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诺兰为《星际穿越》寻求「最真实黑洞」时,物理巨匠基普·索恩竟坦言:无人知晓黑洞真正的模样。一场耗资 800TB 算力、颠覆千年想象的科学远征就此开启——黑洞不是黑暗深渊,而是宇宙终极哈哈镜!它撕裂光线、复制星空、扭曲时间,让吸积盘同时出现在上下左右每一个方向。 这是相对论与好莱坞特效的史诗碰撞,也是一个让科学家瞠目结舌的视觉奇迹。带你亲临黑洞渲染现场,见证科学如何比幻想更疯狂!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能乘坐飞船无限逼近黑洞,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在“黑洞史话 09”中,我们将跟随科学家的脚步,踏上一段通往宇宙最极端环境的旅程。 从被引力拉扯成“意大利面”的恒星级黑洞,到让宇航员能平稳穿越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将在时空本身形成的“瀑布”边,探寻事件视界背后那些反常识却又迷人的物理学原理。你将听到爱因斯坦的理论如何在这片宇宙的“新大陆”上一次次被验证,见证《星际穿越》中那真实到颠覆想象的黑洞是如何被科学严密计算出来的。 准备好,一场关于时空、引力与光速的终极冒险即将开始……
继确认天鹅座 X-1 为首个恒星级黑洞后,天文学家将目光投向了银河系的中心——一个被认为隐藏着更为巨大、更为神秘的天体的区域。本期节目将带你踏上一场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之旅,揭开我们银河系心脏地带的终极秘密。 故事始于 1931 年,一位名叫卡尔·央斯基的无线电工程师,在追踪无线电噪声源时,意外捕捉到了一种每天规律性提前 4 分钟的微弱“嘶嘶”声。这个不起眼的发现,不仅无意中开启了射电天文学的大门,更首次侦听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的心跳……
普林斯顿的阳光办公室里,物理大师惠勒眉头紧锁。一份关于“天鹅座X-1”的报告摊在桌上——它看不见,胃口却大得吓人,正疯狂吞噬一颗巨星。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他刚命名不久的宇宙怪兽:黑洞……
1967 年,在纽约的一次天体物理学会议上,惠勒正在激情四射地讲述着宇宙中神秘的完全引力坍缩体。当他再次为那个拗口的名称而感到恼火时,台下的一位听众突然喊了一句:“为什么不叫它‘黑洞’(Black Hole)呢?” 惠勒瞬间被这个词击中了。 黑洞! 他后来回忆说,这个词就像一道闪电,简单、有力,又带点邪恶的诗意。“黑”,因为它强大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它本身是绝对黑暗的;“洞”,因为它是一个单向的膜,任何东西都只进不出,像一个通往未知的无底洞。惠勒立刻抓住了它,并在随后的演讲和文章中,像一个推销员一样,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个新名字……
免费专辑“叶李华幻想小说”今日上线,主要内容为台湾科幻作家叶李华创作的长篇幻想小说《匠心》,由著名有声书主播大屁股老鼠哈哈笑倾情演绎,欢迎大家收听
科技新闻:吃肉基因和第三位星际访客
20 世纪 30 年代的加州理工学院,是天才和怪才的聚集地。而在所有怪才之中,弗里茨·兹威基(Fritz Zwicky)无疑是王冠上那颗最扎手的钻石。 这位瑞士天文学家,长得像个脾气暴躁的矮人,脑子里却装着整个宇宙。他精力旺盛,想象力天马行空,并且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蔑视所有他认为是“平庸”的想法。同事们私下里称他:“球形混蛋”,意思是,你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他都是个混蛋。 唯一能忍受兹维基的人,是性格温和沉稳的德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Walter Baade)。我自创一个兹维基定律:如果一个人能和兹维基合作,那这个人就可以和天下所有人合作。但一个能和天下所有人合作的人,最终也一定会和兹维基反目……
1935 年 1 月 11 日,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室。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羊毛和雪茄混合的厚重味道。橡木墙上挂着历代天文学巨匠的肖像,他们神情肃穆,仿佛在无言地审视着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后辈。这里是英国科学的圣殿,每一个能在这里发言的人,都必须有足够分量的研究成果。 24 岁的印度青年钱德拉塞卡坐在台下,紧张地整理着自己的领带。钱德拉塞卡的出生高贵,他的家族是著名的科学世家。他的叔叔就是印度家喻户晓的拉曼爵士,因为发现拉曼效应而获得 1930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他从小受到了良好且严格的教育,“知识贵族”是钱德拉塞卡给自己打下的思想钢印。对待学术,他向来就一丝不苟,追求数学和逻辑上的绝对完美……
我和吴京平老师带领的「寻秘自然 · 探秘天眼FAST科考营」已经顺利成团啦! 再过4周,也就是 7 月 27 日,我们就要出发了! 这次的目的地是凉爽的云贵高原,6天5晚的时间,我们将带大家从亚洲最大的太阳观测站、到世界遗产澄江化石地、再到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观天利器中国天眼,每一站都会充满惊喜! 想一起出发的探险家们, 抓紧时间报名吧!到「科学有故事」或者「科学声音」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夏令营」,就能获取报名入口啦。这个暑期跟着我们,一起游云贵、挖化石、看天眼、赏星空、尝美食!错过要等一年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狱般的东线战壕里,一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收到了改变一切的邮件。 硝烟弥漫、伤痛缠身之际,他打开了爱因斯坦划时代的《广义相对论基础》。在炮火的间歇,这位曾经的天文台台长卡尔·史瓦西,用颤抖的手在烛光下演算,竟在短短时间内解开了连爱因斯坦都未曾攻克的宇宙方程……
暑假来临,我们科学声音跟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儿童科普新专辑也上线了——《汪诘的十万好奇博物馆:从星尘到文明》,这是一个日更的专辑,绝对量大管饱,陪伴孩子一整年。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