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玩概念的爽剧谁不会啊?但我写警察故事不能丧良心 | 对谈吕铮

你好,读者

《三叉戟》的故事,想必喜欢刑侦剧的朋友们都有所了解。 岁月催人老,曾经叱咤风云、屡破大案的三位警局精英:经侦利刃“大背头”崔铁军、刑侦硬汉“大棍子”徐国柱、预审专家“大喷子”潘江海,如今不得不退居二线。然而一起牵涉甚广、异常棘手的洗钱案,让三把老枪组成“三叉戟”重出江湖…… 这部“硬汉佳作”不仅接连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获得广泛关注;电视剧续作《三叉戟2》更是自开机起,就备受期待。 为何《三叉戟》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真实的警察故事,和影视作品中的警察故事,又有哪些不同?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三叉戟》的作者、编剧吕铮,讲讲警察生活、公安文学和国产悬疑刑侦剧。 【本期嘉宾】 吕铮,北京警察,曾任公安部猎狐缉捕队成员。公安文学代表人物,连续五届荣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获得者。 【本期图书】 《三叉戟》 【时间轴】 01:38从警初衷 02:49经济犯罪侦查,一干就是16年 04:34由女扮男装的诈骗大案,开启小说写作生涯 11:11警察工作和写作,相互滋养 14:49真实的警察故事,和影视作品中的警察故事,有本质不同 16:40真实故事一:不是每个人面对尖刀都有勇气。在那一瞬间冲上去了,就是警察 20:42真实故事二:坏人真正是坏人吗? 24:16《三叉戟》的创作缘由:天津警察和电影《老炮儿》 28:59三个人物中,没有偏爱 29:47《三叉戟》中哪些部分是真实案件改编的? 31:00一部小说如果没有经得起推敲的30个细节,我就不写 32:45现实中捞过来的生活逻辑,是我创作的宝库 34:41《三叉戟》为什么以非法集资为背景? 37:23《三叉戟》是我之后写作的镜子 39:13《三叉戟》中的警察形象:洞悉黑暗,笃信光明 40:59电视剧版《三叉戟》和小说的区别 42:50第二部没有谈恋爱!《三叉戟2》小剧透 44:30剧版《三叉戟》的真实感和专业性是怎么做到的? 46:53《三叉戟》演员,演出了生活的质地 49:29曾经的经侦主力,怎么成了看大门的? 51:13和热门美剧、韩剧相比,国产剧怎样抓住观众? 53:40《三叉戟》会系列化吗? 54:25什么是公安文学? 55:15人民警察的底色 58:18越是难写,越是激发我突破瓶颈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61分钟
4k+
1周前

30 当一名医学女博士决定写一部医疗小说 | 对谈柠檬羽嫣

你好,读者

医生,是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职业。除开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对于这个行业,我们可能有太多来自影视剧的刻板印象,而其中女性医生所面对的职场环境,普通人更是知之甚少。 作为医学博士,同时也是一名作家,柠檬羽嫣决定拿起笔,通过小说完整讲述神经外科女博士进阶为神外医生的一路成长。 本期节目,我们将和柠檬羽嫣一起,从《柳叶刀与野玫瑰》的创作初衷讲起,聊聊她的经历,以及真实的中国女性医生的职场。 【本期嘉宾】 柠檬羽嫣,医学博士、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治愈者》被改编为都市情感剧《治愈系恋人》。 【本期图书】 《柳叶刀与野玫瑰》 【时间轴】 01:50为什么选择临床医学并一路读到博士? 04:25开始写作的契机 05:54医学和写作,哪个挑战难度更大? 07:08医疗文?职场文?《柳叶刀与野玫瑰》如何归类 10:59“野玫瑰”是女主角的形象代言 14:22为什么设定在神经外科? 15:47书中有多少部分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17:50从构思到写作,花了多长时间?写作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转变? 22:40人物设定 26:39《柳叶刀与野玫瑰》不能错过的精彩部分 33:18和同题材的小说相比,医疗科技元素的占比为什么这么高? 37:00雌竞争议? 39:12《治愈者》的影视化改编 41:33如果《柳叶刀与野玫瑰》也会影视化,有哪些期待? 43:06国内外医疗剧对比 45:36医学人文 53:17问清自己,再开始写作 【片头音乐】Slice of Life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57分钟
99+
1周前

31 赵冬梅X刘勃XVC:迂夫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你好,读者”嘉年华

你好,读者

司马光是谁?是语文课本里击瓮救人的小孩?是宋人眼中恤民爱民的司马丞相?是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还是顽固的守旧派、王安石变法的死对头? 抛开这些标签,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司马光?以司马光为线索人物,观察他所处的时代,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样的沿革变迁? 在中信出版2024读者嘉年华现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作家刘勃、播客《午夜飞行》主播VC,从《宽容与执拗》这本书讲起,透过司马光与他的时代,展开聊了聊个人坚守与时代变迁。 本期节目首发午夜飞行VOL DE NUIT, 感谢各位嘉宾的大力支持。 【本期嘉宾】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勃,作家。 VC,播客《午夜飞行》主播,Marcast播客厂牌内容总监。 【本期图书】 《宽容与执拗: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 【时间轴】 01:21司马光有没有砸缸? 04:37还原真实的司马光 12:51另一个角度看 “司马光砸缸” 18:08司马光与“王安石变法” 27:27历史,“必然”还是“偶然”? 43:30司马光是秩序的拥护者 55:24理想主义者的坚持 1:20:49以人物为线索,做北宋政治文化的兴衰史 1:30:11历史写作者像桥梁,提示人们还有更加美好的世界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95分钟
2k+
1周前

16 现实世界,是一个人人参与的虚拟游戏 | 对谈吴冠军

你好,读者

元宇宙、ChatGPT、Sora......三年来,技术迭代不断加速,新的概念一次次刷新认知。 我们该如何与这个摁下加速键的时代相处? 为什么说智人所体验的“现实”,始终有一个虚构性的内核? 从底层来看,我现下的生活,为什么就不是一个我在玩的游戏? 当我们抛开对真实与虚假的判断的执着,如何在剩余时间里,更好地参与世界的构建? 本期“你好,读者”,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分享他的新书《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中的精彩内容。也许对谈中提到的陌生概念,会在理解上有些难度,希望大家能够跟着节目一起打开思维,再次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 【本期嘉宾】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奇点政治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期图书】 《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 【时间轴】 01:55元宇宙热度过去了,为什么还要讨论它? 03:40由元宇宙和量子物理两个抓手,思考什么是“现实”。 07:21未来+、资本+、影像+、现实+……“加”在哪里? 10:34为什么元宇宙在2022年爆火?新技术为什么是经济增长点? 15:50影像为什么重要?从电影到电子游戏到元宇宙,由眼睛看到的发光世界,再思考现实世界。 22:00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吗? 26:40ChatGPT不能回答的问题,书本可以。 28:51智人所体验的“现实”,始终有一个虚构性的内核。 35:59当我们的生活判断不依赖真与假,我们该如何参与世界的构建? 39:47打破学科限制,才能更好地思考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 41:48对新事物发言,让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学者在思考什么。 44:38生命需要紧迫感:人类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51:20天下兴亡,玩家有责 55:30了解物理学为什么重要? 1:01:14如何理解“后人类主义的政治本体论”?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70分钟
69
1年前

15 梦想还在,为什么现实离它越来越远?| 对谈考研政治徐涛

你好,读者

最近,复试分数线陆续公布,考研相关话题又一次次冲上热搜。作为近年来的高频词,“考研”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伴随着这种炽热的关注,许多年轻人正在经历的焦虑与彷徨也同样被看到。 作为考研政治名师,徐涛在长期和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年轻人共同的迷茫,他想借由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故事,用年轻人能够听得进去的方法,和他们分享关于选择、关于担当、关于智慧、关于人生的一些心得。 【本期嘉宾】 徐涛,政治经济学博士,考研政治名师,考研政治黄皮书系列主编。 【本期图书】 《历史的面孔》 《历史的面孔2:变局》 【时间轴】 00:54“考研热”会持续吗? 03:44想要在考研中脱颖而出,需要培养哪些核心竞争力? 07:12工作vs考研,如何选择? 10:41考研政治为什么这么难? 14:10《历史的面孔》不是历史书,而是想和年轻人谈谈人生 16:33《历史的面孔》为什么以近代人物为主? 20:57当代年轻人,对哪些问题最迷茫? 23:45写作难度:如何用年轻人听得进去的话,传递有价值的经验 27:20人物共性:进取心、家国情怀 30:10找不到人生方向?可以先找到role model 34:11走向成功之路,有通用路径吗? 39:00反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42:32人类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吗? 44:38碎片化影响下的精神生活:梦想还在,现实却离它越来越远 50:35智慧:基于知识的领悟 55:31图稳定,有何不可?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99+
1年前

14 困在系统里的我们,为什么需要读诗?| 对谈C叔瞿立章

你好,读者

从大热电影《长安三万里》,到春晚西安分会场千人齐诵《将进酒》,诗词里的中国式浪漫总能一次次触动人心。 为什么我们需要读诗?我们能从诗词中读懂什么?本期节目,《别长安》的作者瞿立章(C叔)将带我们一起走进那些耳熟能详的唐宋佳作背后的故事。 【本期嘉宾】 瞿立章(C叔),互联网公司前创始人。2018年开始新媒体写作,B站知名短视频账号“C叔聊历史”创作者。 【本期图书】 《别长安:唐宋诗文中的历史与悲欢》 【时间轴】 01:13为何选择以唐诗宋词为主题写书? 03:13从“当船驶出长安”到“别长安” 05:06《别长安》写给谁? 07:35封面故事:轻舟已过万重山 09:38《别长安》的新意 10:25年少不懂《赠汪伦》,读懂已是过来人 11:59了不起的高适,忘不掉的李白 14:34历史的视角看诗词 15:16“将进酒,杯莫停” 17:00《将进酒》与《惜罇空》 19:07不一样的愁绪:李煜 24:55忽如远行客,张继《枫桥夜泊》 27:26真实的苏轼,苏轼的真实 28:32苏轼VS李白 29:44如何理解杜甫? 31:22为什么我们需要读诗? 37:44如何培养运用诗词的能力 38:46在B站讲诗是一种什么体验? 【片头音乐】Slice of Life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46分钟
99+
1年前

13 一代名相为何死后被抄家?详解张居正(下)| 对谈林乾

你好,读者

张居正是辅佐万历帝开创“万历新政”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改革家,更是彪炳史册名流千古的传奇人物。他天资聪明,多谋善断,在波谲云诡、风云际会的明代官场中辗转腾挪,终得位极人臣,拯救明王朝于将倾之际。然而权势欲促使其迈向了人生巅峰,也为其身后祸端埋下了重重的一笔。 第十二、十三期“你好,读者”,我们邀请明清史专家林乾教授分享他的研究所得,徐徐展开这位“柄国宰相”跌宕起伏的一生。 【本期嘉宾】 林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雍正十三年”,代表作有《传统中国的权与法》《嘉靖皇帝大传》《曾国藩大传》(合著)等。 【本期图书】 《柄国宰相张居正——权力之变与改革人生》 【时间轴】 02:03明清朝堂上的不同 05:01为什么张居正的改革难以推进? 言官,古代封建官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监督与上谏。 明武宗南巡之争:正德十四年,明武宗下诏南巡,遭到明朝百官的集体反对。 12:25如何评价李太后? 17:20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家长,万历的教育怎么起到反作用? 《帝鉴图说》,张居正、吕调阳撰,供年幼的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 24:16张居正的死后清算 高台倾,曲池平,出自张居正《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 有治人,无治法。出自《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38:07曾国藩和张居正对比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意思是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42分钟
1k+
1年前

12 详解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上)| 对谈林乾

你好,读者

张居正是辅佐万历帝开创“万历新政”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改革家,更是彪炳史册名流千古的传奇人物。他天资聪明,多谋善断,在波谲云诡、风云际会的明代官场中辗转腾挪,终得位极人臣,拯救明王朝于将倾之际。然而,权势欲促使其迈向了人生巅峰,也为其身后祸端埋下了重重的一笔。 第十二、十三期“你好,读者”,我们邀请明清史专家林乾教授分享他的研究所得,徐徐展开这位“柄国宰相”跌宕起伏的一生。 【本期嘉宾】 林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雍正十三年”,代表作有《传统中国的权与法》《嘉靖皇帝大传》《曾国藩大传》(合著)等。 【本期提及书目】 林乾《柄国宰相张居正——权力之变与改革人生》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 韦庆远《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中后期政局》 刘志琴《张居正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熊召政《张居正》 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 【时间轴】 01:03《柄国宰相张居正》写作回顾 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发动战争,率军入古北口,直逼北京城下。 严嵩、徐阶、高拱,皆为明代内阁首辅。 杨继盛,明朝中期著名谏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13:24读懂张居正,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8:02在老家荆州,“寻访”张居正 22:30张居正的真实面貌 24:11一句话概括张居正:背负大明王朝,戮力前行的改革家 28:04荆楚地域文化对张居正有何影响? 老子《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33:14天赋异禀还是后天努力?张居正的科举之路 37:12孤独的思考者,“另类”张居正 41:46如何评价张居正的文笔? 43:50《大明王朝1566》与真实的历史 50:54张居正的职场之道 顾璘,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1:00:01如何评价嘉靖帝、隆庆帝? 海瑞《治安疏》: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隆庆议和:隆庆年间,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明蒙之间战争结束,和平共处。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69分钟
3k+
1年前

11 当我们用哲学回答生命中的问题,痛苦会减轻吗? | 对谈王小伟(下)

你好,读者

为什么极端通勤对人的各方面都是毁灭性的? 为什么手机成瘾很难靠意志力戒除? 为什么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喜欢囤东西? 为什么随手转发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社交媒体制造出的“虚假需要”,又是怎样逐渐摧毁我们对生活细节的感知? 在《日常的深处》后记中,王小伟写道:“哲学如果是一堆概念,把听众侃晕,那哲学家和饶舌歌手是没有差别的,拼的主要是语速和愤怒。哲学应该有另外的样子,它要不就去找世界的根本结构(这通常是分析哲学家们的野心),要不就去回应每个人生命中非常具体的真问题。” 本期节目承接上期内容,我们继续和他聊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过的,这些生命中的真问题。 【本期嘉宾】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杰出青年学者。 【提及图书】 王小伟《日常的深处》 刘醒龙《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尼古拉斯·约翰《分享时代》(The Age of Sharing) 【时间轴】 01:01长时间通勤是特别折磨人的事,对生命的损耗特别大 04:55漫无目的的行走是必要的 08:04再谈技术哲学 09:06入侵的短视频 10:00手机成瘾:真正戒除只能通过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非个人意志力对抗 11:51算法推荐:算计你的趣味,是为了控制 14:06“虚假需要”制造机,导致对生活的细节丧失感知能力 18:04逃离“买买买”,我也没能成功 20:50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囤东西了 22:08昂贵的断舍离,不似生活而像摆拍 22:46断舍离,兜售一款精神洁癖 23:58东西太多为物所困?可能是对房子太小的抱怨 26:1035到40岁,人生的关系会出现很多变化 28:17老人崇物:人都是物品的依恋者 31:53无情的打字机:字写得太多,就变得乏味了 33:18我为什么痛恨微信? 34:34卑劣的微信群内“围观”现象 35:36俗化的分享,想寻找的是自我认同 36:34真正的分享,是在超越的、神圣的对象面前,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纯粹的连接 40:37回到历史做参考,古人的世界指导现在的生活 41:42从哲学视角,看待倦怠感与“空心症” 46:34无关紧要的事情,才是幸福之源 49:31今后的写作计划 【片头音乐】Slice of Life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99+
1年前

10 天天吃外卖,两口子是容易散伙的?| 对谈王小伟(上)

你好,读者

房子从小换到大,平米在增加,为什么家的感觉却在变淡? 外卖省去了做饭的操劳,营养学让搭配更加均衡,为什么人们却吃不出幸福的味道? 休息日刷手机,明明什么都没有做,但总是觉得无聊,生活中的倦怠感到底从何而来? 本期节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将带着我们重新解析现代生活,谈谈现代社会中,罗曼蒂克的消亡。 【本期嘉宾】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杰出青年学者。 【本期图书】 《日常的深处》 【时间轴】 01:05什么叫《日常的深处》? 03:14《日常的深处》如何归类? 04:45哲学与哲学家的刻板印象 06:28一般人从何处切入哲学?掌握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为何重要? 09:05幸福的人活在当下,遭遇整体的不快乐后,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 10:53人生本就没有意义 11:44描述生活,而不是妄图阐释人生 12:42哲学和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14:50我们为什么开始怀旧? 16:29生活中的倦怠感从何而来? 18:07天天吃外卖,两口子是容易散伙的? 20:12外卖、预制菜与商场:拒绝了烟火气,也就拒绝了吃中国饭的合法性 22:26卡路里不是全部,吃饭不能只讲营养学 25:20为什么饭菜没有原来好吃? 27:37用餐场景,也构成食物味道的一部分 29:51房子何时成为焦点问题? 31:24中华传统里没有“啃老”一说 33:07房子成为“资产”之后,对“家”的概念是毁灭性的打击 35:26 “居家”状态的消逝 36:34回家还要社交?那也太痛苦了! 37:20什么是家的营造? 39:12平米不是家的本质,房子的大小可能和痛苦成正比 【片头音乐】Slice of Life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41分钟
99+
1年前

09 人到中年换赛道,我是如何开始写《历史的温度》| 对谈馒头大师张玮

你好,读者

人到中年,离开稳定的工作,辞职转行,在不少人看来是疯狂的决定。 中年换赛道,会不会为时已晚?放弃“铁饭碗”,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本期节目,《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馒头大师张玮,将从自己的经历讲起,和我们聊聊关于历史写作、关于转行、关于自媒体的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馒头说”主理人。曾就职于《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 【本期图书】 《历史的温度》(1-7) 《写给孩子的论语课》 【时间轴】 00:51为什么开始写《历史的温度》? 04:52为什么特意把袁枚放在最后一章? 06:34“馒头说”的由来 07:09网友互动中的惊喜与感触 09:54线下签售中的感动 12:27个人在历史中的价值如何体现? 14:40《历史的温度7》封面为什么选紫色? 15:40正史中着墨不多的人物,如何找资料? 17:15 ChatGPT兴起后,写作还重要吗? 21:00《写给孩子的论语课》背后的故事 24:23学习《论语》的方法 27:03除了《论语》外,还有哪些古籍适合孩子阅读? 27:50给学生党的选书建议 31:50短视频时代,实体书还重要吗? 33:35读书不能太过“讲究” 35:26自媒体的建议:网红无法速成 38:09年轻人都能尝试做自媒体吗? 38:58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自媒体?做自媒体需要延迟满足 39:42短视频时代,文字表达是否被挤出舞台? 41:50讲故事的能力如何培养? 43:58中年放下一切,辞职转行,可行吗? 45:56今后的写作计划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99+
1年前

08 流浪猫狗、放生祈福、小龙虾经济与物种入侵 | 对谈冉浩

你好,读者

生物入侵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然而普通人似乎毫无察觉。 有哪些危险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本期节目,两届文津奖得主,动物研究者冉浩老师,将为我们一一科普,那些你未曾关注的城市角落,正在经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期嘉宾】 冉浩,两届文津奖得主、动物研究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本期提及书目】 冉浩《物种入侵》 冉浩《动物王朝》 爱德华·威尔逊《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爱德华·威尔逊《蚂蚁的世界》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戴夫·古尔森《寻蜂记》 冉浩《蚂蚁之美》 【时间轴】 01:20为什么选择生物多样性的话题进行写作? 02:17能靠“吃货”消灭入侵物种吗? 入侵物种:小龙虾 03:56鳄雀鳝和小龙虾,谁的破坏力更大? 07:20每年造成超2000亿损失!物种入侵不仅关乎经济损失 08:21为什么许多生物学家研究蚂蚁? 11:25红火蚁的入侵历史 入侵物种:红火蚁 16:56放生活动与物种入侵 入侵物种:红耳龟 20:07放生需要坚持哪些底线? 21:15如何鉴别入侵物种? 22:08宠物饲养与物种入侵 23:32流浪猫狗有何危害? 25:55为什么流浪狗一定要收容? 28:04投喂流浪猫,并非善行 30:22外来植物的入侵,绿色荒漠、均质世是什么意思? 入侵物种:薇甘菊 36:51防范物种入侵,普通人能采取什么行动? 入侵物种:圆叶牵牛 入侵物种:秋英 42:42今后的写作打算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44分钟
48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