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命会不会越算越薄?阅读“人生说明书”的正确姿势是什么?你是在自我修复还是在制造Bug?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 一 疗愈类型: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为什么你在感情里永远是工具人?夺回“主体性”:切换玩家模式 人生瞬间开挂!分享一位女性的情感困境案例,剖析缺乏主体性如何导致讨好型人格、依赖烂桃花与恐惧孤独。人生应主动掌控而非被动服务他人。孤独的本质是生命常态,珍惜“一期一会”的相遇而非占有。此外,创造性工作能唤醒自我价值。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一个真实案例 01:38 你是游戏玩家还是NPC?讨好型工具人有多可怕? 05:56 相爱相杀型NPC注定输家 08:49 招烂桃花不是缺爱 是太自我 13:12 回避的本质是不真诚 16:03 谁人不孤独?孤独就是主体性 20:37 一期一会的体验最真实 24:42 工作让人丧失主体性 28:58 何为真正的交流 29:56 魅力来源:松弛感 ———————————————— 一 疗愈类型: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你是否也困在“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僵局?这不是爱情,而是两个缺爱者的“安全感争夺战”。有人用“拯救欲”逃避被拒绝的恐惧,有人用查岗算命验证相爱的证据,最终却陷入越努力越无解的深渊。如何破局?送你三个反常识锦囊。健康的关系从不考验“演技”,它只奖励那些带着“完整自我”入场的人。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无法转正的“爱情” 02:22 包容创伤?不,逃避真相! 04:19 受伤人设与拯救者情结 06:36 如何判断对方深陷于情伤当中? 08:06 正确挽救受过伤的暧昧对象 09:43 “刑侦思维”毁了关系 15:01 “无凭无据”无安全感 18:57 买定离手 21:21 身体反推感觉 24:13 倒数计时 现在开始 27:11 构建你的框架感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你是否常因人际冲突、职场PUA或原生家庭困扰而内耗?本期深度探讨“慈悲心”——它不是圣母心泛滥,不是阿Q精神,而是清醒的“降维打击”。从心理学“心智化”到哲学“本体意识”,揭秘如何用慈悲视角看穿他人愤怒背后的恐惧,将职场“阴阳怪气”变成小丑独角戏,让爱情从争吵升级为“本体共振”。结合《当下的力量》、王阳明“良知”,解析为何慈悲能避免背负他人业力,并教你用“菩萨心肠+金刚手段”守护能量场。真正的慈悲,始于爱自己:你的宁静,终将消融世间无明。停止燃烧型善良,一起唤醒内在的“觉醒芯片”吧!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慈悲是最高级的降维打击 02:53 慈悲的神奇疗愈(唤醒本体) 07:40 命运共同体 12:18 慈悲贵在“发心” 16:44 慈悲不会沾染“业力” 19:51 高质量的关系 20:41 慈悲化解人际内耗 22:49 相爱需要一颗“慈悲心” 26:35 何为“真爱” 29:49 原生家庭中的慈悲心 32:00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33:02 你也是众生之一 请先对自己慈悲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职场真相大揭秘,幕后黑手竟是他! 醒醒吧打工人!别再做“拯救公司”的白日梦了!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从阿里万字信聊起:“分手”应该体面 02:08 职场请祛魅 别心疼老板 05:12 没有“救世主” 只有幕后黑手 10:05 帝王心术从古至今无处不在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低延迟、无卡顿、不闪回的人生有多爽? NPC才承受不起“直播事故”!你不是没能量,你只是没“上线”!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一个神奇的能量开关:“被看见” 02:03 “紧张”是高能量的入口 05:01 召唤“心流”:放下控制欲 拥抱流动性 08:54 “计划”的陷阱 09:59 直播的魔力:“在场感” 14:43 关系的魅力:对话感 19:37 将“在场感”带入每段关系 21:24 承担不起“直播事故”的NPC 26:59 开悟的感官“锚点” 26:47 你是唯一的导演、演员及观众。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加微GDTVSZ】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心理学vs玄学:你的人生到底是谁在做主?】 大家好,我是Bingo,致力于在心理学与玄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今天我们聊一个很扎心的话题: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是你的身体、你的嘴巴,但却感觉自己像一个傀儡?一边说着话,一边内心旁观自己,觉得“这根本不像我”。 有时候,我们会怀疑是不是“有东西附身”,是不是能量被“入侵”。心理学的解释说你潜意识在作祟,创伤未被整合;玄学则说你被外来能量侵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套体系,其实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你“丢了主权”,你的元神“缺位”了。 无论你是崩溃、失控,还是精神内耗,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收回灵魂的主权,“元神归位”,重新做主的“你”回来。 一、心理学与玄学:殊途同归的本质 心理学帮你通过情绪觉察、转念、自我整合,收回掌控感;玄学通过仪式、祈祷、转运、符咒,帮你清理外部入侵,重回内在中心。两者路径不同,本质相同——目标就是让“能做主的你”回归。 你之所以能从崩溃中走出来,不是因为有神出手,而是因为你已经准备好打赢那场内战。你所有经历的苦难,不是神在惩罚你,而是神信任你能穿越风暴,完成一次灵魂的重建。 二、真正的“拯救者”,只有你自己 心理学上是你主动选择觉察和整合;玄学上是你的灵魂频率提升,召唤来外部的援手。无论是咨询师、导师、大师,还是一本书、一段经历,都是你的高我“召唤”来的催化剂。真正推开那扇门的,始终只有你自己。 驱魔也好、疗愈也好,其实都是“元神归位”的路径。当你的高我归位,小我与心魔各归其位,你的精神就重新回到秩序里了。 三、“有缘不等于有份”:别拿宿命困住自己 很多人沉迷痛苦关系,不敢抽离,因为迷信“宿世姻缘”。星盘、八字、三生三世的说法,成了他们“甘愿受苦”的借口。你要明白:有缘不等于有份,遇见不等于绑定。 很多关系的意义,只是提醒你上完这堂课就可以交卷了。真正的灵性觉醒,是让你活得更自由、更轻盈,而不是困在幻觉里内耗下去。 四、是不是被监视,真的重要吗? 你怀疑被操控,被施法,被监视,其实不重要。幻觉也好,真相也好,关键是你能不能回到自己的主体性。当你焦虑、内耗、崩溃时,重要的不是搞清真伪,而是重新建立信念:“我的身体和大脑可以保护我,我有主权。” 五、收回元神主权的真相 你之所以失控,不是因为你无能,而是因为你“暂时缺位”。你的小我、心魔不过是曾经用来保护你的盔甲。当你觉醒,不是消灭它们,而是让它们归位,让“我”回来。 真正的觉醒,是在幽暗中喊出自己的名字,一遍遍听见自己的回声。你终于想起来:你是谁。 六、疗愈的起点:从此刻做主 疗愈不是某一天“完全觉醒”,而是从当下开始,哪怕一点点。每次情绪失控时,提醒自己:“现在是谁在开车?是我吗?”一次次把自己喊回来,点滴累积,主权逐渐回归。 七、结尾送你一段真心话 所有的“援手”,其实都是你灵魂伸向自己的另一只手。你不是被拯救的,而是你选择了觉醒。 崩溃不可怕,内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忘了自己有能力回来。真正的救赎,只有你自己给得起。 我是Bingo,专注于心理学与玄学之间的桥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或者私信我了解社群和一对一咨询。记住一句话:“元神归位,神位归正”。你,才是你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威信GDTVSZ】 “我那么懂事,到底输在哪?”因为懂事是一种暴政,让你启动了自毁程序,你以为的“懂事”,其实是关系里的隐形暴力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有需求不可耻 00:58 案例:提分手的人伤得更深 02:26 懂事“陷阱” 隐形期待 04:18 情感高利贷:超额放贷 05:29 霸王条款 层层加码 07:47 我要你“连本带利” 10:16 封心锁爱 恶性循环 11:12 破局:打明牌! 这一期,我们谈一个常被赞美,却可能毁掉亲密关系的陷阱——“懂事”。在很多人眼里,懂事意味着成熟、体贴、善解人意。但在情感关系中,过度的懂事往往是自我需求的长期压抑,甚至变成一种对自己和对方都无形的暴政。 我分享一个来访者的故事:她在恋爱中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主动迁就男友的时间和条件,从不直说自己的需求,害怕给对方压力。表面上,这让关系维持得很平和;实际上,她在暗地里积攒了巨大的委屈和期望——希望对方能“主动懂她”。可当这些未被回应时,她的失望会成倍放大,最终一举爆发,令关系彻底崩溃。 这种“懂事陷阱”它的危险在于,你把付出当成投资,却从未明码标价,等对方“还债”的时候,对方却根本不知你在记账。于是,你在不知不觉中制造了一种隐性交易:我让渡需求,你必须用爱来偿还。久而久之,这种交易压得双方都喘不过气。 节目最后,我将给出了一个走出陷阱的核心方法:把藏在懂事背后的真实需求搬到台面上。不要等到情绪失控才说“不行”,不要幻想别人能读懂你。健康的亲密关系建立在清晰的沟通和诚实的表达之上,而不是隐忍与揣测。 这期节目,适合所有曾在关系中“太懂事”而感到委屈的人收听。你会发现,真正让人被珍惜的,不是你的退让,而是你敢于让别人看见真实的自己。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威信GDTVSZ】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真实的执念:化了妆就变虚伪吗? 02:01 极度安全 极度无趣 06:36 “零风险”的执念比风险本身更可怕 10:58 戴的面具越多,内核越稳? 12:52 职场一定要表演吗? 16:46 “做自己”得有战略眼光+长线思维 20:04 立体的你,有权决定展示多少比例的“自己” 🌟 | 你好,我是Bingo。今天想和你认真聊聊一个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却很少真正想清楚的问题—— “坚持做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我们总被告诉“要做真实的自己”,但在现实里,这种坚持常常带来的是痛苦:在职场上被边缘化,在社交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怀疑——我是不是太固执了?太清高?太天真? 我也曾经这样纠结过。直到越来越多的朋友来找我咨询,他们中有的人拒绝化妆、拒绝迎合、拒绝任何“不纯粹”的行为,结果却并不快乐。 所以我们是不是误解了“做自己”这件事? 在这期内容中,我将会和你探讨: * 为什么有些人越是坚持“真实”,反而越活越累? * 化妆、接广告、说场面话……这些行为就等于“虚伪”吗? * 什么叫“消费者心态”?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体验,而不是一份风险说明书? * 我们怎样才能既守护住内核的自我,又在复杂的社会中活得从容不轻松? 我会借用《十三邀》中陈晓卿的故事、蔡澜的生活态度、甚至《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的智慧,和你一起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清醒生存”。 📌 这不是一期“教你做人”的内容——我没有资格教谁怎么活。 🌼 但这可能是一期让你重新理解“真实” 的对话。 我们会说到“工具包”的概念、人格的立体性、如何在职场中穿好“迷彩服”而不是硬扛着火把走进黑暗森林……以及最终,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些真正值得守护的东西。 如果你也曾: * 在职场中因为太直率而吃亏 * 在社交中总觉得心累 * 害怕“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 纠结到底要不要妥协 那么这期内容,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 我们不必活成一座孤岛,也不必活成一只刺猬。 ✨ 我们可以既清醒,又柔软;既真实,又自由。 📩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私信我,加入我们的社群,或者预约一次一对一的对话——不是为了给你答案,而是陪着你,一起寻找属于你的那套“生存策略”。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威信GDTVSZ】 只要落子无悔,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超乎你想象!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你是否曾经担心,一个人生关键选择错误,就会让命运彻底偏离轨道?是否在深夜后悔,觉得此刻的生活只是“退而求其次”的版本? 本期节目将带你重新审视“人生的容错率”。通过「均值回归理论」,你会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完美避开每一个错误,而是可以通过提高决策数量,大幅降低选择焦虑。那些你曾懊悔的往事、不敢行动的理由,其实都源于“关键决定”的幻觉。 借助抛硬币、做菜等生动比喻,我会解释为什么真正稳定的人生来自于不断选择、不断调整的勇气——而不是少数几个“完美决定”。如果你也常被困在“过去回不去,未来不敢来”的僵局中,这期节目或许能为你带来释然和前进的轻快感。 告别非对即错的思维陷阱,迎接一个更自由、更有弹性的人生。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威信GDTVSZ】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移民美国,为什么还是”逃不掉“? 01:44 慈悲那么懦弱,为什么要原谅? 04:09 因为觉醒,所以受苦?被攻击只是因为你”发光“。 08:05 彻底疗愈是恶魔的陷阱 12:29 疗愈不是你死我亡 14:40 业力轮回是一所图书馆 16:32 唯有慈悲得以自渡 18:19 你已经”死“过了 💭 我们拼尽全力逃离深渊,为何深渊仍在凝视? 本期我想分享一位远在美国粉丝的故事🌎✨:她完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逃离”——彻底切断有毒原生家庭,跨洋重生,建立安稳生活🏡。从外人眼里,她已经成功,可她说,她依然痛苦。 我们常常以为,逃离了原生家庭、换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远走他乡,就能彻底摆脱旧日的伤痛。但现实是,很多人发现,即使环境改变了,内心的恐惧和阴影依旧如影随形。有人甚至会产生一种更深的焦虑:如果这一生都没办法彻底疗愈,那会不会创伤还会跟着我进入下一世?会不会我永远都在重复同样的痛苦?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现代人普遍的困境——对“彻底疗愈”的执念。我们总希望自己能一次性清除所有伤痕,像电脑重置系统一样,彻底干净。但这种“彻底”,往往反而制造了新的焦虑:为什么我还会闪回?为什么我还会被触发?是不是我不够努力,不够修行?是不是我永远也好不了? 当创伤与轮回的概念叠加,就很容易演变为一种灵魂的恐惧:害怕痛苦不仅发生在今生,还会延续到未来,甚至“永世不得超生”。这种恐惧并不只是心理层面的,而是一种形而上的质问:人类的痛苦,到底有没有尽头? 在这样的困境里,我们经常会陷入两难:一方面,许多宗教与心灵传统都强调慈悲与原谅,告诉我们“放下”才能自由;另一方面,当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恶意存在,甚至亲历被伤害时,又会质疑:难道我只能选择原谅?难道除了慈悲,我没有别的方式回应? 这一期视频里,我想和你一起探讨三个问题: 1. 为什么“彻底疗愈”是一个幻象?——它为什么反而让人更焦虑? 2. 面对恶意,我们有哪些可能的回应?——慈悲不是唯一答案,毁灭与拒绝同样是诚实的选择。 3. 真正的“下一世”在哪里?——它并不是死后的虚空,而是你能否在当下终结旧的循环,开启新的生命。 你会看到:创伤并不会因为某个瞬间的“彻底疗愈”而消失,但它会在一次次的觉察与转化中慢慢松动。所谓“转世”,也并不是等死后才发生,而是此生的每一次选择。你今天敢不敢承认,自己已经和过去不同,你就已经在完成一次新的投胎。 所以,与其说疗愈是一种“清零”,不如说它是一种“不断重生”。真正的自由,不是把过去彻底抹去,而是允许它存在,却不再由它主宰。你不是被诅咒的那一个,而是被选中来打破诅咒的那一个。 如果你也在疗愈的路上徘徊,如果你也困惑于“彻底”“轮回”“慈悲”的悖论,希望这期内容能给你一些新的角度。或许你会发现:我们期待的“来世”,其实就是当下。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本节目为B站同名视频节目的音频文件,可在哔哩哔哩搜索“Bingo好事发生”收看完整节目,入听友群可+威信GDTVSZ】 b站:bingo好事发生 小红书:bingo好事发生 00:00 子弹正中眉心 02:52 穿越是为了“剧透” 07:38 双向奔赴而非单向救赎 09:16 至暗时刻:谁来救救现在的我? 11:36 如何调用未来的自己 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诗——“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一定要学会借给自己一个“上帝视角”。 01 那颗“正中眉心”的子弹 史铁生《我与地坛》有一句著名的书评: “一个人在十三四岁的夏天,路上捡到一把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了扳机。当时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这个人30多岁或者更老的时候,走在路上,听到背后隐隐约约传来风声,他停下脚步转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这段话带着宿命论的感觉,也是真实残酷的生活。我们都曾在不经意的年纪,做出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却在多年后被一颗子弹“延时击中”。 这句话提醒我们:“过去”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以某种形式继续在时间中行走。 今天我也想聊聊“穿越”,不过我们要反着聊——不是想象自己回到过去改变命运,而是从未来出发,去理解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去看见曾经某一年看似毁灭性的时刻,其实已经潜藏着重生的方向。 02 那些穿越的梦,藏着深深的自我审判 不知道大家是否做过穿越的梦?在梦境里,你站在曾经痛彻心扉的场景中,看见那个笨拙的自己,恨不得冲上去告诉ta:“不要这样!不要相信这个人!赶紧逃!” 你会幻想如果能重来,一定会更勇敢、更聪明、更坚强。 但这个梦终究会醒。醒来你会发现,那种想要拯救过去的冲动,底下是一层深深的“自我审判”。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在弥补,其实是在重复告诉自己一句话:“你当时不够好。” 很多人认为疗愈是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但更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谁也放不下,只是学会带着它前行。 不是说去“救”回过去的自己,而是跟过去的自己重新相遇——这才是疗愈。 03 什么才是真正的“穿越”? 在深夜痛苦回忆涌来时,我们反复咀嚼那些羞愧、尴尬、痛苦的瞬间,构思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今天上午这场架就应该这么怼回去” “如果我当初更勇敢一点,现在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一种“拯救者情结”——好像只有修正过去的错误,才配拥有现在的幸福。 我们幻想自己是《寻秦记》里的项少龙,带着现在的智慧和经验回到过去,手把手教过去的自己如何应对、选择、避坑。 但这种幻想背后藏着一个危险的暗示:“过去的你不够好,需要被修正。” 所以我们不是在回忆过去,而是反复拿鞭子抽自己。每一个“如果当初”,其实都在暗示:“你那个时候真的太蠢、太弱、太天真了。” 我们拼了命想要拯救那个人,却从来没有理解过ta。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欲吗?我们不愿意承认“有些事情就是那样”,所以拼命“倒带”。 幻想“只要我足够聪明,就能避免现在的痛苦”——但真相是,恰恰这种想法让痛苦延续了下来。 04 穿越回去,不是为了干预而是陪伴 我总是对找我咨询的来访者说:如果你有CPTSD或反复纠缠的旧创伤,真的可以试着“穿越”回去。就像游戏存档,你可以读取之前的档位,重新进入游戏保护那个自己。 但我必须强调:这种穿越不是干预,不是改写,而是陪伴。 这种保护不是拯救,而是借给当时的自己一个上帝视角。 不是ta坐在地上哭,你叉着腰训斥:“你应该骂回去!”“你怎么不跑啊!”“你不应该相信他呀!” 不是这样的。 你是轻轻走过去,弯下腰坐在ta旁边,说一句:“没事,我在的。” 05 穿越回去的唯一目的:传递确定性 我们穿越回去的根本目的不是干预、指手画脚、替换掉那个“不喜欢的你”。 疗愈的目的不是杀死过去不完美的自己,单纯就是陪伴。 如果非要说有个目的,那就是传递一个关于未来的确定性信息,解决你的核心焦虑:“我完蛋了”“我的人生毁了”“我再也好不起来了”。 那个从前的你看到现在的你,可能会问:“未来的我会结婚吗?会有自己的幸福家庭吗?” 这时你只需要告诉ta:“会。” 你根本不需要告诉ta怎么做。ta需要的不是攻略,而是确定感。 这个困在过去的自己,真正想问的从来不是“我该怎么做”,而是“未来会好吗?我会好吗?” 就像小时候走夜路,我们不需要别人告诉怎么迈步、怎么回家,只需要有人陪伴,告诉我们:“快到家了,前面就是。” 就像爬山,坚持不住、气喘吁吁时,有个下山的人说一句:“小伙子,快到了”——这句话比任何加油打气都管用。 这时人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希望。希望比金子还宝贵。 06 你存在,就是对过去最好的安慰 所以穿越到过去,不是干预过去,也不是篡改记忆和故事线。 而是“我”作为一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告诉“你”: “你看,我从未来回来的,我活得好好的。当时那些事没有击垮我。” “我们未来会有爱我们的人,会过着还不错的生活。那些事对你来说根本毫发无伤。” “你看看我就行了啊——现在这个我存在,本身就是对过去的你最好的安慰。” * 那个在宿舍因失恋哭了一宿的女生,如果她知道十年后的自己能坦然讲述这段经历,甚至搬上脱口秀舞台,她根本不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 那个在学生会不断被排挤的年轻人,如果他知道五年后会在全新领域如鱼得水,就完全可以对现在的人际关系不屑一顾。 * 当时觉得不够好的自己,如果知道未来的自己能收获真诚的爱和认可,根本就不会在深夜那么EMO、厌恶自己。 你不需要教导自己怎么解题,只需要让ta看到:过了那场考试的“你”,依然活得不错。 不是说“你”给“ta”注入了力量,而是过去的那个小孩子看到了“你”在发光。 你没有俯视ta、拯救ta,你只是自在地发着光。“他”与“你”就会融合成更完整的“我”。 这不是单方面拯救,而是双向奔赴。 原来那些让他寝食难安的事情,并没有阻挡他成为想成为的人; 原来那些羞愧难当的错误,成了他现在独特气质的一部分; 原来那些觉得熬不过去的夜晚,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深度。 就像蝴蝶效应,“你”穿越回去陪伴了“他”,验证了他的安全感;同样的,“他”的改变也会带来“你”的改变。 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用现在的资源重新解读过去的经历,是一种重构叙事。某种程度上,它就是改变过去,就是点石成金。 07 过去的你,也在保护着现在的你 我们总以为是现在的自己在拯救过去的自己,但真相可能是:过去的“你”也一直在用他的方式保护着你。 * 他用笨拙教会了你从此要谨慎 * 他用脆弱教会了你没有人可以依靠,必须自己坚强 * 他用失去教会了你眼前人必须珍惜 所以我们真的不用执着回到过去教自己“做人做事”,或抹掉过去的污点。 我们只需要定期回去探望一下这个人,告诉他最重要的一句话: “嘿,我在呢,我一直都在。” “你看,我们都做到了,不是吗?” 08 当你正在经历至暗时刻,怎么办? 讲到这里,我们解决了被过去阴影缠绕的问题。再把话题延伸一下:如果此时此刻的你,正在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怎么办? * 可能是连续投出50份简历都石沉大海 * 可能是不断加班后回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 * 可能是一段重要关系破裂,你心如死灰 * 可能是眼睁睁看着家人健康每况愈下,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又能指望谁来救“你”呢? 同样的,那只手来自未来的“你”。未来那个“你”同样会护你周全。 回想一下五年前、十年前,你也有过类似觉得天要塌下来的时刻: * 小学时忘带红领巾,觉得天要塌了 * 高考发挥失常,觉得人生毁了 * 初恋分开时痛彻心扉,觉得此生不会再爱 * 刚入职场被当众批评,觉得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就要结束 这些时刻,你最终不都挺过来了吗?你在朋友圈无数次感叹“轻舟已过万重山”,已经说明你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 这不是鸡汤,是无数次验证的事实。 那么同样的,眼前这道坎,未来的“你”是不是也一定会跨过去? 这个“认知”没有必要等到事后再来感慨。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调用这个结果,拿到现在来用? 身处万重山时,我就开上帝视角,知道自己终将度过,难道不好吗? 真正的信念不是说“我希望我会好起来”,而是“我知道我会好起来”。 就像考试前,你就已经拿到了标准答案。 那个未来的“你”一定会从这次危机中成长,找到解决方案,收获新的智慧和力量。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事后才相信?既然未来的你肯定会走出来,为什么不现在就去相信? 你只需要相信有未来的“你”存在着——他的“存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09 三个方法,调用未来的自己 如何调用未来的自己来帮你?怎么借给自己一个“上帝视角”?当你撑不下去时,试试这三个方法: 1.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闭上眼睛,想象三年后的“自己”坐在对面。不要写“救救我”,而是写: “我知道你此时此刻已经到了更好的地方,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条路你到底怎么走出来的?” 就像《与神对话》的主角,提出问题,静静等待答案浮现在纸上。 也许答案很简单:“没什么秘密,我就是继续活下去,每天做该做的事,时间就把我带出来了。” 有时,当我们抛出硬币的那一刻,答案已经出现。当我们提笔时,心里其实已经知晓。 2. 建立“幸存者档案” 搜集过去每一次渡过难关的证据: * 那次失业后,很快找到更好的工作 * 生病后的康复 * 心碎后重新坠入爱河 建立专属相册或笔记,命名为《我比想象中更坚强》或“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 下一次低落、自我怀疑时,这个档案就是最真实的“证据”。 3. 问自己一个神奇的问题 “一年后的我回过头来看此时此刻,会如何看待眼前这道坎?” 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清醒很多。当下觉得天大的事,在未来的维度里自会找到解决方案。 被蛇咬,七步之内就有解药,只是我们当时慌了神,自乱阵脚、“一叶障目”而已。 10 你一直被守护着 当你开始练习“调用”未来的自己的智慧、力量和视角,你就已经实现了转变。 你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受害者”,不是被动等待时间治愈一切的人。 你是主动参与自己的救赎。 那个未来很强大的你,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由此时此刻这个艰难前行的你,一步一步趟出来的。 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你”,本质上都是同一个人。 所谓疗愈,从来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让过去的人、现在的人、未来的人,在时间的长河里相遇、重逢、互相守望。 当我们能够带着温柔视角看待当年的自己,也能带着信任想象未来的你,你根本不需要被拯救。 在当下,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因为你一直被守护着。 不是被别人守护,而是被时间、被每一个不放弃的自己守护着。 《悉达多》和《哈佛幸福课》中都有这样一句话:“No one is coming.”(没有人会来)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你不勇敢,没有人会替我们坚强。 请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你会发现,救赎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奇迹,而是一场早就开始的“回声”。 那只伸向你的援助之手,一直都属于你自己。 你从来没有被抛弃过,也不孤单。 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轮流做着彼此的守护者。 ————————————————————————————————— 一 疗愈类型(+GDTVSZ):原生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灵性、职场、亲子等。其他的咨询师或许擅长分析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我希望论证的是你并没有问题。如果你也不喜欢被他人贴上标签的咨询类型,不喜欢自己的烦恼被一道公式套用推算,欢迎一起探索、觉察和转念。跟我聊天,要么会开心,要么会平静。欢迎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时段。 二社群类型,三个群(+GDTVSZ)🉑按需选择: ①实时聊天室的形式,无主题分享日常生活,鼓励随性表达,自言自语也可以,几乎24小时有人回复,主打一个陪伴。 ②是留言板的形式,不闲聊,为了给很少看群的其他朋友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像帖子一样期待留言和跟帖,主打分享沉淀下来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推荐有启发的书籍影视金句等。要聊天在1群。 ③吸引力法则社区,主张“向内求”,可进行发愿和显化,也可以分享值得惊叹Moment和感恩的人和事,还可觉察并清理自己内心的障碍。本群不具备实时反馈功能,不允许碎片化交流,鼓励大家在群里发长文字。要聊天在1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