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正巧,我们聊聊最近大火的三星堆。由于过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的考古事业起步较晚,殷墟考古可以说是中国考古事业的源头。我们对中原各处古迹的挖掘逐渐有了眉目,但如今,三星堆遗址仍然充满神秘感。不只是中国,英国的巨石阵、埃及的金字塔,全世界的未知之谜还有很多。在西方,神秘主义一直都有忠实的信徒,而占星术则是神秘主义的一条支流。 现代人没办法想象几千年古人的文明,正如没有当过皇帝的的人,没办法想象帝王的生活。所以,一切都要讲证据。有的文明,地下有宝贝,但没有文献记载;还有的文明,有文献记载,但地下没有宝贝。中国有山海经,西方有荷马史诗,它们是历史还是传说? 古希腊强调人与自然的理性关系。神秘主义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闭上眼睛,用心感应。现在,生活里神秘的部分越来越少,科学依赖实验,理性依赖逻辑,都跟感观无关。但是,审美需要感观刺激。清晰的一定比模糊的好吗?人类是否有点狂妄,缺少对未知的敬畏之心呢?
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也许是最适合去江南的季节。江南跟春天的关系特别融合,已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符号。春天的江南又能体现中国古典美学。为什么说文化上江南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唐朝?水因何构成了江南春天之美的灵魂所在?如何从美学意义上理解江南的朦胧感?江南有哪些专门在春天吃的美食,你听说过“七头一脑”吗? 就算没办法身往江南,你也可以在本期节目“云旅游”一番。欢迎评论,说说你最喜欢哪里的春天吧。
如今,每天有几百条微信未读消息已经不算什么事了。今天,美学公社和你聊聊网络社交的苦恼。中国网民已经接近10亿,在这样一个大熔炉中,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各种群里,你该如何表现自己?面对群里的领导发言、发红包,你该怎么回、该不该领红包?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到底是为了什么?可可老师分享了他在微信群的生存策略。欢迎评论,说说你的网络社交困扰吧。
清明刚过,美学公社今天来讨论一下死亡这件事。我们完全没必要避讳谈及死亡,因为只有知晓了它,我们才能克服对它的恐惧,而它本来也并不值得恐惧。现在,我们更多地把生命的质量等同于生命的意义。这会产生什么问题?中西方文化在死亡哲学方面有很明显的区别,怎么看待中国的“未知生、焉知死”和西方的“未之死、焉知生”?解读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本期提到了电影《入殓师》,放心,一点都不恐怖,推荐给各位。
4月1日是张国荣去世18年。随着时间慢慢离去的,还有我们记忆中的港片。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港片里的港味变淡了。香港电影和劲歌金曲伴随着70后、80后甚至90后几代人的成长。我们对港片的爱没有地域限制,港片文化不局限在粤语地区,东北、江南……哪里都有一整循环播放港片的录像厅。港片是雅俗共赏的,有许鞍华导演映照时代思潮的艺术电影,也有周星驰等一批人的无厘头喜剧。如今,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或许会创造出新的美学风格。本期,美学公社和各位社员聊聊我们对港片的情怀。
梵高,生于1853年3月30日。今天是梵高诞辰168周年,美学公社和各位聊聊这位印象派大师,以及他和高更的故事。遗憾的是,两个人都特别有个性的艺术家,难以互相包容,两人最终在普罗旺斯分道扬镳。与梵高不同,高更作为《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人物,曾经是个富有的证券经纪人。梵高的烦恼是想得到而得不到,高更的烦恼则是该如何放弃已经得到的。 世俗的标准,到底能不能框柱自己?好在,我们的人生不会固定在一个处境,而是会在一个个选择中不断成长,我们不必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来做选择。六便士虽然不多,该拿的时候别错过;月亮虽然难得,但千万别忽视内心的追求。可可老师分享了大学毕业后几次关键的人生选择。他到底是选择了六便士还是月亮?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我们聊聊春茶之美。随着季节更替而调整生活状态,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近了。比如,可可老师每年要去龙井村喝春茶。喝茶,喝的是一种微小的喜悦与满足。 春茶的茶文化偏重于哪些方面?茶要鲜嫩,水也要讲究。这方面,我们还要多向祖先学习。古代,上至皇室、下至平民,为了喝上一壶好茶,都有特别的准备。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百姓对于茶还有什么特别之道?可可老师分享了当年看厦门人悠然自得品茶;看汕头人先喝茶、再办事的趣事。茶是中国人的共同语言,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而如今996的上班族难有时间慢慢品茶。好茶难得,但时间才是我们最贵的奢侈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天到了,美学公社这一期和大家聊花:林芝的桃花、武汉的樱花、婺源的油菜花……我们带着不同的心态赏花,收获的美也不一样。 什么是美?学术意义上,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句话有点不好懂,可可老师会给你展开谈谈。日本是中国人出境游的热门地点,一大原因是赏樱。我们赏花和邻居日本人赏花,有什么不一样?物哀到底是什么意思?请收听本期美学公社。
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有38%的人存在睡眠障碍。失眠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绝不可轻视。失眠的苦恼,有过切身经历的人一定都知道。有一位有钱的伯爵,为了治好失眠,竟请来巴赫作曲。为此,巴赫赚了100个金路易。小珉老师就对睡眠环境高度敏感,曾在火车卧铺上没办法入睡。你有过相似的问题吗?音乐疗法、看书疗法,我们如何应对失眠?从城市公共环境的角度出发,如何给市民优质的夜间环境?欢迎收听本期节目,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上期结尾聊到穿越,本期,我们接着聊聊穿越与梦的美学意义。穿越的本质是一种情感补偿,帮助我们实现在真实生活里无法达成的理想。可可老师分享了他最美的梦,大学宿舍成了梦的舞台。小珉老师则梦中暴露了吃货本质。如果有机会,你想穿越到什么时候,成为什么人呢?欢迎收听并订阅美学公社,一起探寻生活的美学维度!
本期节目上线的时候,《你好,李焕英》票房已超50亿。这封贾玲写给妈妈的情书为何感动了这么多人?不管是带入孩子的角色还是母亲的角色,我们对母爱的感受是有共鸣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是,艺术家会用作品表达这种感受。莫扎特也曾经历过“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伤。 如今,为了让孩子能出人头地,每个妈妈都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也造成了“虎妈”的出现。但成功与幸福能划等号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只用潮玩来定义盲盒是远远不够的,当今商业,万物皆可盲盒。盲盒也不只是年轻人的爱好。可可老师在收到朋友送的“盲盒”时,也是惊喜连连!本期,我们就和大家谈谈盲盒的生活美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