧吸引着南方小土豆勇闯大东北 16:39 只为割韭菜的网红与审丑的低俗网红 靠流量热潮和追捧的情绪赚取大量短期流量,在商业获利手段来看是投机行为。 有人开着法拉利,用着香奈儿,炫耀着自己家的独栋别墅,不经意暴露出整个大金库,然后扒出来一看,全都是租的,这互联网还有信誉可言吗? 有人传递着价值,渲染着情绪,把一个个观众讲的潸然泪下,结果到头来发现是一场包装极精美的广告档位,用价值观包裹的销售卖场。 20:12 由“吴柳芳”事件分析道德和自由是两个概念 22:42 网红反映出的娱乐至上的氛围,以及媒介奇观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27:31 网络契合的当代人精神缺口 一些不良的价值会侵蚀每个人的精神,让人在消费鼓吹的话术下疯狂下单,在认知偏颇的只言片语中碎片化思考,在名利双收的美梦中急功近利,在标榜自我价值的伪装下步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道路。 30:14 需具备的一些媒介素养 “you are what you eat” 仅是一些不完善的思考,希望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也欢迎可以一起分享交流~ BGM: 来吧,占领我的无私(Gift)——银河快递
本期播客围绕莫言老师的《不被大风吹倒》和古今大家关于读书、治学、写作的思考和反思。温暖阳光与时俱进,谦虚善良保持学习,认真简单嗜书如命,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品质呢? 03:03 关于莫言先生的谦虚品质的反思 10:04 莫言谈年轻人的焦虑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莫言)年轻的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振旗鼓,奋勇向前,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21:09 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物质元素,竟然能以如此奇妙、绝对复杂、非常完美的方式,组成我们这样一个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的鲜活的个体、鲜活的人。这就是极大的意义,这就是宇宙的意义 24:05 莫言谈喧嚣与真实 作为生活在社会生活得个体,应该习惯喧嚣,要具备习惯喧嚣跟发现正能量的能力,我们也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丑恶的清醒 28:22 名人大家关于读书、治学、写作的一些观点 林语堂——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萨特——对我来说,写作即存在 阿城——书应该越读越少,人生有限,而知识结构和文化构成要越开阔越好 曾国藩——阅读的十二法则 一、恭敬为主:严肃整齐,清明端庄,如同旭日升腾; 二、静坐默思:每日不拘时刻,安静坐定四刻,身心凝聚,宛如稳定之鼎;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来后不贪恋懒寝; 四、专心读书:未读完一本书,不碰其他著作; 五、阅读历史:读完二十三史,每日勾画十页,即使有紧急事务也不中断; 六、言谨慎:时刻留心,言语为先; 七、修养气质:气息藏于丹田,凡事皆可言之于人; 八、保护身体:节制劳累、欲望和饮食; 九、日知所缺:每日阅读,记录心得言辞; 十、月不忘所能:每月创作数首诗文,以检验学识之积累和修养之盛衰; 十一、书写文字:饭后抽出半小时书写; 十二、夜间不外出。 在当今浮躁喧嚣、泥沙俱下的信息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书实属难矣,能潜心阅读、认真治学、深入思考,更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境界,但是照样有人为此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希望可以和大家一同努力,日拱一卒。 BGM: 孤独患者——陈奕迅 落日飞行器 (氛围版)——你在暮色中 日落计数器——莫非定律乐团 美好留在你身边——简单对话 A Little Conversation
今天聊聊消费与生活那些事儿。从一个看似冒昧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大家对生活费、收入和消费观的不同看法。为何提到经济下行时,每个人的感受都大相径庭?又如何在当前环境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能享受生活。别忘了分享你的观点哦! 主播:阿硬、黄先生、刘同学 02:04 深入探讨生活开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收入和支出的观点差异 06:07 经济下行下的生活困境:收入不稳定与精神消费的挑战 12:18 实习变成廉价劳动力:公司榨取学生劳动力的现状探析 18:27 “我为什么选择打两份工?努力奋斗的故事与思考” 24:37 你的生活你做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30:46 人性与消费观念:如何看待盲盒和手办文化的珍贵程度? 36:57 “奢侈品的心理价值:LULulemon品牌背后的故事” 43:05 手机更新换代:红米手机与苹果iPhone的性价比对比 49:16 减肥的观念:从他人的看法到个人的内心挣扎 55:24 挣钱欲望与实际需求的平衡:探讨家里的支出与收入状况 01:01:34 礼物的选择之道:为何书籍不是永远的最佳选择? 01:07:43 花钱与价值观:探秘不同人对消费观念的思考与选择
近日不完全迷思,思路发散,话题随性,欢迎反驳,或者交流~ 00:25 与弟弟的争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AI迷思,第一性原理 06:53 热点新闻选材“是一把光束,能照亮一部分,但是有诸多看不到的黑暗”:重要性的排序——公摊与买房、HIV的传染与大家的偏见、做摇子收集库里南碎片、隐形服务的蔓延 14:38 《新型咆哮症正在疯狂蔓延》(上) “一个整天咆哮的人是悲哀的,一个被剥夺了负面情绪的人则是更悲哀的,人说阴阳相生,一阴一阳谓之道,如今一方被无情剥夺,一方被无端加剧,这开局就是地狱难度,属实悲哀” 22:58 爱自己迷思,“现在感受不到幸福,以后也不会”,幸福被具象化的体验,信息饥渴与焦虑的背后,深夜独舞的专注体验,正念的重要性 37:34 《新型咆哮症正在疯狂蔓延》(下) “她身体内部总是隐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毁灭性预感,这次自己是小白鼠,也是手术室主刀医生,她要给自己公开处刑,注视着那个形象被钉在互联网耻辱柱上,滚到那个阴沟里去” BGM: Nebula——SuNian Training Wheels——Melanie Martinez Track in time——Dennis Kuo DESIRE——TONY ANN 我要你看穿我不是杀了我——花不晚
00:58 梦境:他带我参观了整个博物馆 24:45 癔症:我手抖地忙不迭关闭按键 38:55 邂逅:一个不转身,一个不放手 小试牛刀,希望你喜欢,或者你不喜欢,给我点建议 ~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对寒门出贵子感到悲观,什么时候我们一边清醒地知道学历逐渐贬值,但依旧沉沦在应试教育军备竞赛的大齿轮中无法自拔,什么时候教育又是一场精英的投资和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游戏了呢?关于应试教育,刘同学和焱焱女士有话说——我们从考试的回忆说起,到一些悲欢离合的鸡毛小事儿,再到一种佛学的“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是怎样有助于减少内耗、帮助人凝心聚气地完成考试说去。 本期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考试有实感的?现在的小孩课外班军备竞赛成啥样了?什么时候停止上兴趣班去上培训班了?什么时候结束快乐教育进入应试教育的?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对于学习成绩好与坏的同学,老师是怎么区别看待的?高考前学校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应试教育怎么慢慢培养了你的焦虑、恐惧的情绪?我们该怎么以兴趣为导向,把自己重养一遍?身心灵的对话如何帮助我们减少内耗? 00:12 从小到大都是场对应试的预演 07:57 教育,父母头顶的宝剑 10:02 z时代小孩的互联网教育 15:50 快乐教育,精英才玩得起的游戏 19:54 高分低分,老师会不会区别对待 27:42 除了卷子之外,一无所知 35:06 “超过你“之自负后遗症 38:00 恐惧作为一种驱动力 42:36 “内观” 作为一种认知弥补 如果你也对应试感到迷茫无奈,又不得不置身之内完成修炼,可以点开听听这段【低烧一般挥之不去,且会在午夜梦回魂牵梦萦的】时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BGM:Honey——Running Blue
请不要再用无知去揣度抑郁症,也不要再对其进行二次伤害。“当陷入那种情绪时,我的自我伤害其实是缓解痛苦”,坏情绪犹如深不见底的黑洞,把自己卷进去时也关乎着身边人的神经,然而,大部分对于疾病的认识有限,也会产生焦虑以及不安,这种情绪又会再次传递到患者身上,造成二次伤害,大家对抑郁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然而即便如此,抑郁症也经常被曲解。 嘉宾:鹿野布泙 今天有请到与抑郁症抗争八年时间病最终走出阴霾的小鹿做客,来分享自己的生病经历、治疗过程、心路历程、关于污名化的观点,以及对常见的偏见给出自己的看法,“要对自己有耐心,要坚持下去,要相信希望,不要中途放弃”,曾身处漩涡之中的她,如今拿起伞在这里选择发声,用爱与温暖照亮一片星空。 01:18 抑郁症生病的经历 09:05 抑郁症的症状有什么 12:39 抑郁症患者的就诊过程 27:20 自己从病魔中逐渐走出来后 28:52 家属及身边人对患者的态度 32:39 人们对抑郁症的污名从何而来 37:51 误区之:“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压力太大、矫情” 42:20 误区之:“抑郁症只是不想认真做事,用来逃避的借口” 44:54 误区之:“乐观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50:13 误区之:“我安慰了也没用” 如果你看到有患者在社交平台发布求救信号,请一定要选择温暖、选择善良、选择鼓励,“我的朋友不知道,他们多少次在不经意之间救了我”你的一句话可能会挽救一个濒临崩溃的生命,正如歌词中所写:我们度的风波,是人世间寻常的颠簸,不足以修成正果,却足够难忘难舍——是坏情绪,但请记住告诉自己:你真棒!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BGM:《未闻花名》——周深
主播:刘同学、焱焱 我们的身体怎么样了?它累了吗,它想休息了吗,它是否跟你求救过,我们的心灵怎么样了?它痛苦了吗,它焦虑了吗,你是否跟它面对面地对谈过?在高速运转的社会大齿轮下,每个渺小的个体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地出卖身体,换取报酬,透支精力,换取资源,休息成为奢侈,自我对话变得稀有,所以今天和焱焱关于找回自我展开了一场谈话。 内容关于要女性身材焦虑、竞技体育中身体的损耗现象、高压教育下学生的躯体化反应、身体与社会资源置换、年轻人因迷失自我而随波逐流、信息过载导致的内心空虚等等问题。该探讨也是边生活边进行的ing形式,如果你有其他观点,以及较好的解决措施,欢迎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00:20 身材焦虑与健身误区 03:14 形塑自身,面目全非 08:53 关于注射药物的人 16:10 出卖肉体,换取真金白银 20:24 我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 28:48 在信息洪流中寻找一份久违的自我 37:33 发现被奶油包裹下的果核 42:34 警惕那些让人上瘾的东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