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 于芷若 马宁 | 燕郊 —— 年轻艺术家新的聚散地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京在野艺术家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迁徙:从圆明园到黑桥,再到今天的燕郊……野生的漂泊,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生态的变化,更饱含着一代代人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谢天、于芷若、邓婷三位策展人,在策划了首届燕郊双年展之后,经过疫情几年的空档,于2025年再次策划了“第二届燕郊双年展”。他们带着艺术圈内圈外的朋友们,一起梳理燕郊艺术地图,拜访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机构,并邀约了《Hi艺术》的新编辑马宁,撰写了一篇关于燕郊艺术生态十分精彩且详尽的田野调查。本期播客邀请到谢天、于芷若、马宁三人,一起聊聊本届双年展以及燕郊艺术的存续话题。(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谢天,于芷若,马宁 谢天 策展人,画廊合伙人。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 COFA 艺术学院。Theoretical Research of art design 艺术与设计理论和 Curating and Cultura leadership 策展与文化领导力双硕士学位,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哲学与展示方向博士,任职学院Assistant Tutor研究员。研究方向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语言转换与传播,以及创造性活动与游戏性在展览中的应用。目前生活工作于悉尼和北京。 于芷若 策展人,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曾在国内重要画廊和美术馆机构任职。研究方向水墨艺术的当代表达。 马宁 《Hi艺术》编辑、《VISION青年视觉》特约撰稿人。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任职于网易互娱、北京当代艺博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燕郊。 本期相关文献 第二届燕郊双年展海报 2025 燕郊双年展「非地点-流动的艺托邦」于2025年5月25日至2025年6月29日在燕郊及其周边多个地点举行。由总策展人邓婷、谢天、于芷若共同策划,作为民间组织的艺术双年展,本届将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将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和本地机构自发组织的展览和活动作为主要构成,以法国当代人类学家马克·奥热提出的“非地点"为题,继续「边缘与聚落」的讨论,同时关注燕郊艺术地图的更新和当代艺术文献的记录与整理。 第二届燕郊双年展艺术地图 第二届燕郊双年展开幕现场 燕郊双年展发起人合影(邓婷、于芷若、谢天) 燕郊艺术地图,制图:乐天,供图:马宁 从燕郊进入北京的每个检查站,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堵车 供图:马宁 通过燕郊双年展,结识了同一个小区里的艺术家 左:艺术家一媞,右:马宁 供图:马宁 燕郊第一家商业画廊——斯闻画廊,供图:马宁 燕郊首尔甜城方立方底商,挑高设计能够满足大尺幅的创作需求 供图:马宁 图文 | 谢天,于芷若,马宁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8分钟
99+
17小时前

闲弹时光 | 渣老师的挣扎与坚持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作为近几年的新锐画廊主,渣老师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画廊从草场地到798,网上努力做意见领袖……总之,为了自己的理念,给市场推荐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做出各种尝试。但由于整体市场反馈,短期线下空间盈利微薄,于是决定转向游牧合作展览和线上推广的轻资产模式继续推动。年轻策展人林梓作为他的老朋友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在当下艺术市场里的坚持与挣扎。(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渣克周,林梓,董京歌 渣克周 本科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战略性设计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当代摄影实践与哲学专业。曾在国内外发起并策划多起观念性电子音乐活动及实验性展览,并为多家伦敦替代空间长期撰稿。2019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主动举办个展,且作品被永久馆藏。2020年创立拟像SIMULACRA,画廊代理二十余位本土及国际艺术家,并与欧洲、美国和英国的主流画廊和艺术机构保持长期人才输送及学术交流的合作关系,通过当代艺术挖掘中国与世界各国更深层的对话。2022年起活跃于各大主流短视频平台,科普当代艺术与商业理论,现全网近10万艺术垂类粉丝。 林梓 策展人,艺术批评人,元果文化艺术事务所联合创始人。致力于艺术国际交流,艺术批评的生态建设,以及精神分析话语在策展和艺术批评中的实践。 董京歌 1989年生于北京,青年艺术家,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威尼斯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威尼斯,上海。 本期相关文献 包锐 “幻想城市” 包锐 “世界碎片” 包锐个展展览现场 董京歌 “双喜图” 董京歌 “吉兆” 董京歌个展展览现场 吴凌昊 “发条橙” 吴凌昊 “全金属外壳” 吴凌昊个展展览现场 Matt Hope 音频好奇 展览现场 Nik Nowak GuoGuoHawker 展览现场 STEFAN PANI STEFAN RETERER 展览现场 Villiam Miklos Andersen & Nicholas Stewens 十一月 November 展览现场 魏子翔个展展览现场 即将到来的承诺 Upcoming Promises 展览现场 图文 | 渣克周,林梓,董京歌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8分钟
99+
17小时前

王一清 | 野修成为艺术家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对很多人而言,“艺术家”是一个显得有些遥远的称呼,可对于王一清来讲,这是她早在中学时期就坚持下来的方向。作为来自单亲家庭的她,自小在祖父母家长大,即便父亲最初并不支持她的艺术理想,这些经历也没有动摇她的选择。于是,她从广东佛山来到北京,自大学二年级起一边以刺青支撑生活与创作,一边持续投入艺术实践。直到今天,她逐渐将绘画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式,在现实压力与个人探索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径。这次,她与男朋友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野修的生活和创作。(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王一清,陆耀杨 王一清 2000年出生于广东佛山,202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绘画专业。 一个画画的人,也做行为与纹身。 陆耀杨 1993年出生于广东云浮,受诺斯替思想影响,长期介入古典学、哲学、美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研究,同时从事独立纹身工作。创作涵盖观念艺术、装置与绘画,目前生活与工作于北京。 本期相关文献 王一清本科毕业创作《西西弗斯的旅途》 布面油画,210cm×180cm,2024 毕业创作风景灵感,青岛崂山 毕业创作灵感收集,青岛崂山 毕业创作植物形象收集,青岛崂山 《丘陵前的雕像》,布面油画,24cm×30cm,2022 《首领》,布面油画,30cm×24cm,2023 Daphne Transforms into Furniture 木板油画,45cm×65cm,2024 《歇斯底里综合症》,木板油画,100cm×65cm,2024 《女人》,木板油画,45cm×65cm,2023 《不是母亲,也不是女儿》,布面油画,90cm×60cm,2025 《拥抱》,木板油画,23cm×30cm,2023 《暗流》,木板油画,30cm×23cm,2024 You are A Stream in My Heart 木板油画,23×30cm,2023 王一清的纹身作品 陆耀杨的纹身作品 图文 | 王一清,陆耀杨,网络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3分钟
99+
17小时前

青藏故事 | 行走,从“天地游戏-走青藏”谈起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近些年,策展人王澈,不间断地在组织艺术家们离开居住地的外在行走活动,西藏、青海、新疆、福建,以及将要探访的日本……每次行程不小于十天,通过空间的位移,让生活在都市里的参与者,直接感受大地风貌的变迁,乃至当地人情的贴身接触。摇撼心灵的同时,给艺术创作带来震颤和悸动。这次,他和艺术家韩五洲、大志,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聊聊走青藏路上的经历,以及对创作和策展的深层次影响。(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王澈,大志,韩五洲 王澈 1986年出生于邯郸,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独立策展人。2010年至今一直从事艺术评论写作和策展工作,注重在不同地貌中流动、思考并展开项目,以行走策展的理念强调过程与整体感知。曾策划:“后退几步:从结果向原因还原”(深圳,2015-2016)、“绵绵若存走岷江”(四川省岷江流域,2016-2017)、“莽原”(内蒙古,2016)、“沙漠驻留”(内蒙古库布齐沙漠,2017-2020)、“燕山散步”(燕山山脉,2018-2023)、“走新疆”(新疆南疆,2019)、“黑戈壁计划”(青海黑山戈壁,2020)、“走神”(福建省,2020至今)、“天地游戏——走青藏”(青藏高原,2022至今)、“生长的河——走怒江” (云南省怒江流域,2022)、独山蛰居(浙江遂昌县,2024至今)等长期项目以及艺术家个展和群展。 大志 1997年出生,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而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绘画作品源于对身体本能的信任,在混沌秩序中异化古典主义与酷儿文化,去平衡形式理性的坚定意志和来自感性的召唤。 韩五洲 1980年生于河南北部山村,现居住于北京。作品涉及装置、录像和摄影。他通常使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善于以自身为参照,对身体和物、自然和文明进行思考,并对生命和永恒性议题作出探讨和反馈。 本期相关文献 “青藏故事”展览海报 青藏故事 Stories of Qingzang-Tibet 展期 | Duration 2025.08.23-10.11 地址|Address 北京市798艺术区内北三街706 MG Space 开放时间|Opening hours 周二至周六 10:30–18:00 “青藏故事”展览基于王澈策划的“天地游戏——走青藏”项目,该项目自2022年发起,已连续在青藏高原进行过三次游走,本次展览主要以第三次游走为背景呈现,其中也有部分文字写作、图片来自于前两次游走。 “青藏故事”展示的是一个“故事”面貌的艺术项目,使用“故事”来表达一个整体的过程。这里的“故事”包括:部分参与者写下的感受思考、创作、实物、合影、记录影像等。 其中文字写作者:韩五洲、李芃澎、刘成瑞、闫冰、薛峰、李尧瑶、赵洋、王澈以及童文敏与王澈对谈写作。 作品创作者:大志、童文敏、李易纹、李芃澎、韩五洲、袁野、刘成瑞。 记录创作者:吴小武。 “青藏故事”展览现场 图文 | 莫高空间,王澈,大志,韩五洲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2分钟
99+
17小时前

朱思凝 & 那荣锟 | 我们能拥有什么?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作为年轻策展人,那荣锟非常关注同龄人的思考和艺术探索,朱思凝则是去美国学习艺术的北京丫头。她俩都处在漂泊的、不确定的现状,且居住总在迁移,这让她们对当下的问题反而更细腻,于是就有了“你拥有的最终拥有你”这个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朱思凝的个人项目。本期节目她们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各自的生存现状,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朱思凝,那荣锟 朱思凝 跨媒介艺术家,她的作品常常结合从装置、影像、行为、声音等多媒介。她现在生活和工作往返于洛杉矶与北京,MFA硕士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BFA本科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她聚焦于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又分离的复杂关系和身份认知,她热衷扎根调研和收集行为作为创作方式,以缓慢的 ,细微的视觉叙探索流动性和揭示置身社会环境中不可否认的事实和被隐藏的真相。通过将日常化,私人化,回忆性的物品重叠、转化成新的语境和意义来唤起集体共鸣。她的作品曾在纽约、洛杉矶、东京、北京等多个地方展出。 那荣锟 现任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她的研究和实践集中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被忽视和悬置的碎片上。策划有“终身练习”(2025)、“当怪物说话时”(2024)、“虚时而行”(2024)、“教我如何不想她——赵文量绘画中的母亲”(2023);个人项目“留恋是一种高度近视”(2025, 刺鱼书店);独立空间“走读”活动共同运营人;写作和评论发表于《画刊》《ArtReview》《ARTnews》《澎湃新闻》《信睿周报》等刊物和平台。 本期相关文献 “你拥有的东西最终拥有你” 展览海报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个展 你拥有的东西最终拥有你 艺术家:朱思凝 策展人:那荣锟 导师:刘勃麟、董冰峰 展览总监:胡嘉雯 公共活动:宋丹丹 展览执行:李都晔 视觉设计:杨心怡 展期:2025.08.09-08.28(10:00-18:00 周一闭馆)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承办:三影堂教育计划 艺术纸支持:泛太克(FANTAC) 地址: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你拥有的东西最终拥有你” 展览现场 朱思凝设计的“租房合同” “你拥有的东西最终拥有你” 展览现场 本期节目录音现场 图文 |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朱思凝,那荣锟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6分钟
99+
17小时前

王舒艺 罗诗琳 | 美丽之外的世界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舒艺和小罗,都是国美纤维专业的毕业生,一个美国本科留学,一个本硕都是来自中国美院。虽说各自背景不大一样,但原生家庭给都她俩带来不同的压力和体验。作为年轻女性艺术家,她俩通过学习和实践,慢慢审视和反思过往,并从个体的角度,诠释对于艺术以及生命的理解。不久前在杭州,她俩做了题为“美丽新世界”的展览,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谈论。本期节目她俩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日常的关注和思考。(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王舒艺,罗诗琳 王舒艺 2018本科毕业于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美术系;202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个人艺术创作风格多元,关注群体身份话题,偏好超现实主义,多使用鲜明色彩来表达情绪及氛围营造,主要研究方向为软雕塑、空间装置。舒艺曾在中国、美国、欧洲多地参与展览,2018年作品《象城》参加美国纽约SVA画廊‘Identity’群展,2022年作品《织之》参加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23年作品《她们》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I AM YOU’双年展。2020年成立ARTOGETHER在艺栖工作室,致力于纤维装置艺术与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目前已经手过的项目有成都龙湖天街艺术品设计、德清万豪酒店艺术品设计以及杭州福恩集团委托艺术品创作等。 罗诗琳 1996 年出生于广西北流。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造型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学习生活于杭州,专注于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作品以织物、毛毡等纤维材料为主。 本期播客相关文献 “美丽新世界” 展览海报 美丽新世界 ——王舒艺、罗诗琳双人展 展览时间:2025年6月18日-2025年7月18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钱江BLOCK 9-206 ABI SPACE 总策划:马思琦 策展人:王嘉平 艺术家:王舒艺、罗诗琳 “美丽新世界” 展览现场 王舒艺作品《笼》2022 王舒艺作品《她们》2022 王舒艺作品《她》2023 王舒艺作品《无题》2023 王舒艺作品《纡》2024 王舒艺作品《回肠》2025 罗诗琳作品 《女孩要穿粉红色》影像截图 罗诗琳系列作品 《女孩要穿粉红色》 图文 | 王舒艺 罗诗琳 网络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4分钟
99+
17小时前

终身练习 | 中间美术馆与天真者艺术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终身练习”展览,源于中间美术馆2010年起主办的“天真者的艺术”系列展,展示孤独症谱系儿童的绘画、以及对此关注的艺术家作品,策展人与美术馆通过邀请观看,举办讲座,展开对话等互动,持续搭建谱系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中间美术馆持续寻找拓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察角度、深度的方式。在一年多的筹备中,历经公开征集、定向邀请、采访和研究,展览扩大了创作对象的范畴,在保持关注孤独症状况的同时,隐喻更广泛的社会和生活背景,涉及每个人在生活和生命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那荣锟,以及组织了“山寨MFA幻想与妄想大会”的艺术家黄译,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给大家讲讲策展创作和组织的来龙去脉。(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那荣锟,黄译 那荣锟 艺术劳动者,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她的研究和实践集中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被忽视和悬置的碎片上。策划有展览“当怪物说话时”(2024)、“虚时而行”(2024)、“教我如何不想她——赵文量绘画中的母亲”(2023)、个人项目“留恋是一种高度近视”(2025);编校多本展览画册,写作和评论发表于《画刊》《ArtReview》《ARTnews》《澎湃新闻》《信睿周报》等刊物和平台。 黄译 兴趣在观念、行为和社会实践的边缘当代艺术工作者。常借用玩笑、自传和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权威和无力展开试探性反抗。近期实践集中在合作发起一些非常规的艺术教育实验,通过和参与者到多样的社会空间做轻巧的创作练习,探寻彼此连接赋权、自我教育以及另一种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合作发起和组织过Disenchanting Politics: Beyond Representation(oxford)、社会练习课(线上)、山寨MFA(活跃于中国南部)等。 本期相关文献 “终身练习” 展览现场 庄伟,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地平线,2014,单频影像(彩色、有声),14′19″,由艺术家及刺点画廊惠允 Project YYIN,明室,2024,戏剧、单频影像(彩色、有声),72′34″,与加拿大残障艺术协会联合制作 伯特利之家,一切进展顺利!,2010、2024,单频影像(彩色、有声),4′29″ 康靖,一天,单频影像(彩色、有声)、文献,2023-2025,9′17″ 西本·罗莎,给姥爷的物件,2020/2025,雕塑/触觉体验、单频影像(彩色、有声,1′),环氧粘土,16×6×3厘米,由艺术家授权北京中间美术馆复制 小山涉,心在跳动,2021-2022,单频影像(彩色、有声),38′22″ 布列塔尼·索普,(非)具身衣物,2024,服装,尺寸可变,摄影:Valeriia Yeromenko 山寨MFA以往活动图片 「多动教室」首届山寨MFA的一场活动。布置一个类似教室的空间,鼓励参与者分享曾在学校受到的压迫,并让其表演施害者(通常是教育系统中的掌权者),其他参与者充当受害人及其他当事人,每位演员可以按照原剧本也可临时改编即兴发挥。重现的部分结束后是一个集体即兴噪音的现场。其他参与者报名多动教室,作为教师来上课。黄译组织 幻想与妄想大会是山寨MFA的第四场,上课场地是位于浙江台州的「纯情宇宙写真馆」 即兴发起的中元节游街,游街者包括:苗子、小黑孙文浩、小船长、kim、heqiao、zhuyan、巧舟、郭头由美、qianlin 天琦、久安娜策划的「城市绑架案」司机:cz、李飞 图文 | 中间美术馆 山寨MFA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5分钟
99+
17小时前

没有热点硬挤 | 艺术家是社会的“寄生虫”?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当八卦都变得无关痛痒,当哗众都无法取宠,当油腻变得疲软……中国当代艺术圈,似乎被各种过气儿大咖用最后吃奶的劲儿再搂几下的时候,还有几个真正有志青年,问出上个世纪潘婷的一句话:为什么路越走越窄?本期节目愤青小雷、小梓、小赵和周哥大彤一起聊聊,挤都挤不出的艺术圈热点……(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林梓,雷鸣,赵艺初 林梓 1986年生于北京。策展人、艺术批评人。2017年毕业于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艺术批评及写作MFA)。 雷鸣 1986年生于青岛。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媒体艺术方向。现为自由艺术家,策展人。 赵艺初 1992年生于云南昆明。Click Ten Gallery 总监。 本期相关文献 张晓刚《草原组画:天上的云》,布面油画,69.4×118.5cm,1981 张晓刚《黑色三部曲:惊恐、沈思、忧郁》,1989-1990,油画混合媒材于画布,共三部分,整体:179×342.3cm 202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以5492万港元成交 张晓刚《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布面油画、拼贴,150cm×120cm,1992 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亚洲艺术,5218万港元成交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 No. 2》,布面油画,180×230cm,1995 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以9803.5万港元成交 张晓刚《我的女儿》,布面油画,40×50cm,2000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床》,布面油画,120×150cm,2003 张晓刚《我的母亲》,布面油画,200×260cm,2012 张晓刚《黑沙发》,布面油画,120×150cm,2016 张晓刚 《光7号》,布面油画,200×260cm,2022 图文 | 林梓,雷鸣,赵艺初,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8分钟
99+
17小时前

艺术杂谈 | 创作与观念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艺术家钱文达,也兼做策展,推动其他刚毕业的年轻人。本期节目他和艺术家顾文璟、张茂一起与周哥大彤,就创作中如何明确和精进观念,以及由此而生的方法论,结合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聊天交换各自的看法,从而推动思考与进步。(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顾文璟,钱文达,张茂 顾文璟 艺术家,1999年生,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品涉及绘画、摄影、影像媒介。通过不断产出记忆感形象进行图像和影像的二元表达。反思个人记忆在历史中的作用。获奖如第八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优秀作品奖、丽水摄影节艺术扶持基金荣誉优秀展览作品等。 钱文达 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张茂 2000 年生于中国安徽,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研究生,现生活工作于石家庄。作品多采用现成品材料进行媒介创作,作品类型以动态装置为主,并涉及影像和行为等。曾获得C-IDEA、新星星、明天雕塑奖、NAFI FUTURE 摘星计划等多个奖项,并在国内外多地展出展览。 本期相关文献 顾文璟 《Sweet Memories》 2025 90cm×67.5cm 收藏级艺术微喷金属纸 顾文璟 《雪》 2025 120cm×100cm 布面丙烯 顾文璟 《雪》 2024 100cm×80cm 布面丙烯 顾文璟 《菲林花》 2024 50cm×40cm 布面丙烯 顾文璟 《Paparazzi》 2024 120cm×100cm 布面丙烯 顾文璟 《对白》 2024 90cm×70cm 布面丙烯 顾文璟《宝玉的世界》 影像 时长:13分钟 2021 张茂《环形:无尽》 动态装置 2023年 铁环、方铝管、显示屏、天线等综合材料 40×15×150cm 张茂《环形:沙丘》 动态装置 2021年 空心铝管、冷凝罐、电机、细黄沙等综合材料 9×18×147cm 张茂《月蚀、被磨损的信号》 动态装置 2025年 压力罐、铝管、屏幕、镜子、钢丝弦、电机等综合材料 93 × 20 × 23cm 张茂《连续的飞行动作No.1》 架上装置 2025年 收藏级别硫化钡裱铝塑板、铝板、松木板、显示屏、飞机天线、铝型材等综合材料 100 × 62 × 15cm 张茂《如何在太空种植一朵云》 彩色影像/行为/装置 2019年 2:30’50''00(完整影像时长) 图文 | 顾文璟,钱文达,张茂,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7分钟
99+
17小时前

王璇 | 所有架上制作皆可入画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当许多人觉得,王璇这些画作肯定来自丝网、照片、负片、拓印、打印这些制作的时候,王璇没有在一旁偷笑,而是继续探索从属于自身的创作。他把来自不同源头的各种图像以及几个维度的时刻,都落实于同一画面,且尽量使之变成共同整体。至于其中的意义,他觉得无法用语言穷尽,也接受观者各自的解读。艺术家王璇和CLC画廊联合创始人孙士娴,本期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讲讲王璇在德国的学习以及艺术探索的历程。(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王璇,孙士娴 王璇 艺术家,1979年出生于中国广西,2002年本科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05-2011年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师从 Erwin Gross 教授。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慕尼黑。 孙士娴 CLC画廊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创立Space Local,2019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CLC画廊。 本期相关文献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60×50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70×60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70×60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160×120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80×65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60×50 cm 无题, 2024,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80×65 cm 无题, 2025,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80×65 cm 无题, 2024,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60×50 cm 无题, 2024, 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 120×95 cm 王璇个展“忘记梦想”展览现场 王璇个展“忘记梦想”展览海报 本期播客录音现场 图文 | CLC画廊,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1分钟
99+
17小时前

曾宏 | 外在结构与“荒”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作为一位在今天一直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者——曾宏,前些年经过了一段创作乏力,工作难以推进……在疫情之后,外在结构变得越来越陌生。回归内心、身体体验,成为曾宏心理活动的主要场域。随着工作地点的转变,午后充足的阳光,让艺术家的身体和创作都进入一个新阶段,随之有了最近的个展。曾宏,带着他的思想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他的近况。(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曾宏 曾宏 1974年生于四川资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居住与工作于北京。曾宏的创作,一直以来依托的是现实与艺术工作之间复杂的联系,早期的“工人宿舍”绘画捕捉了生命政治对人身体的控制与规训;随后延伸出了解构式的方块与线条,探索图像语言能如何在自足的状态中与当下发生关联。 近期主要展览包括:曾宏:新的一天,REFLEXION回声,北京(2025);tone, REFLEXION回声,北京(2024);步行指南,长征独立空间,北京(2023);云雕塑_空间三种,松美术馆,北京(2023);拼拼凑凑的利维坦,Bridge Projects,洛杉矶,美国(2020);饥饿地理,泰康空间,北京(2019);工厂、机器与诗人的话-艺术中的现实光影,798艺术区A07楼,北京(2019);快乐的人们,中间美术馆,北京(2019);堡垒,单行道画廊,北京(2018);曾宏个展:红色笔记,今格空间,北京(2018);曾宏个展:肥皂,杨画廊,北京(2017);曾宏个展:抽帧,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北京(2015);曾宏同名个展,杨画廊,北京(2015);曾宏同名个展,Boers-Li画廊 ,北京(2012)。 本期相关文献 人民|布面丙烯|273×205cm|2020 科学劳动指南(彩虹)|布面丙烯|180×140cm|2025 科学劳动指南|布面丙烯|240×180cm|2025 科学劳动指南(破碎)|布面丙烯|160×160cm|2025 搬石头的人|布面丙烯|160×120cm|2025 拾荒者|布面丙烯|180×180cm|2025 药盒(背面)|布面丙烯|120×100cm|2025 药盒(美利曲辛)|布面丙烯|160×120cm|2025 肥皂|布面丙烯90×70cm|2025 曾宏:新的一天|展览现场|REFLEXION回声|北京|2025 曾宏:新的一天|展览现场|REFLEXION回声|北京|2025 本期节目录制现场 图文 | 回声画廊,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1分钟
99+
17小时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