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再聊元宇宙一律按贾跃亭转世灵童处理

巴别塔词典

有人说2021是播客元年,也有人说播客已经进入了红海,两种论调有着矛盾的同一性。听众对陪伴感和知识性的需求意味着垂类这条赛道仍然是有想象空间的。《巴别塔词典》作为独立孵化的内容,强调知识属性,通过各大播客平台赋能,以“网络方言”这一概念塑造用户心智,试图沉淀优质内容,形成一整套可复用的打法,实现逆势增长。 ——《巴别塔词典》的11月商业前瞻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1:41—00:12:19 “元宇宙”的来龙去脉 00:12:19—00:19:38 把水搅混的行业黑话 00:19:38—00:29:11 进口的行业黑话 00:29:11—00:38:49 “互联网思维”的语言维度 00:38:49—00:46:53 一切皆可“IP” 00:46:53—00:50:42 “KPI”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KPI 00:50:42—00:55:01 被颠倒的“赋能” 00:55:01—01:05:43 互联网产业形成的文化地位 01:05:43—01:09:20 当黑话成为人话 01:09:20—01:09:58 下期预告 参考阅读: 《40%的工作没意义》,作者:大卫·格雷伯 《论扯淡》,作者:哈里·G·法兰克福 结尾音乐: “Career Boy”,音乐人:Dorian Electra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70分钟
2k+
4年前

第21集:“世界属于三体”(下)——周文王的黑暗森林

巴别塔词典

“所以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便发现:有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存在。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第一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利、第二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安全、第三种原因则使人为了求名誉而进行侵犯……根据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显然看出: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摄服的 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1651) 本期继续回到我们有关《三体》的讨论,这次除了评论一下书中的潜在意识形态之余,我们也聊到了中外作家都避不开的另一个文学类型:历史幻想。历史幻想往往是科幻作品的内核,而这种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又有什么样的陷阱呢?最后,主播们也分享了各自喜好的一些不一样的科幻作品,欢迎听众们和我们一起交流!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16—00:00:41 开头介绍 00:00:51—00:06:21 “黑暗森林法则”的疑问 00:06:21—00:14:57 刘慈欣的沙文主义? 00:16:02—00:23:11 如何对待文学里的政治内容? 00:23:11—00:28:39 中国幻想小说的民族隐喻 00:28:39—00:37:26 历史幻想的融梗嫌疑 ——本段中提及刘宇昆小说名为《七王之战》 ——本段中提及盖伊·加夫里尔·凯小说名为《天下》与《阿拉桑雄狮》 00:37:26—00:49:13 推荐我们喜欢的科幻作者/作品 ——“炼金术战争”系列作者为伊恩·特里吉利斯 ——本段中提及的早坂吝作品为《侦探AI》与《无人机侦探》 ——《冰狱之火》作者为苏学军 ——“美铁之战”系列作者为帕特里克·蒂利 00:49:13—00:50:03 结尾互动 主播推荐阅读: 竹溪—《皇帝魂》布兰登·桑德森 鬼王橙—《克莱因壶》冈岛二人 姚天宜—《莱博维茨的赞歌》小沃尔特·M·米勒 结尾音乐: “Star Trek Theme (Main Title)”,音乐人:Alexander Courage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50分钟
5k+
4年前

第20集:“世界属于三体”(上)——刘慈欣如何成为弥赛亚

巴别塔词典

“[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严锋 《三体》系列完结10年后,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刘慈欣和他的作品早已载入了中国文学的史册。《三体》系列中的概念、词汇也在这10年里慢慢地融入了网络方言之中,并且往往以至高无上的形态存在着。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就上述两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刘慈欣和《三体》真的拯救了中国的科幻文学乃至科幻读者吗? 此处附上竹溪写的两篇相关文章: 聊聊《流浪地球》——刘慈欣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弥赛亚?——中国科幻读者苦难叙事的根源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38—00:03:36 本期主题介绍 00:03:36—00:09:10 建国后的科幻文学发展 00:09:10—00:16:02 科幻杂志的兴衰和新科幻作家的出现 00:16:02—00:26:30 《三体》弥赛亚追随者和福音派 00:26:30—00:35:06 《三体》提名雨果奖的曲折道路 ——本段中提到的“狗王”为极右翼基督教科幻作者Vox Day 00:35:06—00:41:17 《三体》获得雨果奖的曲折道路 ——2015年雨果奖第二名的小说为女作家Katherine Addison的作品The Goblin Emperor(“妖精皇帝”) 00:41:17—00:52:08 《三体》系列的后续奖项争端和神化 ——2016至2018年最佳长篇小说雨果奖均由非裔女作家N·K·杰米辛的“破碎的星球”系列小说获得 00:52:08—01:02:07 重提科幻文学的“软”“硬”之争 01:02:07—01:02:38 结尾和下期预告 参考书目: 《星空的旋律》,作者:萧星寒 《刘慈欣谈科幻》,作者:刘慈欣 结尾音乐: “黑暗森林”(《我的三体之罗辑传》主题曲),音乐人: regulus、大九_LN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63分钟
15k+
4年前

第19集:未曾设想的道路——游戏里的架空历史

巴别塔词典

光荣特库摩:日本游戏公司,由1978年成立的株式会社光荣和1967年成立的株式会社特库摩合并而成,《三国志》系列游戏的出品方。自1983年以来,光荣已经出品了14代《三国志》游戏和15代《信长之野望》游戏。 Paradox Interactive:瑞典游戏公司,自1999年成立,《钢铁雄心》系列游戏的出品方,被大陆玩家称为P社。旗下“P社四萌”为四个王牌系列游戏《钢铁雄心》《欧陆风云》《维多利亚》《十字军之王》。 本期节目中,我们就要聊一聊,这两个公司的游戏如何改变了中国众多网民们学习、理解历史的方法。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41—00:02:50 本期内容介绍 00:02:50—00:11:07 光荣的“三国”系列 00:11:07—00:19:28 玩游戏怎么学历史? 00:19:28—00:28:50 P社游戏的历史科普作用 00:29:04—00:37:52 历史游戏中的粗暴方法论 00:37:52—00:46:18 “精德”与历史的扁平化 00:46:18—00:58:06 “精日”与道德判断的缺失 00:58:06—01:05:48 玩游戏的魔怔人 01:05:48—01:06:00 结尾 参考书目: 《高堡奇人》,作者:菲利普·K·迪克 《临高启明》,作者:吹牛者 结尾音乐: “Baba Yetu”(《文明IV》主题曲),音乐人: Christopher Tin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66分钟
3k+
4年前

第18集:然而中学究竟习得了什么,——大抵皆是烂梗罢

巴别塔词典

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我们借先生的文章,回到了中学时的青葱岁月,探究了一下课本、教材对大家网络上交流和用梗的影响。或许,正是你的语文、思品课本让你第一次学会了网络方言。这其中不乏有各种误用,还有许多人都忽视的严重隐患。从白话文章到文言诗歌,它们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烙印,而这些烙印是如何通过网络保留或者变质的呢?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31—00:09:22 鲁迅诞辰与中学课本 00:09:22—00:17:26 课代表、陈独秀、倒牛奶和鸦片 00:17:42—00:21:48 “你初中学的都不对” 00:21:48—00:29:04 课本误用案例:鲁迅其文 00:29:04—00:34:39 课本误用案例:鲁迅其人 00:34:39—00:41:27 中学内容构成的共同“典故池” 00:41:27—00:46:15 80年代的语文内容什么样 00:46:15—00:53:31 让人又爱又恨的“文言文” 00:53:31—01:00:06 通识教育遗留的语言小问题 01:00:06—01:17:31 主播喜欢的课本内容大分享 01:17:31—01:20:22 内容总结 课外阅读: 《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 《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阿房宫赋》,作者:杜牧 结尾音乐: “李雷和韩梅梅”,音乐人: 徐誉滕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81分钟
2k+
4年前

第16集:救救孩子(上)——网游、追星是什么的“代餐”?

巴别塔词典

“追星文化错误地引导了青少年!”“网游不亚于虚拟毒品!”近期的一系列管控措施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国家管理层对部分青少年文化消费的态度:各类娱乐必须要规范,而所有适龄人员也应该在指导下进行自律。可这样的思维模式真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吗?饭圈乱象或者网游沉迷更多是现象,而不是根本,所以人们寻找这类“代餐”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50—00:07:18 “防沉迷”之辩的文化、心理动机 00:07:18—00:17:25 以往的“防沉迷”措施有哪些 00:17:25—00:25:47 美国的娱乐审查历史 00:25:47—00:36:11 “你的现实生活肯定很不如意吧” 00:36:11—00:43:42 社交关系 vs 类社交关系 00:43:42—00:48:57 娱乐文化的“导向”如何界定 00:48:57—00:56:12 何谓“流量明星” 00:56:12—00:56:24 结尾及预告 参考阅读: “The Ultimate History of Video Games”《电子游戏终极史》,作者:Steven Kent 《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主编:郑涵 结尾音乐: “If You’re Too Shy (Let Me Know)”,音乐人:The 1975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57分钟
2k+
4年前

第13集:“差不多得了”(上)——网络流行语的保质期

巴别塔词典

每年年底,无论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还是各个自媒体,总会评选出年度的“X大网络用语”。不过大家心中早已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只要上了这些榜单的“流行语”,其烂大街的属性也就算是板上钉钉了。这一期节目,我们就主要回顾一下这类让人们看到就头疼的词汇,对于它们来说,出圈是否就意味着出局? 我们的听友群也已经开放,请大家注意关注节目公告哦~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32—00:06:38 当网络方言进入大众媒体 00:06:38—00:12:13 “内涵”文化的暗线 00:12:13—00:20:25 词汇如何从功能描述到无效传播 00:20:25—00:28:14 无效词汇的意义和泛滥 00:28:14—00:37:38 网络词汇反应了人们对音乐的态度 00:37:38—00:47:32 污染交流空间的侮辱性词汇 00:47:32—00:52:44 台面上的批判和台面下的愤怒 00:53:26—00:53:47 下期预告 参考阅读: 《破壁书》,主编:邵燕君 《参与的胜利》,作者:亨利·詹金斯、伊藤瑞子、丹娜·博伊德 结尾音乐: 《伤不起》,音乐人:王麟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54分钟
2k+
4年前

第12集:饭圈“双减”:给天使花钱,错了吗?!

巴别塔词典

这段时间里,网信办和广电总局双双发布了“整治饭圈”相关的消息。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也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饭圈文化”,而“搞饭圈”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与此同时,《巴别塔词典》在小宇宙的订阅数也即将到达900,所以在此正式开启我们的听友群!请感兴趣的听友们在微信搜索账号“playtimeguy”(电影拳师),发送好友申请时请备注“巴别塔听友群”,通过后即会被邀请进群。前10位进群的听友会有惊喜礼品哦!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0:33—00:06:46 整治饭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00:06:46—00:13:28 饭圈倒奶的前因后果 00:13:28—00:22:03 追星的两种核心动机 00:22:03—00:37:13 饭圈的“胜负”如何定夺 00:37:13—00:53:30 “饭圈文化”已经超越“粉丝研究” 00:53:30—01:07:44 “四种身份”的分析方法 01:07:44—01:13:40 流量的维护与绑架 01:13:40—01:15:00 总结与结尾 参考阅读: 《理解大众文化》,作者:约翰·费斯克 “Identity as an Analytic Len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用身份作为教育研究中的分析视角》),作者:詹姆斯·保罗·吉 结尾音乐: Stan (Instrumental),音乐人:Eminem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巴别塔词典编辑”微信群,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76分钟
1k+
4年前

第11集:为什么“奥林匹克精神没见到,抗日精神倒是给我唤醒了”?

巴别塔词典

也许没有人愿意承认,“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格言从来都没有真实地存在过。即使五环紧扣的奥运会始终强调着公平竞赛,人们还是会觉得、或是说明白,有些国家就是比别的国家“更公平”。奥林匹克运动会本身就出自一次历史的复兴,但复兴对历史的美化终究抵挡不住现实的解构。奥运会究竟还有看头吗?如果有,那看头究竟又在哪里呢?是要看竞技之美,还是要看“我们”把“他们”踩在脚下? 主持人:姚天宜、鬼王橙 常驻嘉宾:竹溪(公众号:Vault_of_Kris) 00:01:14—00:07:44 奥运衰落还是回光返照? 00:07:44—00:11:13 饭圈化的奥运和反日情绪 00:11:13—00:24:54 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转变 00:24:54—00:38:48 如何构建奥林匹克的神话 00:38:48—00:47:12 奥林匹克神话背后的残酷政治 00:47:12—00:56:03 奥运的政治经济学 00:56:03—00:59:58 奥运精神的微光 00:59:58—01:00:10 结尾 参考阅读: 《足球往事》,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作者:伯尔纳德·舒兹 结尾音乐: 《奥林匹克圣歌》,作曲:斯皮罗·萨马拉斯,作词:科斯蒂斯·帕拉马斯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湖岸”微信公众号后台,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61分钟
1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