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迅猛进化的当下,我们如何给孩子做理科启蒙?如何用 AI 学得更快、更真?从刷题与直觉,到自动化实验与产业落地,本期带你重装“理科教育”的底层思维。(抱歉本期的收音嘉宾声音略小,未来我会努力升级设备和远程录音方式的!😭) 🎧本期嘉宾:我的中学同学,认识了20年的好朋友陈曦。北大元培毕业,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化学博士,长期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现就职于一家以 AI 赋能药物研发与材料科学的初创公司深势科技。 🎧今日主题:AI 时代的理科教育应该怎么学?从启蒙、刷题与科研,到产业落地与下一代培养。 🎧本期Shownotes: 01:22 从“好奇心驱动”到“动手实践”:理科启蒙如何点燃第一束火花,并顺利跨过“刷题痛苦期”。 12:40 AI 能做什么 / 不能做什么:信息检索与归纳的“助推器”,但“领域直觉与最后决策”仍属于人。 16:16 科研范式转变:把“读—想—做”打通,Agent 驱动自动化实验,科研像“每人都带一支小团队”。 22:28 99% 的未知仍在前方:为什么我们无需对“突破放缓”悲观,探索是文明得以存续的底层逻辑。 40:22 给父母与教育者:更早进入 learning by doing,同时稳固数学/物理等“基础底座”,保持开放与可转弯的人生策略。 🎧我们都聊到了这些核心议题: 1. 理科启蒙:兴趣从哪里来? * 家庭早期的广谱科普阅读 + 对自然现象的“美感体验”。 * 关键节点:从“现象好玩”过渡到“背后有规律、可预测、能改造世界”。 2. 刷题的价值与局限 * 刷题培养的是“模式识别的直觉”。 * 若学科气质与你不匹配,“痛苦感”会放大;找到个人“甜点区”(直觉与理论的平衡点)更重要。 * 在感兴趣的领域,刷题更像“精读案例库”。 3. AI 在学习/科研中的角色 * 强项:海量检索、快速归纳、加速形成“视野图谱”。 * 短板:创新判断与最后拍板仍需人的领域直觉。 * 范式:把“读→设想→做实验→再归纳”串成闭环;相邻环节的自动化与 Agent 化最先成熟。 4. 科研与产业的接口:以药物研发为例 * 早期:可行性评估、竞品/专利图谱、候选分子性质的预测。 * 中期:条件优化、自动化实验、数据回流与模型迭代。 * 后期:临床数据与真实世界证据(RWE)分析,识别有效信号。 * 原则:不是“为了用 AI 而用”,而是清晰衡量“时间/成本/成功率”的改进幅度。 5. “拼图还远未完成”:为何仍应乐观 * 人类尚未“飞出地球”,基础科学仍有大量未知。 * 历史上每次生产力跃迁,都伴随阶段性的资源错配;长期看“蛋糕”会变大。 * 探索不是奢侈品,而是文明的生存策略(提升反脆弱)。 6. 给父母/教育者的行动建议 * 更早动手: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越早越好。 * 打牢底座: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通用思维与语言”。 * 用好 AI:让 AI 做“检索、归纳、对话澄清”,人专注于问题定义、假设与决策。 * 保持可转弯:少路径依赖,鼓励在关键节点“换道超车”。 * 身心与秩序感:健康与自我管理是走长坡厚雪的前提。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播客。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我最近特别有切身体会的话题——在美国生完孩子之后,产后护理到底怎么办? 我现在已经进入孕晚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足月了,所以每天都在一边倒计时、一边做最后的功课。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一位刚刚在西雅图顺产、现在产后恢复六周的嘉宾Jiali。她在美国同时请过月嫂和 Doula,也经历了从孕晚期到产后那一段最真实、最混乱、也最需要支持的时期。 我们会聊月嫂和 Doula 的区别、产后激素带来的影响、在美国有哪些可以用的资源,以及最重要的——面对“当妈妈”这件事时,怎样在不确定中重新找回自己。 (本期因为收音问题有些混响,可能听起来声音比较“遥远”……实在抱歉又因为音质影响收听了😭) 🎧本期你将听到 00:00 — 01:20|开场:在美国生完孩子,怎么安排产后护理? * 我的情况:孕 33 周、即将足月,开始研究产后支持体系。 * 中美对比: 国内常见三种模式:家人照护/请月嫂/月子中心。 美国常见:请月嫂(多为华人)、请 Doula(助产/产后支持)、或家人支援。 * 月子中心在美国很少见,仅洛杉矶等地集中。 01:20 — 06:30|选择与纠结:月嫂 or Doula? * 我父母与公婆因签证、工作无法来美,只能二选一。 * 湾区月嫂市场痛点:价格虚高、资质混乱、非法身份风险高。 * Doula 是新了解到的角色,职能介于护士与心理陪护之间。 * 社群征询意见后发现: 很多妈妈提醒“不要高估自己产后体力”; Doula 可能是相对安全的“Plan B”。 * 嘉宾Jiali:西雅图顺产、产后 6 周恢复,月嫂+Doula 都请过,经验丰富。 06:30 — 24:09|真实经历:从分娩到产后激素风暴 * 顺产(Ⅱ度撕裂)后恢复快,但激素波动远超想象。 * 第 2–4 周是情绪高峰期:夜汗、浅眠、莫名落泪。 * 心理状态比身体更难恢复。 * 月嫂的利与弊: ✅ 劳动力分担、能承担夜间照护; ⚠️ 理念传统、执行差异大、需要明确边界与监督。 * 月嫂冲突案例:皮肤护理意见不合; “她是劳动力,不是决策者”,要有书面 SOP 指导。 24:09 — 1:05:00|Doula 的角色:科学支持与情绪安抚 * Birth Doula: 陪产、体位指导、缓解疼痛、与医院沟通; 在关键时刻帮助嘉宾避免剖宫产。 * Postpartum/Night Doula: 夜间照护婴儿,让产妇能连续睡眠; 更懂母乳、心理、泌乳和恢复。 * Doula 与月嫂的核心差异: Doula 受过正规训练,更科学、可沟通; 善于解释“原理”,更能让现代妈妈信服。 * 成本:约 $50+/h,短期聘用为主。 1:05:00 — 1:25:27|结尾:主体性的回归 * 电影 《Tully》 中的隐喻:“外部支持的意义,不是替你做,而是帮你重新成为自己。”(非常推荐这部“孕妇版搏击俱乐部”的电影🎬) * 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挑战,不确定性无法消除。 * 最终目标:让妈妈在混乱中仍能找到自己。 我们常常以为是月嫂、Doula 或者伴侣拯救了我们,但其实最终能让我们慢慢恢复、重新变强的还是我们自己。 这期节目不是一份完美指南,也没有标准答案。它只是记录了两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前和之后,如何努力在理性与柔软之间寻找平衡。如果你也正在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希望这期内容能带给你一点点安慰、一点点方向。 谢谢你听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这又是一期我的单口播客。我还有不到两周就要足月啦,趁着迎来生孩子的鸡飞狗跳之前,赶紧把孕期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聊聊生育和母职,希望能缓解姐妹们在这方面日益加剧的焦虑。 生育往往被描述为充满痛苦、伤害和困难的经历——了解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我想分享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至少怀孕这个环节,可能并没有那么吓人。 本期节目,我将围绕两个核心话题展开: 1. 迈入生育前的四大准备:包括心理底线、与伴侣的充分沟通、对父母支持的期望管理,以及如何应对不可避免的职业衰退。 2. 科学养育与个人体验:分享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以“主理人”的姿态度过孕期,包括饮食管理(控糖、体重)、运动坚持、情绪调适(AI陪聊、远离焦虑社群),以及对分娩和生命连接的感悟。 生育是人生中像“小马过河”一般的个人经历,我希望能通过分享我的经验和科学方法,帮助那些有生育计划的女性给自己“多吃几颗定心丸”。 本期推荐的书目: * 《控糖革命》 * 《海蒂怀孕大百科》 *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推荐的电影: * 《玫瑰》 谢谢你和我分享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
今天又薅到了抗癌斗士陈曦来录播客,开头有提到感觉这个不友好的网络环境下只有我们ENFP还在勇敢表达… 你将会听到AI for science和AI在制药领域的落地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一些延展的碎碎念。 最后想表达的观点还是《星际穿越》里说的,爱才是宇宙的终极答案。 这期没来得及提的是“强神讲题组”,是我高中的神秘学霸组织,当初如果没有强神讲题组,就没有今天的我!感谢各位学霸学神对我的提携! ps今日特别鸣谢车载香氛品牌@Withmist与雾,欢迎大家移步小地瓜店铺 以及陈曦家的🐶
Hello大家,先说一个消息,一整个12月我都打算用来开一期系列播客栏目叫【年终复盘季】,会线上线下走访我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和大家围炉夜话聊聊生活。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转发、关注🎁 今天是开篇第一期,这期节目很特殊,源于我在考文垂做客时的一时兴起。 今天主讲嘉宾陈曦是我的高中好朋友,是个非常戏剧化的人物,我一直在鼓励他做自己的播客频道,所以这期半小时节目就当作他的首次播客试水,以下是他的自我介绍: ——陈曦,本科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化学方向(所以真的不是三代清华,我这代不太行…),博士在亚利桑那大学主攻理论化学,现深势科技算法研究员,即将入职深势科技北美。上个月刚刚确诊恶性肿瘤,肉身暂时治好了,但是估计要跟这个病搏斗终身了。想跟大家瞎唠唠抗癌心理,创业,北美职场之类的,ENFP突出一个想到哪唠到哪。 另外一位被临时抓上来的嘉宾是在英国教授Digital Marketing的丹老师,从小看着我长大,是我周岁生日的列席嘉宾。在Marketing领域有多年的从业和研究经验,我在英国的一年半,丹老师夫妇一直对我照顾很多,很喜欢去他们家做客,在伉俪情深的家庭里总能感受到很多爱❤️ 今天你将听到: 02:10 前情铺垫 02:10 — 08:29 嘉宾陈曦自我介绍 08:29 — 12:57 嘉宾陈曦工作背景介绍 12:57 — 23:58 关于2B、2C marketing营销方面与叔叔讨论 23:58 — 30:36 两位嘉宾对于音频的形式做营销的评论 特别鸣谢陈曦供职的企业:深势科技 深势科技是“AI for Science”科学研究范式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算法,结合先进计算手段求解重要科学问题,为人类文明最基础的生物医药、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打造新一代微尺度工业设计和仿真平台。 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的革命性科学研究新范式,并推出了Bohrium®微尺度科学计算云平台、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等微尺度工业设计基础设施,颠覆了现有研发模式,打造“计算引导实验、实验优化设计”的全新范式,为药物、材料领域带来极具突破性的计算模拟及设计工具。 Enjoy🎁
Hi大家,欢迎聆听我近期各内容平台/各内容体裁的创作心得,你将听到: 1. 近期职业GAP期我都创作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 创作者心态梳理:不畏误解、真诚表达 3. 下一步内容创作预告:摄影/喜剧&影视创作/播客频道 出门买咖啡啦,祝大家秋天快乐☕️
刚刚结束了漫长的绩效季,你将听到 1. 我作为leader我的收获 2. 给同学们的建议 * 告别“巨婴心态”,不当娇气的小皇帝小公主 * 放下对功利的耻感,学会“利用资源” * 如何培养“战略思维”:每天想想老板在想什么 本集提到的书影音: 美剧《Billions》《Hot in Cleveland》《生活大爆炸》 BBC动物纪录片《王朝》
本期会聊到: 一、我在欧洲的五个夏天 * 希腊+意大利 * 西欧自驾: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法国,奥地利 * 希腊的上岛游 * 英国:夏天+这一年玩过的英国 * 欧洲小众国家:直布罗陀、北爱、波黑、葡萄牙西班牙、捷克,打算去匈牙利、奥地利、北欧,希腊&西西里&塞浦路斯 二、欧洲旅游攻略 * 欧洲整体情况简介:英语普及率很重要,开不开车很重要 * 初阶推荐: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 * 中阶:希腊,北欧,中欧&东欧,地中海,英国,瑞士 * 高阶:力求48个欧洲国家全覆盖,或者热门国家的小众城市游 还是很推荐大家来欧洲玩,理解了欧洲是个很好的窗口来打开整个世界,会慢慢对很多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的话题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欧洲值得! 今天的🎶是《Summer Vibe》,伦敦的夏天又要过去了,我会想它的。
今天是期特别的英文对谈节目,很高兴请到了两位在欧洲/英国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同事,亲自来聊聊他们眼中的“国际化” Questions Lists: 1.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especially working experience in EU/UK market 2.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job/career path at the very first beginning 3.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K/EU/US? I think they're quite similar to each other, but still a totally different market based on history and culture. What's your experience 4. Any fun stories related to global travel? 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Asian and China markets? 5. What are your suggestions to all non-native speaker/people not in EU/UK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arket and do business better? 非常有趣的一次交流,相互都学到了很多,也对工作有了很多启发,enjoy!
最近推荐了很多朋友去做心理咨询,今天专门聊聊这个话题,你将听到 1. 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 * 打破病理耻感的误区 * 学会走进一间充满镜子的房间,照见自己 * 学会如何构建关系,理解“容器”的意义 2. 如何科学使用心理咨询,让你的咨询师成为“工具人”? * 明确自我预期 * 如何选择咨询师 * 如何把握咨询节奏 3. 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 更好地自我表达 * 更好地聆听和给予反馈 * 更好地构建关系 心理咨询终究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你学会运用一些外部工具,来更好地了解自己,set yourself free,希望大家享受心理咨询! 推荐简单心理、Know yourself、Steve说、Blow your mind、《怒呛人生》和《旺达幻视》 今日歌单:康姆士乐队《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今天你将听到我首次一人徒步的离奇故事。 * Saunderton的相间,我一人穿过农田听着东方哲学,理解了为什么孔子和庄子是中国精神的一体两面 * Hell Fire Cave:得亏我胆儿小没进去,否则直接给我胆吓破 * 回程路上徒手拦公交车要搭车,社牛故事+1 录完这期播客认真思考了一下,我是真实在活着吗?还是做了一场梦? 今日配乐:暮光之城《A Thousand Years》
今天你将听到 首先我真的不太喜欢“卷”这个字,被用的贬义意味太浓,不过为了方便期间今天还是会说“卷” 1. 欧美国家不卷吗?可太卷了 * 卷知识面 * 卷创意和创新能力 * 卷学习和迭代能力 2. 要说不卷也不太卷,因为 * 社会提供了我可以不卷的方案 * 宏观经济都这样了大家就一起躺下吧 今天歌单是SHE的《白色恋歌》,SHE太治愈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