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聚焦搞钱&搞流量这一热门话题,探讨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搞钱思维,挖掘普通人也能借鉴的财富密码。 我们邀请了串台嘉宾当小时,她从大学开始找寻商业机会,到现在开了自己的营销公司,是名副其实的搞钱女孩。当当跟我们聊了聊赚钱路上的故事,还分享了她总结的心得——如何积累属于自己的“流量”,让自己喜欢的事和擅长的事帮自己“赚钱”。 “你见到过、接触过很多非常有钱非常成功的人,你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你身边都是跟你一样的人的话,其实是很难跳出这种状态的。” 本期人物: 串台主播丨当小时 《搞钱搞流量》主播/成都当前传播CEO * 从曾经 10 元就可以拍一套的摄影师到全网百万粉丝客单价到四位数的网红摄影师,出版一本摄影集,《旅读中国》 3 年签约专栏作家 * 后来转型成为了新媒体电商从和别人合作到个人单干,实现了跨品牌,跨平台,跨线上线下,跨内容种草的全域电商 * 转型营销运营,三个月实现变现,月销 50W+ 嘉宾个人访谈: 30岁美女摄影师辞职环球旅行,靠穿汉服在国外爆火:中国女孩都这么美吗!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内容索引: 02:01 本科开始的搞钱经历——从10元一套到全网百万粉丝客单价四位数的网红摄影 05:54 在金钱能量高的圈子里,自己会不自觉地被影响 13:51 从打工人到自由职业,最大的挑战是管理自己 15:41 草台班子也是有门槛的,做成事情的人有站上舞台的能力 22:50 贵人不断出现的前提是做好自我的营销和曝光 27:28 建立起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的心态需要制作一定的微小的正反馈 33:20 勇气是可以练习的,做具体的事情,先做,先下场 35:10 调整心态,把注意力放在30%的成功概率上面 38:52 见到过、接触过很多非常有钱或者成功的人以后,你就相信自己能做到 40:37 钱可以带来一定的松弛感,让你更能去追求想要的方向 45:27 遇到困难就绕过困难,不要让策略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对懒惰 46:14 播客商业化的探讨:作为一个搞钱搞流量的播客,是如何搞钱搞流量的 BGM: 开头:Grandfather's Waltz-Stan Getz/Bill Evans 间奏:The Moon Arising-Ketil Bjornstad 结尾:Yellow-Coldplay
这期嘉宾是阿带和加一认识了很久但一直没机会见面的朋友,李然去年在安吉余村创立了“兜内咖啡”,带领文益社一群对乡村创业和咖啡颇有兴趣的青年朋友做了和公益有关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进村做咖啡是件很不主流的事,但成了李然和很多青年朋友尝试“青年在村”和公益商业这场停不下来的创业游戏。 “兜内就是捐款、捐赠‘Donate’的中文直译,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推广捐赠的文化,就是我们每卖出一杯咖啡或者一个文创周边,就捐赠一块钱到余村有余公益生态圈的慈善基金中。” 除了咖啡店,李然还创立了青年灵感便利店及屿光青旅Enlighten Hostel,形成「在村美好生活业态」,为青年提供互动、交流、创造的场域。她同时发起了「青年在村计划」,倡导青年参与乡村建设,打破城乡、年龄的藩篱,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和创造力。社区活动和宠物友好,可能是在城市里需要花很多预算去实现的事情,不过是他们在村里不咋花钱也不太费力的“生活方式”。我们可能在商业里听说了太多的“生活方式”概念,但这才是生活方式本身。李然最近在台州开了第二家“兜内咖啡”,未来也会在景德也会回到上海开第三家、第四家咖啡店,欢迎大家光顾,享受咖啡、乡村阳光和“小而美”的生活。 我们需要健康、需要热爱、需要有时间去讨论诗歌和爱情,也需要白菜五毛钱一斤这样接地气的东西。 本期人物: 嘉宾丨李然:文益社品牌主理人&兜内咖啡主理人(小红书:然)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内容索引: 1:30 文益社的起源(关于人文、公益、社会的人类行动集合) 4:18 从城市社区到青年在村:从“小而美”到“兜内咖啡” 6:00 城市限制了我们蓬勃的创造欲 8:55 商业向善的公益也是“会赚钱”的 10:20 为什么选择余村开第一家“兜内咖啡” 13:10 “灵感便利店”成为每个在地设计师的新家 16:20 “美好生活业态”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公益 17:10 理想主义是内在价值,但不是标榜 22:28 我们在做商业,但都是围绕公益社会和美好生活方式 26:15 我不知道有没有拯救世界,但至少拯救了我们这群人 29:00 什么样的年轻人会进入乡村? 32:05 这个世界会好吗?会的 33:10 希望可以继续做乡村和青年人的“连接者” 本期提及: 余村: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是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竹海景区所在地。村域呈东西走向,群山环抱,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余村“两山”景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省级“两山”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是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NGO/民非: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BGM: 开头:Crumbs-Jordan Dennis,Blasko 间奏:If I Had You-Hank Jones 结尾:至少做一件离谱的事-Kiri T 关于“兜内咖啡”(余村):
从被动在人潮拥挤的教育环境长大,到身边开始认识和拥有关系要好的一群朋友,我们似乎在“朋友”这两个字的陪伴下才真正经历成长。我们习惯在伤心时给朋友打去一通电话哭诉一场,也习惯在获得幸福的一件件小事后第一时间分享给身边最亲近的他们。 下个月是陪伴我们无数个欢笑哭泣、孤独欢闹的夜晚的美剧《老友记》开播三十周年。受制于引进,尽管真正被引进上线哔哩哔哩已经是2020年了,但它始终是我们讨论爱情、友情最好的生活范本。这部剧不能说是被“追”完的,因为在它剧终时,我们才刚刚开始长大,但这依旧不影响它成为我们时刻拥有爱情友情、酸甜苦辣的“成人童话故事”。 《老友记》是非常罕见的,无先后番位,六人均是主角的神剧。身上独特的个性,恰到好处地对应六个角色,每个角色身上的标签都能给观众深入的代入感。他们像极了我们身边性格各异的朋友,有时也像极了我们自己,那种互相争吵又拥抱释怀、彼此给予温暖的关系恰恰是我们希望拥有的最好的友情状态。 这一次,让我们借老友记30周岁的生日,聊聊和从小到大的朋友们的故事。致我们的朋友们。 如果给我这样的十年,我会有在身边笑闹着的心爱朋友。 老友记,30周年生日快乐。 本期人物: 串台主播丨豆米:有点E的INTJ / 搞点戏剧的商科生 / 前咨询PPT纺织女工 / 24fall🇺🇸留子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加一: 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串台节目:叽里咕噜豆米火锅 内容索引: 01:30 老友记死忠粉才发现今年是老友记开播三十周年! 05:30 择友标准:你都在跟什么样MBTI的人交朋友 07:40 有效的社交圈是一百人出头?多了还是少了 09:00 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对友情的总结真是精辟 11:05 不企图从你身上获得什么,但我又已收获了太多 14:00 共度难关后:更上一层楼的革命友谊 16:10 无时无刻分享欲:我知道你在,你也知道我在 22:00 旅行/同居是一段关系的试金石吗 24:10 越长大,我们越会交朋友吗 26:00 友情也需要经营,我们都在慢慢学会求同存异 29:31 成年人消失的友谊:我们学会接受阶段性的结果 31:30 老友记的六人行真的是一种理想模式吗 35:47 灵魂拷问1: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吗 38:22 天时地利人和,友情和爱情都是 43:00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段都会有人陪你 45:20 灵魂拷问2:男女之间会有纯友谊吗 48:30 友情可能是一种最安全的缓解孤独感存在 49:30 灵魂拷问3:如何排序亲情、友情、爱情 55:53 身边的人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57:28 老友记中,我最爱的两个理想友情场景 BGM: 开头:I'll Be There For You-The Rembrandts 结尾:岁月如歌-陈奕迅
又是一年酷暑六月,也是一年毕业季。尽管毕业的关键词早在第一次跟大家亮相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但一脚埋在大学象牙塔土壤里一脚迈入职场的我们还是很想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大学生活的终极意义。这期节目也邀请到一直作为“成人礼”栏目“幕后顾问”的加一同学从幕后到台前,一起聊聊那些留在大学里的青春。 在这场对话中,没有事先商量,“自由而无用”这个关键词却被反复提及,而开始约好了一定要交换一下大学八卦故事的几个人也在录制的时候突然变得无比正经和矜持。虽然我们不约而同都在感慨“大学就四年 疫情占三年”的遗憾和无奈,但我们四个也在无常中学会珍惜和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 这种感觉和高中毕业是完全不一样的,高中的我们巴不得早点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的圈子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毕业的我们却被世界推着被迫接受更现实的世界。 所以有时伤感的是这个阶段的结束,有时伤感的是跟你朝夕相处的人你很难再见上一面了,也有很多事情没做到没实现的遗憾。因为疫情这种感觉让我和身边的朋友格外焦虑,仿佛我们成了疫情、现实困境等多重因素之中不起眼的沙子。在被周遭很多事情烦扰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最想做的还是和身边最好的朋友们聚聚,哪怕这件事已经近乎成了奢望。 希望所有人在最好的朋友还在身边的时候多爱他们一点,少点遗憾。即使遗憾这个东西才是构成青春最重要的感觉。 毕业快乐。 本期人物: 嘉宾丨加一:搞艺术的商科生/梦里是一个纯粹的戏剧人/咨询PPT纺织女工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棒骨:表面情绪稳定的好奇星人/播客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小红书:棒骨小高) 主播丨Jecci:梦想成为一名平凡的大艺术家/电影爱好者/新晋女主播 内容索引: 2:12 大学可能是“乌托邦”,但享受其中未尝不可 4:27 到底是谁说到了大学就会轻松和自由了 9:48 是大学那些我们遇见的人赋予了我们太多意义 14:32 “学生气”可能带有成见,但真诚和探索总归是没错的 17:06 没有什么疯狂的事,只有为了热爱而有点疯狂的我们 24:37 选择自己纯粹热爱的专业或工作真的真的很让人羡慕了 29:03 那些我们擅长的、喜欢的和社会价值认可的事情促成的选择 33:03 喂,勇敢做那些自由而无用的事真的很酷好嘛 36:10 疫情偷走了大学很多时间,遗憾和无奈是第一感觉但也给了我们重新认识朋友和生活的方式 47:42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命中注定的选择” 54:42 迈入职场依旧需要保持学习状态 58:10 和你们见证成长,被你们见证成长 01:03:18 那些安身立命的知识本身从来不是大学的终极意义 BGM: 开头:Solitude-Ben Webster 间奏: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Red Garland/East Of The Sun-Eddie Higgins Trio 结尾:纸飞机Fly Away-高玮浩 (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粤语版主题曲) 热情若没变 再度共我远飞 痛苦得失 再不需记 世界万变 也不失这志气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要么沉浸在上海疫情的低落中,要么就emo在互联网裁员的就业危机中,似乎没什么心情讨论大家日常关心的八卦故事了。不过...谁家的前男友又和谁谁谁在一起了,谁又好像出去跟新的人约会了bulabula,日常吃瓜和八卦总能让我们在快节奏中卸下疲惫的包袱和武装,在和别人分享和传递有趣的花边新闻中获得一点轻松的喘息。 做了几期一点点严肃的对谈节目,阿带也因为有时候深夜被大家在tape匿名箱投稿一些七七八八的情感问题而慢慢经营成一个不太正宗和专业的“情感博主”,开始在慢慢被大家八卦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尝试给大家解答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情感问题。于是,今天不聊什么特定的深刻内容,就随便聊聊大家关心的八卦话题,关于主播阿带也关于大家。 这次很开心邀请到阿带的好朋友晨哥,我们从1000多条匿名箱留言中筛选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起用半脱口秀的闲谈揭秘阿带和晨哥的感情史和择偶观,也尝试用我们的方式解答一些大家困惑的情感小问题。 “真正与你相伴的人,不是一路上你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不是从另一个人身上补足不完整的自己,而是在一同前进中完整了彼此的人。” ps 毕竟这期聊的是有关感情爱情的那么一点点浪漫的问题,所以本期节目的开头和间奏用了最近我比较喜欢的伍迪艾伦执导&甜茶主演的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的插曲,结尾用了我2021年度最爱的小甜歌-来自甜约翰的《城市的浪漫运作》,希望能带给你们一点点浪漫。 本期人物: 嘉宾丨晨哥:新晋东哥兄弟/业余咖啡爱好者/玄学研究员/预备斜杠青年/ live like the wind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内容索引: Part 1 主播个人八卦大揭秘 2:58 当下现阶段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和5年前有区别吗 8:47 更倾向于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呢 12:27 会跟ex做朋友吗 19:44 会有深夜emo时怀念前任的毛病吗,怎么克服 22:31 你有喜欢但是知道很难一起走下去而选择埋在心里的人吗 26:45 找之前认识的朋友做男女朋友好吗 31:47 你觉得有趣的定义是什么呀 Part 2 那些让大家深夜emo的情感难题 34:16 “男生会不会如何如何”到底值不值得讨论 38:02 有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另一半外表的要求逐渐变低甚至没有要求,这是成熟的必然结果吗 41:17 恋爱和结婚真的不是一回事吗,侧重点都是什么 44:09 对暧昧的男生下头之后就不回他微信了,但觉得有点点伤人,回了要继续聊下去也好累,该如何是好 47:06 情绪不好的时候总能找到朋友倾诉吗,除了几个很亲密的朋友之外,我的坏情绪一般都是自己消化不想打扰别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会选择怎样缓解呢 51:32 跟暧昧对象昨天出去溜达了一圈,发现有点点下头了,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下去 54:14 男生会有觉得比起女生颜值,在一起的感受更重要的吗 58:08 如果以后交女朋友,女朋友介意你女生朋友过多,你会怎么办 01:00:06 好聚好散的分手存在吗 01:02:01 情侣之间信任很重要吗,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信任对方怎么办 01:03:34 提了分手但是一直后悔了很久,感性与理性不停做斗争,是时不时冒出来的回忆,很难忘也很刺痛,该怎么做 01:06:05 ta很好但是我说一ta就做一,不会多做或者主动去做别的事,感觉不到ta爱我怎么办 BGM: 开头:Everything Happens to Me-Bill Evans(《纽约的一个雨天》插曲) 间奏:The Best Thing in Life Are Free-Erroll Garner/Night And Day-李敬子/Misty-Erroll Garner(《纽约的一个雨天》插曲) 结尾:城市的浪漫运作-甜約翰 Sweet John
据我们所知,上海从三月开始进入封锁,虽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城,但其实也和封城区别不大。不少小区已经封控了一个月的时间,截至目前上海疫情的情况还没有明显好转,每日新增的数量还是非常让在上海的朋友恐惧,这种恐惧不仅是大家所感受到的不能出门和被感染的恐惧,还有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疾病难以得到救治、情绪上的失望与失落。 在上海这次严重的疫情和封控中,我们感受到的是集体性的恐惧,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太多令我们无助的新闻而且我们似乎也不能获得太多的解决方法。目前很多小区的食物供应基本只能依靠团购,在“团长”支持下的团购和抢菜成为很多小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重要一环。本期节目阿带希望可以邀请还困在上海做志愿者的朋友们一起聊聊上海疫情下的日常以及我们可以分享的“自救方案”。 即使受困于家中,但有大家的上海春天温暖依旧。我们上海解封见。 本期人物: 嘉宾丨娜姐:90后保险届天花板团队创始人/新晋业务经理/“社交天花板” 嘉宾丨翔叔:Slush斜杠青年创业者/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环保部百佳绿色先锋&千名环境友好使者/闲不下来的爱上海的小区群众/公众号:翔叔小宇宙 嘉宾丨落晨:新晋车联网PM/青年活动组织者/寻找一种自在的状态ing/公众号:晨埃碎碎念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棒骨:新晋魔都面包团长/自由渴望者/B站小PM (小红书:棒骨小高) 内容索引: Part 1 身处疫情之中,我们的感受和经历 2:33 深切地感受到不确定性 3:33 封控期延长后新的秩序如何形成 5:35 应对封锁志愿者团队开始有序建立 8:37 相比物资短缺,更大的困难是沟通和理解 10:18 志愿者不是必由之路,不同小区有多样的管理方法 11:34 组织志愿者团队的过程就像创业 13:27 浦西团长棒骨分享团购情况 15:49 浦东团购逐渐有序,社区形成志愿组织 18:47 志愿者集结专业人士,展开线上活动和心理辅导 20:07 交友局和阳台音乐节 24:48 购药志愿者的艰难经历 35:44 身在杭州也可以感到上海朋友们的低落情绪 37:10 棒骨的居家办公初体会 39:30 居家办公带给娜姐的挑战 41:50 翔叔的居家生活吐槽 Part 2 疫情之下,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44:58 如何解决负面情绪带来的沟通问题 47:52 通过线上协作工具实现信息互通 53:26 疫情期间朋友的关心和身边的温暖尤为珍贵 BGM: 间奏:Sleep Away-Bob Acri 结尾:Candy Star(Studio Live)-白日密语
好久没有更新播客,苦于疫情不能线下录制也还在和朋友们整理选题,恰好最近升级了设备,于是阿带尝试了一次单口,想要花一点时间和大家聊聊一直想聊的一个话题。 前几天MBTI一下冲上热搜,之后有朋友在匿名箱问我用这个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完整或者科学。详细关于MBTI的讨论之后可能会抽一期专门呈现,但这次想讲的是以MBTI为例的标签化的种种给我的一点启发。MBTI和星座星盘是不错的方法,但也可能成为被过度使用的标签本身。所以,警惕掉入概念泛化和滥用的陷阱成了阿带本次的“碎碎念”。 借用我的好朋友也是上期嘉宾Ruby的座右铭,“Don't be perfect. Be unique.” 希望我们在朋友们的眼中都无比特别。 本期人物: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本期提及: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星盘:Astrolabe ,是古代天文学家、占星师和航海家用来进行天文测量的一项重要的天文仪器。用途非常广泛,包括定位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相关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三角测距等。占星学以后天十二宫位来象征人生中十二种重要的生活领域,若星盘中的某一行星落入某一宫位,则代表该行星会对该宫位所代表的事项产生影响。 圆桌派:是由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节目,延续不“装”的窦式主持风格,神侃包罗万象的话题。 信息茧房: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书籍:《刻板印象:我们为何歧视和被歧视》-克劳德·M.斯蒂尔|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书籍:《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 吴琦|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 BGM: 间奏: Blue and Sentimental-Oscar Peterson
作为虎年新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和最新加入的主播Jecci,邀请斜杠了诸多标签的Ruby,和大家一起聊聊“斜杠”和“副业”这两个越来越多在焦躁和不安中被提及的话题。尽管选择斜杠的原因极其丰富和个人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选择斜杠本身已经在成为潮流本身。 过去一年多,选择了gap year的Ruby在成为一位快消练习生的同时,也发展出模特&小红书博主&滑雪爱好者等多重身份,而且经营得相当不错。 或许Ruby的故事未来也是你们的故事。 本期人物: 嘉宾|Ruby:永远在冒险的白日梦想家/美妆&快消练习生/模特/小红书博主/滑雪爱好者/前gap选手(小红书:山雨遗风)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棒骨:表面情绪稳定的好奇星人/播客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小红书/微博:棒骨小高) 主播丨Jecci:梦想成为一名平凡的大艺术家/电影爱好者/新晋女主播(bilibili:Oops-Jecci/公众号:不累bulei) 内容索引: Part 1 模特兼小红书博主的生活 03:12 从对接博主到成为博主 07:01 面对数据焦虑,需要调整心态解决问题 10:38 模特和博主的身份给生活带来的些许影响 Part 2 探索marketing行业的gap year 17:19 通过向内认知决定选择marketing 19:11 快消、奢侈品、美妆行业的相似与差异 21:46 市场人如何看待种草 23:05 运营自媒体是学习marketing的好方式 25:54 选择gap year是忠于自己的节奏 28:00 gap year的规划像是爬楼梯 29:42 不会焦虑,比起结果体验更重要 31:58 喜欢谷爱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Part 3 对斜杠生活的一些思考 34:06 关于多重身份可能带来的压力:想做就去做 36:49 做自媒体动力源自喜欢,收入是随之而来的benefit 38:19 暂不考虑做全职博主的原因 39:34 想要发展副业,先自我探索然后寻找受众 47:06 是否会接受综艺邀约 49:50 希望传递给粉丝的能量:拥抱可能性 Part 4 粉丝Q&A 51:37 单身似乎也挺好 52:43 2021总结与2022展望 54:28 推荐给大家的生活方式 本期提及: 书籍:《单身社会》(Going Solo)-[美]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不少发达经济体都已经进入了这一社会形态 BGM: 间奏:My Romance-Red Garland Trio/Love for Sale-Cannonball Adderley/Beyond The Sea-Beegie Adair/I'm Old Fashioned-Tommy Flanagan 结尾:Main Title Theme-James Newton Howard (美剧《艾米丽在巴黎》主题曲)
去年是疫情出现和长期共存的第二年,可除了疫情还有太多让我们牵挂的人和事。 “Manto收到请回答啊”是网友们在去年7月22日对河南洪灾“救命文档”的发起人Manto的呼唤。在“救命文档”被发起和传递的24个小时里,救援信息和希望被同时传递,在那个夏天为郑州千千万万身处险境的人带去了关爱。而在《待救援人员信息》被传遍且帮助了无数个受灾群众之后,网友们迫切的想知道当时发起这个“救命文档”的小伙伴是否一切安好。 如同腾讯文档官方对这次“救命文档”事件的报道,〖我们无法确切统计一个文档到底帮了多少人,但当我们看到了困境正被划去、“已成功救援”越来越多,灾情正在转好,看到人爱与希望在传递,这就够了。〗 时隔半年,我们有幸邀请去年河南洪灾“救命文档”的发起人Manto,一起在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聊聊这次牵动无数人的文档和一些背后的故事。“救命文档”是“人性本善”在这个世界的映射,也始于Manto自身的善意和“想做就做”的原始冲动。于是有关年轻人“说做就做”的事情成了三个年轻人逃不开的话题,我们甚至还聊到彼此在2021年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年轻人的快乐往往来自“意外之喜”。 2022可能依旧有疫情,但我们始终会因为需要我们关心或给予我们关心的人的存在而保持希望。就像Manto提到她最近很喜欢的一部动漫《强风吹拂》中的一句话一样,“你所在的地方,终究会成为你的跑道”。 本期人物: 嘉宾丨Manto(河南暴雨救命文档发起人):朋克养生的互联网选手/悬疑推理死忠粉/金融互联网求职小白/小小的身体梦想有大大的能量(小红书:Manto馒头)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棒骨:表面情绪稳定的好奇星人/播客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小红书:棒骨小高) 内容索引: Part 1 “救命文档”背后的故事 01:47 家乡受灾,创建文档传递救援信息 03:41 召集身边人和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难 06:18 暴雨来势汹汹,萌生救助想法后立即执行 07:31 受助者回馈带来的莫大价值感 08:45 帮助他人的动力来自于曾经感受到的善意 10:53 “救命文档”带给Manto的改变 Part 2 我们往往因没做而后悔 13:32 关于“说做就做”:正面的行动应该是热情和理性并存 17:21 成长中的小后悔:应该去多尝试 23:08 有想法的人很多,真正去做的人很少 28:16 实习的行业转换不是没有规划,而是低成本的自我探索 31:26 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遗憾, 也让勇气和决心更珍贵 Part 3 谈谈2021和2022 34:48 新年计划的仪式感 39:06 三个新晋打工人的新年愿望 47:14 2021一些七七八八的小成就 57:03 一些值得的书影音推荐 01:07:04 Manto对成人礼的期待和祝愿 本期提及: 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 (qq.com) “Manto在这儿~希望大家平安” (qq.com) 视频:《TED演讲: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这里有4点建议》 动漫:《强风吹拂》|改编自三浦紫苑创作的同名小说 书籍:《阅后即焚Snapchat传》-Billy Gallagher 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大卫·芬奇|根据本·麦兹里奇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编而成 综艺:《朗读者》 BGM: 间奏:Let`s Try This Again-Sara Gazarek/Sunny-Noon 结尾:吞吐 (Puff)-八仙饭店 (电影《爱情神话》插曲)
欢迎打开青年播客栏目《成人礼》,本期是我们和大家正式见面的第0期,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个人的声音都可以被听见”。 “成人礼”本身似乎是和毕业或者成人相关的一个固定的仪式,但“成人”却似乎总是一个漫长和不连续的故事。我们都在幼稚态延长的过程中艰难成长,也希望看到青年人当下的迷茫、焦虑等在“成年”前后的成长困境并让更多人拥有发声的机会。 这次是一次有点正经的自我介绍,也花了一点时间跟大家探讨正在面临“毕业困境”的我们可能正在想些什么。 本期人物: 主播丨阿带:非典型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十八线胶片爱好者/《成人礼》主理人/新晋互联网PM 主播丨棒骨:表面情绪稳定的好奇星人/《成人礼》主播/播客爱好者/新晋互联网PM (小红书:棒骨小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