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我被确诊「输入法讨好症」了?STOP!

忙个什么

00:38 网络现状复盘 输入法讨好症:在聊天时通过呈现出明显高于信息传达所需要的情感浓度,而付出的额外情绪劳动(例如本可以用“好的”来回复,却选择用“好滴”或“okk”来回复); 有人认为:输入法讨好症更常见于女性,并将其归因于女性因为不想表现得“发号施令”,所以将自己放置于「从属地位」的心理,因此认为这是女性在职场和生活环境中所遭受的困境。 05:28 聊天时呈现出更高的情感浓度,不应被简单总结为“讨好”。 这是弥补线上聊天中损失掉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手段之一。 表达善意≠讨好,反而下意识地认为善意等于讨好的人,才更可能是深陷讨好困境的人。 因为害怕被诊断为“讨好症”,而刻意不散发善意,才是讨好的行为。 11:33 将所有社会现象,都简单粗暴地归因于男女问题,都归因于女性受到了刻板印象的压迫,是吸睛、痛快的,但是是无益于女性判断能力和独立成长能力的提升的,因此也无法改善女性的生活环境。 不要贪图骂战的爽快,我们要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要先自立,要先有辨别的能力,我们才可以为自己去争取更多。 20:52 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利,应该同时鼓励两种声音并存: ①号召社会为弱势群体的抗争提供更良好的抗争环境; ②将弱势群体正在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为“无法改变的前提”,去讨论如何以一个身处弱势地位的个体的力量,尽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我们在呼吁教导男性不要侵犯女性的同时,也要鼓励教导女性如何自卫的声量的出现;而不是通过前者指责后者,毕竟不可能一夜之间“天下无贼”。 联系主播@vx:Momiers 主播小红书:忙个什么啊MoMi

33分钟
6k+
1年前

012.PPT的精致土,买再多的模板也没用!

忙个什么

本期没有任何要售卖的 PPT 课程和 PPT 模板,请放心食用。 00:01:24 为什么PPT模板容易打造“精致土”型PPT? 以沟通为核心的PPT,与为美丽而生的 PPT 模板背道而驰。 我们会被 PPT 模板的外貌 - 它是否好看、是否看起来很厉害 - 所吸引,并下单购买。 PPT (PowerPoint) 是为沟通而生的辅助工具。 「张艺谋都用不好刘浩存,我们凭什么能用好一个美丽的空壳?」 * 00:03:21 模板中颜色&图片的配色营造出的氛围感,会被我们替换进去的图片打碎 * 00:07:49 模板中文字与我们内容的字数不一致,替换进去后,原排版的整齐度会被打破 * 00:10:11 很多新人没有修改PPT模板的能力 ① 例如,将5层金字塔修改为6层金字塔,绝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一层后再拉宽这么容易 ② 你是否曾为了套进一个“好看”的PPT模板,反过来要编多余的内容? 00:16:19 如何产出一份「好被看懂」的PPT? * 00:16:39 一张白板、一沓便利贴、一支笔,决定PPT的内容框架 * 00:26:33 PPT设计=读者注意力管理 ① 避免单页内容过多 ② 从左上到右下、从中心到四周的阅读顺序管理 ③ 差异性视觉设计,突出中心论点 优秀案例↓ 00:36:04 如何训练PPT制作能力? * 通过发布会、海报、官网的临摹,同时积累PPT审美和制作能力 * 📢PPT最好用的设计功能:一齐遮10丑,用好【排列】-【对齐】功能,PPT就不会丑到哪里去 00:47:52 在进阶过程中,如何挑选PPT模板? * 00:49:08 尽量挑选正文页配图较少的PPT模板,偶尔可用如↓的排版作为结论页或分隔页调剂视觉疲劳 * 00:49:28 尽量挑选正文页背景色为白色且修饰图案较少的PPT模板,深色PPT模板会大大限制修改时正文内容的配色可选范围 * 00:54:04 根据“我想要在这页写多少块内容、每个内容大约多少字”,而不是“哪套模板好看”挑选模板 联系主播@vx:Momiers 小红书@忙个什么啊MoMi,会陆续更新PPT技巧,欢迎围观催更

61分钟
2k+
1年前

011.年度寺庙爱用,盘点过去一年我逛过的11座寺庙

忙个什么

拜佛就是拜智者,礼佛就是礼善心,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了一些处理不了的事情,或者只是压力太大的话,去寺庙走一走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或者可以去灵隐寺去求一求,那里的菩萨真的很努力。 00:01:11 逛寺庙的3种目标: * 欣赏寺庙的建筑、雕塑和壁画,代表寺庙:河北正定隆兴寺、山西浑源永安禅寺、敦煌莫高窟 *私心安利天津蓟县独乐寺:安静、古朴,当人站在石阶下,抬头仰望3层高的观音阁,蓝天白云的背景上,小鸟肆无忌惮地在那块已经斑驳、脱色,写着「观音之阁」的牌匾上嬉戏,这和人类在佛像面前恭敬的局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唉,人类真是露怯。 * 被历史典故吸引,代表寺庙:江苏镇江金山寺、苏州寒山寺 * 拜佛许愿,代表寺庙:北京雍和宫(bushi) 00:08:49 年度最灵验寺庙:杭州灵隐寺 我许愿求姻缘后,失联多年的前同事突然联系我,要给我介绍相亲,原因是“我昨晚梦到你了”…菩萨,您也太努力了吧 佛祖看人类,应该就像人类看蚂蚁吧:短暂的生命中,不知道为了一些什么不重要的东西,终日忙忙碌碌转圈圈。但正是这种无谓的忙碌,让人类更加可爱。 00:14:39 杭州永福寺:打卡永福寺慈杯的“随缘”咖啡、永福寺与灵隐寺的路线安排、请十八籽的介绍 00:18:25 南京灵谷寺:钟山风景区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和体力、兼顾爱国主义教育的寺庙、保安教我“不要太守规矩” 00:21:59 南京牛首山:耗资40亿的现代化佛教文化宣传园、拜佛,但赛博朋克版、又一个教我“不要太守规矩”的保安 拜佛,但赛博朋克版:牛首山佛顶宫供奉的佛顶舍利,很难见到其实物,但是游客可以看到「全息投影」的佛顶舍利,并且扫码捐功德,还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功德名单和明细😂 00:25:37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原土层展览、玄奘与佛陀的千年对望装置艺术、玻璃版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00:29:23 青甘大环线(上):榆林窟与莫高窟 | 年度最美寺庙:莫高窟 * 游玩攻略:收费标准、时间&路线安排建议、关于特窟和蹭窟 * 敦煌之行耗费较高,建议提前观看《河西走廊》&《敦煌》等纪录片,确保自己感兴趣再安排行程 * 请谨慎考虑是否带小孩子看窟:当下小孩子普遍更欠缺自然教育,家长有义务从小为其种下环保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种子;艺术教育的熏陶更需要家长放下手机,日常陪伴孩子们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贸然带太小(尚无法控制自己脾气)的孩子逛窟,只会又苦家长、又苦孩子 * 私家珍藏看窟体验No.1:透过讲解老师的手电光,凝视悬浮的大漠风沙,那就像是银河中的星辰一样,虚空又美丽 * 私家珍藏看窟体验No.2:注视壁画线条的笔锋痕迹,想象它刚被画上去、墨汁新鲜的样子,千年前的画工和现在的你一样,都曾盯着同一道笔痕看,这是专属于你们两人的跨时空对话 00:44:32 青甘大环线(下):塔尔寺 * 酥油花和以颜料粉墨堆砌城池中的禅意: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 * 塔尔寺讲解老师:佛教不是玄学,拜佛拜的是智者的智慧,佛可以是我们所有人,只要有人拥有值得被尊敬的智慧,那这个人某种程度讲就是我们拜的佛陀 * 老喇嘛的养老院门前,刚下课的小和尚嬉笑着跑远,就这么消失在了一座庭院中 * 旁观当地民众耗时数月的磕长头修行:我慨叹其虔诚,却忍不住想如果这个世上是唯物的,是没有佛祖的,那他们穷其一生追求的价值是什么呢? * 塔尔寺交通&讲解员聘请攻略 00:51:48 镇江金山寺:中规中矩的寺庙、中规中矩的建筑物与俯瞰镇江的景色(仅个人体验,没有不尊重镇江文旅的意思) 00:53:03 年度最沉浸式礼佛寺庙:南京毗卢寺 * 沉浸式参与当地法会、罗汉堂中练习诵经的居士 * 在“爱惜食物是积德”的标语前,咬牙我也要吃完面前的这碗素斋! 00:56:13 年度最爱寺庙:苏州西园寺 * 素面超好吃!!!我不会承认我就是因为爱素面爱上西园寺的!!! * 逛寺庙-逛花园-撸猫-看鸽子-吃素宅-数罗汉-抄经-领福字,在这里我好像不是在逛寺庙,我就是在过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本期片尾曲节选自音乐剧《飞天》同名合唱曲目 *主播不是佛教徒,也不具备专业的佛学、建筑、艺术等知识储备,本期仅从游客角度提出个人纯主观的游览体验,如有用词不当等冒犯,我在此致歉,是否原谅随缘不强求,阿弥陀佛 联系主播@vx:Momiers

67分钟
99+
1年前

010.孤独死:比我们想象中更近

忙个什么

00:02:06 我无法忍受同为人类的他们,无声无息地死掉。 00:06:45 孤独死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明日,或者此时此刻。 当你作为旁观者去看《孤独社会》时,它用近乎惊悚的叙事逻辑,搭起电影中那长长的镜头:从太空中瞄准人类,逐步放大到一个分不清日本和中国的东亚家庭,透过窗户,你看向主人公,他/她回过头来,和你长着一样的脸… 00:16:46 孤独死就是在轰轰烈烈中戛然而止的人生。 00:29:19 孤独社会不是世风日下的社会病症,是人类社会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生长痛。 我们人类“长本事”了,生活和思想都可以靠网络自给自足。 伴随着宗教和社区老大姐的淡出,人类不再出生自带NPC,我们需要靠自己锻炼社交能力,这可太难了… 00:33:44 福利政策恰恰因为不以盈利为目的,才无法承担解决问题的巨大成本,也才无法忍受缓解孤独对社会“无用”的微小收益。 00:42:10 孤独社会下的巨大商机,商业社会残忍的美妙:利用人性只关心自我利益的“自私”,达成人文关怀帮扶他人的「无私」 00:52:26 长期被忽视的人性:死亡和护理行业从业者的情绪损耗。 如今的泛死亡行业,只有生意没有「人」:从业者的心情、家属的亲情、逝者/老者/病者的尊严,通通被无视。 本期片头和片尾曲致敬两位年纪轻轻便因为世事无常离开了人世间的「非正式会谈」代表:金韩一和唐小强。你们的节目给了我普通人也可以分享观点的勇气。 本期中插 BGM 节选自「海上钢琴师」,我希望以这期节目,祝愿我们所有人都拥有面对世间千万种可能性的勇气。 联系主播@vx:Momiers

73分钟
1k+
1年前

005. 打工的尽头是滑雪?内附周末放松指南

忙个什么

01:47 滑雪的魅力在于它集抽离感之大成 社交身份的抽离、环境的抽离感、确定可得的成就感的抽离感,使用和滋养身体而不是消耗脑力的抽离感等等 ⚠️ 滑雪是一项高危运动,请上雪前充分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 17:31 博物馆+看飞机计划 不必给自己设立任何学习历史、艺术知识的KPI,挑一个小众、没人的博物馆,仅仅感受用身心去感受那个和日常生活足够不同的展览的主题氛围。 博物馆附近找一个广场或小花园,抬头看飞机,想象搭乘飞机的每一个人,今晚会在哪里、会吃什么、会见什么人… 感受广场上玩耍的小孩子、跳舞的大爷大妈们带给你的不用负责孩子教育,也不用担心家长催婚的家庭氛围 22:54 走进剧院,体验一段情感被压缩到极高高浓度的故事 这部分推荐了很多在B站上有官摄的音乐剧和舞剧片段:百老汇音乐剧《Hamilton》,国产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唱段《身世》,国产音乐剧《王二的战争》唱段《枪》,百老汇音乐剧《come form away》唱段《Me and Sky》、《Prayer》(播客中口误称为Pray),国产音乐剧《赵氏孤儿》2023大末返场 35:14 找一个平常对自己管理很严格的事情,允许自己每周五晚上小小的堕落一下 日日堕落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没有底线的堕落,只会给堕落后的自己留下过大的烂摊子 40:28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互动,我期待所有积极和批评的声音+《身世》唱段作为结尾BGM 另,本期片头BGM为《Hamilton》选段《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小红书@忙个什么啊MoMi

46分钟
99+
1年前

004. 聊天时如何有效发脾气?

忙个什么

00:21 沉默的表情包的压迫感到底来源于哪里? * 交了一份工作给领导,领导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 和同事分享活动创意,同事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 约朋友周末看电影,朋友只回复了捂脸表情 解读这些场景为什么会让你有压迫感 04:08 引用沟通模型,解构如何有效表达负面情绪,如何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传递? * Encode信息加工:传递情绪≠表达情绪≠表达观点 * External Noise外部噪声:Let’s 对齐颗粒度 * Internal Noise 内部噪声: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 Decode信息解读&Feedback反馈:“当你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的时候,说实话往往是最聪明的选择”-武则天,《大明宫词》 36:15 沟通模型解决沟通效率问题,但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沟通都需要效率 38:30 商用业务场景下,沟通模型可编辑版本的PPT单页+逐字稿+有抑扬顿挫的讲解录音(有样学样即可完成单页的汇报工作),可在小红书【@忙个什么】账号,完成购买 ❤️ 本期福利 | Simplified Communication Model 简化版沟通模型 ❤️ 添加微信:Momiers,回复“004福利”或“沟通模型”即刻获得本期福利可编辑版本PPT单页 ❤️ 在售方法论单页+语音讲解+逐字稿 |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Content Marketing 沟通模型在内容营销中的应用 ❤️ 小红书搜索【@忙个什么啊MoMi】

42分钟
99+
1年前

002. 反屏摄?这分明是文化行业的营销契机

忙个什么

本期播客将回答: 人们为什么仍然在争论反屏摄是否是合理的诉求? 文化产品的科普工作,应该是谁的责任? 文化行业从业者,如何通过商业手段将责任转变为营销契机? 本期生活故事... 01:15 新浪电影官方微博与众多明星倡导反对屏幕盗摄,而电影社群中针对这个倡导的讨论走向了提议观众不仅需要反屏摄,还需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影片做出恰当的反应,以保证其它观众的观影体验。 05:43 我曾在观看《只此青绿》时,腹诽其他观众不合时宜的鼓掌,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要求观众需要做一个所谓懂行的气氛组的“无理要求”?但是坐在电影院和坐在剧院里面的我们其实是身处在一个公众环境当中的,身边其他观众的行为也会和这个艺术作品本身综合在一起,构成我们观影或者观剧体验当中的一环,确实是事实。 13:22 我曾在观看《孔子》舞剧时,由于是第一次走进剧院,不了解观剧礼仪,大肆地举起手机拍摄舞剧片段。这个行为固然应该被指责,但是当时的我难道不应该是“不知者不怪吗”吗?可若我是无辜的,那些因为我举起手机拍摄而损失了观剧体验的其他观众,他们的利益确实因我受损了啊。 本期商业思考... 15:40 在观剧礼仪的科普方面,虽然官方给出的都是建议和倡导这种积极的词汇,但激起的都是互相指责或自我指责等消极、暴力和冲突性的舆论声浪。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我们的认知上建立立场,在我们的立场上界定自己可以享受的权力,因此我们高高在上的指责那些低于我们认知的人,因为认知差所造成的立场差,让我们互相侵犯了对方的权利。那么谁,应该为尽可能降低认知差负责?谁,有能力为降低认知差负责?而TA们,该如何负起这个责任? 23:12 现在的文化行业只有指责类科普,没有预防性的科普。一个好的预防性科普是要以消费者本身的利益为核心出发点多方面,系统性的、长期的、多维度的,有先后顺序和章法的、谆谆善诱式的的诱导型教育,需要消费者自我推导出最终结论,而不是将结论直接给出的倡导型教育。 29:13 文化和泛文化行业的从业人员才有知识、有影响力,也有动机去承担起预防类科普的职责。 31:08 沿着观众的用户旅程,利用裂变、老带新、关键时机点沟通(MOT)设计等多种数字化营销手段,在同时能够促进文化产品销售结果和用户体验的双重利益下,出品方也可以有效承担起观众观剧礼仪预防性教育的长期责任。 本期播客探讨话题适合电影爱好者、剧场艺术爱好者、文化与泛文化从业人员、数字营销行业从业者收听,当然欢迎各路吃瓜群众围观~ 更多探讨欢迎私信哦~~ 商业合作欢迎联系微信:Momiers

49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