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真言,建筑设计师回看10年行业变迁-043

苦中找乐

我和1达是相识24年的老朋友,他是我婚礼的伴郎,我的Best man。2001年时,我们在当地最好的中学成为同班同学,又因为同样喜欢音乐,都成了学校广播站的成员。回想起当时坐在调音台前,把音量钮推到最大,让整个校园响彻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啊,真是好时光。 24年后,我在北京的金融圈大雪纷飞,他在上海的建筑界四季如春。 9月,我约他在上海叙旧(酗酒),聊了我们分别后各自的故事。啊,真是好时光。 嘉宾:1达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9月10日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0日 03:00 节目设定与状态:老同学酒后真心话,按“如实呈现”来聊 05:10 相识24年与自介:1达近况、这次对谈的由头 08:40 入行初期:北京明星建筑师事务所做集群设计 11:30 转场上海:加入国际背景团队,流程与方法更系统 15:20 去神化建筑师:理工科日常与项目强度的真实体感 18:05 成都一年“健康期”:训练节律、偶尔小酌的平衡 21:30 项目版图:超高层与综合体,尝试用“故事线”组织方案 24:10 角色升级:从被带到带队,协作与对外沟通能力成型 27:40 快周转的拉扯:标准化带来效率,独特性与品质被压缩 31:00 行业退潮与关键词:地产收缩、保交楼、上下游承压 34:30 团队峰值到收缩:疫情前后的人力与现金流波动 38:15 心态拐点:从精算投入产出到“和有趣的人做好玩的事” 41:00 上海画像:多层次舒适区并存,舞台恒在、主角轮换 44:00 城市对照:上海×京都的开放感与门槛感 47:10 酒后社交学:微醺更外向,把“夸赞”当社交润滑剂 50:20 放下完美主义:先承认不完美,才能看见彼此的可爱 53:10 边界感与自洽:独处与应酬的选择,能量管理的练习 56:20 性格与能量谱:MBTI、I人/E人视角下的自我定位 59:00 收束与初心:我为什么做播客,用一期对话连起朋友与世界 * 集群设计(Cluster Design)—— 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业主体系内,多个地块或项目的联动式规划与建筑设计,强调总体协同与资源统筹。 * 超高层建筑 —— 通常指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涉及抗风、抗震、疏散与机电系统的综合性高要求。 * 综合体(Mixed-use Development)—— 在同一项目中复合办公、商业、居住、酒店等多种功能,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人流耦合。 * 标准化设计(Standardization)—— 用统一模块、节点与做法提升效率与质量稳定性的设计方法;在强调效率的地产周期中常被强化。 * 甲方/乙方 —— 商务与工程语境中,委托方(甲方)与承包/服务方(乙方)的简称,界定责任、交付与费用的基本关系。 * 保交楼 —— 地方与金融多方协同的专项工作,目的在于保障在建商品住房如期完工与交付,稳定购房者预期。 * 自洽(Self-consistency)—— 个体的价值观、情绪与行为彼此一致,能够自我调节并维持内在稳定的状态。 配乐: 范晓萱 - 豆豆龙 蔡依林 - 说爱你 谭咏麟 - 朋友 后期:米铺工作室 文案:羊行 提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

55分钟
99+
2天前

羊行:如何养成运动习惯,做身体的第一责任人-042

苦中找乐

这期我不当主持人,而是老老实实回答两位老朋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不把运动当“坚持”,一天不动就难受?为什么家门口一个24小时能刷码的健身房,比任何豪华器材都重要?为什么我只看自己每周的微小进步,不再盯着最高纪录自我绑架?我们还聊到“100块红包”的21天打卡实验、旅行中的城市慢跑、如何错峰避免抢器械焦虑,以及中年伤病的修复。希望你听完,也会有那么一点兴趣——从今天起,把运动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嘉宾:大山(骑行、环京旅行)、老于(养鱼)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9月29日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3日 00:02 开场与节目定位;两位老朋友到场,定下“中年人运动”主题 00:43 为什么聊运动;从多次合作到这次聚焦体能 01:04 “关键行动领袖(KAL)”提法,引出十年好友背景与影响 02:03 追问:如何在紧凑工作与家庭中安排训练与时间管理 03:29 老于回忆冬季跑步:从“追快”到忙碌 04:32 腰突导致运动断档;靠“科技与狠活”维持 05:28 先叠免责声明:个人经验≠医疗建议,安全与身体信号优先 06:16 切入无氧训练:近年进步明显,动机与方法被追问 06:58 训记App的四年打卡实践与连续性 08:02 运动不是“靠意志力的坚持”,而是能提供量化正反馈的兴趣 11:03 运动的外溢效应:朋友、话题与更积极的形象 14:23 跑步时代回溯;选健身房的首要标准是“可达性与开门” 14:59 场馆底线:不跑路比“24小时”更重要 15:16 连锁“乐客”刷码进;晚间/清晨/差旅的碎片化训练法 17:29 旅行/出差的城市慢跑:避开主干道,走进小街巷与校园 18:45 年度量化:无伤情况下约350次训练,接近“每日皆动” 19:31 复工心态:只看增长不看退步,和“巅峰自己”脱钩 21:15 “21天打卡群”机制:未完成自罚100元红包,靠自觉闭环 23:22 训记App:按周频次与目标生成三分化计划,动作视频+曲线复盘 35:18 结尾: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快乐与安全第一 * 关键行动领袖(KAL) 指以长期、可验证的实际行动影响他人的人(“做给你看”),与只给出观点或建议为主的KOL(关键意见领袖)相对。适用于运动、学习、公益等需要持续投入的场景。 * KOL(关键意见领袖) 通过内容与观点影响他人决策的个体或机构。影响力主要来自专业度、可信度与覆盖面,未必要求长期的亲身实践。 * 最大摄氧量(VO₂max) 机体在极限运动时每分钟能摄取与利用的最大氧量,常用单位 ml·kg⁻¹·min⁻¹,是心肺适能的“金标准”指标。一般成年男性约35–45,耐力训练者可达50–60,精英耐力运动员可>70。可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得,也可用场地测试/可穿戴设备估算。 * 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 心、肺与循环系统向工作肌肉供氧并清除代谢产物的综合能力。CRF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显著负相关,是非常重要的健康预测因子。 * 抗阻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 用外阻力(杠铃/哑铃/器械/弹力带/自体重)让肌肉对抗收缩,提升肌力、肌肉量与骨密度,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体成分。通行建议:每周≥2天,覆盖大肌群,循序渐进、规范动作、充分恢复。 * 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 以氧化供能为主、可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形式,如跑步、骑行、游泳。通常以心率区间或RPE(主观用力感)控制强度,可有效提升VO₂max与代谢健康。 * 无氧训练(Anaerobic Training) 以无氧供能(ATP-PC、糖酵解)为主、强度高持续时间短的训练,如力量训练、冲刺、爆发跳。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系统,提高最大力量、速度与爆发力。 * 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 体脂质量占体重的比例。常见评估方法包括DXA(双能X线吸收法)、BIA(生物电阻抗)、皮褶厚度等。一般健康区间:男性约10–20%,女性约18–28%(因年龄与标准而异)。 * 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 椎间盘髓核向后/后外侧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发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多数病例首选保守治疗(活动管理、物理治疗、规范止痛、核心稳定训练),伴严重进行性肌力下降、马尾综合征等“红旗征”需急诊评估。 * 训练断档(Detraining) 停止或大幅减少训练后出现的生理适应回退:VO₂max在数周内即可下降,肌力与神经控制也会退化。重返训练宜从降低强度与体量开始,循序恢复。 * 用进废退(Use it or lose it) 生理与功能适应若无持续刺激会逐步衰退的基本原则,广泛适用于心肺、肌力、柔韧与神经控制等领域。 * 城市慢跑(Urban Running / City Jogging) 将跑步用于认知城市与建立日常体能的一种方式。安全要点包括:选择低车流线路、注意路面材质与转弯盲区、夜跑补光与反光、结伴或共享定位。 配乐:Bill Conti - Gonna Fly Now 后期:石头 文案:羊行

36分钟
99+
1周前

去了云南的人不伤心-041

苦中找乐

为什么说“去云南的人不伤心”?因为它实在太丰盛了:自然地貌、人文厚度、博物馆密度、饮食快乐,甚至还有一杯令人惊艳的云南咖啡。这期节目里,我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南南、木木、晓薇,都是深度玩过云南的人。她们带我看见昆明的蓝花楹背后是西南联大的遗址与飞虎队的纪念;她们也带我走进高黎贡山,走进建水、个旧、红河哈尼州这些“攻略之外”的地点。我们边聊边种草,也边回忆那些“走进课本”的时刻:横断山脉、胡焕庸线、三江并流,全都亲眼看过、亲身体验过。如果你觉得云南只是“昆大丽”,那你可能还没真正到过云南。愿你听完这一集,也能说出那句:去云南的人,不伤心。 嘉宾:晓薇、南南(花艺)、木木(古着收藏、手冲咖啡)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8月19日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7日 00:00 开场爆梗:三位女嘉宾组团会审羊行,节目史上首次四人阵容 录制现场(羊行拍摄) 02:03 云南省博物馆的震撼起点:第一个展厅从宇宙大爆炸开始 04:27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博物馆,隐藏在昆明郊区的工业遗址 石龙坝水电博物馆(南南供图) 05:06 滇越铁路的历史意义:法国殖民体系与中国铁路的碰撞 滇越铁路上的国门(南南供图) 05:42 铁轨知识小讲堂:什么是米轨、寸轨、标准轨? 06:16 飞虎队纪念馆:抗战记忆藏在市中心一座小展馆里 08:00 斗南花卉市场的夜生活,像极了鲜花版的股票交易所 斗南花卉市场(南南供图) 09:14 教授讨薪、学生请愿,这些史料勾勒出真实的联大精神 西南联大中文系必修选修学程表(晓薇供图) 11:09 腾冲国殇墓园安葬的,是滇西抗战中牺牲的将士 国殇墓园中的纪念碑(羊行拍摄) 12:15 云南是抗战的前线之一,也是一段被低估的地缘故事 13:52 滇池不止是喂海鸥,西山一侧还有少人打扰的湿地生态 14:03 抚仙湖成了昆明人“只推荐不分享”的周末度假地 16:31 胡志明旧居和法式甜点,隐藏在昆明一间咖啡馆的往事 18:44 云南咖啡的分区逻辑:普洱拼配商用,腾冲精品手冲 腾冲的一杯精品咖啡(木木供图) 20:43 高黎贡山徒步线路记录:16公里、冰雨、酸蚂蚁和黄连 生吃酸蚂蚁!(木木供图) 雨后的杜鹃花(晓薇供图) 25:00 横断山脉的真实轮廓,比任何一张课本地图都更震撼 27:04 胡焕庸线的地理直觉:为什么云南人吃米线、不是吃面 腾冲瑷珲公园(晓薇供图) 30:01 高黎贡山也是滇缅战场的路径之一,今天仍能重走抗战路 36:03 云南是植物分类学圣地,叶孝廉的手绘插图让人想进山 44:03 老山烈士陵园,那束花写着“二姐很想你”令人动容 47:17 个旧的锡矿城市风貌与温泉疗养功能,意外适合养老 个旧全貌(南南供图) 51:01 剑川出木雕石刻,鹤庆出银器,中国最美银器馆就在这里 红河哈尼梯田(南南供图) 55:29 红河州文脉线:南明流亡、孔庙建筑、状元村落的故事 团山村一角(南南供图) 01:01:13 建水小火车通往团山村,像一趟穿越回民国的慢旅程 石屏米轨小火车(晓薇供图) 01:03:06 节目收尾,每个人都在心里种下了下一次去云南的计划 滇越铁路(Kunming–Haiphong Railway) 法国殖民时期修建的国际米轨铁路,连接昆明与越南老街(Lào Cai)—海防(Haiphong),建成于 1910 年。是中国最早“通向世界”的铁路之一,铁路技术、管理体系均源自法式殖民模式。现仅部分区段用于观光(如建水—团山小火车),昆明北站设有专题铁路博物馆。 米轨 / 寸轨 / 标准轨 铁路按轨距(两轨间距)分为:米轨(1000mm)、寸轨(762mm)、标准轨(1435mm)。云南历史上广泛使用米轨,代表“山地铁路技术”;寸轨用于林区或矿山。乘坐米轨火车时常需换轨换车头,是早年“交通不畅”的象征。 飞虎队(Flying Tigers) 正式名称为“中美混合团”,是二战时期美国志愿飞行员支援中国抗战的编队之一。昆明是其主要驻地和作战基地,现存多个飞虎队纪念展馆(如昆明市中心的专题小馆、建川博物馆分馆等),展现中美联合抗战史实。 西南联大 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至昆明组成临时联合大学。联大时期强调“学术自由”“人格独立”。 胡志明在昆明 胡志明青年时期流亡中国,据传在昆明的“新月咖啡馆”工作过,亦有传言他在法国学习过西点、曾为“蛋糕师傅”。虽细节存疑,但其在昆明活动的旧址现已成为文化打卡地。 斗南花卉市场 位于昆明,是亚洲最大花卉集散地。夜市开放时间为每日晚8点半后,活跃度远高于白天。设有电子大屏幕实时更新花材价格,被称为“花卉证券交易所”,是了解花卉产业链与市场机制的极佳窗口。 高黎贡山 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曾为中缅抗战主战场,现为热门徒步线路,沿途生态丰富(可见野生山茶、酸蚂蚁、木姜子等),也是认识“垂直地带性”的最佳现场之一。 横断山脉 自青藏高原南缘延伸至滇西,褶皱复杂、高差剧烈,形成中国最典型的纵深地形断裂带。多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平行流经,导致云南境内地貌、气候、生态与民族高度多样。 胡焕庸线 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 1935 年提出的中国人口与自然分界线,连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其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 57% 却仅居住不足 6% 的人口。 云南咖啡 以普洱、保山、腾冲、怒江坝等地为主要产区。普洱豆产量大,适合拼配和商业用途;怒江坝豆多为高海拔种植,适合精品手冲。风味特点为花果香浓郁、酸甜层次分明,近年来获多个国际奖项。 SOE(Single Origin Espresso) 意为“单一产区浓缩咖啡”,并非赛事名称。云南咖啡相关权威评选通常指 CoE(Cup of Excellence)或“Best/Gems of Yunnan”系列,由 ACE 组织并向全球咖啡买家公开拍卖。 团山村 / 建水米轨小火车 团山村位于建水,是保留完好的传统村落,保存大量民居、祠堂与文革口号。游客多由建水乘坐米轨观光火车前往该村,全程车速缓慢、窗帘飘逸,有“复古情人列车”之感。 个旧市 滇南锡矿城市,曾是全国最重要的锡产地之一。工业高峰时期规划布局近似“山地香港”,现为疗养城市,温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被认为是“被遗忘的旅居天堂”。 鹤庆 / 剑川 云南非遗工艺重镇,剑川以木雕、石刻闻名,鹤庆为银器锻造之都。当地传统作坊仍广泛存在,银器博物馆展示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结合,支持游客“自制银饰”“参与打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包括建水、石屏、个旧等地,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儒家文脉高度交融之地。传说南明末代政权曾在此短暂立足,孔庙、状元文化、民间教育热情至今仍留痕迹。 勘误 * “国丧园”为口误,实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的国殇墓园。 * “胡志明在昆明新月咖啡馆工作/是著名蛋糕师傅”昆明确有胡志明旧居(华山南路一带),其早年在欧洲从事餐饮相关工作,但“著名蛋糕师傅”缺乏硬证,更稳妥是“在伦敦卡尔顿酒店厨务/糕点房助手的说法流传,但证据不足”。 * “中国当年唯二的国际铁路:滇越与东北”近代中国对外联通还有经满洲里/绥芬河与俄方接轨、与朝鲜接轨等多条跨境通道。 * “三江源”为口误,实为三江并流。 * “蓝楹花,昆明市的市花”,昆明市的市花实为山茶花。 配乐:龚琳娜 - 来自云的风 后期:米铺工作室 文案:羊行

66分钟
99+
2周前

与殡葬买手店主深聊:我们如何体面地与世界告别-029

苦中找乐

这一次,我请来吴彤——为一万多只宠物雕刻墓碑,把保加利亚马蹄莲骨灰罐、奥地利骨灰宝石带进中国的“再见你好事务所”主理人。她用设计把死亡变得温柔,也用行动告诉我:与其逃避终点,不如提前写好告别剧本。骨灰盒可以像花、像宝石,告别会可以开在书店、在酒吧,甚至可以提前办,主角亲自到场。如果你也曾在深夜偷偷搜索“海葬流程”,或者只是不想死后被塞进统一的大理石方阵,不妨听听这期——让我们一起聊聊死亡这件事。 嘉宾:吴彤 “再见你好事务所”品牌主理人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5月20日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8日 01:15 吴彤自我介绍 & 从旅杂编辑转行做宠物墓碑的契机 04:59 为什么宠物火化+墓碑能给“浓缩亲情”一个体面的句号 06:58 “告别仪式不是万能,但没有更难”——谈情绪落点与仪式感 18:00 行动派 vs. To‑do 控:别让遗憾排长队 30:42 可降解海葬球 & 意大利琉璃骨灰罐:环保+颜值双在线 42:23 “没有遗体的私人派对告别会”与场地拒绝的现实阻力 48:56 畅想深海独行海葬:安静、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 56:41 拒绝“节哀顺变”——建立哀伤互助社群的设想 59:03 直面死亡才能活明白,也别忘了关注「再见你好事务所」 ▲吴彤创办的宠物纪念品牌Q Planet相关产品 ▲“再见你好事务所”相关产品 配乐: ใจเทพ ร่าเริงใจ - Talat Phlu ใจเทพ ร่าเริงใจ - I Bought You a Shirt Ólafur Arnalds - This Place Is a Shelter Ólafur Arnalds - Ljósið 后期:米铺工作室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声明:本期内容无商业合作

61分钟
99+
3个月前

育儿、看病、做PPT、回邮件……AI能解决中年人的苦恼吗?-028

苦中找乐

当教育从业者、极客老友「百万」把 AI 用来批改作业、给孩子讲故事、诊断感冒,甚至直接操控电脑时,我意识到——人工智能正悄悄爬进生活每一道缝隙。本期我们聊到了常用的AI工具清单、踩坑经历、未来焦虑、人味儿坚守。这不是技术讨论,是两个中年人在AI海啸前夜的求生笔记。如果你也焦虑“我会被AI取代吗”,或者纯粹想搞点工具提升摸鱼效率,这期值得收藏。毕竟,连这期的shownotes都是AI帮忙整理的(不全是)。 嘉宾:张百万 头部教育机构AI产品经理 公众号:百万张 即刻:幻雪星旧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7月3日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1日 00:00 开场:十年老友重逢,百万的疲惫现场 02:06 百万现状:头部教育公司AI负责人,当年一起薅信用卡羊毛的战友 05:33 为什么沉迷AI?从GPT-3.5的震撼到DeepSeek的“网感”写作 09:16 非科班如何转行AI? 13:29 工作流革命:5分钟用AI做产品原型,告别PPT内卷 17:10 教育行业AI真相:学生分层、老师解放…以及教培行业的终局? 22:45 2025年AI水平≈Windows 3.0时代?上手易精通难的隐喻 27:31 领导的两极:要么“AI万能”要么“AI垃圾”——打工人的夹缝生存 32:11 实战案例:10分钟分类100条短信模板的社畜救赎 36:51 人类最后的堡垒?品味、人情世故和AI学不会的东西 42:16 恐怖谷时刻:AI生成播客以假乱真,连停顿和咳嗽都完美 47:06 给普通人的3个AI神器:豆包问诊/极梦P图/会议记录一条龙 52:21 彩蛋预告:飞行员百万的下一期“开飞机和开AI哪个难?” 相关词汇: 1.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2. 提示词 / Prompt:给AI的指令或问题描述 3. 多模态:同时处理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类型 4. Agent:能调用工具、自动完成任务的AI“小助手” 5.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让AI先查资料再回答的技术 6. Token:AI模型处理文本时的最小单位(可简单理解为“字数”) 7. 知识库:为AI准备的专属资料库,让它回答更精准 8. 微调 / Fine-tuning:在通用模型基础上用少量数据再训练 9. 幻觉 / Hallucination: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10. Diffusion模型:生成图片/视频的底层技术之一 11. TTS(Text-to-Speech):文字转语音技术 12.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13. API:让不同软件/AI互相通信的接口 14. O3 / O1 / R1:节目中提到的不同AI模型代号 15. VEO 3:谷歌最新AI视频生成模型 16. DeepSeek:国内开源大模型 17. 豆包:字节跳动的AI助手 18. Kimi:月之暗面(Moonshot)的大模型 19. 极梦:豆包旗下的AI绘图功能 20. DIA:AI驱动的浏览器插件 配乐: AC/DC - High way to hell Hans Zimmer / Benjamin Wallfisch - Mesa 后期:西红是番茄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54分钟
99+
3个月前

姜旭:“上升电梯”打过硬仗,“下降电梯”受过内伤,我的收获还配不上我的努力-027

苦中找乐

上一期节目采访了姜旭,聊了聊她是如何做出两档热门播客节目的。好多朋友跟我私信说:她好真诚,她好努力! 杨天楠曾说:大多数人在思考未来、选择方向时——无论是个人发展、情感抉择,还是事业决策——直觉都会聚焦于“我要去哪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在热烈追问“去向”前,最好静下心去剖析“来路”与“因果”。 这次,我们就来和姜旭聊聊她的“来时路”,以及这一切“因果”。希望她的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苦中找乐”的勇气。 ———————————————————— 嘉宾:姜旭 《姜就一下》《当你红了》主播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6月11日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2:47 被裁员后的生活与自我调整 06:48 大厂离职经历与职场反思 13:07 从创业公司到媒体:一段职业转型之旅 15:17 从边缘岗位到新闻编辑部的职场成长 18:22 华尔街见闻下线风波 20:01 从编辑到新媒体运营的转型之路 23:23 中视频账号运营与B站KOL合作经验分享 28:25 理解职场中的上升与下降 38:48 与潘乱的合作与互联网认知的建立 45:08 从节目制作到短视频运营的深度反思 55:18 自媒体实名对全职工作影响及职场选择探讨 ———————————————————— 配乐:藤田惠美 - Let it be 后期:米铺工作室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60分钟
99+
3个月前

姜旭:为什么做播客?因为我被裁了。访谈40个大V,我一定能找到好工作-026

苦中找乐

闪光少女斯斯对她说:做播客,你就先做够200期。 杨天楠对她说:赚够100万以前不要谈什么理财。 她对我说:只要我能访谈40个财经大V,我下一份跟财经相关的工作非常好找。 她就是姜旭,我的播客圈榜样。她从被裁员的谷底出发 ,把做播客当作自己实力的证明 。从19.9元的耳机录出废片 ,到一年爆肝上百期建立影响力 ,她把所有焦虑与不安,都转化成了创作的燃料。她的故事不是成功学,而是一个职场人在“将就一下”的生活里,靠着执着与坚韧,让自己“留在牌桌上”的真实写照。希望她的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苦中找乐”的勇气。 ———————————————————— 嘉宾:姜旭 《姜就一下》《当你红了》主播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6月11日 发布日期:2025年7月7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0:00|开场:一个人做播客,是爱好?副业?还是生存策略? 01:45|姜旭自我介绍 + 播客《将就一下》《当你红了》的定位 03:14|被裁后开启播客之路:第一个春节无工可上的焦虑 04:43|“你没有生产资料”,职场危机感逼我表达 06:26|从知乎大V到王大力:播客初期的录音灾难 07:30|腾讯会议、玻璃房间、名创耳机,早期设备踩坑合集 08:43|《当你红了》名字的来历与改名背后的思考 10:26|只讲自己的苦?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分享伤疤 11:41|低谷时被大V们支持录节目,那些听不下去的早期声音 14:11|大学时期就是个组织者:公众号、摄影社群、跨校活动 15:39|共享茶室、随心飞、拼命录音:播客做成了体力活 17:23|从录音地狱到遇见“录音菩萨”:终于进了录音棚 18:55|做内容还是做人脉?找不到长期选题的焦虑 22:05|“请够40个财经大V,就能找回好工作” 23:56|为什么不组队、不找搭档,一个人反而更高效 31:59|外地录音的悲惨回忆:装修声、歌唱大赛、玻璃墙 35:36|我想等一个「不靠关系」的广告合作 37:22|KOL没流量,职场话题却爆了,怎么办? 38:52|大厂离职第一站 41:44|拍视频时的项目管理能力,现在都用在播客上 45:14|“我一年见的人,能抵别人三年”:高压下的能量输出 47:46|内容制作、统筹、剪辑、嘉宾管理,从零学起 49:06|现在终于不慌了:订阅数上来了,心态稳了 ———————————————————— 配乐: 王菀之 - LOVE HAS IT ALL(英) Ivy Adara - Famous 后期:米铺工作室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69分钟
99+
4个月前

北京赚钱天津花有多爽?每天通勤5小时就有多酸!-025

苦中找乐

天啊,每天通勤花5个小时,每周往返京津2-4次,这样的生活你能坚持多久?说实话,魏老师这强度,我真的挺佩服的。 在本期节目里,我请来了我的师妹魏老师,让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七八年的双城通勤生活。这不只是每天在路上耗掉五小时那么简单,她是怎么把“被掏空”的自己再支楞起来的?你可能会好奇,通勤路上能干啥?魏老师化身“薅羊毛达人”,各种App打卡、抢票秘籍,听完我真是大开眼界! 我们还聊到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为什么要京津通勤?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是为了职场发展?北京和天津的教育到底“卷”不“卷”?听到一些数字,我真的再次刷新了认知,太不容易了…… 这期节目,你会听到大城市“候鸟族”的真实心声,他们如何在疲惫中寻找平衡,又如何“苦中找乐”希望你能从中找到一些共鸣,或者一些新的思考。 ———————————————————— 嘉宾:魏老师(资深记者,京津通勤族)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6月9日 发布日期:2025年6月30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0:21 节目开场/主播自述 01:05 嘉宾介绍:双城通勤缘起 02:22 单程通勤耗时:从 10 分钟到 2 小时 10 分 03:11 一周通勤总时:4½ 至 5 小时 04:44 北京地铁挤与不挤的变化 06:24 通勤交通工具全攻略 09:37 疫情居家办公的“意外福利” 13:23 火车上“薅羊毛”秘籍 24:00 中铁银通卡:通勤党的救命卡 26:45 天津落户与孩子教育考量 30:11 高考移民浪潮:京津之外的选择? 39:13 家长焦虑与儿童心理健康提醒 43:15 通勤的反思:压力还是休憩? 46:26 远程办公 vs. 实地通勤 49:26 愿景:双城通勤的后来与未来 52:02 媒体职业的“青春饭”与经验积累 55:27 致敬所有通勤人 ———————————————————— 片头片尾采样:长黄永不倒 - G2572 天津南站→北京南站全程记录 后期:西红是番茄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58分钟
99+
4个月前

卷不动了去干公益,你会遭遇什么?访谈乡村教育公益创业者-024

苦中找乐

这期节目,我的老朋友南南带来了她的老朋友小四,一个特有意思的公益人。她以前也是个上海金融小白领,一次敦煌旅行,人生来了个大转弯,去到乡村里支教一年,作为“为中国而教”创始团队的负责人,经历这个公益组织从0到1的过程。 节目里小四聊得特别真诚:公益这事真不是光靠热血就行,募款、人员招聘、薪酬、运营……都是实打实的挑战。 在节目里你还会听到乡村体育老师怎么用一个纸包足球,就把整个校园点燃了,还有语文老师怎么带着乡镇的初中生写出了《山里的月亮》对身边女性的书写这种动人的文字。 这些故事听完,你会发现公益真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像个杠杆,你一点微小的支持,众人凝聚的力量就能撬动巨大的改变。 录完这期,我对“苦中找乐”这四个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 嘉宾: 小四 为中国而教创始团队负责人,现为发展顾问 南南 为中国而教一名骄傲的月捐人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5月16日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3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1:52 小四的公益初心与支教经历 05:30 短期支教的利弊讨论 07:04 从旅行偶遇到公益启蒙 09:26 公益组织初创期的运营挑战 小四提到的晨雾中的跑步 14:52 支教时光的快乐回忆 16:08 为中国而教的筹款与团队建设 20:28 转变思维迎接公益未来 22:31 公益项目对乡村师生的影响 33:39 “未来教育家”项目的启动与发展 37:39 “教育创客计划”激发教师创新 47:07 刘晓霜老师:从体育课到活力校园 视频:《用纸做的足球 踢出乡村儿童运动梦想》 51:02 刘钰琪老师:用写作点亮乡村孩子的表达 《“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从孩子眼里看见乡村女性》 在线阅读:《山里的月亮》 01:00:18 公益事业的意义与展望 ———————————————————— 配乐:蔡婧/薛永嘉 - 远山花 后期:米铺工作室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62分钟
99+
4个月前

你觉得这B班上得毫无意义?可以试试写信 - 023

苦中找乐

本期嘉宾娇哥,她用12的时间,从一名校园公益志愿者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公益创业者”,在蓝信封公益机构,她和团队不仅给予孩子们持续的情感支持,更巧妙地完成了温暖的离别教育。最令人动容的是,许多曾因书信被治愈的孩子们,如今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归,形成了爱的完美闭环。仅20多人的专职团队,却能撬动全国每年近10万志愿者的报名热情,用每月一封信的微小坚持,深刻改变着超过15万名留守儿童的人生轨迹。 我们常常思考,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如何用微小的行动带来真正的改变。相信这期节目会让你感受到,那些质朴的手写文字里,往往藏着不寻常的力量。 ———————————————————— 嘉宾:娇哥(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助理总干事,12年乡村儿童教育公益从业经验)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5月20日 发布日期:2025年6月16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0:00 公益路上:苦中找乐的实践与感悟 03:03 公益工作的挑战与价值 06:04 蓝信封社团的成立与早期发展经历 09:36 从志愿者到事业:公益路上的成长与收获 14:10 公益组织的挑战与多面手的角色 16:12 蓝信封的规模、志愿者体系及服务介绍 17:44 蓝信封通信志愿者项目周期与心理影响 20:38 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困境与项目介入 24:56 蓝信封项目:爱与陪伴的接力 29:03 书信的力量:蓝信封公益项目的深度探讨 扫码报名成为通信志愿者↑ ———————————————————— 配乐:Hello Saferide - Long Lost Penpal 后期:西红是番茄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35分钟
99+
4个月前

上班也能这么快乐?她一定是做对了什么!-022

苦中找乐

本期节目可能是这档播客“班味”最浓的一期!这次我采访了出版社策划编辑康康,让她讲了讲为啥上班也能这么开心。她分享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链接资源”的思维蜕变;更以“悲观主义底色”反向管理预期,把“完成任务”变为“自我赋能”,让工作成为安全试错的练兵场。作为“心大妈妈”,她拒绝“科学育儿焦虑”,用放下手机的两小时专注陪伴、娃睡后的兴趣探索,平衡事业与生活。无论你是困于职场瓶颈的新人、焦虑育儿的父母,还是渴望“苦中作乐”的普通人,这期节目都会带来启发——真正的快乐不是环境馈赠,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 嘉宾:康康(播客“局内人聊聊”主播,出版社策划编辑)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5月14日 发布日期:2025年6月9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0:00 出版行业新人的职场转变与共赢策略 02:33 出版行业编辑与作者的平等交流及其价值 05:58 从悲观主义中寻找乐观态度的转变 08:11 从焦虑到转变:职场成长的三个关键 11:31 职场成长:从迷茫到自我提升 15:31 通过播客项目实现职场共赢策略 19:37 媒介与公关的价值及职场乐趣 22:20 通过工作和育儿寻找生活乐趣 25:50 轻松育儿:掌握关键技能与自然成长 28:39 通过亲子互动探索自然与自我成长 33:19 放下手机:减少社交媒体焦虑的方法 39:56 职业女性的产后压力与家庭平衡 44:00 夫妻共同育儿的压力与沟通 ———————————————————— 配乐: 萨吉 - Blooming Days 后期:米铺工作室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48分钟
1k+
5个月前

裸辞去开咖啡馆会遭遇什么?他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辞职-番外

苦中找乐

前阵子,我跑到北京的隆福寺,在“滇回自我,在北京做一天大理人”的市集上采访到了正在摆摊的“职场脱轨指南”的三位主播。在他们忙碌的间隙,聊了聊暴雨中的市集坚守、云南风味咖啡特调的诞生、创业从“甲方”到“全能打工人”的真实体感。恺哥吐槽创业“全天在线”的崩溃日常,却坚持“副业先行”稳扎稳打;汐汐在市集互动中重燃品牌初心,用一杯“乳扇玫瑰拿铁”治愈内耗。从办公室到旷野,从咖啡豆到播客IP,听他们如何用“不确定性”酿出人生新风味。 ———————————————————— 嘉宾: 潘潘(中年大厂裸辞,跨界开了一间软装工作室“美好织物所”) 汐汐(30岁外企裸辞开了5家咖啡店,that's coffee品牌创始人) 恺哥(曾经的十年外企人,以搞副业为主业的保险经纪人) That's Coffee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丙10号(地安门店)、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外南街17号(广渠门店)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5月23日 发布日期:2025年6月7日 ———————————————————— 本期主要内容 00:00 职场脱轨指南主播参与颠回自我生活节 02:06 云南元素特色咖啡与市集体验 05:25 职场脱轨指南:从大理到北京的创业与市集体验 09:56 中年职场脱轨:自由与挑战并存的脱轨人生 12:43 职场转型与副业发展建议 17:09 重拾初心:品牌主理人的出摊感悟 20:56 狂喜播客节体验与云南咖啡之旅 ———————————————————— 配乐: The Rembrandts - I'll Be There For You U2 - With Or Without You 后期:西红是番茄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24分钟
99+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