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四十一期播客:不靠谱的父母 我们现在常说,父母是一个不需要考核就可以担任的一个重要人生角色。出于爱,大多数父母都会做到自以为能够的最好。有时迫于现实,有时迫于自己的人生过往,不一定会那么如意。本期我们将视角放在之前发生的一个悲痛事件:上海四岁女童走失案件。我们邀请到一位心理学老师和我们共同探讨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家庭教育及心理教育问题,到底父母是天生的靠谱还是不靠谱,还是另有答案?欢迎你的倾听与讨论! 嘉宾:siyu 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毕业生,纽约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在读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1:20 主题及嘉宾介绍 1:20 — 04:00 大家看到近期上海四岁女童走失新闻的第一感受 04:00 —11:10 评论者论调大相径庭的原因 13:56 — 23:00 为什么会有不靠谱的父母存在? 23:00 — 27:00 我们看别人“不靠谱”其实带着有色眼镜 30:10 — 37:14 不靠谱的角色大部分是爸爸吗? 37:30 —40:41 男性因为性别和社会优势所以会更应该在外吗? 41:40 — 48:17 总结:如何避免上海四岁女童走失事件的再次发生?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四十期播客:带着女儿逃跑之后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 在听这一期播客前,希望听众朋友可以先看下这篇文章,读完后再听效果会更好: mp.weixin.qq.com (如果链接无法打开,请vx公众号搜索 「带着女儿逃跑之后」,此篇推文由【 人物】公众号发表) 这一期我们因为一篇文章聚在一起,来讨论关于母亲带着女儿逃离那个或是家暴或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让母亲不得不带着非常年幼的女儿离开那个所谓的“家”,这选择不仅代表了勇气,但还意味着责任与未知。我们邀请了专注于原生家庭和婚姻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圣子来共同分析探讨女性选择逃离或无法逃离的心理原因。这一期节目也许会唤醒很多人的记忆,也许会帮助此刻还在踌躇的人,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更多不一样的思考。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主要讨论逃离后对另一半的影响,家暴抵抗与不抵抗的结果,如何挑选合适的伴侣与对后代的教育等。 嘉宾:圣子 美国纽约州执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目前任职于纽约州的一家心理诊所工作室,主要提供个体与伴侣咨询,以及临床督导。主要的接诊议题包括:抑郁、焦虑、原生家庭、创伤、亲密关系、各类成瘾、以及多元文化适应性问题。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0 —14:39 逃离后对于另一半的影响,是否有伤害? 14:40 — 24:00 家暴抵抗与不抵抗会发生什么? 24:30 — 28:00 孩子是母亲的绝对软肋? 26:40 — 27:56 家暴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 28:00 — 37:29 如何挑选合适的伴侣(远离家暴) 圣子:作为妈妈会给予孩子离开的勇气与底气 Yumi:避免家暴伴侣的小技巧 37:30 — 39:58 总结:无论何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每个人都值得爱与被爱!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四十期播客:带着女儿逃跑之后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 在听这一期播客前,希望听众朋友可以先看下这篇文章,读完后再听效果会更好: mp.weixin.qq.com(如果链接无法打开,请vx公众号搜索 「带着女儿逃跑之后」,此篇推文由【 人物】公众号发表) 这一期我们因为一篇文章聚在一起,来讨论关于母亲带着女儿逃离那个或是家暴或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让母亲不得不带着非常年幼的女儿离开那个所谓的“家”,这选择不仅代表了勇气,但还意味着责任与未知。我们邀请了专注于原生家庭和婚姻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圣子来共同分析探讨女性选择逃离或无法逃离的心理原因。这一期节目也许会唤醒很多人的记忆,也许会帮助此刻还在踌躇的人,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更多不一样的思考。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讨论逃离背后的原因,女性逃离需要的能力,逃离意味着什么,咨询师如何帮助有需求的来访者? 嘉宾:圣子 美国纽约州执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目前任职于纽约州的一家心理诊所工作室,主要提供个体与伴侣咨询,以及临床督导。主要的接诊议题包括:抑郁、焦虑、原生家庭、创伤、亲密关系、各类成瘾、以及多元文化适应性问题。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02:13 主题和嘉宾介绍 02:13—04:15 看完文章后,我们热泪眼眶 04:20 — 21:00 全世界内每三个女性会有一个遭受家庭暴力,逃离会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吗? 06:35 — 08:55 圣子:逃离是一种人格和精神独立,带来改变契机 08:55 — 13:10 扣子:逃离意味着安全感 14:25 — 17:55 女性是否拥有这样的能力去逃离? –选择权在她手中 13:10 – 21:00 逃离是唯一选择吗? 21:30 – 33:20 逃离的难点在哪里? 23:10 – 25:00无法逃离的底气缺失在哪里? 25:40 – 30:30 作为咨询师,如何去帮助受到家暴的来访者? 31:00 –33:17 即使没有很好的物质支持,但是逃离后却更幸福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九期播客:那两年度日如年的留守女童生活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为止,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4,177万,城镇留守儿童2,516万,总共留守儿童快接近7000万。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的腾飞,物质的富足,留守儿童群体默默成为了为此付出成本的一个群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一位95后的曾经的农村留守女童,她和我们分享了两年的留守儿童生活。现在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在读研究生,突破了学历重围,在她过往20多年的生命里,2年只占十分之一不到,然而留在记忆中的印记却比2年要长,回忆令人哽咽。生活不易,育人育己,向前而行。 嘉宾:elsa,95后农村留守女童,现研究生在读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0-02:00 主题、嘉宾介绍和成为留守儿童的原因 02:00- 30:00 留守的经历:度日如年 07:24—10:00 因为父母离开,学习情况反而有变好 10:00—13:45 讨厌妈妈说我“懂事”--(掩盖了付出) 15:00— 27:00 留守经历当中最痛苦的回忆:遭遇了“性侵犯” 25:20 —28:27 从未想寻求父母的帮助,妈妈也是弱势的那方 30:24 — 45:30 和妈妈(原生家庭)达成了和解? 31:00 — 33:00 因为毕业,和妈妈的一次深度交谈 34:24 — 38:00 无法从家里这里获得爱与安全感 38:00 — 40:30 妈妈开始反思自己,拉近彼此的心 40:33 —45:29 “重男轻女“是理所应当吗? 45:30 — 49:30 留守儿童的经历是别样的收获:破茧重生 49:33 — 52:55 比较起儿时的同伴,莎莎的生活因奋斗而不同 53:00 — 57:45 总结:对于留守儿童她想说, 莎莎:”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八期播客: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90后,00后,10后等每一代人的价值观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说价值观很多时候由社会因素决定,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我们看到现在4岁的小孩已经可以用电子表或者手机去买东西,在他们心中这好像是扫一个码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钱到底从哪里来,好像也有很多孩子是不清楚的。在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他们的价值观好像又会不一样,网红与电商经济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在这一期播客我们将更多用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这一实际的教育议题。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主要讨论当今社交媒体制造金钱焦虑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如何在家引导孩子拥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Ambey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与教育学专业,目前在做营地教育设计与管理 时间线: 01:04- 如今社交媒体在制造很多金钱焦虑,这类信息会如何影响青少年呢? 02:03- Ambey: 社交媒体上的金钱观是无法起到教育作用的,需要家长的引导 04:17- 威力更大的是让孩子的生活脱离现实 13:12- 如何改善“不想学习,想去当网红明星,那个更赚钱“的观念 17:20- 家长的价值观也需要更新 28:47- 如何引导孩子看待钱呢?持有怎么样一个金钱观呢? 29:05- Ambey:孩子需要自我探索 32:13- 扣子:孩子的“小账户” 38:24-40:45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八期播客: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发现90后,00后,10后等每一代人的价值观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说价值观很多时候由社会因素决定,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我们看到现在4岁的小孩已经可以用电子表或者手机去买东西,在他们心中这好像是扫一个码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钱到底从哪里来,好像也有很多孩子是不清楚的。在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他们的价值观好像又会不一样,网红与电商经济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在这一期播客我们将更多用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这一实际的教育议题。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讨论教育孩子是先教花钱还是挣钱的概念呢?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Ambey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与教育学专业,目前在做营地教育设计与管理 时间线: 00:22- 02:30 主题、嘉宾介绍 02:30-11:08 回忆下自己的学生时代,什么时候开始对钱感兴趣? 08:06-11:08 小时候的金钱来源 11:08-19:34 大家小时候的的金钱观 11:23-12:41 Ambey: 高中才显现的不太成熟的金钱观 12:41-16:17扣子:从小学会了支配钱,与欲望作抵抗 16:17-19:34 Yumi: 对于金钱很“精明” 19:34-40:25 教育孩子时,挣钱和花钱那个概念更重要? 26:50-40:25 父母的价值观念一致吗?对于孩子金钱观的影响?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七期播客:我是东南亚“水博士” 博士(博士后)是我们几乎所有人心中认可最高的学历,但看到这期标题的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还有“水博士”?为什么在东南亚?我们邀请到了曾在国内高校工作,目前在马来西亚读博的晓婷,在和她的讨论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嘉宾去东南亚读博背后的原因和她一路以来的经历。博士真的有水博士存在吗?还是又一次的危言耸听?这一期我们将揭开这个在网络上讨论颇盛的话题之谜,同时在晓婷分享她的故事时我们收获了关于讨论人生哲理的思维碰撞。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卡诺(晓婷)曾经在高校工作,毕业于国内双非本硕,正在马来西亚前五公立读博(教育学专业) 时间线 00:22-02:07 主题、嘉宾介绍 02:07-19:51 为什么说去东南读博士是“水博士”? 04:47-10:51申请过程有何差异? 10:51-19:51 晓婷的“中年叛逆” 19:51-32:52 作为东南亚博士在读生,晓婷的真实感受 23:18-24:54 读博的追求是什么? 24:54-26:16 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恰恰是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获得的 26:16-32:52 也度过了迷茫的抑郁时期 32:52-36:26 社会对于东南亚博士的舆论下,晓婷的目标能实现吗? 36:26-40:21 无论在哪个国家,读博前都需要三思 40:21-44:00 总结:找到在社会生态中自己的位置,寻找内心的声音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六期博客:我们在把思辨思维课程带入中国 中国大部分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面对国际化的学习浪潮时,我们又有点心虚,觉得好是好,又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足。我们学了很多道理,但看世界依旧觉得时而清晰,时而混沌,我们到底缺了什么呢?在我们留学和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这个词跃然纸上。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思维?它帮我们理清事情背后的逻辑思维,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人际关系。这期播客,我们就请来率先在国内开展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哥大校友,戴戴。和她聊一聊,为何我们觉得批判性思维如此重要?在家庭和学校当中怎么样培养思辨思维?欢迎你的倾听与讨论!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主要探讨如何在家庭当中实行思辨思维训练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戴戴 Day 戴戴晒太阳 教育博主 中英文读写思维培训师 Critical Thinking思辨思维指导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教育硕士 原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培训师 原新东方前途出国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 新西兰政府IAA法定持牌移民顾问 原新西兰某跨国教育集团执行副总裁 时间线: 00:49-17:00 戴戴做思辨阅读教学的经验 01:18-07:05 父母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清晰的认知 07:05-12:40 作为思辨培训师,戴戴在中文母语外,还选择了英语作为思辨的工具语言,是有什么特别考量吗? 12:40-17:00 一次有趣的教学经验:孩子的思考链 17:00-20:07 戴戴推荐大家阅读的书目 19:32-20:07 思辨是需要互动的 20:07-29:44 日常和孩子做的思辨训练有哪些? 20:25-29:44 引导大于教授,给予思考的脚手架 29:44-36:49 在家庭教育中,保健大于治疗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六期博客:我们在把思辨思维课程带入中国 中国大部分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面对国际化的学习浪潮时,我们又有点心虚,觉得好是好,又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足。我们学了很多道理,但看世界依旧觉得时而清晰,时而混沌,我们到底缺了什么呢?在我们留学和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这个词跃然纸上。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思维?它帮我们理清事情背后的逻辑思维,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人际关系。这期播客,我们就请来率先在国内开展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哥大校友,戴戴。和她聊一聊,为何我们觉得批判性思维如此重要?在家庭和学校当中怎么样培养思辨思维?欢迎你的倾听与讨论!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什么是思辨思维和思辨思维对于孩子的成长方向的重要性。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戴戴 Day 戴戴晒太阳 教育博主 中英文读写思维培训师 Critical Thinking思辨思维指导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教育硕士 原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培训师 原新东方前途出国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 新西兰政府IAA法定持牌移民顾问 原新西兰某跨国教育集团执行副总裁 时间线 00:22-02:03 主题、嘉宾介绍 02:03-09:48 你最近都在读什么书? 03:47-09:48 戴戴:什么是思辨思维? 09:48-22:20 戴戴:校长的一句“challenge”,成为了自己进入思辨思维领域的一颗种子 15:51-22:20 外部评价系统与自我评价的冲突 22:20-28:52 思辨是一个小众的领域吗? 28:52-41:51 父母的“儿童观”对于孩子的成长方向很重要 36:35-41:51 思辨是一种意识形态,用来赋能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五期博客:关于隔代养育这件事(本期分为上下两篇) 在中国长大的大部分孩子,从出生以来在养育团队中必不可少的存在除了父母就是祖父母。祖父母养育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当中的一部分,但在现在小家庭的文化背景下,隔代养育又像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把隔代养育的话题,放到全球背景下,其他国家又是如何看待隔代养育的呢?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来说,隔代养育的利与弊是什么?本期我们邀请到北师大和哈佛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曹老师来深入探讨关于隔代养育这件事,欢迎大家倾听!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主要探讨祖父母对于后代的影响和多元化教育的帮助。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曹老师,北师大和哈佛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目前研究课题中包含老年心理 时间线: 01:08-08:51 祖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影响 08:51-12:38 陪伴孩子的人的性格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12:38-26:52 多元化教育对于社交能力培养很重要 15:17-17:46在多元教育中,养育人需要注意些什么? 17:46-26:52 家庭中的关系,如婆媳关系,在共同养育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6:52-37:42 作为祖父母,养育孩子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又能收获些什么? 35:40-37:42扣子:家庭中需要互换角色,需要共情 37:42-44:26 隔代养育需要考量个体环境中的利与弊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五期博客:关于隔代养育这件事(本期分为上下两篇) 在中国长大的大部分孩子,从出生以来在养育团队中必不可少的存在除了父母就是祖父母。祖父母养育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当中的一部分,但在现在小家庭的文化背景下,隔代养育又像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把隔代养育的话题,放到全球背景下,其他国家又是如何看待隔代养育的呢?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来说,隔代养育的利与弊是什么?本期我们邀请到北师大和哈佛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曹老师来深入探讨关于隔代养育这件事,欢迎大家倾听! 本期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东西方祖父母参与养育差异及原因和隔代养育的优劣势。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曹老师,北师大和哈佛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目前研究课题中包含老年心理 时间线: 00:22-03:19 主题、嘉宾介绍 03:19-13:28 你是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吗?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09:10-13:28重男轻女跟隔代养育的紧密关系 13:28-32:55 东西方祖父母参与养育孩子的比例差异及原因 26:37-30:08 隔代养育的问题是归因于家庭经济问题吗?隔代养育的社会文化 30:08-32:55 “Babysitting” 与祖父母养育的优先级 32:55-45:01 你喜欢被祖父母养育的时刻吗?隔代养育的优势和劣势 38:48-43:40 老年人的社会情绪选择 43:40-45:01 溺爱与无条件的爱的区别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三十四期博客:带着两个孩子环球旅居 环球世界旅行,这是无数人的梦想。有这么一位妈妈,她带着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在中国、美国、英国、泰国等国家生活学习过,她和家人的脚步还没有停歇,环球旅居还在路上...你是否会好奇是什么样的家庭会允许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生活,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生活是什么样的,我的家庭也可以吗?对于嘉宾来说,环球旅居除了经济实力的基础,更多考验个人什么样的能力呢? 这一期是否会让你也开始憧憬环球旅居呢?快来听听看!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嘉宾:Ping 哥大家庭教育专业硕士,带着孩子“全球旅居学习”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 时间线: 00:22-09:50 主题、嘉宾介绍 01:59-01:46 Ping: 边读书边养育孩子的坚定与不易 01:46-09:50什么是旅居全球? 09:50-16:29 Ping: 为何决定全球旅居? 12:30-14:19 客观因素可以用主观努力改变 14:19-16:29 孩子对于旅居的态度;孩子在当中的决策权 16:29-36:46 在Ping旅居过的国家中,比较深刻的教育经历 17:10-23:15最明显的挣开束缚的自我成长 23:15-27:36 文化认同感和自我认知很重要 27:36-33:14 泰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回归生活的本态 33:14-36:46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解脱年龄的限制 36:46-47:53 没有一条路是完美的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需要自我接纳感 47:53-51:11 总结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询问家庭教育课程和家庭咨询等相关内容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