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播客,本期节目是E播客·现场系列。 最近,经常能听到“情绪价值”这个词,大家在与人相处、交流时,经常在意对方是否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的确,情绪和情感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情绪价值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它能够影响我们的思考、行为和交流方式,同时也能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本期节目是华东师范大学三位教授金雯、许纪霖、汤拥华,于3月中旬在思南文学之家的对谈,让我们跟随三位老师,追溯“情绪价值”的过去,展望“情绪价值”的未来。 本期嘉宾: 金 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汉院比较文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 汤拥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理论,兼及文学批评。 本期你将听到: 01:30 什么是“情绪价值”? 03:40 从历史角度看“对情绪的重要性的理解” 15:55 对情感的另外一种理解:它不仅是身体和精神的桥梁,同样也是身体产生的一种晦暗不明的警告 21:38 金雯老师对《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的小小总结:情感的两个面向让我们接近和把握现代性和现代社会最核心的悖论——对自由的向往,人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经常要采取一种迂回的道路,要打破自己习以为常的自由来获得真正的自由。 29:05 十八世纪,在启蒙与理性的时代,也有情感的崛起。 36:38 董宇辉卖的真是大米吗?为什么“情绪价值”对年轻人如此重要? 42:55 情感时代也好,“情绪价值”也好,不是仅仅强调私人隐秘的世界,而是恰恰要把情感带到公共空间来 48:20 人心的这样一种幽深与粗犷,也许为我们所有人创造了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59:50 为什么会有“理性时代”这样一种称号一直流传到现在? 66:14 哲学家与历史学家其实对情感都有所忌惮,但文学不一样,文学作品从西方历史源头开始揭示哲学谎言、哲学所掩盖和扭曲的人类经验。 71:55 《项狄传》中的忧郁问题 78:50 也许今天的我们在骨子里是恐惧情感的 91:22 AI有情感吗? 102:45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恐惧,包含着人最幽深的情感。只要这个恐惧还在,与恐惧相关的忧郁还在,文学的源泉就不会枯竭,情感的源泉也不会枯竭。 相关图书: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 金雯 著 978-7-5760-4198-9 95.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分别为18世纪情感观念研究和18世纪小说文本解读。本书重新定义了启蒙时代的根本特征,从“理性时代”的说法转移至“情感时代”;并从情感和内心的刻画以及私人社会形成的角度,对18世纪写实小说的兴起做出新的阐释。第一编的情感观念史梳理,为第二编的文学作品阐释建构一个坚实的语境,也使得著作同时体现了理论深度和专业文学解读的洞见,是一部学理性、深度和可读性兼备的人文思想著作。
【本期内容简介】: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其实是和“离开学术界”,和“选择”有关,当然我们也会提到游戏与电竞。说起游戏与电竞,很多朋友肯定也不陌生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也都把游戏做为了社交方式之一, 2021年电竞携八大项目成为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更是广受关注。 那作为从业人员的天天,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的?他为什么会选择进入电竞行业? 【本期嘉宾】 天天,某985博士研究生,现为某电竞俱乐部数据分析师 【本期你将听到】 01:12 数据分析师需要做什么? 01:51 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读博?——也给本科和即将规划未来的在校学生们一些建议 05:21 专业的发展路径——大概率是成为高校老师 06:50 因为从小喜欢数学,我从医学转专业到了数学系 08:23 多次线下看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因为非常享受赛事带给我的感受,产生了想做数据分析师的想法 12:53 从粉丝到从业,我把兴趣做为了我的职业。 15:33 电竞行业作息原来是这样的! 16:41 家人和导师对我的期待,软磨硬泡之后,我还是进入了电竞行业 17:54 第一次带队去亚运会测试赛 19:39 任何选择都是有价值的,不需要去否定过去的事情 24:47 对想要进入电竞行业年轻人的建议 【本期相关图书】 《离开学术界》 《重识游戏》
E播客47·现场 | 田嘉伟、卢荻:法国作家皮埃尔·米雄——成长的沉重冒险 “要是没写出这本书,我就不会得救。” 1984年,39岁的皮埃尔·米雄出版了《微渺人生》并摘得法兰西文化奖,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作家生涯。后来,《国王的身体》《神父》《十一人》等作品陆续诞生,十二月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尤瑟纳尔文学奖、卡夫卡奖、法国国家图书馆奖等荣誉也接连而至,米雄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作家。 写作者的成长,其实早在《微渺人生》里就作为线索出现了。一个写作者如何在成长中写作,又如何在写作中成长?最近,文学博士、作家、《微渺人生》的译者田嘉伟以及文学博士、编辑卢荻,以“成长的沉重冒险”为引,在杭州单向空间与读者们一起走进了这部法国当代文学经典。 一起听一下现场的实录吧! 本期嘉宾: 田嘉伟 巴黎第十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当代文学和中法文学关系,出版法语专著《法国当代作家笔下中国文人的生命与功课》、随笔虚构集《今晚出门散心去》,译有皮埃尔·米雄和安妮·埃尓诺等法国当代作家作品,上海“普鲁斯特慢读会”主讲人。 卢荻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书评作者,文章散见于《读书》《诗刊》《现代中文学刊》等。 本期你将听到: 04:35 流浪戏团?朝不保夕?法国作家皮埃尔·米雄的青年时光 12:23 非传统传记《微渺人生》 23:47 《微渺人生》中的主人公为何想要,又是怎样成为一名作家的? 34:43 写作过程中,手边得常备“速效救心丸” 39:00 用词语建构世界的边界 41:43 《微渺人生》中文选段朗读:“他进入那片荒野,重新建立平衡” 46:18 《微渺人生》法文选段朗读 49:32《微渺人生》中的大量隐喻和密码 56:37 文学真正能够吸引到的人,是那些可能还在某个困顿的生命瞬间会被文学再次击中和打动的人 推荐阅读: 《微渺人生》 [法]皮埃尔·米雄 著 田嘉伟 张何之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渺人生》旨在讲述几个“小人物”的命运,而他们命运的线条,在某些时刻经由某个第三者的讲述或道听途说,与叙述者自己的人生相遇了。命运在或近或远处交汇,他从他们的存在中读到了自己的人生。这八篇小传(一个跑去殖民地的农家男孩;祖父母;一个也许成了苦役犯的农民;高中同窗;医院的病友;乡村神父;乐于助人的情人;死去的姐姐)最终合而为一,构成了一本间接的、碎片化的自传。
【关于本期】: 《管控危机》是文化研究之父、伯明翰学派领军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经典代表作,也是其伯明翰时期的巅峰之作。1970年代出版后,首次中文翻译引进,本书从70年代英国的社会暴力问题入手,深入剖析了二战之后英国社会的文化机制,回答了为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英国社会应对普通的社会治安问题会逐渐失控。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本书译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黄典林,书评人重木,一起和听众朋友们聊一聊《管控危机》。 【本期嘉宾】: 黄典林: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管控危机》译者 重木:书评人 【本期你将听到】 00:01:14《管控危机》的翻译故事 00:02:13 这本书是一本很冷门的书? 00:08:12 《管控危机》的基本框架:具体的危机事件如何引发了“道德恐慌”,又是如何再被嵌入到更为宏大的社会危机 00:20:49《管控危机》的阅读背景:葛兰西主义、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00:33:54 什么是“道德恐慌”?西方“道德恐慌”的产生与历史背景 00:37:02“恐慌”是始终存在于人类发展过程中,比如对自然的恐慌等等。 00:39:56 书中提到的“道德恐慌”,有两个变量:一是有某种危险的出现,二是必须要有一个发酵器;犯罪群体、舆论机制、社会深层引诱,三者是构成书中“道德恐慌”的三要素。 00:44:32 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个体需要和社会保持联系感,保持自己对他人共情的能力 00:52:02 《管控危机》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文化性研究不止在于文本,还有对围观的、中层的、宏观的层面研究,对具体事件的研究,必须要放到整个历史结构中去研究。
开卷有E第三辑——新书开箱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01:01必须入手!《注疏版布里格手记》——装点书架的不二选择 超美的! 06:29什么是美学权力?“美”原来这么有讲究! 09:14从门槛进入发现里面全是“门槛”? 时隔五年的保罗·策兰诗全集上新!第三卷:从门槛到门槛 14:33《醒:西奥多·罗思克诗全集》,又是一本诗歌全集,450页的板砖之书 既有收藏价值又有防身价值(? 17:14斯图亚特·霍尔《管控危机》,了解道德恐慌、文化霸权,读这本书会对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启发! 23:27有生之年可以读懂许煜老师吗,…… 26:19冷思考,暖思考?思考中如何将感情纳入进来 推荐图书 注疏版布里格手记 美学权力 管控危机 艺术与宇宙技术 保罗·策兰诗全集(第三卷:从门槛到门槛) 醒:西奥多·罗思克诗全集
E播客No.32 | 活动回顾: 陈子善、文贵良、罗岗、毛尖、吴俊:鲁迅及鲁迅文学的个性和面向 02:40 华东师大鲁迅研究的传统 07:01 朴素的回归:吴俊在疫情之下,《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的写作过程 17:32 罗岗:把鲁迅公共的政治经验、社会生活和私人的世俗生活、精神历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深对鲁迅文学原点的理解。 21:35 陈子善:我们一直在讲文本细读,但文本细读也有多个切入点,包括读者本身的学术储备、关注重点,都会呈现出文本不同的面貌。 38:49 文贵良: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可以作为整本书来阅读?它的整体性表现在何处?无论是从鲁迅个人创作道路,还是《朝花夕拾》内部所涉及范围来看,都能呈现出鲁迅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个人价值与中国价值结合的过程。 59:08 毛尖:某种意义上来说,《朝花夕拾》是对兄弟失和事件的复调描述,它展示了兄弟失和的一种后果,或者说展示了鲁迅在回望这一事件时的修补或谅解。 《文学的个人史》这一书名,个人简谱和文学传述的相拼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就包含了《朝花夕拾》的风格,成为对《朝花夕拾》隐藏秘密的揭示。 推荐阅读 文学的个人史: 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 吴俊 著 978-7-5760-2890-4 读鲁迅必读《朝花夕拾》。 本书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简谱和传述,鲁迅生平经纬有了一种客观简述和文学描述,突出了个人史的重点和要点;二是整本书阅读,分篇解读《朝花夕拾》,注重语文和文学兼顾的阅读、分析及修辞艺术、思想意义。由此把两部分结合成鲁迅的文学个人史。最后,正文外还扼要提及了鲁迅文学个人史上的“失踪者”现象。 作为个人史的《朝花夕拾》,既是鲁迅人生苦痛之际向着青少年时代的回望和谢幕,又是跨越羁绊、面向未来的开场和眺望。鲁迅是立足于当时展开他对于个人史的回忆性书写的。他是一个清醒而顽强的现实主义写作者。
在一句句“实体书店式微”的声音中,我们发现情况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消极,购物商场会搭配精美书店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塑造文化氛围,连锁书店品牌如钟书阁、需要预约才能入场的国外IP茑屋书店、不经意的街道巷口你还能看到的独立书店、二手书店……他们都凭借各自独特的设计和经营构建出了不同的关于书籍、阅读,以及关于城市生活、社交空间的模样。 今天我们的节目就请来了大夏书店的店长王宇,来聊一聊在华东师大校门口开书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1:36 作为高校书店,大夏书店是什么样的? 04:20 书店书店,到底是卖书还是卖咖啡? 08:41 在卖书和卖咖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12:12 疫情给书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书店如何自救? 19:05 大夏书店的五年,那些印象深刻的读者 26:40 开书店是一种情怀还是一种商业行为? 28:21 下半年,让我们在大夏书店相见
炎炎夏日,需要看什么书来降降温? 什么?打游戏输了,竟然还能看书来补内功? 快来看看有哪些武功秘籍! 冲浪被气到,结果吵架又没发挥好,该怎么办? 最想买给男性朋友的一本书是什么? …… 本期,E播客邀请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春卷和博集天卷的阿闵,一起聊一聊这些有趣的话题! 00:01:44汗流浃背的时候看什么书降温? 北极圈的三文本书:《成为三文鱼》《鲸之殇》《风暴鸟》 《成为三文鱼》:人和鱼之间如何塑造彼此,决定彼此的关系。 《鲸之殇》:悲伤中带着一点温馨,讲述了人与鲸的历史,以及关于鲸的奥秘,当时大幅度是通过一头怀孕母鲸之死的全记录,为我们撕开了人类捕鲸的历史。 《风暴鸟》:讲述在北欧极寒风暴下,一群船员与大自然搏斗的故事,有一种在凌冽当中的坚硬的感觉。 00:23:41 王者五排射手辅助该看什么书补补内功? 了解王者里的英雄人物:《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 《昆虫的奇妙生活》:啊,这不是一本昆虫书,而是一本王者五排的武功秘籍! 打游戏掉星?那肯定不是你菜的原因——《电竞资本论》 00:41:14 冲浪被气到的时候读什么书?(如何快乐怼人?) 一本《吵架又没发挥好》,一招之敌!好好吵架,快乐怼人! 《论自己和大众的无知》:看大佬如何不带脏字骂人 00:49:12给男性朋友推荐一本女性图书 《乐园之丘》:母神如何逐渐成为父神?男性和女性应该多了解对方一些 《乳房》:男性和女性都会得乳腺疾病 00:56:55 最近的书籍改编影视剧 《蝲蛄吟唱的地方》《柏青哥》 原著和电影交互观看,能形成一种相互关照。 01:11:32 用一个词家乡话评自家的书 互动环节,猜中抽2位听众随机赠书1本!(抽中了的朋友可以留言选我们播客里提到的任意一本嗷)
#新节目开卷有E:不定期的阅读分享&新书推荐 1:33 《生命使用手册》: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生命的价值又貌似可以被估量?当我们提到人寿保险或者抚恤金时,会发现人们会从社会、政治、情感、到的等等方面评估哪些生命更为重要,而又有哪些生命的逝去更值得被赔偿…… 生命政治,它的治理对象毋宁说是人口而非生命,人们的生命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数据被存储于云端之中,当具体的生命被转化为数字或者代码之后是否还会有同等的力量? 7:04 成为不了富人,但可以读读跟富人有关的书。《不安之街》这本书里,作者把富人分为了两种,一种是不承认自己的特权,会和比他们更有钱的人去比较,叫做“一心向上”或者是自视中产,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有钱,而只是运气好;另一种是关心穷人,希望可以帮助穷人的人,心系下层。但不管哪一种,他们都十分重视用道德去占据这种特权。 13:23 如果要挑一个在生活中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我们可能会选择门卫大哥,为什么我们在现实距离和门卫很近,但是社会距离却非常远?门卫的声望、门卫的工作到底是什么?门卫为什么会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20:18 写《傲慢与偏见》这样乡绅爱情小喜剧的奥斯汀是怎么写哥特小说的?处女作《北怒庄园》里奥斯汀就已经是讽刺大师+玩梗大师了! 《北怒庄园》放到现在可能会是网络热文然后被翻拍成电视剧吧(?) 25:23 《乐园之丘》,这本书从神话故事和各地风俗来江讲诉了女性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权力。当很多神话故事被流传下来,讲述者基本上都是男性,女神的故事也都是被男性物化过的,真正从女性视角出发的神话故事真的有吗? 推荐阅读: 《生命使用手册》 《不安之街》 《寻找门卫》 《北怒庄园》 《乐园之丘》
E播客No.28|也许算是,居家办公一个多月的自白? 疫情之下,作为出版社的营销编辑,我们也迎来了长时间的居家办公,在抢菜-做核酸-测抗原-吃饭的循环下,很多时候都想着不如“开摆”算了,但又无法完全放下事业心,如此这般,工作还能占据我们居家时间的多少比例?本期我们聊了聊居家办公的真实感受,还聊了聊抢菜心得和做饭指南。 也许关于疫情的焦虑会裹挟你,关于生活的虚无感会笼罩你,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等到了夏天,我们还要去看树~ 02:04居家办公一个月真实感受&状态。 04:53不如开摆? 10:58居家办公如何掌控工作效率? 15:33吃饭是头等大事! 18:50空气炸锅yyds 20:44胡萝卜怎么做才能做好吃? 23:42数字劳工的日常 26:49封闭在家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32:17虚无和孤独大概是现代人的本质吧
疫情之际,我们迎着春光远程录制了这期节目。 隔着窗户望见楼下邻居种的花树,却遗憾地无法叫出它的学名,这似乎是都市人的常态。而这也正是今天这期节目的缘由,现在的人们走在城市里,身边都是被遗忘的花园。 那就来聊聊那些身边的那些植物吧,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嘉宾:来自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寿海洋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身边的野花图鉴》的编辑胡瑞颖老师。 让我们永远怀揣最天然的好奇心和敬畏心与大自然相处。 本期嘉宾 寿海洋 高级工程师,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从事科普教育工作。 胡瑞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童书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1:40 第一部分:我们身边的植物 01:40 你有多久没有看看身边的植物了?你知道“酢浆草”和“猪殃殃”吗? 酢浆草 09:28 小区的绿化带能吃吗?其实很危险!野草野花的“正确”食用方法 18:07 有四片叶子的三叶草吗? 21:25 给孩子的植物科普教育应该怎么做?可以注意什么? 30:30 植物之间也会进行斗争、攻击,争夺光照、空间,它们是不是有“头脑”的生命呢? 第二部分:在植物园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0:36 在植物园工作就是种树吗? 42:40 科研中心有着繁多的研究课题,还有专门的课题组在研究番薯 47:15 辰山植物园的设计与传统江南园林有什么不同? 52:21 辰山植物园中的植物是怎样被人类选择、种植、收集和研究的? 55:03 我们如何理解入侵物种? 64:07 公众怎样“正确参观”植物园?我们怎么透过植物看世界? 结语 71:38 我们身边被“遗忘”的花园,它们与我们息息相关。 本期推荐图书 《我们身边的野花图鉴》(上下册) 〔日〕前田真由美 著 夏言 译 978-7-5760-1757-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身边的野花图鉴》分为“春夏之花”和“秋冬之花”上下两册,精装,全彩印刷。按春夏秋冬的时间轴介绍身边常见的植物,共收录100多种花草的超高颜值彩铅手绘图鉴,画风清新,颜值高! 本书由知名植物科普博主、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上海市科普作协会员刘夙老师审校把关,植物知识特别专业、详实、严谨。孩子们关于花草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这套书不仅有清新细腻的植物彩铅画,在介绍讲解之余,几乎每页都有与植物“互动”的内容以及植物的“妙用”: 例如用堇菜花来玩角力游戏,用酢浆草做去污粉,蒲公英的叶子可以用来做沙拉、根可以用来做咖啡,皱果蛇莓可以制作成花环,鸡屎藤可以用来做护手霜…… 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按照书里的内容,一起动手做一做、玩一玩。
本期节目源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即刻发起的一次“游戏讨论”,我们邀请了“第九艺术讨论群”中的几位朋友就《游戏研究读本》展开,讨论游戏的设计和叙事、游戏玩家以及游戏的文化价值,但是因为聊的太欢乐,最终变成了一期“乱七八糟大锅炖”式游戏杂谈,祝大家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 高桥 男,32岁,天秤座,未婚的卑鄙褪色灰烬 Cassandra 博物馆新媒体编辑, 每天睡满八小时, 一周游戏四小时的健康玩家。 七土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是一名营销编辑也是游戏玩家 瑞瑞 E播客主播 本期你将听到 引言 03 25 在游戏公司做运营会让人电子阳痿吗? 第一部分 03'52' 各自的电子游戏经验: 06'02' 工作前:玩塞尔达玩到废寝忘食;工作后:只能玩健身环大冒险 11'00' 游戏中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17'40' 原神和死亡循环是两个极端,一个注重精巧的玩法,一个注重“锄地式”的安定感 26'30' 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怪咖路径——进行游戏改编:极乐迪斯科 第二部分 28'28' 游戏的文化价值:文学、社会学、神秘学、大众文化在游戏中的呈现 34'03' 辐射新维加斯的后启示录故事 42'50' 在游戏中进行社会学实验 47'45' 魔兽的堕落之血bug所造成的大范围瘟疫传播,与现实世界中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的相似性研究: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提供研究平台,用来建立传染病传播的模型。 52'13' 德鲁伊的复兴 第三部分 56'09' 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玩家 大家喜爱的女性角色:《Last Day of June》的June、《地狱之刃塞娜的献祭》的塞娜、《赛博朋克酒保行动》的Jill、《仙剑奇侠传一》的赵灵儿、《洛奇》的娜儿 69'50' 现身说法:男玩家假扮女玩家是为了什么? 73'45' 女性玩家和男性玩家的氪金属性 76'22' 有时刻板印象是自我审视、自我规训的结果 第四部分 83'29' 如何看待和理解游戏中关于“死亡”的叙事、设计和体验 86'51' 碰到死档怎么办,我也很绝望 88'15' 一次“死亡”过后整个游戏推倒重来的Roguelike游戏 93'15' 在游戏中,“死亡”是你的老师 本期推荐阅读 《游戏研究读本》 何威 刘梦霏/主编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