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露脆弱是我们对他人信任的表现,是我们加深彼此关系的方式,也算是一种技术。本期我们借着《深度关系》这本书,展开一下非暴力沟通为什么这么强调表露脆弱的力量。 本期要点: 15%法则 三个同心的圆环——离圆心越远,安全感越少(见下图)。中间最小的圆环是舒适区。这个区域代表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或做出的事。对于这些事情,你感到完全放心。最外层的圆环是危险区,是你不会考虑做或说的事,因为很可能造成负面的后果。 “舒适区”和“危险区”之间的圆环叫“学习区”。对于这个区域里的事情, 很有可能会不确定别人会有何反应。在这个区域内,人们通常能学到一些东西。 如果担心冒险进入学习区,可能会有无意中陷入危险区的风险。这时要稍做尝试,只踏入学习区15%的区域。 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即便遇到坏事,也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互动,就能帮助别人进一步地了解自己。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历,就可以考虑再前进15%了。 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如此这般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内疚、羞愧和压抑,我们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第二种选择是指责对方,将错误归咎到对方身上。此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选择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感到伤心,并发现伤心的感受来自内在的需要——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 第四种选择是关注对方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关注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价值观或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是为自身的感受负责。 “了解对方的情况”包含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你的话是他们想听的,还是你想说的? 第二个维度是,你的回应是否与对方处在同一个情绪层面上? 第三个维度是,你看世界的角度与他们是否相同? 第四个维度是,你是不是没有对他人真正关心的事情做出回应? 共情、同情和建议 共情是一种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痛苦的简单理解和同情,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交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共情不是同情,也不是情绪感染,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通过共情,医生可以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同情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反应。它常常与怜悯相关,是道德区别的主要源泉。同情心不仅仅是对患者痛苦的简单理解和同情,更是一种深度的共情,是医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患者的情绪,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困扰。 建议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提出的解决方案或意见。虽然证据中没有直接提到建议的具体内容,但可以推测,建议通常是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改善状况。 共情和同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共情更强调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情感交流,而同情则更多地体现为对他人痛苦的简单理解和怜悯。建议则是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美】大卫·布拉德福德;卡罗尔·罗宾
面对公众,可能非暴力沟通就无效了,那么怎么才能“暴力沟通”呢? 可能你也发现了,这个加上了引号,因为这里所说的暴力实际是指的说服力等级的“武器级” 就着美国新一届总统已经确认,聊一聊他上一次能够成功当选的一个点——说服力 今天我们就着这个思路,你将听到: - 特朗普能够当选的重要思路 - 打造对的印象,比说给你听重要 - 理性的对面不是感性,而是非理性 - 非理性的来源是认知失调与确认偏误 - 特朗普实际是怎么说服的 - 催眠=预说服 - 说服力不适合所有人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以大制胜 【加拿大】斯科特·亚当斯
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分支,哲学大框架下的一员。 科学技术哲学,在当代中文语境当中,来自于“自然辩证法”。 科学哲学,我们总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哲学家,比如说提出“证伪”理论的波普尔,提出“范式”理论的库恩。 今天我们从食物开始,最终回到食物,你将听到: 01:24 技术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02:30 赫伯特·马尔库塞与《单向度的人》 05:20 什么是“单向度”One-Dimensional 19:55 马尔库塞的解法 24:00 教育领域的避免-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君子不器” 32:25 从关注食物到关注影响素 35:00 为什么要讨论食物本身 37:10 如何吃得更健康 本期大家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是德国裔美国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以他对社会批判理论和激进政治思想的贡献而闻名。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在20世纪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推动了批判理论的发展。 代表作:《理性与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单向度的人》(1964)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为食物辩护:食者的宣言 【美】迈克尔·波伦 日常的深处:日用之物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王小伟 科技想要什么 【美】凯文·凯利
冥想,一种回归身体,与自我链接的的方法,你听到的打坐、正念、禅修都与它息息相关 冥想与当下、与未来会发生什么? -冥想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冥想与科技 -冥想的疗愈作用 -各种疗愈课程的“坑” -最后是要自己构建场域,而不是依赖他人 本期局中人 远方,冥想引导者,小红书博主(@远方),大厂员工,热爱生活的一位父亲。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正念疗愈的力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美】乔恩·卡巴金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佛学为什么是真的)【美】罗伯特·赖特
当我们谈到科技时,通常会认为它是人类的工具,是为了满足我们需求的产物。然而,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里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科技不仅仅是一堆物件的集合,而是有自身“意图”的“技基”(Technium),一种自我演化、自我组织的技术生态系统。在凯利看来,科技与自然界中的生命一样,有其内在的驱动力和需求。 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但它确实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的本质——科技是否只是我们控制的对象,还是像生命一样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今天,我将从凯利的核心观点出发,和大家探讨科技是否真的具有“想要”的东西。 -科技的“生命化”特征 -技术进化的趋势:科技进化的规律 -人类与科技的协同进化 -自由意志与技术选择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 中信出版集团 2011年11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3年9月(修订版)
冥想,一种回归身体,与自我链接的的方法,你听到的打坐、正念、禅修都与它息息相关 那么,冥想是什么? -从缓解自己的焦虑开始 -从自我学习到助人者的故事-冥想引导者的远方的故事 -“观呼吸”是一个比较好的入门方法 -关于冥想的种种误区 -正念与冥想 本期局中人 远方,冥想引导者,小红书博主(@远方),大厂员工,热爱生活的一位父亲。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活在当下”指南 waking up【加拿大】萨姆·哈里斯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佛学为什么是真的)【美】罗伯特·赖特
这期节目我们继续向野生专家致敬,我们有幸访谈到了跑者日历/装备说/PB计划的主播佳凝&南子 跑步,并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只是我们喜欢的一项运动,一双鞋,一条路,一个人足矣。 跑步,也可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运动完总会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总想对你说点什么。 跑步,也可以成为生活和工作,“看似的卷,只是我的专业,我更喜欢” ——来自一群真正把爱好当做职业的小伙伴-跑者日历 本期有很多惊喜: 01:16 跑者日历就是一档“跑者的朋友圈” 08:28 跑步的人可能很多都是i人 14:50 节目是可以孵化节目的 18:43 “接下来的规划就是好好规划一下” 23:40 跑步小白如何开始跑步 24:38 做做运动评估是对自己的保护 26:58 差生文具多-听听装备说 31:07 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33:12 来自跑者的书籍推荐 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 BQ=Boston Marathon Qualifying Standards,波士顿马拉松的达标成绩 UTMB=Ultra Trial du Mon-Blanc,全称为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耐力赛 本期局中人 佳凝,跑者日历/装备说/PB计划主播 南子,跑者日历/装备说/PB计划主播 Liger大喵,北京生存小册子主播,ENFP,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互联网产品经理,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聊到的节目 跑者日历/装备说/PB计划 完整访谈链接 “跑完马拉松和越野赛都先录个播客再休息是种怎样的体验?”feat. 跑者日历 本期书单 强风吹拂【日】三浦紫苑 比山更高 宋明蔚
这期节目是跟前面很多期都不太一样,算是一次break,但是依旧保持着知识密度和节奏感。 我模仿者B站up小约翰可汗,写一段关于咖啡的小段子 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买卖的诞生地 职场人辞职创业的第一意向 充满玄学的世界饮料 ——咖啡 西雅图的第二家星巴克(1977年开业) 相信这个是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咖啡的第一印象,那我们就开启这一场简单的咖啡之旅吧: 01:34 咖啡的起源古柯法王国-埃塞俄比亚 04:32 走出非洲的第一站-也门摩卡 06:43 间谍开的咖啡馆-蓝瓶之屋-拿铁咖啡和卡布奇诺的诞生地 09:39 巴西咖啡的由来 13:23 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中心-政治、经济、宗教 咖啡馆中讨论战事 14:27 1688年劳埃德保险公司的诞生 16:38 难伺候的咖啡树 20:32 咖啡提神醒脑的原理,与之类似的还有茶碱和可可碱 咖啡因的化学名叫做1-3-7三甲基黄嘌呤,也就是,在黄嘌呤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甲基。 去掉了1位上的1个甲基,当然也一样叫做二甲基黄嘌呤,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可可碱。 去掉了7位上的1个甲基,仍然叫二甲基黄嘌呤,但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茶碱。 22:00 咖啡饮用的最佳时机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咖啡瘾史:一场穿越800年的咖啡冒险【美】斯图尔德·李·艾伦
这是一个新的系列,我将会把我最近新学到的,和我又有了新的感悟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本期你将听到: 01:08 框架指的是什么? 03:51 问题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问题-分离焦虑怎么办? 06:44 可怕的简化、乌托邦症候群与悖论 18:00 解决问题就是跳出来,寻找第二序的改变 21:40 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的“疯狂化” 27:28 所有厌食症的患者都是害怕肥胖么? 30:36 抑郁不是感冒 41:30 平静不需要逃离世界,也可以吃着汉堡看着脱口秀 MRI-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心智研究所 莱昂纳德·诺曼·科恩 Leonard Norman Cohen 1934年9月21日-2016年11月7日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美】 保罗·瓦茨拉维克 /【美】约翰·威克兰德 / 【美】理查德·菲什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美】亿森·沃特斯 安静的力量:通往止境的冒险 【美】皮克·耶尔
转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转变中如果找个“坎”,那就是中年。但是,中年不仅仅是个生理概念,也是个心理概念,或者说是个均值。 每个人都会走上我们自己的中年之路,面对现实。 之所以打败魔法的不是魔法也不是英雄,是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在脑内塑造出来的,然而接受并且承认现实,才是能把自己拉回来的关键,找到真正自己的关键。 找到真正的自己,并非易事,也非快事,但是是一件幸事,今天你将听到: -什么是魔法思维、英雄思维和现实思维 -三种思维对应的人的四个阶段 -何为自性(the Self) -“独处”是了解自己的自性的一种方法,就是自我咨询,就是“交换意见”(Auseinandersetzung) -怎么转向自我到自性的轴 -《人生的五个篇章》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美】詹姆斯·霍利斯 中年之路2: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美】詹姆斯·霍利斯
这期节目算是对之前很多内容的一下总结,从一个体系搭建者的视角,借助古典老师这本新书《不上班咖啡馆》来给各位局里人讲述一下这个体系,如何从个体层面面对变化。 我们总会遇上问题,我们从一个求助者会逐渐变成探索者,从探索者开始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然后反过来帮助更多的小伙伴。“很多专家,都是曾经的病人”,进而因为搭建、助人成为专家。 本期节目将参与到今年播客年度书单计划当中。播客年度书单是由播客公社发起的公共计划,旨在通过播客向大众宣传当年出版的优质图书。完整书单将在年底正式公布。 本期你将听到: 02:00 成长链路的构建 04:23 成长链路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和勇气——小红马的故事 06:15 能力的不匹配 10:32 角色的不匹配 14:22 价值观的不匹配,无法打开格局,价值链的拓展 18:01 心力的不匹配——面对压力 11:31 对于压力的认知——“第二支箭”-思维的我 27:37 不忘初心,新的力量——“粪坑中的007”-初心游戏 35:56 做个不完美主义者 39:00 工作、生活是一体的,因为体验者是我们自己,是一个人,完完整整的人——非暴力沟通没有职场篇 40:19 人赋予生活于意义,而不是生活赋予我们意义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不上班咖啡馆 古典
今天是一期串台节目,是我和另一位小伙伴 @Liger里个儿 一起录制的,叫做《北京生存小册子》,主要做各类店主的专访。 之所以转这期,还是有点特殊,具体怎么特殊,我们来听一听吧 为了保持神秘,我今天隐去时间轴。 本期局中人 老吴,CafeStory老铺主理人,一家坐落于天津南开区的社区咖啡馆,2013年开业的时候叫做咖啡记,之所以叫做老铺因为已经开了11年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青年路323号,格调春天花园商业街19号楼底商。 Liger里个儿,美食节&咖啡节主办,前中厂产品经理,做播客是想通过聊天获得些许启发。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北京生存小册子 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 本期场地 Jungle畔咖啡 朝阳区霞光里5号普瑞电子大厦1层 无界音乐空间驻地(之一,一般周五晚上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