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领 | 与舞者一起感悟抽象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许多人过了四十,就开始收刀入山准备退休,张俊领却反其道,开始北漂的艺术家生活。为了更好领悟艺术,他深入体会现代舞,在舞者的流动中,即兴挥毫,记录当时心灵,以此画了上千张临场写生。回到独处的凌晨,他用内心重温,在激情与理性的共振中,拓展自我的抽象绘画。“低度生长”策展人米诺,以及展览学术支持魏星,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张俊领的艺术与实践……(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张俊领、魏星、米诺 张俊领 1972 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95 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造型专业,创建工作坊,从事艺术设计和绘画创作,2006年于河南洛阳和朋友成立十间房艺术空间。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魏星 独立策展人,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曾担任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首席策展人,以色列BMCA艺术基金会首席顾问,中国传媒大学跨媒体艺术中心特邀学术主持等。 米诺 M的房间创始人,策展人。 本期相关文献 张俊领《律4》布面油画 200×150cm 2019 张俊领《律6》布面油画 160×120cm 2017 张俊领《律29》纸本油彩 40×30cm 2017 张俊领《律30》纸本油彩 40×30cm 2017 张俊领《律37》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3 张俊领《律38》布面油画 100×80cm 2023 张俊领《隐行11》布面油画 95×120cm 2006 张俊领《隐行44》布面油画 66.5×60cm 2009 张俊领《微物15》布面油画 150×150cm 2012 张俊领 收藏级版画 90×120cm 2016 张俊领 收藏级版画 90×120cm 2016 张俊领《律41》布面油画 150×200cm 2024 张俊领《熵56》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4 张俊领《熵57》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4 张俊领《熵43》布面油画 150×200cm 2016 张俊领《熵66》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4 张俊领《熵67》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4 图文 | 张俊领、魏星、米诺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5分钟
67
15小时前

杭州杂谈 2025 | 徐洁、萧博、叶庆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与艺术家杂谈,是“闲弹时光”艺术播客的一个主要内容。这次在杭州鸣翠蓝湾物业楼的叶庆工作室,与艺术家叶庆、萧搏、藏家徐洁一起,聊聊杭州的时下艺术活动——为什么山水越来越空洞?中国传统绘画距离真正艺术越来越远?由此展开对于真正艺术态度的讨论,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徐洁、萧博、叶庆 徐洁 1989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人物,现居杭州收藏学习。 萧博 1977年生于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萧搏的作品呈现出主体隐匿的状态,显现主体痕迹的是他对于方法的设定,而随后的过程犹如自动程序一般,凭借材料特性、审美直觉、语言规则或身体走势等催化条件推动作品的完成。各个平行系列都遵守着相似的生成结构,却导向不同的视觉结果。 叶庆 1977年浙江江山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叶庆目前的绘画实践是从个人化的绘画造型语言里慢慢转变过来的,在近几年的绘画作品中,他以快拍照片作为底本,通过中性客观的再现方式,屏蔽明确的审美目标,以一种反语言的态度描绘城市历史进程中信息缺失的人文自然景观。不表现不滤镜,是注视而不是欣赏。

76分钟
99+
1周前

李多 | 有感而生的行为艺术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李多,当年从东北三省来到翠绿的杭州,成为国美的一名学生,上大学之前,睡在室外,睡在不同的车站,成为她得一种日常修炼,这种行为随着对艺术的认识,变成艺术本身。之后,大学期间,还进行了很多实验,有些甚至惊动了院里和互联网络,老师的理解和包容,也得以让她的坚持延续至今,成为屈指可数的青年艺术家。她在保持艺术家李多的同时,还利用李少的名字,做了很多社会实践工作,今天,随着主动把两个身份合二为一,更加专注在艺术行为。这次她来到北京在798拾万空间做展览,且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和大家一起聊聊艺术作品内外的闲弹时光。(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李多 李多 1998年生于辽宁沈阳。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她是一位综合媒介艺术家,创作涵盖行为、剧场、录像、装置及平面。她以身体为介入媒介,将其作为既定现实中的变量,通过调试动作与关系生成新的感知经验。她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探索互动中的游戏性与权力结构。通过持续性的行为介入,留下感受性痕迹,映照人际关系中的隐性现实,在日常中投出思辨性的扰动。 本期相关文献 李多 大地回声 单频影像,热成像照片365张 5’41”,3+2AP,2021 自2020年开始,我经常感觉跟社会没关系,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2021年开始,我乘坐杭州四路公交车,去看和听这个城市,在公交站点,我会下车躺着睡一下,大概有一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从紧张焦虑和在乎外界怎么看我,变得自如,我接纳了周围人的目光,用躺下睡觉这个行为为我自己解围了,聆听大地回响。身体下面是平整包容的大地,永不落空。我从马路上起来后,用热成像摄影仪来记录我躺在路上的痕迹。 ——我曾来过 存在过 再失温 念念无住 过而不留 李多 让大家只差半步成诗 行为现场视频记录、纹身材料、二锅头、血渍衣服 时长30分钟,3+2AP,2022 从事艺术前我曾做过四年职业纹身师,但我的身上却没有一处纹身。场地有两把椅子和一个桌子,背后墙上我手写“都在酒里了”和“艺术家:”。“都在酒里了”源于我的生长环境中国东北,人们常年聚在一起喝酒,表达悲伤或豪情都能用到这句话。 “艺术家:”是指接下来在现场上前观众都是完成创作的一部分,参与者自行填写姓名。随后入座安装纹身机后用桌面上的白酒为我自己纹身,内容是“让大家只差半步成诗”。在此过程中,观众随时可坐到我对面的座位上,停留、与我干杯,无人上前时候我都会持续纹身。结束后将外套穿起,血液会拓印在面料上,我离开,衣服留下。常规纹身时是不能喝酒的,它会导致炎症、过敏、增生、痛感更强烈等状况。传统的纹身方式是蘸墨后将其刺进皮肤。而我将喝过的酒替代了墨将这一“创伤”过程直观呈现,血液会因酒精加速在我体内的流动,加速纹身创口的血液冒出。与我喝酒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我的身体里共度今晚,成为此刻。 图文 | 拾萬空间,李多,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3分钟
99+
3个月前

韩心迪和陈孟涵 | 四九城中心的艺术对谈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韩心迪,从798历练几年后,勇敢地把画廊Gallary Where,开在了京城中心二环内的一个小四合院里。虽说还在摸索阶段,但凭借其对艺术的感悟和研究,无论学术上还是展览内容上都小有所得,赢得了口碑。此次群展的参展艺术家陈孟涵,在美国本科读艺术史,研究生则选择纯艺,回国后更坚定来走职业雕塑艺术家的道路。本期两位嘉宾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年轻人在艺术圈的艰辛和坚持。(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韩心迪,陈孟涵 韩心迪 Gallery Where创始人。先后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心理学系和苏富比艺术学院东亚艺术史专业。曾任职于魔金石空间、北京国际设计周、融创文化等机构,在艺术、设计、文娱领域有广泛的项目经验。2022年以推广具有东亚在地属性的当代艺术为初心创立Gallery Where,试图从自身文化脉络中探寻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向何处去,并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构建以东方谱系为本位的话语。 陈孟涵 艺术家,模特,生活工作于北京。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史系,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切尔⻄艺术学院纯艺专业。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和伦敦。陈孟涵的艺术实践探索生命的成⻓与变幻。她的“内观雕塑”从植物界与动物界中取样,将其交融成超现实的生命体,并以此捕捉生命能量的转换。 本期相关文献 Gallery Where 群展“传粉者与原始汤” 展览海报 “传粉者与原始汤”展览现场,Gallery Where,北京,2025 Gallery Where 群展“传粉者与原始汤”,陈孟涵与作品“生命经由你而活出自己 II”,2025年6月。 陈孟涵在伦敦的首个个人项目“Unearthed”展览现场,2022年11月。 陈孟涵在切尔西艺术学院MA Fine Art毕业展的作品“虎首与爪”,“新遗迹II”,2022年7月。 陈孟涵,“喜悦的扬升III”,2024 陈孟涵,没顶画廊群展“意外之歌”,2024年1月。 陈孟涵,“谬误的自我感”,2024 (局部) 陈孟涵,“休憩”,2025 正在展出于颂艺术中心群展“第三文化原住民”。 陈孟涵作品从手稿到3D模型的转化过程 陈孟涵的周边“双腿虎蜡烛”,售于postpost三里屯店。 陈孟涵为SKP-S西门设计的橱窗,作品“宁静中的悸动”,2024年6月。 陈孟涵的家具系列,“卧虎边几”。 图文 | Gallery Where,陈孟涵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58分钟
99+
4个月前

陈笑之 | 从法国传统修复走向当代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陈笑之,作为央美壁画系的毕业生,留学法国取得当代艺术硕士后,偶然走进一个古典修复工作室,就这么被法国匠人认可,且考试获得了法国金箔师资格。十多年后,回到上海,用学到的法国传统工艺,开始她的当代艺术创作,与古典修复相关联,她在作品中,运用金箔、麻布、玻璃,金属等材料,让原本隶属于古典艺术修复的工艺和材料,经过她的新认知和运用,重新找到东方与西方相互融合的新美感。在她这次位于上海M50的743Artlab的个展“白板”开幕之际,笑之与资深藏家艺术从业者沈容老师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曾经的过往,以及新创作的内涵和意义。(周哥大彤) 主持:小八陈曦 嘉宾:陈笑之,沈容 陈笑之 198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跨界艺术家,现生活和工作于巴黎和上海。巴黎圣丹尼斯第八大学当代艺术与多媒体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学士。在法国从事艺术品修复工作十余年,法国国家贴箔艺术品修复师。2022年,她开启了从修复到创作的新篇章。她的作品融合中法文化背景与对手工技艺的深刻理解,探索材质记忆与当代表达之间的张力。作品在巴黎、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展览,被法国和中国多个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沈容 上海東華大學紡織品美術專業畢業後1987年在美國彼茲堡大學美術系油畫研究所。1990年後數十年在紐約市時裝中心從事視覺藝術設計。2000年後應邀在台灣省工作生活5年,在中國廣播公司中廣流行綱擔任節目製作,及節目藝術總監,同時擔任台灣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2006-先後在上海東觀視覺顧問公司、上格設計、上格藝術等公司,擔任藝術總監,從事藝術品策展、顧問及收藏。 本期播客相关文献 陈笑之个展“白板”展览现场 90天 2024 60×80cm (1 pcs,5幅/组) 桦木板,苎麻布,兔皮胶,铜金箔 七物之蜕变 2024 装置空间约90×100×100cm,一组3件 多尺寸声音装置,3分钟音频,与音乐家Austin SHEN合作 树脂模具,动物骨头,苎麻布,兔皮胶,铜金箔 七物之女神 2025 110×70cm 木板,苎麻布,铜金箔,钢针 七物之红线 2025 70×210×26cm 综合材料雕塑:木板,兔皮胶,苎麻布,棉线, 24K GERSTENDORFER金箔,法国铜箔,矿物色 耀斑 2024 55×52×20cm 木板,苎麻布,兔皮胶,铜金箔 无题 2025 80×62×35cm 木板,凸面玻璃,18K银箔,苎麻布,兔皮胶 未来考古 2025 60×34×20cm 乌木,苎麻布,钢化玻璃,24K金箔, 彩箔 拖延症者 2025 80×100×50 cm 综合材料装置 扫描幽灵-源自1525年Lorenzo Lotto的纸上手稿《诺亚方舟》 2025 160×120cm (双联画) 布面油画,金箔 Cocuyos 活珠宝 2024 44×44cm 钯金箔,月光金箔,玻璃,实木框 和光同尘 2022 装置 28-30件镜面反绘玻璃,多种尺寸,法国铜金箔, 德国GERSTENDORFER 22K 金箔,钢化手工切割玻璃 柔化 20~25片钢化透明玻璃 2022 装置 空间 300×400×300cm 22k金箔,铜金箔,植物明胶 这就是曾经的地球 2024 60×20cm (1 pcs) 银箔,钢化老玻璃 图文 | 陈笑之,沈容,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56分钟
99+
4个月前

罗清 | 绘画在随缘中自我展开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作为央美油画系的毕业生,罗清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戏曲学院当过教师。早期有画廊合作,后因父母身体缘故,放下北京的一切,回到江西南昌。被拽回生活现实中,照顾父母间歇,仍没有放下绘画语言的探索。从医院、学校抽身回到画布时,再刮去油彩,往往又回到第一遍的经验里——索性就着如干涸土地般的颜料层,再画、再叠加,使得原本平面的绘画,带有了浮雕的物质感。这种不在意时间的随缘画法,经过反复审视和深入,破坏和建立,随之自然展开。目前,罗清的个展在喜在画廊举办,画廊主理人金澎和他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这些年走过的路。(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罗清,金澎 罗清 199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学士学位;199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多年来他始终从个体的真实生存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回应出发,以坚韧自律的研究型学习者状态,前后系统性深入研习东西方绘画语言,试图在语言纯化和观看方式思辨上推进。罗清以“人物”为艺术实践的容器,通过创作不断回归本质的追问,触抵边界,同时迸发出脆弱个体的浑厚浓郁的生命能量。 金澎 喜在空间主理人 本期相关文献 罗清个展“虎口”展览海报 罗清个展“虎口”展览现场 罗清,草图2-6,纸本色粉,22×16cm,2017 罗清,草图2-15,纸本炭条、铅笔,25×16cm,2017 罗清,无题3-8,布面油画,40×30cm,2020 罗清,无题3-15,布面油画,60×50cm,2020 罗清,父亲,布面油画,40×30cm,2021 罗清,无题3-29,布面油画,50×40cm,2021 罗清,无题4-3,布面油画,50×40cm,2025 罗清,东游记 8,布面油画,50×40cm,2025 罗清,东郭,布面油画,80×60cm,2025 罗清,春,布面油画,50×40cm,2025 罗清,虎口,布面油画,80×60cm,2025 本期节目录制现场 图文 | 喜在空间,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56分钟
99+
4个月前

杨洋 | 从杨画廊回归到 ART FOCUS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杨洋,作为年轻艺术家画廊领军人物,曾经在798独领风骚。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出走泰国,带领泰国唐人团队继续拼搏。如今重新回归成为798第一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执行总监,并且大规模投资一家独立运作的艺术时尚空间“ART FOCUS”,又刮起来新的旋风。这次,杨洋和她的好友窦子,还有00后炙手可热的艺术家陈嫣冉,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新空间、新方向、新发展。(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杨洋,窦子,陈嫣冉 杨洋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执行总监,ART FOCUS创始人。 窦子 策展人,FT中文网专栏作者,ARTnews中文版艺术总监。 陈嫣冉 艺术家,2005年出生于北京。 陈嫣冉的创作理念源自内省的自我审视并积极回应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其作品融合日式漫画与法国实验电影元素,风格精细怪诞,以奇异的具象形象探讨记忆与身体等主题。陈嫣冉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前卫的时尚感广受国际时尚界青睐,她是GUCCI《竹境:解译传奇》展览合作艺术家、德国灯塔中国区灵感创意品牌大使,潮流品牌ROBBi联名艺术家,与巴黎世家、山下有松、R13、Numéro、ARTnews、新视线、风度、优家画报等国际品牌及媒体均有合作。2023年,她在东京SOMSOC画廊举办首个个人绘画展“NOWHERE”,随后接连受邀参与2023年布达佩斯艺术展、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上海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等多场国际展览,并成立艺术工作室——ACCRO STUDIO,意为“无尽”,代表她持续在艺术领域的无尽探索。她与科幻大师刘慈欣跨界合作的《超新星玩界》系列IP两次登陆ComplexCon,融合潮玩与科幻、中国与世界的独特设计备受瞩目。 本期相关文献 北京798艺术区 Art Focus 空间外部 Art Focus 空间内部 艺术商店与图书区域 Art Focus 空间内部 餐饮区 艺术家陈嫣冉联名衍生品展示区 Art Focus一层展厅《霓梦幻境-Neon Dreamland》 1:1 还原艺术家陈嫣冉的工作室场景 Art Focus一层展厅《霓梦幻境-Neon Dreamland》 Art Focus一层展厅《霓梦幻境-Neon Dreamland》大头贴机区域 陈嫣冉雕塑作品《机械生命体》,高级树脂涂装/镜面不锈钢,40×40×60 cm,2024 陈嫣冉雕塑作品《晚餐》,高级树脂涂装/镜面不锈钢,40×50×50 cm,2024 陈嫣冉雕塑作品《虚构的自我》,高级树脂涂装/镜面不锈钢,90×60×300 cm,2023 陈嫣冉原画作品《幽体离脱》,数字绘画/收藏级艺术微喷+丝网印,120×117.3 cm,2021 陈嫣冉原画作品《想象》,数字绘画/收藏级艺术微喷,120×135.3 cm,2023 陈嫣冉《超新星玩界-WaarWorld》“玩者系列”作品 《超新星玩界×陈嫣冉,超序之地·热扎扎·定制场景》,高级树脂,80×60×120 cm,2024 《超新星玩界×陈嫣冉,我们的新世界·冯静·定制场景》高级树脂,85×85×120 cm,2024 艺术家陈嫣冉及个展《霓梦幻境-Neon Dreamland》策展人袁弘 匈牙利小提琴大师Roby Lakatos到场演奏 图文 | ART FOCUS,杨洋,宁文,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4分钟
99+
4个月前

闲弹时光 | 2025春季艺术市场继续走低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从2025香港巴塞尔博览会到国内春拍,由于国际上金融和贸易的动荡,艺术市场没有走出低迷,反而进一步下探。嘉德一家独大的局面,让其它拍卖公司相形见绌。头部七件成交额,就占据整个拍卖的三分之二。这种局面是否变成常态?对此,ArtAlpha艺术阿尔法创始人、艺术顾问李熠,和Tabula Rasa画廊合伙人Una,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对2025春季市场的看法。(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李熠,Una 李熠 ArtAlpha艺术阿尔法创始人,艺术市场顾问。 Una Tabula Rasa 三米画廊合伙人,UniArt Advisory 创始人。 本期相关文献 2025嘉德现当代艺术春拍现场 张培力《水—辞海标准版》,1991年,单频道录像 彩色有声 A/P,9分35秒 9'35''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成交价:609.5 万 RMB 被誉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的作品形态多样,富于变化,往往从日常情景出发,表现出对重复、权力和荒诞性符号化的探讨。视频作品《水—辞海标准版》是拍卖中极其罕见的装置影像作品。此作创作于1991年,是继《30 x 30》后,张培力的又一录像艺术创作,也是他第一件用媒体语言为自己的艺术主张服务的视听作品。本作共有3个版本,另两个现为香港M+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作品现场起拍80万,有多方买家竞投,一路叫到超过300万,最后主要由嘉德现当代艺术部负责人李艳锋和另一个电话委托交相出价,一会超过了500万,最后530万被李艳峰手中电话1613号牌竞得,这是影像作品在拍卖中的罕见高价成交。(图文来自ArtAlpha艺术阿尔法) 关良 《有佛像的静物》1948年,布面油画,54.6×64.3 cm 估价:RMB 12,000,000-15,000,000 成交价:2127.5 万 RMB(艺术家拍卖纪录第二高) 关良此件非常精彩的《有佛像的静物》是二十世纪艺术拍卖图录的封底作品,以1200万起拍,逐渐超过了高估价1500万,最后1850万落槌在1155号牌。(图文来自ArtAlpha艺术阿尔法) 刘野 《张爱玲》2004年,布面油画,60×45 cm 估价:RMB 9,000,000-12,000,000 成交价:4255 万 RMB 创作于2004年的《张爱玲》,是刘野在千禧年后创作转型期间的代表作。刘野选用了张爱玲移民美国签拍摄的一张证件照,整个画面透明,轻盈,却像一声叹息,令人感到难以承受的重量。此件900万起拍,很快到达1000万,之后被直接叫到1300万,1500万后又被直接叫到1700万,2100万后被叫到2300万,这样跳跃式的加价一直到达3700万,终于落槌在刘龙手中电话1507号牌,加佣金4255万元成交。(图文来自ArtAlpha艺术阿尔法) 苏富比纽约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Grande tête mince》,青铜,高65.4cm,1954年 令人意外的是,拍前呼声很高的蓝筹艺术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55年创作的半身铜像《Grande tête mince》未能找到买家。这件作品描绘的是艺术家的兄弟,是此次拍卖主页的封面,来自房地产大亨谢尔顿·索洛 (Sheldon Solow) 的遗产,他于2020年去世,此件作品被家族珍藏了45年。这件雕塑还曾经在195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当拍卖师在台上说出“pass”时,引起场内纷纷的议论。(图文来自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2009-202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走势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按价值划分)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2009-2024年全球主要艺术品市场销售额演变 Tabula Rasa 三米画廊在2025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术探新」单元 (Discoveries Section) 呈现艺术家朱丹 (b.1985) 的个展 朱丹,树非我所有,布面丙烯 ,200 × 140 cm,2024‒2025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Tabula Rasa 三米画廊展位现场,香港,2025 图文 | 李熠,Una,网络 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57分钟
99+
4个月前

猎手与烹饪 | 地脉遗身展览闲聊

闲弹时光 艺术播客

作为年轻策展人,陈鋆尧找了一南一北两个年轻艺术家,钱宁越和王浩旭,做了“地脉遗身”展览。两个创作者,无论从生活经历、求学过程、采用媒介、艺术导向等方面,都完全没有重叠。但有意思的是,如果将策展人视作主体,两个艺术家看成媒介,结果却相得益彰,展现了共通性。比如海外留学、漂泊原乡、敏感坚持等等方面,都有着暗藏的关联与交织。对此,策展人和艺术家们,以及人类学学者李宜繁,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展览背后的思考和体会。(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钱宁越,王浩旭,陈鋆尧,李宜繁 钱宁越 (b.1999) 生活和工作在伦敦,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硕士毕业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现为英国皇家雕塑协会成员。“在褪去潮水后的泰晤士河床上行走,其中裸露出的破碎砖块构建了我对过去与现在的想象。”钱宁越的作品灵感来自于现代性神话的探讨。在英国与中国两地间穿梭所感受的差异重塑了她对空间、记忆与身份的基本理解。期间,她将视角转至她家乡——中国宁波——的烹饪文化。饮食与消化所参与构成的社会与身体的同构空间是她不断与这个世界进行协商的现场,也是她创作的重要手段。她近期的作品多以面团为媒介——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面团形态最终引发了她有关习性的无意识以及身体在关系中的浮动思考。现代性神话(The myth of modernity)叙事下的情感空间(Affective space) 隐含在宁越的作品与材料当中。宁越以烹饪(文化烹饪)为灵感进行创作和批判,运用面团、糖等厨房中的日常材料,以当代或是现场的烹饪方式将这些看似脆弱,习以为常的材料连接起来并不断提升其延展与覆盖的能力。 王浩旭(b.1995) 生活和工作在广州,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研究生毕业于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系。王浩旭的创作以个人叙述与客观叙事的双线并置展开,通过猎人形象的消逝与东北工业的变迁,探讨传统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并延伸至当代社交场域的隐喻重构。猎人形象贯穿于王浩旭的早期创作,承载着对父辈生存智慧的致敬。画面中的猎人形象贯穿王浩旭的创作,是王浩旭过去记忆中的深刻形象,传统“猎人”象征着勇敢、敏锐和生存智慧,但随着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加快,这种直观而原始的生存智慧逐渐失去了现实土壤,成为一种被边缘化的符号。让它们成为传统智慧在数字时代的身份疤痕。与猎人叙事形成镜像的,是东北工业带的黄昏图景。东北地区在经济转型和产业衰退中逐步陷入荒废与边缘,东北人也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两者均反映出集体主义精神在资本逻辑中的失语。当猎人的山林与东北的厂区共同褪色:一方面,历史符号和精神内涵在新经济结构中失去了支撑;另一方面,资源配置和社会关注的转移使得曾经的辉煌难以持续。双重边缘化当两种消逝的叙事延伸至当代生活,王浩旭捕捉到意外的转译可能。在社交场域中,狩猎逻辑以在社交对话中仍然适用,饭局中的话题抛接暗含话语权的争夺 ,体现现代人在社交中陷入生存悖论:“在社交关系中彼此随机成为“猎人”或“猎物”的角色反转。 陈鋆尧 (b.1995) 独立策展人,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北京。20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并于2020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硕士学位。他的策展研究和实践关注于剧烈社会转型下的空间政治、数字媒体的公共性和公共环境中的人文景观。 李宜繁(b.1996) 研究员、学者,目前工作、生活于伦敦。2023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品硕士学位。现伦敦大学学院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在读。 本期节目相关文献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本期播客录音现场 图文 | TANG+YAO ,本场嘉宾,网络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71分钟
99+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