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期|阿西莫夫的机器人1:”机器人学三法则“ 阿西莫夫说,他20 多岁就成为坚定的科幻迷,他所读过的机器人故事一般分为两大类——威胁人类的机器人和引人同情的机器人。 当他在1939年创作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小机》的时候,自然也就选择了其中之一“引人同情的机器人”。随后,他在1941第二个机器人故事《理性》中提到了机器人有内设保障措施,并在他在 1942 年《转圈圈》这个故事里提出了”机器人学“Robotics这个词汇,并将机器人被内设了安全机制,也就是”机器人学三法则“逐字细化: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小机》《理性》《骗子》和《转圈圈》,这四个故事,可以说是阿西莫夫机器人世界的基调。《消失无踪》则说明人与机器人的关系。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故事大都围绕机器人三法则展开,但是“机器人三法则”在机器人世界里却不是普世真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都在探讨这些法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逻辑漏洞。
林掌柜的|语言塑造思维?新年系列节目预告
真的就是聊几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领悟》《Lucy》和《白夜破晓》
191期|厄休拉《黑暗的左手》4:“我宁可死在冰原上” 两个主角从相识的那一天,所交付的信任就是不对等的。他们各自经历过生死,又生死与共了81天,在冰天雪地里走了1350公里。最终敞开心扉接纳如此迥异的彼此,却在突然的一个晚上,一个去往幽冥,一个去往监狱。活下来的那个人,终于明白了自己需要背负好友的遗志继续前行。伊斯特拉凡的死带走了金利的单纯与稚嫩,也留下了独一无二的信念与坚持。 博尔赫斯说:“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记,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这恰好证明,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注定相遇的两个人,和他们一同进入的冰原。
190期|厄休拉《黑暗的左手》3:走下“神坛”的预言师——法科西 第一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第一章》聊了书的第一章里埋了多少伏笔; 第二期《战争是一颗有毒的解药》聊了格森星的性别、政体和宗教的特殊性。 今天,终于迎来了纯剧透的一期。我会先概括一下这本书的剧情,然后来聊一聊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人不论是从形象、品质和能力,都是我这种世俗人眼中最想成为的人。他就是隐居村的预言师——法科西。 他只出场过两次,第一次充满神性的出世;第二次,也就是在故事的结尾他从神坛走了下来。不是被动跌落,而是主动抛弃了神圣的身份入世。
189期|厄休拉《黑暗的左手》2: 战争是一颗有毒的解药 第一章后各种政权之间的矛盾激化。解决这些矛盾其实有一颗解药,但是这颗解药本身也有剧毒,那就是“战争”——以武力为手段,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或者,直接将内部矛盾外化。 但是格森星上足以催化战争的三大因素——性、政治体制和宗教——都已经被作者调制解调成了:无性/双性,松散的政体和无神灵的宗教。格森星也因此从未有过战争。 随着社会的缓慢发展,人性中的疯狂,人对于权力的欲望和恐惧,却即将成为引发战争关键。 黑暗与光明,生存与死亡,似乎所有人都到了该作选择的时刻。
林掌柜的|自学吉他8个月,现在弹得怎么样了? 主观上:不错,很不错 客观上:可能对不了一点 从1月26日至今,刨去休假出门和录节目没摸琴的时间,到今天8个月了。 本期碎碎念,来聊聊自学吉他的感受。
188期|厄休拉《黑暗的左手》1: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第一章 【第一章】埃尔亨朗的庆典 厄休拉的故事总喜欢在故事开头给你很多信息,迅速将读者拉入到一个异世界中,并埋下很多线索。在看她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留意最开始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黑暗的左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第一章。
187期|经典科幻《被遗忘的敌人》: 一个人孤独地见证了人类的灭绝 “生命分了两种: 一种叫做有限的身在,一种叫做无限的行魂。” 好故事也是如此,有限的篇幅,无限的余韵。这些余韵就在这些细碎的微光中跳跃。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说《被遗忘的敌人》。克拉克自己说,他很少记得自己是在何时何地得到了某篇小说的灵感,但《被遗忘的敌人》是个例外。那是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一场暴风雪席卷了伦敦,他正在楼顶看雪景,突然,一个糟糕的念头冒了出来:“如果这场大雪永远也停不了,那该怎么办?” 这就是今天这个故事的开端……
186期|经典科幻《一个人》(《颂歌》):拥有“自我”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一个近未来的故事。当时人类社会经历一次革命之后,进入了一个消除个性和个体的时代。这个世界没有“我”这个概念,每个人都称自己“我们”有自己的编号,是集体的组成细胞。人一生的所有时间和行动都统一规划。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是,还在使用蜡烛照明。一个叫“平等 7-2521”的年轻人通过进行秘密科学研究,最终找到了被人类刻意抹去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并开启了对于现有社会的反抗。
185期|经典科幻《梦之海》:当海洋突然消失,地球走向灭亡 《梦之海》的画面感极强。外星文明以漫不经心的强大力量取走了地球所有的水。20万块巨大的冰块悬与近地轨道,人类犹如蝼蚁般绝望地仰望“梦之海”巨大冰环。有的人在为星球死亡制作陪葬品,有的人却在为还活着的人不断努力。 阅读这个故事是一种享受。这也应该是大家喜欢大刘的原因之一——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
184期|经典科幻《时间机器》 : 原来意大利人也想“长生不老” 今天来聊个不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写的《时间机器》。 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是我们常见的人行走在时间轴上的设计,可以将人的有限生命拉长至无限。而布扎蒂的《时间机器》是将时间减速慢行,将一部分人类有限的生命拉长到一个值。而要做到,需要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