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遇吉岛,不会让你只喝一杯” 这一期不是常规访谈,而是北京收藏小册子的一次“3000订阅的内部会议+开放录制测试”。两位主播和老朋友 Cindy在遇吉岛咖啡,一边喝咖啡一边盘点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正式感谢 3000 位听众,同时把接下来准备“搞大一点”的几件事: * 「城市播客地图 × 长桌派」的小型圆桌活动 * 围绕“开店”“越野”等话题的线下开放录制 * 面向想开店/正在开店主理人的「创业小课」系列 * 以及未来可能的付内容 Cindy 则从“负责发弹幕的现场听众”视角复盘:为什么她愿意花时间跑来线下听你们聊?这件事对主理人、对普通听众、对人生“留下点什么”分别意味着什么。 你会听到: * 我们为什么把这期当成“3000订阅内部会议”:从五台山、730 城市播客地图,到“弄的挺好播客节”的各种启发。 * 「城市播客地图」升级版:每期一个主题,主理人+播客主播+爱好者+普通听众一起坐在长桌边聊天。 * 730“开个店”那场活动的复盘:为什么上半场顺、人又嗨,下半场就有点“干”?我们在形式上学到什么。 * 运动线的想象:从北马赛道、城市徒步,到“线路”这个话题怎么和 City Talk、城市生活连起来。 * 给主理人的「创业小课」雏形:请像遇吉岛姜老师这样的嘉宾,聊真实的开店经验,给想开店和已经有点迷惘的店主听。 * Cindy 视角: 为什么把“在小册子的线下录制里喝咖啡”当成生活里很值得的启发? 作为消费者,她如何因为一档节目,去找一位主理人、进入一个故事? * 从主理人故事到人生意义:一档节目怎样在别人的人生里留下一点点痕迹。 时间轴 01:13 正式感恩:三千粉丝、原始股东、打赏和付费节目的朋友们。 03:08 第一件事:城市播客地图的小活动,主理人+主播+爱好者+听众的小型圆桌派。 06:39 730XCastEP0活动回顾:上下半场的差异和“圆桌怎么才算活起来”。 15:39 运动线设想:北马赛道、城市看路、城市生活 × 跑步的开放录制。 20:37 第三档:给听众和嘉宾分别能提供什么价值?「主理人创业小课」的雏形。 23:44 Cindy 登场:作为“负责发弹幕的听众”一口气总结 24:32 录制+线下活动结合:为什么一边录节目一边喝咖啡,比一个人刷手机更有意义。 27:36 主理人的经验、失败和阶段感受,如何变成普通听众的生活启发。 30:12 从连锁咖啡到主理人咖啡:作为消费者,我到底在“参与什么故事”。 32:13 “在人生里留下点东西”:小册子这一年的起点、过程和可能的意义。 本期嘉宾 Cindy,发条狗和TA的朋友们主播,发条狗FightingGo美队 本期提到的节目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遇吉岛咖啡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0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EP. 52 本期嘉宾:翟超旭&何家俊(大喜咖啡创始人、Q-Grader认证讲师) 本期「小店」:大喜咖啡工作室,一个有温度的咖啡培训教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村文创园H03·大喜咖啡工作室(预约制) 也感谢听友@关五雪的共创和支持 本期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深入对话了「大喜咖啡工作室」的两位创始人——从云计算技术支持转型的翟老师,和从围棋教练跨界而来的何老师。我们将一起揭开咖啡培训行业的面纱,聊聊他们如何从胡同探店爱好者,成长为培养近2000名学员的专业导师的故事。他们也分享了关于咖啡考证、开店劝退、设备选择以及行业未来的一些硬核、真实的见解。 本期观点 * “咖啡豆品质决定了60%的风味,水质是家庭冲煮咖啡最被忽视的关键。” * “证书最大的价值是系统性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那张纸。” * “在劝退盲目开店的学员时,我们会先帮他算清一笔现实的成本账。” * “社区咖啡店的核心不是咖啡,而是‘社区’,是人与人的情感连接。” * “不要盲目复刻冠军的冲煮参数,好喝的前提是建立你自己的风味认知。” 时间戳 * 00:00:04 - 开场:节目与嘉宾介绍 * 00:00:39 - 跨界之路:从IT与围棋世界,如何一脚踏进咖啡的深坑? * 00:03:11 - 创业蜕变:从家中的小工作室到240平米的培训空间,“大喜”的喜悦如何传递? * 00:05:52 - 培训生态:谁来学咖啡培训?50%的学员竟然都想开店? * 00:11:51 - 团队协作:1+1>4的默契是如何炼成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 00:16:07 - 考证指南:从SCA到Q-Grader,咖啡证书是敲门砖还是“智商税”? * 00:19:50 - 行业观察:什么样的咖啡店能活下去?我们为何会“劝退”冲动创业者? * 00:25:10 - 技术争议:拉花重要还是风味重要?3D打印咖啡是未来吗? * 00:32:04 - 理性消费:家用咖啡设备怎么选?哪些工具是“智商税”? * 00:38:04 - 快问快答:在家冲煮最常见误区?快速提升技巧?出差怎么喝咖啡? * 01:28:45 - 未来展望:咖啡行业卷向何方?两位导师的终极梦想是什么? * 01:36:30 - 听友福利:惊喜彩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听友专属福利 可预约大喜咖啡体验课一次,详情请咨询小助手LigerMA。 关注「大喜咖啡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 / 小红书,获取最新课程信息。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图图 制作 / Liger 场地 /声湃轩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0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EP. 51 归山云 HillyCloud 从“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的心态转向出发,岩岩聊到她如何以买手选品与小规模线下酒局,把“云南的风土与松弛”装进一杯里。 在北京做了十余年品牌营销后,岩岩把对“味觉与审美”的痴迷转成事业:以买手选品为核心,围绕云南与外省优质小众酒款,串联社区小酒柜、艺术/咖啡空间与小型酒局,用真实的线下关系替代“虚幻的会员制/社群”。这是一段把生活方式当成事业的转场记。 本期嘉宾:岩岩,归山云主理人 小红书@和岩岩喝一杯,公众号@归山云HillyCloud 线下体验空间: @乐堺大象山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暴峪泉村56号 @老鹿的朋友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南石槽村幸福南路27号 您将听到: 从广告到买手:把内容与审美输出的底层能力,迁移到酒的选品叙事上;不自酿,专注“好喝且有记忆点”。 渠道与方法:展会/进口商、城市 tasting、小型酒局与朋友互荐;季度化酒单像做杂志。 社区逻辑:以小酒柜盘活律所、艺术空间、咖啡馆、美容院与小区等“非典型场景”,强调线下真实连接而非线上“社群话术”。 不做会员:会员制对运营要求高且易失真;目前坚持单品推荐+自由购买。 踩坑复盘:起订量与库存压力、学会拒绝不喜欢的酒、市集运营的冰与温控、主动吆喝。 产区观:云南/四川/西藏并称大香格里拉产区;纬度低、日照好,风味与新疆/甘肃显著不同。 推荐酒款(节目安利) 田园酿造·啤酒花火把梨(水果起泡) 风味:清爽草本香×梨的清甜,不带啤酒发酵苦味 酒精度:约 7%;约10°C饮用更佳 价位:¥188 适配:夜晚小酌/聚会易饮,亦可作为“非葡萄酒友好入口”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声湃轩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0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相信自己的味觉,不要相信标签;喜喝你喜欢喝的酒。”
本期是《北京生存小册子》成立一周年的特别节目 首先,感谢片头给出寄语的小伙伴们(按出场顺序): 姜老师@遇吉岛咖啡 Yǔjiā@Coffeeplus播客 Rio@巷贩小酒 良哥@咖啡沙龙 Cindy@发条狗 VC@午夜飞行 村长@玲珑塔门市部 三哥@旷野三哥 bobo@声湃 老袁@播客公社 然后,我们有新Logo了,感谢我们的小伙伴涵涵 这一年下来我们有了如下成长: * 节目定位与自我比喻:我们不是“种草”,而是“种树”——做长期、能自我滋养的城市内容生态;这一年“小树活下来了并在茁壮”,两周年再见是明确旗帜。 * 内容线扩展:在“主理人系列”之外,孵化出 CityTalk(城谓) 与“播客城市地图(XCast)”等联动,节目逐渐从“两个人的事”变成“多角色参与的场域”。 * 制作与设备:强调“低侵入”的现场外采方案(两套小蜜蜂+MicroAI+手机),让陌生嘉宾也能自然输出;设备不迷信“堆料”,平替即可,关键在内容完成度。 * 商业化与节奏:收入尚早,但已在谈合作,采取“打窝”思路,用节目带动周边服务与联动活动。 * 团队协作:设置“安全词”化解吐槽与情绪;对“散伙”的讨论更像是“单飞不解散”的结构预案。 * 同行与听友反馈:把“小册子”视作“重建附近”的城市播客样本,建议邀请更广泛的城市人物与跨界串台。 * 自评与里程碑:给出7–8分的评分——最重要的理由是“坚持了一年”。 确认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 长期主义:从“种草”转为“种树”,以系列化、社区化持续滋养内容与关系网。 * 慢内容+低侵入:设备与流程服务于“松弛真实”的对话体验,减少“被麦克风支配的表演感”。 * 完成度优先:提升剪辑与 highlights 的打磨,拉高单集的“制作完成度”。 * 生态化联动:CityTalk、城市播客地图让“陌生人相遇”产生化学反应,丰富叙事维度。 * 商业化耐心:区分用户与客户,用活动与服务“打窝”蓄水,别急着靠口播吃饭。 * 可持续的搭子关系:预留“单飞不解散”的架构弹性,用机制化沟通(安全词、冷/热处理)维持协作。 主播们的自我期许: Liger: 提升表达结构与转折衔接的“肌肉记忆”,借鉴优秀主持的提纲与口癖再内化。 提高剪辑效率与出片节奏,强化“完成度意识”。 优化时间管理,减少“压点到”的风险(你自己也把它点名为老大难)。 图图: 继续把控内容质量与流程,同时减少对合作方的“先验揣测”,用机制化沟通替代情绪反应。 维持“低侵入录制”的制作哲学与迭代心态。 嘉宾们的总结: * 真诚与人情味是核心驱动力: 节目之所以能坚持一年并获得听众的喜爱,并非因为高超的技巧或巨大的投入,而是因为两位主播的真诚与对城市生活的热爱。他们将自己对身边“耀眼普通人”的好奇心转化为节目内容,这种脚踏实地的创作方式让他们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 * 合作中的相互成就: Liger大喵和图图的合作关系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坦诚地聊到彼此的性格特质和在节目制作中的分歧,但最终都能找到共同的成长路径。图图的加入让节目有了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更多元的视角,而大喵的初心则为节目注入了人文关怀的灵魂,这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健康合作关系。 * 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 播客的名字叫《北京生存小册子》,但通过节目内容和这次复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想传达的,是让听众在北京这座城市,不只是“生存”,还能更好地“生活” 。这档播客通过分享街头巷尾的故事,帮助听众重新发现城市中的美好与附近的人情味,这正是城市播客的魅力所在。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 声湃轩北京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6点更新。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Apple播客等平台收听。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City Talk 城谓 vol. 09」 “开一个店,其实最大的成本是……心理成本。” 本期我们把“开店”的滤镜摘掉:外卖补贴到底谁买单、平台“同价规则”如何挤压利润、上线=再开 N 家店的隐性成本,以及合伙与算账的残酷细节。标题虽叫「不要开店」,并非反商业,而是用真实数字与机制提醒:如果你仍要开,也请更清醒地进入。 本期可听到 00:02:37|外卖大战看着热闹,最后“买单”的是商家。 00:03:11|外卖大战把商家供应链打崩:单子做不完、物料供不上。 00:04:08|老板都快变成平台的“牛马”了。 00:05:56|“外卖特供版”:店里羊肉,外卖换成鸭肉。 00:08:28|“不要开店”已分两类:线下店 vs 线上店。 00:16:49|一线城市房租占比 20%–30%(10元咖啡≈3元房租)。 00:18:57|原则上“毛利不能低于100%”(10块成本至少卖到20)。 00:19:52|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00:21:09|从赚钱角度看,最不推荐开“独立品牌/主理人”咖啡店。 00:23:19|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店主/店长的“心理成本”。 00:30:45|“看懂一个人,其实要花两万块钱。” 00:32:27|“一个好的合伙人,支持比金钱更重要。” 00:36:49|唯一会“推荐开店”的理由:去试一试,看看你还会不会再开。 00:54:09|“免房租”听着香,但园区越来越不免;装修期不想再砸钱。 00:56:19|房东眼红把铺位收回来自营,结果两年干黄。 01:03:05|谨慎“二房东/联营”:保底+流水提成+收银受控=又多了一个“爷”。 本期主播 《津津乐道》、《科技乱炖》朱峰 《津津乐道》、《不叁不肆》姝琦 《安全出口FM》老段 《北京生存小册子》、《图图的图书局》图图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Liger、图图 场地 /Still Coffee(大望路店)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联系我们 请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LigerMa),备注「听友」或「合作」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APP」搜索订阅「北京生存小册子」,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收听。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Spotify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EP. 47 用炸鸡传递快乐 本期嘉宾 许太阳,一个要成为炸鸡之王的男人,许太阳炸鸡创始人、太阳探店plus主理人(B站、抖音) 本期小店 许太阳炸鸡(阜成门店),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号万通金钟中心B1,顺天府超市门口 您将听到: 00:45 从 IT 工程师到“炸鸡探店”KOL:拍片爆火→全国吃遍数百家炸鸡→决心自己开店 03:50 炸鸡分类大拆解:老北京美式 vs. 韩式刷酱 vs. 日式唐扬 & 为什么郑州工人路炸鸡是天花板 08:30“用炸鸡传递快乐”——童年味觉记忆、90 年代北京炸鸡浪潮、味型共鸣与情怀营销 18:40供应链八个月炼成记: • 选全产业链工厂(孵化—屠宰—分割—速冻一体) • 鲜鸡 vs. 冻鸡成本差与品质坑 • 加盟=量→议价权→成本再降 29:10批量踩坑实录:一次报废 10 吨肉、被小厂“低价料”骗、生产排期 & 资金周转危机 41:55天津旗舰店 & KOL 合伙新模式:粉丝监督+高密度反馈带来的连锁迭代 47:30选址铁律:大学/走读高中 > 商场;北上房租 vs. 下沉市场对比;师范院校“极致性价比”陷阱 58:00热爱驱动的产品研发: • 手枪腿(王冠明珠) • 即将上线的大鸡柳(整肉,单粉裹)& 咖啡沾酱脑洞 70:00 千店目标 & 出海野心:菲律宾 / 马来西亚在谈,最终想卷到美国 *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声湃轩北京 *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6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 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City Talk 城谓 vol.08」 本期介绍 这期节目我们邀约娃衣作者小迪,从自己入局娃衣设计的亲身经历聊起,聊到娃圈文化。剪辑的时候,我们又查了一下当前的娃圈经济规模,至少达10亿元以上(仅棉花娃娃品类),若计入娃衣、配饰及衍生服务,实际市场规模更大。在情绪消费、IP赋能和年轻群体社交需求的推动下,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潮玩产业的重要细分赛道。 从这个娃娃,我们又聊到“真”娃,聊到北京暑期遛娃指南,主题乐园、公园、博物馆等等,当然这些目的地不限于遛娃,自己或三五好友一起逛也是ok的,只是最近太热了,昨天刚刚立秋,出行请警惕秋老虎。 北京暑期带娃游玩建议 * 饮食:推荐本地特色连锁,保障安全品质,避免不知名小店以防拉肚子。 * 穿衣:给娃多带衣服,采用洋葱穿衣法,分贴身层、保暖层、防风层。 * 住宿:建议住好一点,可选择能洗衣服的精品连锁、民宿。 * 出行:暑期带小朋友别吝啬打车,避免中暑。 本期嘉宾 小迪,娃衣作者,「宅未娃衣Takumi」主理人。 本期您将听到 00:03:05 从建筑师到娃衣作者的小迪 00:07:50 娃衣量产困境 00:13:52 当前娃圈规模,以及从零入局的难度 00:21:13 北京主题乐园体验与评价 00:38:19 更多北京亲子游玩地推荐 00:50:18 北京公园与博物馆推荐 01:11:52 其他游玩推荐与暑期游玩建议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Liger 场地 / 声湃轩北京 收录设备 / 罗德麦克风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联系我们 请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LigerMa),备注「听友」或「合作」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APP」搜索订阅「北京生存小册子」,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收听。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Spotify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EP. 46 “咖啡,让我有了对世界的多元想象,我们想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最后,还是用一种直觉式的减法,创造了一个小小的窄门,门越窄,里面的世界越大。” 本期,我们让李蕊换一个身份来聊聊SIPHON HOUSE和这儿只有咖啡慢闪(小红书)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与慢闪一起成长的午夜飞行的主播VC,一同回顾这4年的经历 SIPHON HOUSE从北京二环里的东西搬到了五环边的郎园Station,这里祝生意兴隆 【本期小店】SIPHON HOUSE 虹吸咖啡专门店 郎园StationC11-8 京城咖啡慢闪店 您将听到: * 01:11 回顾慢闪咖啡最初的故事,云南产区的杯测经历,以及早期在东四四条「大宇宙精酿」的合作经历。 * 04:22 云南咖啡产季科普,最适合品尝云南咖啡的时节。 * 05:10 VC分享初次接触慢闪咖啡的经历(瑰夏咖啡)。 * 08:12 李蕊聊为何喜欢在胡同开店,以及自己对胡同氛围的逐渐喜爱。 * 10:34 蕊分享在胡同录音、收集各种城市声音的乐趣。 * 16:04 新店搬迁到朗园的原因、选址过程和快速装修的挑战。 * 19:50 新店装修风格的设计理念:「开放空间」与「虹吸墙」的重要性。 * 25:26 朗园新店户外外摆区的设计,可容纳人数与未来活动构想。 * 27:53 搬家过程趣闻:打包300个虹吸壶和搬运难题。 * 32:48 酒精灯和卤素灯冲煮虹吸咖啡的比较与特点。 * 37:18 蕊分享历届慢闪主题背后的故事:「这儿只有云南」、「这儿只有瑰夏」以及最特别的「具象」主题。 * 45:57 关于云南咖啡特殊处理豆子的讨论。 * 47:01 蕊分享慢闪咖啡在上海的短期体验,以及上海顾客群的印象。 * 50:34 慢闪主题的选择如何群策群力,由顾客和朋友推动创意。 * 58:58 蕊与VC回顾合作「窄门里的世界」主题展览的策划缘起。 * 1:03:13 李蕊分享最近韩国之行的咖啡体验,特别提到韩国蓝瓶咖啡的惊艳经历(没有阿拉比卡的咖啡体验)。 * 1:20:40 蕊计划未来在东京尝试推广浅烘虹吸咖啡,探讨中日咖啡文化交流。 互动活动 为“这儿只有”提供想法,天马行空,直接本集就在下面留言即可,选中后“这儿只有”提供的会有神秘大奖,本次活动解释权归“这儿只有咖啡慢闪”项目所有 *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 制作 / 图图 场地 /声湃轩北京 *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6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 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City Talk 城谓 vol.07」 本期介绍 咖啡,也是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是一座咖啡城市 上千家的咖啡馆,无论你在闹市,还是在社区总有一种方式让你打开咖啡馆的大门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咖啡与北京这座城市的事情 本期嘉宾 格里高利,咖啡爱好者,咖啡豆比发起人(公众号:咖啡豆比) 本期您将听到: 连锁普及,精品突围 * 瑞幸的大宗直采和“9.9 元小黑杯”把原本小众的精品概念推向大众,甚至改变了中国咖啡进出口量级。 * 连锁的便利与价格优势无法忽视,但“好咖啡”并不与连锁或独立划等号。 * 真正的精品标准 = 80 分以上生豆 + 稳定萃取 + 有温度的服务与空间。 * 受房租、物流、自烘监管等限制,北京能同时满足这三项的独立店不足两百家,仅占独立店两成左右。 情绪价值与城市社交 对多数人来说,咖啡馆不仅卖咖啡,还卖氛围:一缕阳光、几句寒暄、独家甜品,都是“回头客”愿意掏钱的重要理由。反之,即便用再贵的豆子,如果空间与服务拉胯,也难留人心。 豆子知识与市场乱象 * 非洲 TH 批次、巴拿马 BOP 等拍卖豆动辄上万元一公斤,却因“批次不锁仓”出现真伪混卖;下单前最好核实卖家是否参与拍卖、能否提供原批次信息。 * 中国虽是巴拿马顶级豆最大买家,却在规则制定上几乎没话语权,消费者只能靠“用脚投票”筛选靠谱商家。 调味与“科技豆”四种做法(仅探讨,勿模仿) * 1、熟豆喷香油 * 2、水果 / 香料与咖啡共同发酵 * 3、发酵期额外投料强化风味 * 4、直接用人工香精浸泡生豆 * 法律仅规定“咖啡豆不得添加香精”,但检测难度大,市场灰度极广。若入口黏腻、喝后肠胃不适,八成是“科技含量”过高,建议谨慎购买。 奶咖与拉花 * 过于复杂的拉花会显著降温;真正左右风味的是奶。近年咖啡店青睐保质期 7–14 天的高温鲜奶:甜感好、易打发、成本可控。 * 燕麦奶、豆奶等植物基选项侧重健康或环保,但添加物较多,风味与热量不一定低。 温馨提醒 * 想喝“稳稳的好味道”,拼配往往比单一产区更能保证全年一致性。 * 追拍卖豆要看渠道资质,别被高价或奖牌迷惑。 * 喜欢的独立咖啡馆请多光顾——消费才是留住城市味道的最好方式。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 声湃轩北京 收录设备 / 罗德麦克风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联系我们 请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LigerMa),备注「听友」或「合作」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APP」搜索订阅「北京生存小册子」,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收听。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Spotify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前店后访】EP. 45 * 本期介绍 JM Cafe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独立咖啡品牌,老店位于北锣鼓巷。 后来陆陆续续开了三四家新店,看起来有点网红属性,但在图图眼里,JM咖啡的水平和风味始终不那么“网红”,是ok的。 直到最新的位于东四的Cafe+,惊艳了图图。 于是他一直惦记着找JM对谈一期,也感谢我们之前的嘉宾润sir,帮我们促成了这期节目。 (JM Cafe+的二层,我们在这个漂亮的露台录了这期节目。) * 本期嘉宾:歪歪,JM Cafe合伙人、品控 * 本期小店: JM Cafe(北锣店),东城区北锣鼓巷45号 JM Cafe(白塔寺店),西城区宫门口东岔29号 JM Cafe·Bakery,西城区宫门口东岔30号 JM Cafe(团结湖店),朝阳区姚家园路与团结湖路交汇处东南侧 JM Cafe+,东城区东四北大街360号 * 听友福利:JM手冲咖啡兴趣课,共3份。 参与方式:订阅小册子、收听本期节目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加入听友群,群内抽奖,抽奖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 本期制作 策划 / Liger 剪辑 / Liger 场地 / JM Cafe+ * 关于我们 《北京生存小册子》是一档探索城市生活与人文故事的播客,每周五早6点更新。 您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 欢迎留言互动。 欢迎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ID:LigerMa),请备注「听友」或「合作」。
「City Talk 城谓 vol.06.02」 本节目上半部分:北京城市的B面 (上)丨从帝都绘到都会说 “如果北京是一辆坐得不太满的地铁,大致有100人,其中有2个人不识字,37个人没有北京户口,父辈就出生在北京的只有不到3个人。所以说,别拿自己不当北京人,你不是,他也不是!” 帝都绘的传播逐渐从北京本地扩展到更广阔的文化主题,他们谈论了城市中的自然和历史遗产等新领域。 在《京城绘·山川风物》讨论了北京的山水地理、绿色空间和生物多样性,探讨“为什么北京明明很绿,大家却感受不到”的话题。他们从城市规划和管理角度提出了提高市民“绿色感知度”的思考,并分享了北京小众公园、城区观山视角等趣味内容清单。 在与午夜飞行播客合作的节目中,李明扬深入聊了老城保护与文化遗产:从老建筑如何活化利用,到大运河申遗带来的改变,再到古镇里出现麦当劳星巴克是否合适等问题,一一阐述帝都绘的观点。 这些讨论表明帝都绘的内容版图已超越传统的城市规划话题,延伸到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领域,同时仍然保持着信息可视化和故事性的特色——比如他们谈到,不应只追求“老”的元素,有时新的东西更能反映文化活力;又比如提出“会讲故事”是文化遗产成功申遗的关键,反映出他们对传播策略的专业洞见 。 本期嘉宾 宋壮壮,设计师,帝都绘联合创始人,都会说主播。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曾就职于建筑设计与文物保护领域,如今致力于通过信息设计探究并解释城市,从而让更多人认识并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李明扬,帝都绘联合创始人,都会说主播。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大学期间加入由北京四中建筑系校友发起的“我们聊建筑”建筑与城市规划普及教育项目,2015年-2017年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在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及清华附中开设建筑学学校本选修课程。2016年起与搭档宋壮壮创办“帝都绘”公众号,创作城市图解、地图和绘本,试图从图像的视角探究并解释城市。 相关账号 帝都绘(播客:都会说;小红书:帝都生存指南;公众号&视频号:帝都绘) 本期你将听到: - 城市边界再发现 1. “五环外”的北京到底长什么样? 京郊 400 余个城乡接合部村庄的去留博弈:哪些正在被“城市化”,哪些坚持“做自己”?如果做一次《北京边缘图鉴》,选什么指标(人口流动/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缺口)? 2. 通勤者的“双城心态”:燕郊、天津武清的“影子北京”生活圈如何改变主城区气味、声音、垃圾产量? - 超级基建的二次生命 1. “后奥运”场馆使用率真实数据长什么样? 鸟巢、水立方、速滑馆:谁活得更好? 高铁 + 地铁双千公里时代:北京还有没有必要再造新“超级枢纽”?把北京站-北京西-北京丰台-朝阳站放在 24h 人流热力图上,会发现什么城市空洞? -人口变奏与社区情感 1. “北漂 1.0-2.0-3.0”世代画像:95 后留京率、京籍配偶率、子女入学路径差异;如果让三代北漂各自画一张“心中北京地图”,帝都绘期待看到的最大落差是什么? 2. 胡同 vs. 商品房:邻里温度计 用传感器 + 社交媒体爬虫双数据,看哪种社区的“自发互助频次”更高? - 夜经济与感官北京 1. 午夜 0-6 点的“24 小时城市切换”:把电表负荷、外卖骑手 GPS、噪声分贝叠合,能否绘出北京人的“不眠轨迹”?帝都绘想象中的“北京夜经济指纹”长什么样?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 声湃轩北京 收录设备 / 罗德麦克风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联系我们 请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LigerMa),备注「听友」或「合作」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APP」搜索订阅「北京生存小册子」,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收听。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Spotify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City Talk 城谓 vol.06.01」 本期介绍 北京,中国的首都 更是一座城市 有这么一群小伙伴,从城市的各个视角来讲述北京 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这就是帝都绘(播客:都会说;小红书:帝都生存指南;公众号&视频号:帝都绘) 本期嘉宾 宋壮壮,设计师,帝都绘联合创始人,都会说主播。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曾就职于建筑设计与文物保护领域,如今致力于通过信息设计探究并解释城市,从而让更多人认识并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李明扬,帝都绘联合创始人,都会说主播。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大学期间加入由北京四中建筑系校友发起的“我们聊建筑”建筑与城市规划普及教育项目,2015年-2017年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在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及清华附中开设建筑学学校本选修课程。2016年起与搭档宋壮壮创办“帝都绘”公众号,创作城市图解、地图和绘本,试图从图像的视角探究并解释城市。 本期您将听到: - 团队 DNA & 文化氛围 1. “小作坊” or “工作室” 2.0? 现在内部正式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是怎样的? 你们如何保持“松弛感”同时又把复杂项目做成? 2. 文化原点 除了“热爱北京”,有没有一条更底层的价值准则在筛人或做决策? 有哪些看似“离谱”却极能代表帝都绘气质的内部梗或仪式? - 日常协作与项目管理 1. 从灵感到长图:全流程拆解 选题会长什么样?谁拍板? 数据、文本、视觉三条线怎样并行? 过去一年试水了哪些新的协作工具/AI 工作流?踩过什么坑? 2. 跨界合作“化缘”术 最难搞定的数据来源是谁?用过哪些谈判策略? 怎么确保合作单位不过度干预内容?有无“软性红线”案例? - 商业化与可持续 1. “半公益 + 半商业” 的账本 品牌延展 是否考虑自有文创/IP(桌游、盲盒、潮玩等)?做还是不做的关键判断点? 在保持学术/公共气质的同时,如何避免被标签为“又一个文创品牌”? - 失败与修正 1. “被枪毙”的选题 分享一个最终放弃的选题:为什么放弃?学到什么? 有没有发布后被猛烈质疑、你们觉得的“翻车”案例?事后如何公关&反思? 2. 团队低谷时刻 压力最大/差点散伙的一次具体经历。 大家各自的心理调适办法与互相支持机制。 - 从“帝都”到“众城” 1. 海外城市计划 北京经验哪些可复制?哪些水土不服? 面向全球华人城市(如新加坡、温哥华)的图解需求想象。 下半部分请移步: 北京城市的B面(下)丨帝都绘的北京“不正经”冷知识 本期书单 大运河:发现、传承流动的文化 帝都绘工作室 京城绘·山川风物 帝都绘工作室 长城绘:发现、传承流动的文化 帝都绘工作室 中轴线 帝都绘工作室 本期制作 策划 / 图图 制作 / 图图 场地 / 声湃轩北京 收录设备 / 罗德麦克风 关于主播 Liger里个儿,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越野跑爱好者,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一个拒绝做MBTI的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位有趣的父亲。播客图图的图书局主播。 联系我们 请添加小助手豆汁儿(微信:LigerMa),备注「听友」或「合作」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APP」搜索订阅「北京生存小册子」,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在「苹果Podcast」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收听。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Spotify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