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了100多场戏剧,我领悟了什么?-010

苦中找乐

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的奢侈品不是名牌包,而是能在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避难所。这期和资深剧迷咪总的对话,让我重新认识了戏剧的治愈力量——当我们带着生活留下的伤痕走进剧场,看到的不仅是演员的悲欢离合,更是照见自己的镜子。从一年看144场戏的疯狂,到在《近乎正常》里读懂"带着伤痛继续生活"的人生哲学,咪总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些在舞台灯光下流淌的眼泪,终将成为滋养现实生活的养分。如果你也在寻找对抗焦虑的方式,不妨听听这个关于剧场、失去与和解的故事。 嘉宾:咪总(资深戏剧爱好者、自媒体“咪总看戏”作者、科技企业市场总监) 想要加入咪总看戏交流群的朋友可以扫以下二维码↓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2月14日 发布日期:2025年3月24日 本期核心话题 00:00 如何在生活和兴趣中找到平衡:咪总的戏剧人生 07:08 从朋友圈到公众号:一位剧迷的分享之旅 * 建立剧迷群的初衷:方便转票、交流观剧体验。 * 公众号「咪总看戏」的诞生:从朋友圈话痨到系统化剧评输出。 10:14 从看戏到买包:精神消费与物质满足的对比 13:27 戏剧对精神世界的滋养 20:15 音乐剧《近乎正常》:探讨家庭、失去与和解 * 其他推荐:电影《年少日记》(香港)、日本电影《驾驶我的车》。 25:39 北京观剧指南 * 购票平台:大麦网、剧院官方公众号。 * 剧院推荐: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保利剧院、天桥艺术中心。 * 票价范围:100元(后排)至680元(前排),音乐剧价格普遍高于话剧。 * 先锋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现实主义+国际剧目)、阿那亚戏剧节(先锋实验性)。 31:46 乌镇和阿那亚戏剧节的体验与对比 37:45 阿那亚:文艺社区与商业地产的结合 l 39:10 北京与上海的戏剧文化差异探讨 l 42:18 快问快答 * Q1:群主何时组织线下活动? * Q2:抢票秘诀? * Q3:今年最期待的戏? * Q4:评价最高的戏? 本期金句 ​​“人是需要一个想象的世界的。当你在现实世界不如意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面获得慰藉。” “参差多态方为美好本源,戏剧让我成为精神上的新人。” “长夜尽头总会有光。带着伤痛近乎正常地生活,就是戏剧教会我的事。” “物质消费的阈值会越来越高,但戏剧对精神世界的滋养永不贬值。” “看戏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用每年一个包的钱,换一个更开放、包容、多元的自己。” “爱是存在的,但忽视和伤害也是存在的。接受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相。”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第一步:低成本入坑戏剧 选座技巧:买最后一排低价票+高倍望远镜,看清演员表情少花冤枉钱。 入门剧目:从现实主义题材话剧开始,避免先锋戏剧的认知门槛。 购票渠道:关注大麦网“话剧音乐剧”频道、剧院官方公众号(如北京人艺)。 第二步:用戏剧滋养精神世界 定期输入:每月至少看1-2场戏,保持对多元人生的感知力。 记录感受:在朋友圈或自媒体写短评,深化观剧体验的留存价值。 社群互助:加入剧迷群,参与转票、交流,降低时间与金钱成本。 第三步:提升「文化体力」的长期策略 主题化观剧:按兴趣锁定主题(如家庭伦理、历史改编),系统化积累认知。 戏剧节规划:每年参加1次乌镇或阿那亚戏剧节,集中体验国际先锋剧目。 关联现实:将戏剧中的冲突与解法映射到生活。 第四步:平衡生活与热爱 时间管理:利用周末下午场次,避免工作日疲惫观剧。 消费优先级:将买包/奢侈品的预算转化为戏剧基金,投资“精神复利”。 拒绝内耗:若某部戏不合口味,果断放弃,不强迫自己“必须看完”。 配乐: 康城飞飞 - 离人(飞飞口琴版)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 醉鬼的敬酒曲(酒馆版) 后期:米铺工作室 * 评论区话题: 有人说戏剧是逃避现实的温柔乡,有人认为是直面生活的训练场,你站哪一派? 除了看戏,你用什么方式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电”? 如果用买一个包的钱换一年看戏的机会,你会怎么选?为什么? *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50分钟
99+
7个月前

清华博士重启人生:创业时吃过的苦,成了我面对AI时代的底气-009

苦中找乐

这期节目请到了我初中同学袁博士,一位清华城规博士“苦中找乐”样本。创业时,带着不到1岁娃跑10几个城市谈业务,边喂奶边见客户。从创业受挫到入职“大厂”研究AI,从企业家到视频号爆款创作者,这位"别人家孩子"用真实经历告诉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个低谷都是升级装备的契机。你会听到创业者的现金流血泪教训、35岁转行学编程的破局智慧,以及如何在AI时代用真实感杀出短视频红海。最动人的不是成功故事,而是她面对挫败时那句"学习是摆脱焦虑最好的武器"。 嘉宾:袁博(互联网大厂AI研究专家、“晓辉博士”视频号作者、两个孩子的母亲)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1月22日 发布日期:2025年3月17日 本期核心话题 01:38 创业五年:从理想创业到赔光积蓄 • 当初租着自动升降桌办公室,带着团队去巴厘岛团建,活成了“硅谷式创业样板间” • 给地产公司做数据分析却收不回款,现金流断裂时连家人存款都垫了进去 • 最扎心的领悟:创业不该为了“当老板”而出发,而要解决真实痛点 14:43 公司停摆后的至暗时刻:烘焙与100天转码计划 • 抱着1岁二宝自学编程,“学习是焦虑的解药” • 腾讯入职面试遇裁员潮,四个月空窗期想通:“下坡路?不,这是新赛道的起点” 23:17 在互联网大厂做AI研究:视频号爆款背后的取舍 • 用79元带灯自拍杆录科普:讲AI欺骗策略论文获上万赞 • 被质疑“博士做短视频掉价”直接拉黑:“真实才是AI时代的稀缺品” • 坚持周更50期的秘密:把知识当货架整理,每次输出都在重构认知体系 47:58 职场妈妈的时间战争:选择权的底层逻辑 • 带孩子摆摊卖棉花糖日赚2000:碎片化尝试比“完整爱好”更治愈 • 六年没去过理发店,优衣库购物是快乐甄选:“先排优先级,时间自会扩容” 本期金句 ​​“坚持做一件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其实给你自己带来的帮助是最大的。”​ ​​“学习是能够让你摆脱焦虑的。如果你处于转型期,专注学新东西比空想更有用。”​ ​​“创业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解决问题。现金流为王,是公司运转的生命线。”​ ​​“真实会是这个时代的稀缺性——当AI生成内容泛滥时,你本人才是最大的独特性。”​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用学习对抗焦虑在转型期或低谷期,通过系统性学习新技能(如编程、AI知识)转移注意力,既缓解焦虑又为未来积累能力。 行动示例: 袁博用100天自学编程并记录Vlog,最终将技能应用于新工作。 ​输出倒逼成长通过分享(如视频号、播客、文章)巩固知识,践行“费曼学习法”——能讲明白的才是真正掌握的。 行动示例: 袁博坚持周更AI科普视频,用输出推动自己对前沿技术的理解。 ​接受真实的自己承认失败和局限,但拒绝自我否定。创业失败后,袁博坦言“面子上过不去”,但更看重过程中的成长与团队情谊。 行动示例: 直面创业失利的挫败感,但总结出商业逻辑和团队管理的宝贵经验。 ​拥抱“小而美”的尝试避免理想化创业,从低成本试错开始(如摆摊、线上轻量运营)。 行动示例: 袁博反思创业初期过度追求“fancy办公环境”,建议未来从在家启动项目。 配乐: Austin Farwell - New Home Rore/Avery Bright - The Child In Your Spirit 后期:米铺工作室 * 评论区话题:在面对职业转型或创业失败时,你是如何调整心态并找到新的方向的?在高压工作下,如何确保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并保持个人兴趣爱好?对于利用新媒介(如视频号、播客等)进行自我表达和知识分享,你有哪些经验和建议? *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59分钟
99+
7个月前

大厂妈妈凭啥这么快乐:“不鸡娃”到底能有多爽?-008

苦中找乐

如何在高压工作与育儿过程中,通过自然探索、兴趣培养以及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式,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话题涵盖教育理念、AI时代的学习挑战、中年自我认知、历史人文探索等,既有育儿经验,也有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嘉宾:晓鹏(互联网大厂从业者、10岁孩子的母亲)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1月10日 发布日期:2025年3月10日 本期核心话题 03:07 中年觉醒:从"小姐姐"到"晓鹏姐"的顿悟时刻 • 被95后同事问懵的瞬间:为什么你能在撕逼会上如此淡定? • 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中年人的三大征兆:不过生日、算不清年龄、开始理解父辈 08:17 反套路育儿:海淀妈妈看了会沉默的野路子 • 当孩子沉迷"玩火"怎么办?在洗手间开辟安全实验室,培养出十岁厨神 • 育儿界的"第二曲线":用拆手机练逻辑思维,靠挖矿石学地质知识 15:22 自然教育VS短视频:这场仗我们怎么打? • 对抗算法茧房的秘密武器:先用泥巴和星空填满童年,短视频自然抢不走孩子 • 当代父母必备技能:把B站变成科学课堂,让修手机成为物理实践课 27:51 AI时代生存指南:碳基生物的优势战 • 当学校用AI生成错题本,我让娃用AI改作文——不是替代思考,而是制造标杆 • 最可怕的不是AI比你强,是你把孩子培养成低配版AI 45:49 终局思考:当孩子远走高飞那天 • "终极亲子关系":既是母子,更是能分开旅行的玩伴 • 中年父母的自我修养:先把自己活成有趣的人,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从自然出发,替代屏幕时间 兴趣培养:先“广撒网”再“深挖井” 责任与自由并行 用AI辅助,而非替代思考 旅行即学习:主题式探索 平等关系:做孩子的“玩伴” 用科学课弥补公立教育短板 留出“自我放空”时间 ——晓鹏带娃探索古长城 ——晓鹏带娃挖石头 ——晓鹏带娃探索泰国森林 配乐:Evian - Forever Young 后期:米铺工作室 * 评论区话题:你如何平衡孩子的户外探索与电子产品使用?你会让孩子用AI辅助学习吗?你允许孩子半途而废吗?如果策划一次亲子人文旅行,你会选什么主题? * 加入听友群:添加ChasingCheers *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65分钟
99+
8个月前

从银行辞职去当一名诗人?将来喝西北风吗?-007

苦中找乐

节目主题:45岁银行职员辞职成为全职诗人的真实故事——关于生死触动、财务“自由”、创作困境与人生赛道的选择。 嘉宾:方老师(公众号:阿斗木讲史读诗) 可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方老师的公众号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2月30日 发布日期:2025年3月3日 本期核心话题 * 从银行到诗人:一场“非典型”中年转型 离职原因:因亲人猝然离世触发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决定追寻文学理想。 经济准备:靠工商银行股票分红和理财覆盖生活开支(股息率6%-7%),无房贷车贷压力。 * 离职后的“新职业”日常 纪律与创作:每天8点半图书馆打卡写作,清晨灵感最活跃,坚持整理灵感、参与诗歌社群。 生活减法:退群、卖闲置、精简社交,形容“清理冰箱时顺手擦洗衣机”。 * 文学与现实的碰撞 创作困境:抗拒“苦难叙事”,坦言“更接近梦想,也更痛苦”。 诗歌观:写“真话”比形式更重要 * 对未来的野心与焦虑 目标:投稿纸媒,探索诗歌与音乐、舞蹈的融合形式。 现实考量:接受“慢牛股”状态,坦言“时间不多,但每一步都算数”。 金句摘录 * “把余生耗费在喜欢的事上,不是因天分多高,而是不想七老八十后悔” * “财务自由公式:本金×理财收益≥年度账单” * “质疑我的诗不是诗?你说得对,但我会继续写。” * “写诗像跑马拉松,怕苦就不开始,开始了就没那么苦” 节目内容 03:03 山东人方老师的非典型中年职业转变 05:59 生死触动下的职业转变 11:43 离职后的生活与财务规划 15:43 从爱好到职业:文学创作的追求与挑战 18:10 中年人追求梦想的勇气与现实压力 25:20 创作与人生马拉松:痛苦与接近梦想的旅程 30:21 探访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环境、体验与流浪者 35:34 追求诗歌梦想的内心独白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1. 财务规划:若想自由职业,先算清“被动收入能否覆盖欲望”。 2. 断舍离:退掉无用群聊,清理物理与精神空间。 3. 灵感管理:随身记录碎片想法,清晨整理成文。 4. 图书馆探索:打卡城市公共图书馆,寻找“免费自习室”。 配乐: Maurice Jarre - Carpe Diem 宋冬野 - 郭源潮 * 评论区话题:中年转型需要哪些现实准备? "用利息生活"在当今是否可行? 当爱好变成职业,如何保持纯粹? * 加入听友群:微信添加ChasingCheers * 订阅《苦中找乐》: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播客同步更新。

48分钟
99+
8个月前

去欧洲玩了一圈,够我回味好几年!-006

苦中找乐

节目主题:AI与文艺复兴——一场欧洲旅行的精神滋养 嘉宾:大山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5年2月8日 发布日期:2025年2月25日 本期核心话题 * 欧洲初体验:意大利与法国的两国对比 行程路线:罗马→佛罗伦萨→比萨→威尼斯→米兰→巴黎,首次深度探索欧洲文化与历史。 签证与AI:全程依赖ChatGPT和Kimi制定行程、翻译文件、规避闭馆日,甚至用AI生成签证材料表格。 物价观察:欧洲物价高昂(可乐3欧元/瓶),对比当地平均月收入(2000-7000欧元),引发对生活成本的思考。 * 博物馆与艺术:触摸西方文明的脉络 罗马露天“博物馆”:残垣断壁露天展示,文物触手可及,与国内“玻璃罩”保护形成鲜明对比。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文艺复兴巨作密集陈列,宗教主题占90%,孩子却因“不穿衣服”的艺术品抗议。 拉斐尔的墓志铭:“自然之母曾恐惧他的画笔,他死后,自然又恐惧无人能再记录她。” 卢浮宫与凡尔赛:卡拉瓦乔的叛逆画作、路易十四的“太阳王”肖像,艺术与权力的交织。 * 城市印象:时空交错的文明对话 威尼斯的水城记忆:朱自清笔下的贡多拉与现实中的水上巴士,对比乌镇与鼓浪屿的东方水乡。 米兰的现代性:二战轰炸后的重建,摩天大楼与玻璃幕墙,北方人的优越感:“南部全是乡下”。 巴黎的“世界十字路口”:卢浮宫地下通道里多元人群的熙攘,华裔开的日料店与温州方言菜摊。 * AI赋能旅行:从规划到体验的全场景应用 行前准备:AI生成行程表、翻译文件、优化路线。 旅途辅助:实时识别建筑(如罗马帕拉丁山上的白色建筑)、查询物价与收入数据。 文化解惑:解析艺术品背景(如万神殿拉斐尔墓志铭),充当“隐形向导”。 * 反思与启示:旅行如何成为精神滋养 跳出“滤镜”:亲历欧洲后打破“西方轻松生活”的刻板印象,发现当地人同样精打细算。 历史对照:罗马广场的废墟与北京压缩式现代化的对比,引发对文明传承的思考。 旅行意义:“旅行是逃离routine的出口,也是重新理解世界的入口。” 金句摘录 * 关于艺术:“卡拉瓦乔的画里,圣母像一具普通老妇的尸体——没有神性,只有人性。” * 关于AI:“AI不是对手,是拐杖。人要做AI不擅长的事,比如感受拉斐尔墓前的震撼。” * 关于文明:“站在卢浮宫,想起老牌帝国如何掠夺世界珍宝——这里既是文明的殿堂,也是历史的伤疤。” * 关于旅行:“读万卷书是拼图,行万里路是拼图后的立体模型。” 节目内容 00:00 利用AI技术规划和记录欧洲家庭旅行 03:48 AI助手在旅行中的深度应用与体验 08:09 使用AI规划申根签证旅行计划 12:04 意大利法国之行:精神滋养与生活感悟 16:55 欧洲行见闻:物价与生活 21:24 欧洲城市与现代中国城市的对比 24:13 欧洲之行:博物馆体验与艺术震撼 27:17 拉斐尔墓志铭与艺术成就的思考 30:02 西方艺术中的宗教影响与卡拉瓦乔的艺术生涯 33:48 从足球文化到西方文明探源:意大利之行的意义 41:55 佛罗伦萨之行:乌菲兹美术馆、圣母百花大教堂及钟楼体验 43:50 意大利之行:比萨斜塔及其周边人文体验 48:10 威尼斯水城的文化体验与东西方对比 53:23 从威尼斯到米兰再到巴黎的旅行体验 56:38 巴黎旅行中的东亚饮食体验与文化融合 01:00:13 美术馆与远方旅行的精神滋养 01:02:36 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 AI旅行助手:用Kimi或ChatGPT生成行程表,检查闭馆日,翻译文件,省下中介费。 * 博物馆攻略:傍晚登顶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日景夜景一次收揽(体力充足为前提)。 * 文化预习:行前看纪录片《托斯卡纳艳阳下》,读朱自清《威尼斯》,旅行时对照体验。 * 消费提示:欧洲超市自购食材省钱,中餐馆周日照常营业(本地餐馆多休息)。 后期制作:西红是番茄 配乐:José González - Step Out * 评论区话题:你用AI规划过旅行吗?分享你的“科技+人文”旅行妙招! * 加入听友群:微信添加ChasingCheers * 订阅《苦中找乐》: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67分钟
99+
8个月前

心理咨询师的秘籍:如何进行时间管理-005

苦中找乐

节目主题:时间管理还是事务管理?精力管理还是人生管理?不要把视野收得太窄了。 嘉宾:Miss骆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月14日 发布日期:2025年2月19日 本期核心话题 * 时间管理≠时间划分,而是事务与战略管理 Miss骆观点: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生活与事务的规划”,而非机械划分时间段。 关键:明确优先级,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是误区,需平衡两者。 示例:职场中应思考“出题者逻辑”(领导需求),而非盲目完成任务。 * 多任务并行与职业转型经验 Miss骆的“四线并行”:心理咨询实习、自媒体运营、金融顾问规划、硕士学业。 方法论: 拆解目标:用“Smart原则”将大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如求职需长期观察市场窗口)。 灵活统筹:用Excel表或备忘录管理多线程任务,每周复盘进度。 心态调整:接受阶段性拖延,但保持长期推进。 * 心理咨询视角下的时间管理 心理阻力:拖延、内耗、自我否定等情绪需优先解决。 行动建议: 通过“生命轮”复盘时间分配(工作、生活、休息占比)。 减少“自我攻击”,保持身心稳定(睡眠、饮食、自我认可)。 * 职场人实用建议 反内耗:避免“受害者心态”,将职场视为公平交易,主动规划利益。 效率工具: 随手记灵感与待办清单(手机备忘录)。 通勤时间利用(听播客、联系朋友)。 终极原则:优先保证睡眠与身心健康,拒绝“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金句摘录 * “时间管理背后的需求,是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睡够8小时,才有精力‘干翻全世界’。” * “职场是公平交易,你付出时间,对方支付报酬,无需自我代入‘牛马’角色。” 行动指南 * 尝试用“生命轮”复盘时间分配,调整不合理占比。 * 将长期目标拆解为每周可执行的“小里程碑”。 * 记录每日睡眠时长,将其视为“赚来的利润”而非“消耗的成本”。 嘉宾介绍:Miss 骆,曾在银行工作多年,出于对职业发展和探索更多人生可能性的考虑,选择裸辞并准备司法考试,最终成功转行成为一名金融机构的合规人员。之后,她却并未停止追逐全新可能性的脚步,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进一步地自我接纳,并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嘉宾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嘉宾自媒体账号: 节目内容: 00:00Miss骆职业生涯更新。 02:35时间管理更多是事务管理,规划和方法更重要。 03:48时间管理的微观与宏观视野,时间管理背后的心理需求。 06:01Miss骆的时间管理方法。 09:24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兴趣爱好。 12:17“生命轮”概念。 15:21SMART原则,建议将目标分解为小步骤。 20:43Miss骆分享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理清情绪和认知。 24:23时间管理中的心理阻力,如拖延症和焦虑感。 27:11职场文化中的加班现象。 31:05Miss骆建议将职场关系视为公平交易,避免受害者心态。 36:05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做事方法,而不是单纯压榨时间。 43:13睡眠和身心状态对时间管理的影响。 51:14Miss骆分享具体的时间管理工具,如备忘录和Excel表格。 后期制作:西红是番茄 配乐:MKJ - Time *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时间管理困惑或心得。 * 加入听友群:微信添加ChasingCheers * 订阅《苦中找乐》: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等平台同步更新。

57分钟
99+
8个月前

走遍了环绕北京的县城,我才知道人生时钟被调快了倍速-004

苦中找乐

谨以此期节目献给大山、Izzie,和他们刚出生的宝宝。 节目主题: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构建人生的意义,特别是走访环京县城的独特体验。 嘉宾:大山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2月25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3日 00:00 探寻生活之美: 通过与朋友大山的对话,分享了在北京周边小县城的探索经历,强调在忙碌的打工生活中寻找兴趣和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大山,一名85后北漂,通过走访北京周边县城,记录下见闻感受,展示了北京打工人如何在工作之余发现生活之美。 02:59 探索北京周边: 从呼和浩特启示到京津冀深度游对话中提及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在北京生活近20年的南方人,通过与他人分享的经历,激发了对北京周边地区进行探索的兴趣。起初,他因对呼和浩特的访问而意外发现其与北京的距离并不遥远,从而引发了对北京周边城市环境、风貌和风土人情的深度探索兴趣。通过一篇关于中国国家地理的文章,他意识到自己对北方城市了解甚少,决定制定计划去探访北京周边的县城。河北出生、在北京工作的主播也表达了对周边河北城市了解不多的遗憾,体现了双方对探索北京周边地区多样性的共同兴趣。 05:30 探索河北: 从北京出发的地理与文化之旅对话中,嘉宾分享了他对河北地区地理地貌、人文特色的亲身探索经历。从北京出发,他走访了河北的多个地级市,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等地,深刻体验了河北丰富的地理形态和历史文化。他特别强调了河北与北京的紧密联系,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地理特征,如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通过探索涿州和蓟县,他展现了北京平原与山地的分界,以及这一区域作为农耕与游牧文化分界点的特殊意义。这段旅程不仅让他对河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地理探索和文化发现的热情。 来源:地道风物 地图/孙璐 10:49 探索中国: 从济州到滦平的地理与人文之旅对话中的讲述者分享了其从济州到滦平的旅行经历,强调了地理环境对地方人文、人民性和社会性的影响。讲述了对独乐寺的深刻印象,以及亲临现场与通过媒体了解的差别。此外,还提及了鸡鸣驿和金山岭长城的访问,表达了地理和历史对个人感知的影响,以及旅行带来的怀古情感和对人文的深入理解。 16:16 金山岭长城的历史与现代意义 对话内容涉及了对金山岭长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探索与个人感受。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多段长城的比较,突出了金山岭长城保持原始状态的特色,及其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冲突中的历史地位。此外,讨论了从秦皇岛到承德再到张家口的长城沿线,及其与北京都城防御的关系。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冲突与现代的和平旅游,探讨了对这些地区历史价值的现代认识,以及如何通过了解历史来丰富对这些地方的体验和理解。 20:06 燕山太行山走访与华北平原的文化探索 对话内容涵盖了对燕山和太行山地区的走访,以及对华北平原文化的研究。从北向南,地形变化从山地到广袤的平原,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地理优势。讨论还涉及了涿州到济州一线的历史军事重要性,以及平原上古城和文化的滋养。特别提到了石家庄的正定古城,保定的曲阳和定州,这些地方不仅见证了历史上的战争冲突,也保存了丰富的人文建筑和文化遗产。 21:53 龙兴寺水月观音与古代艺术探索 嘉宾分享了对河北龙兴寺的深刻印象,特别是寺内的五彩悬殊的水月观音像,以及古代工匠的智慧。提到了鲁迅对一张水月观音照片的褒奖,尽管他未曾亲访。此外,还提及了对于正定古城、曲阳和定州的探索,以及对当地古塔、北岳庙等古建筑的兴趣。 龙兴寺水月观音像 by 大山 鲁迅故居内景 by 羊行 24:55 北岳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 北岳庙,原位于曲阳,后因首都变迁于明末清初调整至山西浑源县,现位于大茂山。这一调整反映了政治中心变化对宗教、文化遗址位置的影响。北岳庙不仅保存有元代壁画等珍贵文化遗产,而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呈现出与大城市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话可见,北岳庙给访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0:59 探索定州开元寺塔与河北历史遗迹 开元寺塔位于定州,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宋代建筑,现仍可登临。塔的门票已涨价且实行限流,体现了其受欢迎程度。定州在宋代是军事重镇,苏轼曾在此任职并留下笔墨,增加了塔的文化价值。塔上有多处“到此一游”的题词,展示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此外,探索河北的县城与历史遗迹不仅能发现保存完好的古迹,还能体会到不同于大城市的民俗生活和文化特色,提供了一种对生活多样性的思考。 37:49 探索周边城市: 生活节奏与文化体验讨论集中于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生活节奏的不同感受以及通过访问周边城市进行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适应了加速的生活节奏,但在小县城或小城镇,能感受到较为缓慢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让访问者有机会重新校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内心平衡,思考生活的目的和价值。同时,通过走访北京周边的河北等地,体验当地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为访问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视角和美好的回忆,加深了对国家和所在城市的理解。 46:39 探索北京周边: 一对夫妇的共同回忆与体验一对夫妇通过游览北京西北山地和平原,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增进了彼此间的共同回忆和理解。夫人对古建筑和风土人情的偏好,与地理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直观冲击,让他们对周边环境的认识更加丰富和立体。此外,通过与家乡的对比,他们发现国内也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美好地方。特别的是,自驾到张家口、延庆的经历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地理变化带来的环境差异。这对南方人在北京探索京津冀地区的风土,加深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受和认识。 50:22 探寻历史足迹与生活乐趣 回顾了近年走访北方历史遗迹的经历,计划探访张家口蔚县、保定易县等地,体验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讨论了节目《苦中找乐》的创作初衷,希望通过分享个人体验,启发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 配乐: 刘森 - 和小葛去石家庄 宋冬野 - Intro 春节前最后一次更新,节后再见啦~ 欢迎加入听友群,微信搜索ChasingCheers,添加“苦中找乐小助手”

56分钟
99+
9个月前

5天6夜越野跑330公里,曾经白胖金融男,如何完赛巨人之旅-003

苦中找乐

节目主题:从200多斤的普通上班族到完成330公里巨人之旅的逆袭故事。这不仅是一段跑步的旅程,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改变。 嘉宾:盖队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2月24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0日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一位羊行仰慕的越野跑大神——盖队,他从曾经体重两百多斤、一管血“半管油”的小白胖子,一路“狂奔”,变成了一名“小黑胖子”,并先后完成了马拉松、50公里、100公里、168公里……直到330公里越野赛的壮举!节目中,盖队分享了他如何从不太运动普通人,试图通过跑步减肥,但逐渐痴迷于长距离越野跑的历程。他讲述了自己参加“巨人之旅”的惊险与感动,以及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极限挑战中,如何在暴晒、暴雨、幻觉中坚持到底。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身体极限的突破,更是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在“苦中找乐”,盖队的经历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精彩片段 1. “跑步的初心是为了减肥,但后来我发现跑步能让我突破自己的极限。” 2. “在巨人之旅的赛道上,我经历了暴晒、暴雨,甚至出现了幻觉,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3. “跑步让我对生活更豁达,也让我明白,只要努力,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能成为可能。” 4. “在赛道上,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他们的精神和热情让我深受鼓舞。” 00:00 从200多斤到马拉松跑者 盖队分享了自己因体检指标异常(乳糜血)而开始跑步减肥的经历,从最初的操场慢跑到完成人生第一个马拉松。 04:45 一个跑者的马拉松之旅 盖队讲述了从几乎无运动习惯到完成马拉松的过程,包括在北京雾霾下的跑步经历以及首次参加秦皇岛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的体验。 08:27 从马拉松到越野跑的进阶之路 盖队分享了从马拉松转向越野跑的过程,包括参加TNF100、南京山地马拉松等赛事,以及各位越野跑同路人对他的影响。 13:49 备战TNF:从100公里到168公里的挑战 盖队讲述了为168公里比赛做准备的过程,包括核心力量训练、体重控制和高强度跑量积累。 17:54 越野跑者的挑战与自我超越 盖队分享了参加330公里喀纳斯越野赛的经历,以及对长距离越野跑的深刻理解,包括极端天气和身体极限的挑战。 22:07 越野跑比赛的文化差异体验 盖队分享了2019年参加日本UTMF比赛的经历,对比了国内外越野赛在组织、补给和选手要求上的差异。 25:07 误入哈萨克斯坦的出国比赛经历 盖队讲述了因误解指示而误入哈萨克斯坦的有趣经历,以及在疫情期间参加比赛的挑战。 27:22 跑者经历:痛风管理与越野跑的体验分享 盖队分享了跑步后出现痛风的经历,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跑步强度和饮食控制痛风发作。 31:31 巨人之旅比赛介绍 盖队详细介绍了巨人之旅的比赛路线、爬升高度和比赛文化,强调了比赛的挑战性和独特性。 36:11 极限越野赛:冰川之旅与巨人之旅 盖队分享了巨人之旅的高难度组别“冰川之旅”,并提到比赛的报名方式和抽签机制。 39:41 准备超长距离比赛的身心策略 盖队分享了为巨人之旅做准备的过程,包括训练计划、心理准备和对赛道的了解。 43:10 首次欧洲参赛体验:意大利赛道的挑战与魅力 盖队分享了在意大利参加巨人之旅的体验,包括赛道的艰难和沿途的美景。 48:56 雨中赛道的挑战与心理极限 盖队讲述了在比赛中遇到的恶劣天气和心理极限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短暂休息恢复状态。 53:21 极限耐力赛中的身心挑战与人文关怀 盖队分享了在比赛中遇到的志愿者帮助和国际友谊,以及这些温暖瞬间如何激励他完成比赛。 57:29 越野赛经历分享与终点的感动 盖队分享了在接近终点时的紧张和兴奋,以及完成比赛后的全新体验和成就感。 01:03:26 四姑娘山比赛体验及高原适应挑战 盖队分享了在四姑娘山参加比赛的经历,强调了高原环境对身体的挑战和适应的重要性。 01:07:35 跑者心声:从挑战到自我超越的越野赛之旅 盖队总结了跑步对他的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成为家人的榜样。 配乐: Vansire/Floor Cry - Nice to see you Giorgio Moroder - Un'Estate Italiana 更多关于盖队参加巨人之旅的体验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他撰写的参赛记录: 仰望巨人、敬畏巨人、成为巨人 欢迎加入听友群,微信搜索ChasingCheers,添加“苦中找乐小助手”

80分钟
99+
9个月前

从银行总行辞职,变身心理咨询师,把自己养育成勇敢小孩-002

苦中找乐

节目主题:裸辞、司法考试、疫情下的职业选择与心理咨询的自我成长 嘉宾:Miss 骆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2月23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3日 Miss 骆分享了她因对中年危机的担忧,而选择裸辞并投入司法考试准备,以及最终转行的勇气与决心。她强调了心理咨询在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和促进自我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经历展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的路径是多样的,鼓励每个人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而实现个人成长的无限可能。 嘉宾介绍:Miss 骆,曾在银行工作多年,出于对职业发展和探索更多人生可能性的考虑,选择裸辞并准备司法考试,最终成功转行成为一名金融机构的合规人员。之后,她却并未停止追逐全新可能性的交不,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进一步地自我接纳,并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嘉宾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嘉宾自媒体账号: 节目内容: 00:00 从裸辞到抗疫:一段不平凡的职业与人生旅程 * 裸辞备考:Miss 骆分享了自己裸辞准备司法考试的经历,以及随后面对疫情挑战的转折点。 * 心理咨询的助力:通过心理咨询获得的自我重塑和勇气,让她更加无惧尝试和犯错。 01:22 一位女性的中年职业转型之路 * 职业瓶颈:面对35岁的职业发展瓶颈和性别在职场上的可能劣势,她决定离职,寻求新的职业挑战。 * 深思熟虑:经过至少半年的深思熟虑和准备,包括试探市场、面试不同公司(如小米),以及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和学习。 03:34 职业转变的挑战与准备 * 跨行业转型:许多人会寻求转行到自己已有经验的领域,但Miss 骆选择了跨行业和企业类型的大胆转变。 * 沟通与支持:她提前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以获得支持,并基于法律背景,转至合规领域。 * 风险评估:通过认真评估和准备,尽管遇到了预料之外的风险如疫情,但最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06:25 裸辞备考司法考试的决绝与挑战 * 目标导向:面对职业转变,决定裸辞全心备考司法考试,追求效率和目标达成,尽管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 疫情挑战:在备考和求职过程中遭遇疫情,增加了挑战,但最终成功转入新的行业,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 决心与勇气:这个过程强调了目标导向的决策方式,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 08:33 中年职业转变的勇气与体验 * 中年危机:在面对中年时期的职业和生活选择时,很多人会因为考虑机会成本而犹豫不决。 * 个人转变:嘉宾分享了自己在35岁前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后来决定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转变过程。 * 生命体验:她强调,如果追求成功可能性,就不应选择四平八稳的道路。通过自己的经历,她反思了中年危机和生活的重复性,表达了对生命不同体验的渴望。 11:50 职业选择与个人价值观的探索 * 职业规划:对话内容涉及一个人在职业规划和个人价值观方面的思考过程。 * 风险提示:原本计划进入外资银行工作,但因疫情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在与Miss 骆的交流中,反复讨论职业选择,并考虑风险提示,但对方主要是希望分享而非寻求建议。 13:57 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的区分与影响 * 社会评价:许多人苦恼于外界对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工作和社会地位的评价。这种社会性评价往往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自我认知。 16:30 自我肯定与接纳的重要性 * 个人努力:嘉宾强调了自我努力和勇气的价值,认为即使结果不如意,个人的努力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 * 反驳结果论:她反驳了以结果论英雄的观点,提倡无论成功与否都应自我肯定和接纳,就像爱一个人或一只猫不需要理由一样。 * 自我接纳:嘉宾还提到自己的职业经历让她更加反感自我攻击,强调自我接纳不需要理由,每个人都值得肯定,不需要外在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18:27 探讨自责、接纳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 自责机制:对话深入分析了自责的心理机制,认为自责是寻找失败理由的行为,反映了个人的自我贬低和对成功的恐惧。 * 文化背景: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倾向于合理化所有事情,以及这种倾向与社会标准、价值观的关系。 * 理性与感性:强调了无条件地相信和接纳自己、理性与感性可以共存的观点,并通过个人经验分享,说明了自我接纳与迅速认错、调整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态度如何有助于个人的灵活成长和降低决策与生存成本。 20:57 接受错误,快速调整:创业心态的转变 * 创业挑战: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必然会遇到各种错误和风险。关键在于能迅速认识到错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 学习与成长:这种做法不仅帮助个人在失败中学习,还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尝试,不因犯错而影响自我评价。 * 屡败屡战: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虽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但可以找到将事情做成的最有可能的方式。这种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心态。 22:22 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 * 长期反思:在过去的四五年里,通过长时间的痛苦经历和自我反思,Miss 骆逐渐在时间管理、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上获得心得。 * 自我提升:她意识到时间管理实际上是对事务的管理,并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实现了更加有效的应对复杂环境的方法。 * 职业标杆:尽管可能不会取得巨大的物质成就,但她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已显著改善,为中年抉择树立了标杆。 23:49 心理咨询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个人经历:通过个人经历分享,突显了心理咨询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无条件关注:在接触心理学和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经历帮助重塑了自我对待的方式,学会了更加宽容和理解自己。 * 科学应对:此外,通过学习心理咨询和教练技巧,不仅在处理个人情绪和挑战时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还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自我对话,从而在面对焦虑和困难时找到解决策略。 27:55 心理咨询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原生家庭:通过讨论个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反映了心理咨询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处理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职业挑战:咨询师的温柔和无条件接纳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与严厉家庭环境互补的治愈空间,帮助其拼凑出一个更加完整的自我认知。 * 情绪管理:也提到了心理咨询师在职业中遇到的挑战,如面对来访者的自杀风险等,以及这些经历对咨询师个人成长的影响。 31:17 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与挑战 * 情绪压力:作为咨询师,在面对具有严重创伤的来访者时,咨询师体验到了巨大的情绪压力和挑战。 * 职业损耗:通过这段经历,咨询师深刻体会到工作中负面负担与正面影响的并存,尽管工作带来了损耗,但同时也促进了自我察觉和成长。 * 心理平衡:咨询师通过与督导的交流,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个人情绪和职业压力,从而实现了自我心理的平衡和提升。 34:53 职业转型的策略与体验分享 * 转型挑战:对话内容涉及个人在职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损耗以及应对策略。 * 评估体验:分享者通过自身经历,探讨了职业转型的复杂性,包括前期的负面损耗较大、如何评估转型的个人体验等。 * 转型路径:同时,提供了关于如何选择转型路径的建议,强调了在转型期间寻找能够相互促进的工作与学习机会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做法带来的正面影响。分享者还提到了在转型过程中,选择与目标行业相关的工作,以便在经济和技能上为未来做准备。最后,强调了兴趣与未来工作之间的联系对于职业转型成功的重要性。 39:50 心理咨询行业转型路径与经验分享 * 行业准入:对话内容涉及了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士可采取的不同路径,以及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建议。 * 文凭要求:首先,对于在中国大陆合法从事心理咨询,目前主要认可的是拥有相关文凭的人员,包括医院系统内的心理治疗师和非医疗体系内通过取得心理学相关文凭的人士。 * 培训路径:针对不同情况,存在几种学习和认证的方式,包括参加短训班以快速了解行业,或通过长期教育获得正式文凭。特别提及,心理咨询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初期收入较低的行业,建议有意向转型的人士慎重考虑,最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培训和志愿服务也是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建议是,如果确定了要从事此行业,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成本,最优化的选择是直接攻读相关文凭。 45:39 心理咨询师职业道路的挑战与现实 * 职业发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包括了获取必要的学历背景、积累咨询经验等多个环节。 * 前期挑战:首先,要通过备考、读研等方式至少花费三年半的时间来获取文凭,这期间不仅需要经济投入,还需要额外投入大量个人时间。获得文凭后,还需积累至少400个小时的咨询经验,这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可能意味着较低的收入。 * 行业现状:此外,想要在专业机构中获得工作机会,往往还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如通过机构的课程或具备一定的经验,这使得进入该行业充满挑战。尽管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大,但起步阶段的职业发展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和毅力。 48:42 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与收入状况探讨 * 前期收入:咨询师前期收入低且工作投入大,需经历长时间的艰苦阶段。 * 资深收入:资深咨询师收入可观,但前期挑战大。一位具有十几年经验的咨询师,通过不断学习和专业提升,能够达到每月10万的收入,每次咨询费用可达几百到一千元不等。工作强度大,每周接待三四十个来访者,工作时间从早8到晚8。 * 行业建议:此职业适合那些对心理行业有深厚兴趣并愿意接受前期挑战的人。对于是否适合转行至心理行业,需考虑个人兴趣、承受能力及行业现状。 52:57 职业选择与个人兴趣的追求 * 兴趣驱动:对话内容强调了基于个人兴趣和热情来选择职业的重要性。 * 实际体验:嘉宾提到,尽管面临低收入等困难,但对工作的热爱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此外,还强调了实际体验和深入了解行业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个人情况和兴趣。最终,建议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应该先了解并体验这个行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56:35 心理咨询师的多样性与选择 * 多样性格:讨论了心理咨询师没有固定的条件限制,如性格、口才或外形等,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适合不同来访者的咨询师。 * 匹配选择:同时,指出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咨询师类型,就像不同性格的父母一样,各有各的好处。 * 开放性:最后,强调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可能性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58:25 理解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及常见误区 * 心理误解:讨论强调了体验和理解心理咨询重要性,指出很多人因缺乏相关经验而对心理咨询持有误解,认为寻求心理咨询意味着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 谈话治疗:实际上,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从短期创伤到长期内在模式的调整,是一种谈话治疗方式,不需要羞耻或畏惧。 * 专业帮助:同时,咨询也强调了遵循内心和认清现实的重要性,以及在做重要决定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感受和实际情况。 01:02:51 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及社会性别对求助行为的影响 * 心理问题:对话内容关注于心理健康问题及男性因社会性别角色而较少寻求帮助的现象。 * 自我疏导:讨论指出,所有人或多或少在心理上有健康和不健康的成分,对于不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心理相关材料或观看影视作品进行自我疏导。 * 专业咨询:对于较严重的情况,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更佳选择,可以帮助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精神科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强调了不论性别,面对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意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01:05:16 探讨心理咨询的价值与个人成长 * 专业服务:讨论集中在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上。 * 情绪价值:嘉宾分享了个人经历,强调即使在没有明显心理问题时,心理咨询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处理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 * 自我投资:此外,也提到了心理咨询不仅是一种自我投资,也是应对现代社会压力的有效方式。最后,讨论还涉及了对创业和职业发展的看法,表达了对进一步探讨这些话题的兴趣。 配乐:Massive Attack - Teardrop

72分钟
2k+
9个月前

票房谷底之年,却去了几十次电影院。2024,我们的“观影大年”-001

苦中找乐

在2024年的年末,羊行和小赵一起回顾了他们一年的观影经历,分享了各自在电影院和流媒体上的观影故事。他们讨论了电影市场的变化、个人观影习惯的转变,以及电影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次对话,他们希望激励更多人走进电影院,体验电影带来的独特魅力。 嘉宾:小赵 主播:羊行 录制日期:2024年12月20日 发布日期:2025年1月10日 本期核心话题 00:00 2024年观影体验分享与电影市场观察 03:16 电影观影体验及市场观察 06:58 欧美电影吸引力下降与港台、日韩电影的比较 10:35 电影评分标准及偏好分析 14:35 电影院观影体验的价值讨论 18:00 电影观影体验对人生观的影响 22:07 宫崎骏作品影评与感悟 《千与千寻》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24:20 中年观影体验与人生感悟 28:45 现代人观影的挑战与选择 31:16 电影观影体验及影响 《刺猬》 《驾驶我的车》 42:56 电影对人生影响与观众情绪管理 45:16 2004年观影回顾与家庭观影体验分享 《走走停停》 《机器人之梦》 《朝云暮雨》 49:42 女性主义题材电影的崛起 《热辣滚烫》 《好东西》 《出走的决心》 《泳者之心》 57:15 对明年观影期待及电影市场分析 01:03:19 呼吁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苦中找乐行动指南 第一步:低成本解锁优质观影体验 * 淘票技巧:关注电影资料馆排片,午间场次包场概率高。 * 设备平替:家用投影+降噪耳机,打造“迷你影院”。 第二步:用电影对抗焦虑 * 主题化观影:按“生死”“家庭”“自我成长”分类片单,系统化治愈。 * 记录仪式感:在豆瓣标记“哭片”“笑片”“气笑片”,建立情绪档案。 第三步:平衡时间与热爱 * 周末早场:用一杯咖啡的钱,买2小时沉浸时光。 * 拒绝烂片:气笑一次=浪费生命,及时止损是成年人的修养。 第四步:深度联结创作逻辑 * 补全拼图:看完电影后,听导演访谈播客+读原著,解锁隐藏叙事层。 * 拉片学习:在B站搜“电影拉片”,从镜头语言读懂创作者的野心与妥协。 配乐: 片头 Ennio Morricone - Cinema Paradiso 片尾 米津玄师 - 地球儀 评论区话题: 1. 你今年在电影院哭最惨的一部电影是哪部? 2. 如果一生只能推荐一部电影,你会选什么?为什么? 3. 用买一个包的钱换一年电影票,你愿意吗? 订阅《苦中找乐》:你能想到的平台都可以找到并订阅。

67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