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们今天来聊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选择。 小到1日3餐,大到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职业,与谁共度一生,我们总希望做出那个所谓正确的选择。 我上学的时候学过一首诗,印象很深,黄金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这就像一个隐喻,很多人做决定的时候会感觉面临着许多条路,你选择了一种可能性,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性,于是这个决定看起来显得尤其重要。 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真的能做出所谓“正确”的选择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马兆远老师。马老师18岁获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大,是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他不仅参与设计了天宫四号的超冷原子实验平台,深耕量子芯片,也成功推动产学研转型,并在AI领域创业。 最近他出版的新书,《世界的逻辑》,正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困惑提供一个可能的入口。 -谁在聊天- 钰钰,九派新闻主持人 马兆远,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正文- 一、从物理学看看世界和选择 01:51 物理如何解释“选择”是什么?多重宇宙解释(未被验证) 10:09 世界的本质,可以用物理学解释吗? 04:24 用数学统计的办法,如何增大“选对”的概率 07:01 结婚这件事,怎么选都是错的,关键在于怎么将错就错 04:57 多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规划的能力 二、科学,其实没什么神秘的 13:23 科学家也可以有信仰,但信仰是科学范围外的事 14:02 科学家其实也只是一个职业,对于不可描述的事,最好保持沉默。 35:36 把量子跟佛学混在一起,不是科学家该说的话 15:32 纵观科学史,人类从来无法做到以上帝眼光看未来 11:00 对本质的追求是对语言的暴力,“本质”不是一个可检验事实 12:07 我个人认为宇宙没有终极解释 22:57 直觉不是随机的选择,是经验的积累 三、我开始接受我不是“天命取经人” 17:31 什么时候开始,所有职业都是“赛道”? 18:40 刚到牛津报道,我组里有个五十岁的博士。 25:23 马导在牛津“开辟”的“新事业” 26:51 普鲁士教育的影响 29:14 改变心态,先从停止和自己的斗争开始 48:47 在一路高歌凯进过程中,发现诺奖和我没关系了 50:06 教育差异和对物理的兴趣,是没法通过后天去补齐的。 31:12 “天命取经人”的叙事是典型的上帝视角 46:27 不存在终点,也不存在绝对权威,唯有永不止境的探索 四、“我和世界和解了” 31:55 面对不确定和有限性,如何让自己变“积极”些? 33:26 罗永浩对谈tim:“聪明的人干什么都会成功”吗? 35:01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对当下的人很重要。 30:00 罗素的《幸福之路》:英国经过高速发展,进入平台期,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应当如何生活 40:31 聊聊维特根斯坦 42:10 从前橱窗里放的是上帝是耶稣,现在放的是爱因斯坦跟罗素,科学成了新的“神” 53:11 达摩东来,求一个不受人惑之人。 55:50 日拱一卒的另一个概念是,我每天拱完这一族,我就可以去培养自己无聊的兴趣了。 01:02:13 没有人是无穷强大的,你总需要引领你向前的人 57:09 “工作带给我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是最强烈的” -谁在打工- 略略,编辑&运营 欣怡,剪辑 小黑,九派智库负责人
-简介- 前阵子“鸡排哥”爆火,成为了景德镇文旅发展的一大助力,开始参与更多公共性事务,“鸡排哥”的成功,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释,但我们认为,他所赖以生存的街头,或许会有更好的答案。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长期关注基层社会,最近出了一本新书:《鲁磨路——城管、小贩与街头秩序》。本期,我们和吕德文老师聊了聊他所看到的、所经历的街头,他所知道的城管,他所知道的“鸡排哥”同行们。 90分钟聊下来,确实有很多观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更为鸡排哥的成功提供了不同的解释,此前你知道的很多“事实”,有可能是错的。 -谁在聊天- 小黑,九派智库负责人 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正文- 一、 鲁磨路和小贩江湖 02:58 鲁磨路,武汉的文化地标 05:37 选择鲁磨路作为“田野”,是耦合的结果 09:03 鲁磨路小贩江湖:存在能和城管斡旋的人 19:39 武汉的小贩,确实不会“惯”着人 二、小贩角色生存指南 15:09 如何成为一个能在街头生存的小贩? 35:49 街头江湖规则:先到先得、本地人优先、拳头原则 12:49 目前城管的执政理念:疏堵结合,疏在前,堵在后。 27:49 小贩不是个群体,内部甚至有支配结构 三、得懂点街头秩序 43:05 鸡排哥的爆红,会影响到街头秩序吗? 01:04:42城管和小贩之间,是猫鼠游戏吗? 01:14:01哪种小贩最容易和城管起冲突? 47:45 城管其实是小贩利益的保护者 25:42 一个成熟的小贩,没道理跟城管起冲突 四、充满韧性的城市街头 01:19:05城管小贩冲突的高发点在一个城市的扩展期 01:16:30政策越来越不强调城管执法者形象,更多强调的服务者和管理者形象 01:22:03中国的城市韧性来自于“灰色秩序” 01:26:43街头的象棋台,最能体现中国城市的包容性 -谁在打工- 小黑,九派智库负责人&本期编辑 略略,运营 欣怡,剪辑
-编者按-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是一期特别节目,由我们的另一档节目九派圆桌转换而来。九派圆桌是一档直播连麦节目,我们和一群行业内的资深人士研究者谈论热点事件,输出知识经验和见解。最近我们找到两位博物馆方面的学者,聊了聊法国卢浮宫文物被盗的事情,他们输出了大量干货,增加了我的很多认知。 团队认为,虽然两档节目形式不同,这档节目的聊天风格也确实更偏向于媒体采访,但其中很多观点值得被更多人听到,于是制作了这期特殊节目分享给大家。在这里也先提个醒,九派圆桌的录音环境和九派长谈略有不同,音质方面还请多多包涵,但我们相信其中的真知灼见应该会让您忘了这些细节。 -谁在聊天- 钰钰,九派新闻记者 叶明, 旅英人类学学者,“中英文化教育协会”、“世界文化遗产研学发展协会”创办人 螺旋真理,博物馆、艺术领域资深科普博主 -聊了什么- 一、“卢浮宫文物被盗”案件回顾 05:58 卢浮宫文物被盗案件梳理 06:51 为什么卢浮宫会存在监控死角? 15:56 对比故宫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为什么更容易被盗? 24:32 想在法国人“头上”安监控,没那么简单 30:16 优先保障文物观赏性还是安全性?博物馆处于两难的境地 二、“卢浮宫文物被盗”案件分析 26:26 卢浮宫工作人员在这件事情上不负主要责任 11:12 卢浮宫劫案或出自“粉红豹” 01:12:36 “粉红豹”到底是什么? 01:17:43 早期对“粉红豹”的评价:精准、优雅,还有一点点蠢笨 三、全球博物馆管理大揭秘 36:02 法国博物馆的管理制度梳理,为什么这么奇葩? 47:45 另一个老被盗的大英博物馆,又是为什么? 01:01:41 博物馆馆长的kpi有哪些? 01:06:01 国际巡展为什么要做?除了文化交流的业务账,可能还要算政治账。 01:08:04 地狱玩笑:大英博物馆漏雨了怎么办?没钱买水桶,用馆藏金桶去接接。 01:29:51 博物馆工作者都有职业性,德国人日本人管理博物馆并不会更严谨。 -谁在打工- 欣怡,剪辑实习生 略略,编辑&运营 小黑,监制&标题贡献
-写在最前- 本次长谈内容为九派圆桌节目实录,音质问题请多多包涵! -内容简介- 从2024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将正式施行。这一部关乎千家万户、关系个体权利与家庭结构的重要法规,时隔20年后再度迎来系统性修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次修订中,“不再要求提交户口簿”“优化结婚登记流程”“强化离婚程序管理”等多项条款,引发了一个核心议题:在更加尊重个体选择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告别“父母把关、手续重重”的婚姻制度?而这样“结婚变容易、离婚变谨慎”的方向,又是否真的能让婚姻关系更稳固、更幸福? -嘉宾简介-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许秋莉 情感博主 宏桑 (知乎/抖音:宏桑) -本期精华- 不要户口本,有多少影响? 05:16 不仅不要户口本,结婚手续可能会进一步简化 06:02 结婚是成年人的自由权益 07:04 年轻人摆脱户口本,但摆脱不了父母的经济支持。 07:31 反正老年人结婚更自由了 08:01 你的对象,可能结过三次婚 个人,婚姻,家长,家庭 13:25 没有家长安排,离婚率反而会更高? 14:08 选错了人是个体的责任,不妨从错误中找回你的主体性 15:51 你会选择带给你情绪起伏的人,还是责任和角色稳定的人 17:43 因为爱而进入婚姻,高预期往往容易变成一种高暴利 18:28 很多东西无法靠爱的意愿去支撑,而需要爱的能力 19:20 父母角色:应该告诉子女,婚姻对于你而言可能会有什么风险 20:20 父母希望我们幸福,但他们认为稳定就是幸福 婚前讨论点啥? 21:48 婚前最需要摆上台面的,是法律问题 23:42 生育观念、金钱观念对婚姻的稳定性来说尤其重要 27:02 容易被忽视的婚前问题:异性边界感认知、生活习惯差异 28:46 徐律师给的婚前建议 婚姻是自己的事儿 30:19 结婚是你自己的事,不要老指望别人为你兜底 30:29 自我客体化,因为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是痛苦的 30:52 离婚这件事,父母帮不了你 31:37 宏桑推荐的书:《爱的博弈》、《看见情绪价值》 婚姻辅导 33:01 写进政策,婚姻辅导到底是什么? 34:22 婚姻辅导建设得咋样了? 36:31 不需要婚姻咨询师,你两坦诚聊聊先 37:22 婚姻保养,国外怎么做? 38:39 婚姻咨询,第一功能是当翻译 39:24 婚姻咨询,第二功能是当“预言家”——嫁给这样的男人ok吗? 40:55 我老师说:“女的昏了头,才会有这个婚姻” 42:01 离婚冷静期本意是好的,但容易被人钻空子 44:51 彩礼 46:57 退还彩礼,法律上可行吗? 49:29 彩礼可以退还,但退还的多少有讲究 51:01 彩礼是对于女性的一种保护....吗? 52:53 女性的生育成本,面临的母职惩罚,可以被彩礼量化吗?
-写在前面- 今天我们会和一位留美七年,突然被特朗普政府哈佛禁令影响的哈佛留学生一起聊聊。 事情要从今年3月说起,美国政府先是要求哈佛关闭DEI项目、整改招生标准,五月更是直接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甚至要求现有学生转学,否则面临着身份失效的危机。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无数在美留学生陷入焦虑。 今天九派长谈邀请到了一位亲历者,哈佛教育学硕士,刚刚毕业的Jeffery,和我们一起聊聊他亲历这场风暴的真实感受。 -节目人员- 主持:钰钰 嘉宾:Jeffery,留美7年,哈佛教育学2025届毕业生,正在做留学机构&戏剧相关创业 编辑:略略 剪辑:佳熙 监制:小黑 -正文高光- 02:00 整个毕业季,Jeffery和身边人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04:36 禁止招收国际生,特朗普政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06:19 哈佛急速响应:线上项目,也能学到知识拿到学位 一起复盘时间线 07:50 禁令正式颁布之前,有所预兆 08:53 预警:特朗普政府收紧DEI项目的全流程 10:54 特朗普政府有意利用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 22:17 恢复签发签证,但这一切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34:42 一系列“操作”之后,特朗普反而呼声更高了? 36:49 国际生对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助益,特朗普无法否认 面对禁令,哈佛做了什么? 14:18 特朗普上台,我教授旷课了 15:40 面对禁令,哈佛如何保护国际学生权益 18:39 对内,哈佛始终强调“学校始终和国际学生站在一起” 19:28 ”you always belong to here“ 19:43 “2025届的毕业生来自街头巷尾、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 39:23 流浪汉对我说“youare not alone” 和Jeffery碰撞出一点思考 29:28 在哈佛读书,是什么样的体验? 40:01 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为什么依然选择留在美国创业 42:39 理性看待美式教育:部分教育资源 和 先进理念 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43:29 留学:思想碰撞、知识分享,值得更多孩子去学习的反而是艺术。 46:42 不要把时代的动荡、教育的不公,当成自己的问题。 47:23 接受教育,是一种特权。 47:39 “精英教育的意义是让精英能够真的为这个人类社会,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社区社群去做一些事情,去改变世界。” -制作组有话说- 节目在小宇宙、网易云、微信音频(九派新闻)、云听平台同步更新,如果你对科技、财经、人文领域有意思的人感兴趣,欢迎您关注九派长谈节目! 有任何意见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我们会认真回复!(活人版)
-写在前面- 本次对话是线上进行,音质致歉,但干货和诚意都满满! -嘉宾简介-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哲学院教授 -简介- 媒体报道,全球文科正在“衰退” 文科何去何从?大学要不要缩招,学生要不要多学?文科到底还有没有用?成为近年来摆在教师、学生乃至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问题。 刘教授在年初的采访中非常明确且直白的提出,在我从事的哲学专业里,还有人高唱无用便是大用,这是对时代变迁的不敏感。这样的言论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这一次我们也把刘教授邀请到了九派长谈,我们一起聊一聊AI冲击下的文科顶级学府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02:24 学哲学?能不能让我年薪百万? 03:20 非哲学专业的学生要来学哲学,拦都拦不住 AI 和 写论文“那些事儿” 04:54 AI写论文,真的又快又好吗? 05:20 越好的大学里,AI流行得越快。 06:45 一个聪明的学生,很清楚自主思考的价值。 07:07 现在的大学生是“沉默的一代” 08:29 学生用AI写作业,象征着传统的人文教学评价体系已失效? 08:42 是的。 09:29 哲学研究不是哲学史研究 09:49 中国传统文科里,史学研究是一种“古代遗风” 11:18 现代的文科教育工作者,应该像苏格拉底一样 全球性文科危机,来了 11:54 面对全球性文科危机,身边的文科教授都怎么看? 12:39 全球范围内文科缩招是大势所趋 13:42 AI冲击的不是文科,是所有学科 15:19 文科衰退,理工科地位上升...了吗? 17:44 中国人对于文科衰退感到震撼,但国外并没有。 18:21 人文和科学,相互“瞧不起”可不是一天两天 19:41 刘教授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 如果你对刘教授(的看法)有点感兴趣... 22:51 刘教授是怎样走上哲学之路? 23:40 分清喜欢做什么和擅长做什么,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24:03 学哲学不需要启蒙,人只要吃饱穿暖,就会开始思考哲学。 24:57 “哲学好考,去学哲学吧” 27:01 哲学不是智慧,哲学院也“一地鸡毛” 27:47 哲学是一个专业,不是心灵鸡汤,不能够抚慰你的人生。 28:28 “我从小就思考人生,我就要追寻智慧,我经常在草垛上仰望星空” 29:21 别老去想该怎么活着,勇敢地活着先。 44:15 “我”和 爱因斯坦,对学术界都有贡献 一起聊聊现在的AI技术吧! 30:36 DS梳理的史学概念,比人类更客观吗? 30:46 没有。 32:38 DS来评价学者,靠谱吗? 31:35 一起聊聊AI幻觉 34:43 别迷信这个AI大模型 34:56 AI宣传,夸大了现阶段AI的发展水平 35:56 AI宣传三大套路:科幻技术、偶像形式、觉醒机制 41:46 AI入侵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学术诚信 AI来了,“我们”怎么办? 45:34 尚未被AI替代掉的能力是什么? 45:49 想从选专业回避AI冲击,不可能。 46:13 从强调专业,转向强调技能互补。 47:14 1. 提问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8:24 2. 人际沟通能力 49:26 3. 动手能力 49:53 聊聊最新的“AI工厂” 50:35 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将是智能社会的原能力 AI来了,“哲学”怎么办? 51:58 科技时代,哲学只能“打辅助”吗? 59:51 哲学可能会消失吗? 01:00:12 哲学的墓志铭,就是人类的墓志铭。 给刘教授做做“哲学题” 问题1:脑机接口来了,哲学在干嘛? 01:02:27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人类还有自由意志吗? 01:05:38 脑机接口技术不可能解构自由意志。 01:02:46 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太多了! 问题2:刘教授考不考虑AI代笔? 01:08:19 就算AI意识觉醒,也绝不是人类意志 01:10:36 写作快乐来源于于写作本身 01:11:09 聊聊“工分制学术” 01:12:37 AI没有办法写真正的哲学的专著,为什么? 01:14:27 每一个哲学家最大的荣耀就是颠覆所有全部的前辈的结论 问题3:人变成机器人,不好吗? 01:15:48 硅基文明vs碳基文明,我一定不是“降临派” 01:17:00 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01:18:50 认为“人变成机器人好”,是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彻底的、无情的背叛。 01:23:26 小彩蛋:我才不给年轻人建议! 01:24:43 嘿,不如勇敢地坠入生活的洪流。 -制作人员- 主持:九派记者 覃钰钰 运营:九派智库 谢玉清 剪辑:九派实习生 韩佳熙 审核:九派智库 小黑
-写在最前- 本期节目整理自九派智库另一档热点直播节目《九派圆桌》,我们每周会在九派新闻视频号邀请专家学者一起直播解读当周热点内容,如果你对热点剖析感兴趣的话,也欢迎您关注九派新闻全平台账号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胡仕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副秘书长 -序- 本期节目我们关注印巴冲突,5月7日,印巴冲突升级后,打了几天很快就宣布停火。双方都各自宣布了胜利。近期,印度组织几十人的宣讲团前往欧洲、日本等地宣传自己胜利了,对此巴基斯坦也宣布会有类似行动。印巴之间似乎在国际上开辟了第二个战场,相互较劲。 我们曾经在印巴冲突爆发期间,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胡仕胜老师聊了聊印巴的恩恩怨怨,收获很大,他对印巴之间矛盾的一些见解、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面对当前的印巴局势,我们觉得有必要再次重温胡老师的看法,希望能在复杂的局势中,为大家贡献一点靠谱的意见。 -正文- 印巴会长期开战吗?02:30 克什米尔问题为什么这么复杂? 04:03 印巴冲突有无化解可能? 23:53 抽空聊聊这场水资源战 37:30 战争局势会否进一步扩大? 43:29 期望:拒绝战争,保持对话、和平、发展 47:58 55:22 胡老师的听众留言~
-嘉宾简介- 柳智宇身上有着许多标签: 他是数学界的天才少年:18 岁摘下国际奥数金牌,保送北大数学系,被麻省理工以全额奖学金破格录取; 24岁,他放弃这一切,剃度出家,在龙泉寺开始修行。 2022年,柳智宇脱下僧服,结束了长达12年的僧侣生活。 下山,还俗,在红尘中漂流。 一年后,这位曾经的僧人公开了自己结婚的消息。 520之际,九派新闻播客栏目《九派长谈》在大理对话柳智宇,聊聊爱情,讲述他的第一次心动,与伴侣之间的相处以及重新进入社会后,他对亲密关系的思考。 -内容提要- Part 1 还俗后的婚姻生活 02:33 我,单方面一见钟情 03:35 自我觉察过后,我能判断这就是“心动” 04:16 妻子对生活的热爱,带我走进了一种新的生活 06:15 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需要有“放下”的决心 13:22 在和爱人的关系中间,感受到了她对我很多的爱 15:20 对我来说,晚上盖被子是个复杂的学问 Part 2 聊聊爱,关系,自我成长 08:01 为什么亲密关系如此重要?相互滋养、相互照见 09:29 还俗前,普度众生就是烧干了自己奉献给众生 19:30 柳智宇也是焦虑型依恋? 23:12 北大光环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28:10 目标:做真实的自己,帮助更多人成为真实的自己 28:15 太多人把我当做理想投射,但我选择回归真实、平凡 30:48 活出自己是世间最大的修行 31:02 人生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在关系中间找到自己 36:07 我要成为像庄子一样的人,一个所谓的真人 38:48 在关系中间,怕和爱是它的两极 part3:议题讨论 37:02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拒绝进入一段关系? 41:34 “没有他,我自己无法创造出来一个美好的生活。” 43:36 ai伴侣,永远缺乏真实的体悟 45:50 表格式恋爱?大家都太忽视自己的心。 48:43 一起聊聊失去和感情的变化 51:29 在关系中,只有真实才最重要 结尾 52:40 柳智宇对大家的祝福 -互动方式- 欢迎小伙伴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建议(这很重要) -制作- 访谈:九派新闻记者 覃钰钰 运营:九派智库 谢玉清 剪辑:实习生 韩佳熙 监制:九派智库 陈文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