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24 分手困难户:有毒的关系,是如何困住我们的?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24期: 分手不是结束,而是成长的开始!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Nemo,一起揭开分手的深层真相——它不仅是爱情告别,更是与原生家庭、消耗性朋友的断舍离。为什么有人离不开有毒关系?我们探讨金钱与安全的红线,也理解分不开就别硬分的自我接纳。 我们不教你恨,只陪你读懂离开背后的成长课题——学会哀悼,才能真正走向下一程。 接下来,我们用心理学视角听挺如何优雅告别,在分离中完成人格成长。 03:11 第一次失恋vs后来的分手:从痛不欲生到清醒断舍离 04:17 分手的广义定义:不只是爱情,还包括原生家庭、朋友关系的断离 05:15 为什么有人离不开有毒关系? 07:07 消耗型关系的具体表现:扫兴型伴侣、情感支持不对等、煤气灯效应 13:38 男性是不是更需要甜言蜜语? 17:37 现代男性的困境:男子气概被阉割与恋爱无能现象 27:32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想清楚再结婚 45:09 未成年人如何应对有毒家庭: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 47:23 分不开就别硬分 52:02 警惕牺牲式爱 58:52 分离的最高意义是哀悼 本期嘉宾介绍: 余泽昊 Nemo ·武汉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 ·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中级) ·300+小时团体活动带领经验 互动征集 如果你有关于分手、关系断舍离的故事或困惑,欢迎通过邮箱或公众号联系我们,你的故事可能会出现在下一期节目中!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余泽昊 Nemo 文案、宣传|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

62分钟
1k+
2个月前

No.022 致我们终将下头的初恋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22期: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贾小瘦老师一起聊聊初恋这件不小的事。 【定义之争】初恋的“感觉”是什么? 02:54 当你把某人放在心里特殊位置时,初恋就开始了 06:14 所谓“下头”,本质是你的幻想在他身上破灭了 【初恋的残酷真相】为什么它刻骨铭心? 14:56 初恋是极致的好与坏 16:22 你给的和我想要的压根不是一种东西 【成长密码】如何把初恋遗憾变养分? 20:26 婚姻需要妥协,但初恋需要你带着锋芒去爱 33:11 始于颜值也是初恋的美好 40:02 别急着追求一生一世、先在每个此刻练习真诚 【终极答案】初恋教会我们的事 50:02 承认“当时都是真的”是对初恋最体面的告别 51:14 在烈焰与灰烬中,辨认自己的形状 本期嘉宾介绍: 四川和光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 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讲师团 西心集团(西南大学)特聘心理培训专家、高级顾问 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长程受训: 精神分析理论与实务系统培训(2019年) 四川和光.心理咨询师基本功训练两年项目(2022年) 四川和光.认知行为疗法(CBT)长程培训两年项目(2024年) 个案小时数700+,持续进行个人体验、个体督导工作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贾小瘦 文案、宣传|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

53分钟
99+
3个月前

No.018 被精神病痛困住的可爱灵魂——与小马医生的精神科慢聊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18期: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精神病” 是可怕又遥远的存在。但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病痛生长在他们身上。 这期播客里,我们想聊聊被误解的精神疾病:它不是突然降临的晴天霹雳,很多时候有漫长的前驱期;它并非无法治愈,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提高康复概率。我们与小马医生一起走近那些被贴上标签的人,看见他们在症状之外的可爱与挣扎,也听见家属在陪伴中经历的矛盾与坚持。 嘉宾介绍: 小马医生,ky两年制学员,精神科住院医师。 shownotes 03:18 很多人对于精神疾病不够了解,其实病史可能已经有几年有十年了 11:05风险四维度 :冲动风险 / 消极风险 / 外跑风险 / 健康风险 24:09 文质彬彬的躁狂者也存在 29:21 精神科科室的环境进化史:监狱关押 → 疗养院 → 现代治疗型医院 39:45 家属必看:求助指南 41:04 急性期激烈症状无法长期持续——缓解期患者可平稳生活 53:26 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 0.6%(200人中1人),但社交圈"隐身"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专业解释: * DUP(未治疗精神病期):从症状出现到首次治疗的时间差,是影响预后的核心指标。 * 自知力:个体对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行为、处境,尤其是疾病状况的真实性、性质和严重程度的认识、理解和判断能力。简单说,就是“对自己有没有病、病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认识程度。 节目中提到的影片: * 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笼中鸟」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小马医生 文案、宣传|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

59分钟
99+
4个月前

No.017 情绪房客登记簿:你有80位小客人在等候check in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17期: 你是否常常被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包裹 —— 像是胸口发紧的焦虑,或是突然涌上的莫名失落?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 78 位不同的情绪 “小客人”,从保罗・艾克曼提出的恐惧、愤怒等 5 种基本情绪,到细分出的 挫败、孤单、欣慰 等细腻感受。每一种都是敲开我们自我认知的信使。今天我们邀请到豆豆老师,一起聊聊如何用情绪卡片破译感受密码,愤怒背后藏着怎样的求救信号,以及为什么说所有情绪都有温柔的提醒。现在不妨闭上眼,试着用一个词描述此刻的心情 —— 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情绪探索之旅即将开始~ Shownotes 01:01 从这里开始 03:46 情绪词汇量是什么? 06:27 情绪分化出78种不同词汇 09:22 情绪卡片是成年人的补课神器 12:19 情绪只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没有正负 16:14 社会功能受损是情绪爆灯的提醒 23:04 为情绪找到词汇,是大脑的解压阀 29:41 情绪是拿着信的小客人,推开小信使等于撕掉了给自己的求救信 34:22 情绪练习法:情绪温度计(0-10分刻度化)+ 书写疗法 40:38 崩溃很正常,谁能不崩溃呢 48:51 妈妈的情绪困境:定海神针也需要喘息空间 嘉宾介绍: 豆豆,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行业从业七年。 关键工具提及 * 情绪卡片(淘宝可购) * 情绪温度计(主观刻度化练习) * 书写撕毁法(替代攻击的健康释放) 延伸推荐 * 电影:《头脑特工队》 * 理论:保罗·艾克曼基本情绪理论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豆豆 文案、宣传|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

51分钟
99+
4个月前

No.015 这届中年人“消失”了?中男中女的尴尬转场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15期: 你是在什么情境下开始有人到中年这种感觉的? 这期播客我们聚焦在中男中女的生存夹缝 —— 一边是职场 35 岁裁员红线、养生局代替蹦迪的体力滑坡,一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沉浸式重责”剧本杀“。我们将自我的照顾与家庭照顾间如何抉择;我们在性与生命力间如何挣扎,我们在灰调中年期里剖开那些真实焦虑,也聊聊如何在丧失与责任间,思考属于生命中场的破局之路。 本期嘉宾: 瞿小栗 常驻上海,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候选人分析师。 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一直好奇,永远热爱,总是倾听。 咨询空间以外的我,写作、翻译、聊播客(病情稳定播客节目)、打太极拳……心理学的尽头是生活,而有趣的生活,无穷无尽。 shownotes 02:11 定义消失:35-45岁群体,在舆论场查无此人? 04:18雌激素起落落落落,更年期35岁就开始了。 08:29 我跟35岁的关系,从生理上就不同了。 10:40 有娃没娃,已婚未婚,羡慕别人这话我说累了。 12:06 40岁,养老像拆弹,在丧失中挣扎 18:25 生命有没有练习的机会? 20:15 社交奢侈: 线下见面靠“抽生死签” 23:56 在生活和生计中,选择努力。在抱怨与爆炸中,接受隐形。 33:55 有心无力,中男中女的性不在了。 36:01 白瘦幼转场熟女:女性的美在哪里,性又在哪里? 41:01 生活诱惑与忠诚挣扎下的 47:26 CALL 一下:病情稳定节目。 睡了么💤【Staff】 嘉宾|@瞿小栗 主播|@姜姜 @S 文案|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以任何方式给我们留言,期待你的睡前呼叫~

49分钟
99+
4个月前

No.013 中考加油! 爆米花开,是长大的惊喜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睡了么💤 第13期: 你见过最古老的街边爆米花制作过程吗?玉米粒在高压锅里被加热直到最后”砰“的一声,成为可口的爆米花。 初中的三年时光里,是高压锅滋滋声催着长大的日子,孩子们既是等待绽放的玉米粒,也是渴望自己握稳伞柄的少年。 中考从不是一粒玉米的孤军奋战,而是给所有参与者的一次默契配合的机会。不论你是一位困惑于该替孩子挡多少风雨的家长,或是一名渴望自己握住人生伞柄的初中生,一定都经历过压力很大,马上要炸了的感觉。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冲在一线的中学心理咨询师:又又,和刚刚守护过孩子中考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Jimmy妈妈。 我们一起进入节目,让爆米花开的声音,成为你们共撑一把伞的成长暗号。 时间线: 02:50 中考前夕:家长与孩子的择校焦虑 04:22 中考分流:50%普高率触发的职高羞耻感 11:16 升学目标谁来定? 14:40 桌面契约:伞中人聚首 16:52 升学、择校决定权的交接 23:32 给孩子的言传身教:父母角色与个人身份的平衡 26:15 放手:孩子的南墙谁都阻止不了 28:02 试错沉默公约:目睹孩子踩坑也得忍住不责怪 30:09 非暴力不合作比争锋相对更揪心:厌学少年VS必须上学家长的故事 34:06 策略暂停许可 38:24 家长可以是孩子的隔离伞 41:21 家庭作为社会压力防波堤 46:12 轨道交会启示: 孩子:“对抗不如选择路径” 成人:“放手即最高级干预” 本期嘉宾介绍: 又又 西南大学,运动训练及应用心理学双学位, 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一级教师 糖心理*KY两年制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 《张沛超-从“厌学休学”到“自伤自杀”,谈青少年心理问题》培训; 《李松蔚-用系统工作:给学校心理老师的系统式思维工作坊》培训; 持续接受个人体验及督导 Jimmy 妈妈 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 咨询小时数1500+ 中英儿童青少年心理动力学咨询师连续两年培训项目 和光认知行为治疗初阶理论培训 和光心理咨询师基本功训练两年项目 持续接受个人体验及督导 睡了么💤【Staff】 主播|@姜姜 @S 嘉宾|@Jimmy妈妈 @又又 文案|姜姜 剪辑|S 【互动方式】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邮箱:[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99+
5个月前

No.012 撕下“手机”胶纸,打开孩子的「疼痛盲盒」

睡了么💤

大家好,这里是 睡了么💤 第12期: 当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当刀片在手臂留下细密的红痕,当手机屏幕成为唯一的情绪出口 —— 这些让人心惊的场景,其实是一个个未被打开的 “疼痛盲盒”。我们总以为看见的是叛逆或任性,却很难相信:那些用痛感换取平静的瞬间,藏着多少无法言说的混乱。那些被手机占据的日夜,又蜷缩着何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每个 “问题行为” 都是一封疼痛的密信,等着被读懂的人轻轻拆开,看见里面裹着的真实心跳。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在公立医院工作的心理医生,与大家一起聊聊走进医院的孩子与家长都经历了什么。 时间线: 01:24 诊室里的数据预警 学习?自伤?自杀?——青少年心理问题三座大山 02:35 生理真相 痛感=快感?解码自伤背后的内啡肽自救 04:01 疼痛盲盒 青少年用身体疼痛翻译心理疼痛 04:23 情感荒漠 孩子失去感受力,情绪情感无法明确 06:31 代际的魔咒 父母也是受害者,成长的创伤在隐形遗传下去 11:14 诊室内的现实 5次免费咨询后,90%的重症孩子消失了 15:06 家长的无奈 不给手机怕割腕,给了手机怕沉迷 15:42 手机是原罪吗? 关上门玩手机是最后的灵魂出逃吗 21:17 孩子双重困境具象化 上学背负愧疚感,不上学承受指责——手机成了唯一透气孔 24:51 沟通的死局 第一个(家长)没有讲清楚为什么。第二个是在(孩子)的世界,我不觉得这个有问题。 26:23 经历是试错也是体验 按照过去的答案走不出孩子的真实人生 28:42 共同成长的天崩开局 生养是每一代人的进化史,父母孩子都在寻找新的生存法则 睡了么💤工作人员: 主播|@姜姜@S 特别嘉宾|@国安 后期|S 文案|姜姜 微信服务号:睡了么zZz

30分钟
99+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