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要让世界接受民族文化,并不容易。东方和西方互为“异域”,彼此眼中的对方是什么样的?观看世界,免不了以自己为中心。这会带来什么问题?持有优越感的人,更容易接受他眼中更低级的异域文化吗?本期节目,两位老师将回答这些问题,并指出如何更好地出国旅行——带着超越文化的爱。
丁真的家乡不在西藏,但却让西藏再次成为互联网热点。 对城市人来说,藏地代表着神秘的异域文化。而对神秘的异域文化的想象,早在19世纪的西方就已出现,如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大地之歌》。 藏文化最吸引人的是什么?西藏对城市人为何有那么重要的影响?两位老师将在本期节目为你揭秘西藏,分享他们被西藏所启发的故事。
人为什么要戴上面具?起初,这是表演的需要。慢慢地,当生活与表演难以分割,我们似乎再也摘不下面具了。 本期,可可老师竟然说自己声音不好听!为此,他还有一段十分欢乐的戏精往事。 各种打着“表演”旗号的综艺越来越多,迎合着当代人的观看之道,也反映出我们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彰显自我意识,又要为了成功而迎合他人的评价标准。 究竟该如何演好人生这出戏,听可可老师和小珉老师怎么帮你导演人生吧! 活动一下手指,点击订阅,“美学公社”带你听见诗意生活。
中国哪里人最时尚?这期节目和大家聊聊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江浙沪、广东穿搭都有什么特点。 江浙沪穿搭,和100年前的美国潮流有什么共性?爵士奢靡如何影响美国的时尚?以《蓝色狂想曲》为代表的爵士乐如何登上洛杉矶奥运会的殿堂? 忆往昔,八十年代的时尚有什么门道?北派的霸气,上海的内秀,广东的洒脱,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时尚穿搭,本不应该有地域偏见,而要尊重每个地方的特点,每种穿搭都可以穿出自己的格调。
“凡尔赛文学”流行,带起了一股凡尔赛风潮。人人都想秀,人人都在秀,但其实热衷于“凡尔赛”风潮的人并不一定真的懂凡尔赛的内涵。人性本“秀”,秀自己没有问题,但关键是要懂得怎么秀。 本期节目一起聊聊“凡尔赛”风潮的现象。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冬至日,你最想的是回家和家人团聚,但人却在公司加班996,估计这是打工人的常态吧。 在冷风中,你会不会感叹生活不易和灰暗?但其实,冷清的冬日,也会丰富的美学色彩,而且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经意之间影响着我们。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发掘冬日生活美学,给忙碌的生活找回一个好心情。 如果你也发现了更多冬日生活之美,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艺术家就是高大上吗?其实在很多年前,艺术家也是打工人。 本期节目分享打工人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曲折、困难甚至失败,但他却用无比的力量和勇气直面挑战。为什么打工人需要贝多芬?听完贝多芬的音乐和人生故事,打工人鼓起勇气向前冲! 如果你也是打工人,你也需要勇气和鼓励,欢迎在留言区互相支持!
疫情之下,我们值得拥有怎样的生活美学?古典音乐与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渊源?面目混沌不堪的打工人,如何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本期节目中,我们插上古典音乐的翅膀,探寻给生活“留白”的意义,用美学直面生活的难题。 如果你对生活美学的话题也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