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机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捐赠,而捐赠和筹款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作为公众,我们对于捐赠这个词可能并不那么陌生。但我们是如何在一片信息的汪洋之中注意到了一家公益机构或一个公益项目,又是如何从最开始的关注转变为想要为它捐款或者做点什么,甚至会再次转变为长期的信任与支持。促成和实现这一系列转变的工作,就是筹款。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从前是妈宝但是现在很擅长筹款的Teddy来跟大家讲述硬币另一面的故事,分享他自己从筹款小白一路成长为筹款官员过程中对于筹款的见闻和思考。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筹款要做哪些事情? * 好的筹款官员要学会什么特殊技能? * 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给筹款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 月捐是什么操作? * 彩蛋:Teddy御用“筹款大使”—他的女儿小竹子—现场演绎无敌可爱筹款技能! 时间戳: 00:01:49 筹款是啥? 00:10:17 公益机构资金来源小科普:公开募捐、定向募捐和服务性收入 00:12:05 “筹款官员的核心技能是同理心” 00:24:49 “筹款让讨好型人格的我学会了拒绝” 00:33:43 筹款也要讲究成本和利润 00:41:49 99公益日,玩儿还是不玩儿? 00:56:18 Teddy的筹款秘密武器—小竹子 01:03:49 月捐是个什么操作? 01:09:33 筹款不只是为了钱 01:14:29 筹款官员其实是solution manager 「主播」:弹弹 「公益人朋友」:Teddy 「剪辑」:佳哥 「Logo设计&校对」:江老师、楷楷 「BGM」: 片头:山野さと子 - ドラえもんのうた 片尾:荒川敏行 - ハイグレしんちゃん 「完整文字稿」在这里:逐字稿-做公益,钱从哪儿来 参考资料: 1. 节目中提到的公益机构: * 铺路石青少年发展中心(Stepping Stones)是一家于2006年在上海注册的社会服务机构,致力于改善中国困境儿童的教育和综合福利。官网:www.steppingstones.cn *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以关注和服务来京务工的打工女性为宗旨的社会服务机构,致力于为打工女性及其子女提供文化教育和精神方面的服务。公众号:mulanhuakai2020 *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上海第一家民间发起的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以“让更多人,更快乐、更自主地参与公益,成为美好社会+1的力量”为愿景。官网:www.lianquan.org.cn *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7 年 6 月,是中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资助“腾讯公益”平台及腾讯技术公益,助力公益行业数字化发展,培养亿万网友的公益习惯,推动人人可公益的互联网公益生态建设。官网:www.tencentfoundation.org 1. 2. 节目中提到的关键概念: * 募捐:公益机构筹集财产的方式之一,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常见的公开募捐活动包括在公共场合放置募捐箱,面向公众举办义演、义卖、义赛、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通过广播、四暗示、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消息等。只有依法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机构才可以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实践中多为基金会。更多有关募捐的信息,可参考此页面:www.yilight.com.cn * 服务性收入:公益机构在对外提供服务时获得的对价收入,如养老看护服务、残障融合课程培训等,是除了捐赠和资助外之外公益机构的另一种重要资金来源。 * 民非:民办非企业单位,又叫做社会服务机构,是国内公益机构(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之一。另外两种组织形式是基金会和社会团体。更多有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信息,可参考此页面:www.yilight.com.cn * 月捐:每月通过自动扣款的方式,固定向某一公益机构或者公益项目捐赠的一种持续性捐赠行为。更多有关月捐的信息,可参考此页面:www.hiyuejuan.com 关于我们: 感谢伙伴们关注和收听「我的公益人朋友」!大家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和Spotify等多个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以及分享给更多朋友!目前我们在保持两周一更的速度。如果对于节目内容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也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教育是每个人必经的话题,但学校的纪律处分和资源分配是少有人知的黑箱。 主播楷楷来到了波士顿,找到了公益人朋友博洋。过去两年,她在波士顿作为公益律师执业,代表残障学生与学校谈判协商不公平的纪律处分或不恰当的资源分配。本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 - 一些被学校开除的残障小朋友的经历,有的因为带玩具枪被发现,有的一直展现出暴力倾向; - 针对残障同学提供的定制计划,以及它落实的困难之处; - 作为公益律师的职责,如何不越界地尊重和理解当事人,又如何承担除律师之外的其他功能。 「时间戳」: 00:01:49 博洋所在的机构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会与孩子直接签署协议。 00:05:03 学校没有给残障学生提供充足的支持,比如缺乏语言治疗师。 00:22:28 小朋友“暴力”的根源,是语言能力的缺失与不被理解的沮丧。 00:27:44 小朋友把玩具枪带到学校,学校直接开除了这名学生,这个决定合理合法吗? 00:39:12 公益律师过度自信后,也会飘。 00:51:57 公益律师的职责,除了律师还有社工、文员和心理咨询师。 00:55:27 对比美国,中国的学校更不倾向于开除学生? 01:01:29 博洋还在EWB(Educationwithout Barriers)组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在中国给孤儿对接良好的教育资源。 01:07:25 【一起做公益】对教育公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参加EWB的活动! 「参考资料」: * 1. Education Without Barriers (益未贝教育)组织介绍与招募信息:mp.weixin.qq.com * 2. 特殊教育基础术语(来自加州残障权利):www.disabilityrightsca.org * 3. 残障教育诉讼相关的基础概念(来自麻省儿童法律中心,仅英文):static1.squarespace.com 「主播」:楷楷 「公益人朋友」:博洋 「剪辑」:佳哥 「Logo设计&校对」:江老师、弹弹 「BGM」:Saudade (When We Are Born);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播客完整文字稿」在这里:https://rbezpmx0d4.feishu.cn/docx/PVgIdEr0OoKk57xbc0Ic2DxNnle?from=from_copylink
果不其然,中国残奥运动员维持了碾压的优势,在9月8日闭幕的巴黎残奥会中获得冠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残奥会持续低迷的关注度。每当楷楷和弹弹询问周边人“你看残奥会了吗”的问题后,大家的普遍反映是:茫然。 除低关注度外,网络上充斥着“太惨了,不想看”的评论,媒体却在渲染一个个“身残志坚”的英雄和“不屈”的灵魂。我们为什么要看残奥会,我们又如何看待残奥会:同情、惊叹、佩服,还是……? 楷楷邀请了离谱同学一起录制本期节目。离谱是在残障工作坊中的惯用化名 – 作为资深的残障工作坊领队,并且曾经在雇佣40多名智力障碍员工的工厂中工作的她,与楷楷分享了有关残奥会与残障的许多故事。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残奥会怎么分类才能保证比赛公平? - 盲人足球是怎么踢的? - 巴黎残奥会的吉祥物也是残障的小可爱? - 残奥会的关注度低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 媒体有没有可能不用身残志坚的叙事来报道运动员? - 日常与残障朋友相处是什么样的体验? 听众们有任何喜欢的残奥会项目或者运动员,或者日常在哪里经常与残障朋友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时间戳 00:01:34 带队残障工作坊的公益人朋友——离谱。 00:06:20 残奥会的项目类别分的特别细致,从而保证运动的公平性。 00:09:19 楷楷最痴迷的项目:盲人足球,一场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勘误:根据巴黎奥运会的规则,盲人足球一共有五个人,除守门员外有四个人。】 00:17:15 对残奥的低关注,源于残障本身的不可见、与商业价值的缺失。 00:20:10 残障议题中,“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谁才是残障人? 00:32:08 智力障碍员工如何在工厂上班? 00:41:13 觉得残奥会“惨”?请再看五分钟。 00:51:09 巴黎残奥会的可爱吉祥物,有一个刀锋腿!【勘误:第一次有残障的吉祥物在1994年的冬残奥会,弗里热小朋友是时隔30年再次出现的残障吉祥物】 00:57:08 媒体呈现的二极管:要不特惨特同情,要不就是超人是英雄。 01:05:32 离谱同学与残障员工互动的例子: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全文字版链接点我! * 主播:楷楷 * 公益人朋友:离谱 * 剪辑:佳哥 * 校对:江老师、弹弹 * BGM: "Parade" By Victor Le Masne;席琳·迪翁《爱的赞歌》 Reference: * 1. 巴黎奥运会全项目残障分类系统介绍 * 2. 盲人足球巴黎奥运会官方介绍 * 3. 巴黎奥运会残障吉祥物弗里热 * 4. 东京残奥会宣传片Wethe15 * 5. 残奥运动员发声:我不是“参加”残奥会,我是去竞赛。 * 6. 媒体报道残障议题的指南(英文) * 7. 哪里还能看到2024巴黎残奥会回放:下载“央视频”APP,搜索“巴黎残奥会”就可以了!
作为原定的第一期,本期是弹弹和楷楷作为彼此公益人朋友的一期对口儿,也是我们对这档播客源起的讲述。 在周围一波又一波的人生意义感缺失与狗屁工作的讨论之中,我们发现自己与公益有关的那些经历和时刻,似乎帮助我们隔绝了这样的感觉。如果要具像化这样的时刻,我们回想起来的是猝不及防被项目学员给了一个拥抱的时候,是听到案主的真诚地说谢谢的时候,也是公益人朋友聚在一起聊这些话题时彼此互相懂得又相互鼓励的时候。 我们和我们的公益人朋友在探索公益的过程中,与他人和世界建立了各种连接,在这些连接中我们找到了自己会主动去做,做的时候会觉得有困难,但是做完又会开心雀跃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状态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想要体验的,不妨也试一试。 故事之外,我们在本期节目中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对一些有关公益的疑问做了一点探讨,比如: - 公益=免费? - 公益一定就是煽情苦涩的剧情设置吗? - 公益只用爱发电足够吗? - 公益是否必须要一周投入好几十个小时,还是也可以更轻松参加? 如果你还有更多对于公益的疑问和想法想要分享,欢迎随时在评论区留言! 时间戳: 00:02:28 意义感缺失?我们好像还好哎! 00:03:15 我的努力和行动真的可以帮助别人好一点点。 00:12:16 意义感新配置=螺丝钉的工作+副业搞公益。 00:16:27 轻松公益长啥样?楷楷组织一群伙伴妹妹探店。 00:20:58 好久没被人这么猝不及防地抱过了。 00:28:05 代理案件中的当事人从至暗时刻的成长。 00:34:44 公益的魅力在于它让人们认真对待彼此、看见彼此。 00:43:56 感性之外,公益的另一面是专业。 00:46:21 播客将来聊点儿啥? 00:50:59 关于公益的流言蜚语们。 「主播」:楷楷、弹弹 「剪辑」:佳哥 「Logo设计&校对」:江老师 「BGM」:冬日温暖(安眠曲)、夏日漱石-橘子海 「播客完整文字稿」在这里:qsl87f3uow.feishu.cn
自从7月人大性骚扰的事件发酵,楷楷和弹弹就一直想跟这个议题方向的公益人朋友一起聊一聊,所以临时加更了本期节目作为我们播客的首期。 而当我们在筹备、录制和剪辑这期节目的过程中,又有几起高校性骚扰事件的幸存者陆陆续续选择了发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又一轮的公众讨论与反思——讨论性骚扰是什么,反思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本期很开心邀请到了我们的公益人朋友月娇(性别工作坊·青年社群「酷爱睿思Queeris」发起人,莫纳什大学性别研究在读博士),跟我们组了一个"法律人和社会学人谈性骚扰"的聊天局。 - 反对性骚扰,需要内部举报、是对簿公堂,还是网上曝光? - 究竟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说,ta在性骚扰我? - 反对性骚扰:如何保护自我,支持他人?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与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 时间戳 04:23 人大事件回顾:专业级的证据呈现、迅速但也许并不彻底的高校反应 10:14 性骚扰行为的特点 15:11 社会学角度是怎么定义性骚扰的? 18:33 法律定义里的的"违背主观意愿"怎么来判断? 31:27 法律手段VS社交舆论手段 39:00 建立校园内部举报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可能性 47:18 性骚扰是权力不对等的产物:No means no, 但是 yes不一定是yes 1:01:24 主播们遭遇的性骚扰经历:恶心的微信言语挑逗与肢体接触 1:14:12 身边的人被性骚扰了,我可以做什么? 1:20:57 幸存者伙伴,你不是一个人 * 「主播」:楷楷、弹弹 * 「公益人朋友」:月娇 * 「剪辑」:佳哥 * 「BGM」 Hus Vid Havet by Detektivbyrån 小娟 by 谭维维 * Reference: 1. 1. 性骚扰普遍性:国际劳工组织《职场暴力和骚扰经历:全球首次调查》报告 2. 2. 性骚扰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0条 3. 3. 美国反性骚扰学术著作:凯瑟琳·麦金农《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 4. 4. 中国法院性骚扰案件研究(2018年-2020年)(刊登于《反歧视评论》) 5. 5. 美国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研究(刊登于《人权研究》) 6. 6. 相关机构及其产出: *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千千律所依托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以专职公益律师专职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作为机构特色,致力于推动包括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状况的改善和国家公益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遭遇职场性骚扰,应当怎么办》 《干货分享|遭遇职场(校园)性骚扰,应当如何及时搜集证据?》 《千千建言|关于尽快制定《高校性骚扰防治规范》的建议》 * 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源众是一家位于北京的从事妇女维权及推动性别平等的公益性机构。」 《防治性骚扰法律与司法审判案例研究报告 (2019-2021》 7.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