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作元年?预制生活主宰人生?在综艺里寻找精神导师?2025,如何定义我们思考的坐标系。

试试说新语

2024年能被称之为“女性文艺创作元年”吗? “预制生活”的背后是否是媒体制造的情绪焦虑? “去班味儿”代表着年轻人对主体性的渴求和对传统规训的反抗吗?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在综艺里找答案? …… 在2025的春天,我们撕开“2024年度热词”的标签,探讨真实困境。 “我们不想要规划好的生活;我们想要真正去体验生活。”——《单身女性的时代》[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2025,我们如何建立属于我们的思想坐标系? 2:41 2024能被称之为“女性文艺创作元年”吗 7:13 从《伦敦生活》到《好东西》,从母职课题到自我追求,女性角色如何一步步“苏醒” 13:57 新媒体的运作是否加剧了边缘化女性群体的不平等 21:32 制度性歧视:父权制“学阀”对边缘化群体的忽视 23:20 “预制生活”是否是对效率至上的妥协 29:47 社交媒体的“入侵”意味着什么 39:12 我们如何看到我们的“附近” 45:17 时代的发展,个体的选择,我们是为之所困还是感到庆幸 55:13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在综艺里找答案? 1:06:17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而我们想要去体验生活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彭老师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资源库) 轻音乐: 《独立女性的魅力》——原调音乐 《Epidemic sounds》——Jesper Storassen 《玫瑰少年》——Strictlyviolin 荀博 音乐: 《Dream a Little Dream》——Ella Fitzgerald

71分钟
99+
6天前

《倚天屠龙记》|这个时代还有人读金庸吗?

试试说新语

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金庸的武侠世界? * 元末群雄纷起,江湖动荡,威慑群雄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横空出世……我们却窥见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的缺失; * 张翠山一行往冰川,白猿藏九阳真经……话锋一转的“荒诞感”是否舒缓了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与无奈? *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战群雄——张无忌对战的顺序隐喻了什么?这是金庸的超强叙事能力的体现,也是张无忌性格底色的完整展现。 *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武侠精神”,到底是什么? * 武侠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还有出路吗? * 嘘,悄悄揭秘一个《倚天屠龙记》中的bug!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 恨也匆匆 一切都随风 狂笑一声 长叹一声 快活一生 悲哀一生 谁与我生死与共“ 一起进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吧。 00:04:47 张无忌“社会化过程”的缺失 00:17:37张无忌修炼九阳真经,荒诞与真情的交织 00:23:18金庸小说——神奇动物在哪里 00:32:40在写作结构上分析“张无忌光明顶斗六大派”背后的故事 00:41:00 个人英雄主义?《倚天》到底在讲什么 00:52:00 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画像与个体形象 00:55:00大胆发言:金庸作品的影视改编……好吗? 01:03:25周芷若速成九阴真经真的合理吗? 感谢收听。 主播:小白/卡卡/镜舜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刀剑如梦》 《似水柔情》 《红尘客栈》 《沧海一声笑》 《光明顶》 《两小无猜》

73分钟
2k+
6天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一个人,是希望TA平安喜乐,还是以此来补全自己?

试试说新语

愿我们不要被别人的理论束缚住了自己爱的本能。爱,是独立的。在独立中爱,在爱中保持独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信给著名作家R先生,向他倾诉她那用尽一生不可得的深沉爱恋。 女人究竟为何能十几年如一日般爱着作家? 女人初见作家,惊鸿一瞥,一眼心动,一见钟情。 我们还记得年少时第一次怦然心动的情景吗? 晚风里,日暮中,班上读书声朗朗,掩盖了谁与谁的情愫;秋雨时,朝霞中,淅淅沥沥的雨声,抹去了谁和谁的倒影。 年少时的一瞬心动,是因为我们在另一个人身上猛然发现了那个被藏在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的影子吗? 书中,女人和作家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级地位悬殊。这长达十几年的深沉爱恋,是真的爱这个作家,还是为了补全自己内心深处的缺失? 书外,我们在说“我爱TA”的时候,是希望这个人平安喜乐,还是希望TA能来救赎自己? 信息爆炸的时代下,爱却渐渐成了一个令人羞耻的字眼: 说起爱,人们第一反应不是“恋爱脑”就是“三心二意”,好像很难再相信爱中的真诚,与真诚的爱。 但是爱有千万种。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爱的表达与需求。 历尽千帆,但爱依然很美;因为爱能让我们永远对世界抱有好奇心。 而承担爱的后果,痛彻心扉后,我们也拥有了“存在过”的真实感。 爱,是独立的。在独立中爱,在爱中保持独立。 比起说教式地大谈特谈“爱”,不如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因为感受生活本身,就是在爱——爱这个世界,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爱是一生的课题,不必过早地着急地想要找到那个最终答案—— 如果42是宇宙的终极答案,那么爱就是开启探寻宇宙、自然和生命的终极钥匙。 勇敢地活着,勇敢去爱,仅此一次,仅此一生。 我们不要被别人的理论束缚住了自己爱的本能。 4:09 女人为何能长久地爱R作家? 11:24 第一次的怦然心动 21:04 一份长达十几年的不需要回应的爱,究竟是在爱对方,还是在补全自己? 28:24 爱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的“形式” 32:25 在喜欢上TA的那一刻,会不由自主地卑微吗? 33:56 经由爱他人,学会爱自己,最终又可以去爱他人 34:16 青葱岁月中的暗恋故事 37:30 从彻底的不爱别人,到找到自己的内核 43:10 在爱的时候,找到那个被隐藏起来的自己,然后,抱一抱TA 45:00 我们在说“喜欢TA”的时候,是希望这个人平安喜乐,还是希望TA能来救赎自己? 47:00 我们究竟为什么恐惧“爱” 50:55 历尽千帆,但爱很美;爱能让我们永远对世界抱有好奇 52:07 真正的爱真的会发生在毫无血亲的人身上吗? 爱是动态变化的,但也是真实存在的 55:00 爱就是,在痛彻心扉之后,仍然愿意拥抱那个敲门的人 58:50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爱玩理论啊? 1:01:44 承担爱的后果,让我们拥有一种“确定感” 1:06:07 爱你,但是我们彼此独立 感谢倾听。 主播:卡卡/小白/叶子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本期Bgm来源:(来自剪映app音乐素材库) 秋天的思念-夜色钢琴曲 爱是-Schoolgirl byebye Vanilla-落日飞车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五月天 追光者-岑宁儿 起风了-周深 心率-鹿晗 天黑黑-鹿晗 窗-吴青峰 蜂鸟-吴青峰 诀爱-詹雯婷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八三夭

71分钟
99+
2年前

《贫穷的质感》|按下时间的暂停键,生活观察就此开始

试试说新语

《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这本书从作者自己在英国生活十二年的真实处境验出发,聚焦“高价租房奴”“在职贫困”“无房老人”等千禧世代低中阶级的生存困境。她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物等细节,目光触及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由此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党派、阶层、游行被赋予大大小小的含义,有些看起来很无情,是理性的游戏,有些看起来很正义,关乎民生生计。但在这本书里,我们不再是一个遥望者,而是跟着作者从观察者甚至行动者的角度切切实实地踏入英格兰土地,读着宫廷诗,抢着“一碗一英镑”,结识坚定投“脱欧”一票的淳朴哈德纳姆村人:生命的真实、生活的真相一一向我们展开。恰逢我们与身边人都有或长或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历,那不如就从“眼见为实”出发,谈谈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书中第二章节《年老的隐喻》中出现了一个概念:资本主义价值观(hard-working man)。什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在书中找到的答案是,穷人似乎就对应着老弱病残或lazy man—前者应该被施舍后者应该被严惩;而贵族则似乎一定具备“克勤克俭”值得尊重。换句话说,有钱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与他们自身品质相对应的、名正言顺的,而穷人若想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必须通过汗水和打拼。那作者也提到说“不是否认此观,而是质疑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长环境”,文章中的玛丽和托马斯是这个观念的坚定守护者,因为他们看似就是通过自身努力极大的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实际上若脱离了福利制度给予的保障,玛丽和托马斯并不一定还能固定中产地位。而不是每一代人都能恰好赶上大环境给予的福利,且福利制度真正惠泽的还是金字塔尖的富人。但资本主义价值观却徜徉在每一代人的心中。对于此观,本期嘉宾会有怎样的切身感受和看法呢? 在《英国民间观察:附近、公共和在地的造乡》这篇文章中,跟着作者我们看到听到了英国各式各样的民间社团。有凭借自身力量重启地方公共图书馆(每个村庄“脑颏)的“之友”、全权负责附近老人活动日常的“日间中心”、为流浪动物庇护的“蓝十字动物救助中心”,大大小小的组织社团“在谷歌地图上冒出数个红色的水珠坐标”。正如书中引用大卫·弗莱明的那句话:“大问题并不需要大规模的解决方案,一个行动上的基本框架,外加无数微小的对策就足够了。”在时代大背景下,个体的力量总是显得微小无力,但民间社团却顽强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人聚拢在一起,“在巨大的混沌和黑暗里做着微创手术”,守护着稀有的公共资源。惊讶于这个国家民间自发性力量的韧性,我们不禁想要抓住这种如野草般茂盛、强大且普及性极强的力量,是什么让这些组织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作?是谁为社团活动支出买单?我们国家的民间组织和英国的有什么不同? 在《路易迅的伦敦》这篇文章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多元多样的伦敦。但是这个包容性极强的社会真的接纳了所有人了吗?真的变得多元化实现平等观了吗?“半个世纪以来。他们用汗水和泪水,一层层渗入英国社会的精细纤维,在白人文化的边缘地带,小心翼翼地筑起自己的文化”。不仅结构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也不禁探讨所谓的多元平等是否真的需要存在。结合主播们嘉宾们的自身经历和感受,我们试着触摸这个大话题。 1:10 本期共读:《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2:15 对英国的初印象:阳光的自由与黑灰色的沉寂相互碰撞——— 在英国的人们同时处在一个空间但不在一个时间之内 6:49 留学生租房大作战?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生活 12:36 在异国建立社交圈:人们开放包容?还是难以交心? 20:38 大胆发言!什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 33:25 如何看待当下“丧文化” 45:14 未来,会越来越好吗? 48:53 大胆发言!民间组织的生命力是如何体现的? 1:01:01 Critically Thinking:多元是真的多元吗?“思想多元”与“行为多元”是否一致?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菠萝包/李生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Killer queen--QUEEN Ob-La-Di, Ob-La-Da --- The Beatles In my life-- The Beatles There must be more to love than this-- Jerry Lee Lewis Oh baby( we got a good thing goin’)-- the rolling stones Sweet Child O‘ Mine--Guns N’ Roses 主创有话说: 这一期的主题对于我们而言挑战有些大,您在听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建议或者思考,都可以在公众号和播客的评论区留言,也可以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十分期盼收到你们的建议和来信! 《试试说新语》非常感谢每一个人的所有支持和陪伴。我们时刻谨记:“多听、多读、多想、多说和多做。” 我们会虚心接受所有建议或批评,不断反思和改进,努力做到每一期都有所进步。 诚邀您与我们一起见证敢想敢说的二十岁,以及只此一次的成长。 感谢每一个陪《试试说新语》追梦的人。 试试说新语——趁年轻,多读、多想、多说、多试试。

76分钟
99+
2年前

《挪威的森林》|我们与孤独来场对话

试试说新语

《挪威的森林》讲述了渡边、直子、绿子、木月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成长历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纵然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多彩,但是人们的精神危机与日俱增。快节奏的生活与滞后的精神构建产生严重失衡。每个人除了要背负生计的重担,还要承受无法言说的精神压力。繁华的城市生活如泡沫,人们心中日益增长的孤独感则如泡沫被戳破之后的满眼荆棘。 小说中的渡边君、直子、木月、绿子等人,无不时刻感受着孤独。他们面对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绿子选择“迎难而上”,木月选择“结束自我”——世间纷纷扰扰,你我不过是汹涌人潮中的一员……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孤独相处? 或者说,我们究竟该如何完成“自我救赎”? 在这本书中,性与爱是分离,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性欲”。书中的性爱行为代表着主人公们渴望的一次次救赎,同时被用来弥补“生”的缺失。但是过度纵欲,却是应对精神空虚的自我欺骗,并不能完成“自我救赎”。 “疗养院”,是理想国,是乌托邦,也是人们逃避生活的“避难所”。人们憎恶世俗,常常希望摆脱世俗,逃到不知名的“桃花源”中去,期盼如此安稳一生。可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被切断,就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失去了非生物因素一样,这个系统就不再完整了。 或许,真正的救赎和应对孤独之法,在于我们该如何看待个体与周围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构成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黑白相生相克却也相融,如此形成了阴阳八卦图。 我们不能因为向往光明而忽略黑暗,相反,正是因为有了黑暗所以才有了光明存在的意义。 我们无需在黑与白中二选一,不如换个思路,“一加一等于大于二”——黑与白的结合——如此才构成了一个整体。 或许,真正的救赎,是在于本心和自主的选择,而非逃避。 孤独,不仅仅是个体间的孤独,也是整个社会的孤独——社会发展到一定历程的必然结果。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与社会性的“孤独”相处呢? 00:00:45:05-00:04:09:01:我们与《挪威的森林》相知相遇的故事 00:04:14:09-00:05:50:04:《挪威的森林》讲了什么?主要的人物有哪些? 00:05:57:02-00:29:19:06:渡边君:淡漠?内核强大?没有独立意识?是木月与世界连接的窗口 00:29:44:05-01:38:00:17: 玲子,对于美和艺术的极致追求——这份追求也最终将她驶入深渊 00:34:19:12-00:41:50:24:性与爱的分离——如何看待这本书中的性?性是救赎;性被用来弥补生的缺失。 00:42:49:29-00:47:23:19:性真的能完成主人公所期待的“救赎”吗?高刺激行为让人能暂时忘记精神上的空虚。 00:47:31:16-00:53:35:00:如何看待永泽?精神空虚却有理想追求的心;鄙夷庸俗却沦为庸俗——村上式的荒诞性。 1:00:29:31-1:14:07:19 :谈谈我们自己的孤独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情绪即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1:16:52:05-1:27:42:12 :“疗养院”是理想中的乌托邦,却也是逃避现实的“避难所”——不能因为有了光明而忽略黑暗;正是因为有了黑暗才有了光明存在的意义。 1:28:08:19-1:29:56:08 :中国与日本文学中的生死观:向死而生与虽死犹生 1:30:10:13-1:34:33:06 : 我们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和必然结果?孤独或许是现今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kikko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Norwegian Wood - The Beatles 破碎的人请听-昨夜派对 A sad me in your eyes-昨夜派对 love is love-昨夜派对 Cloud-昨夜派对 无尽美丽的事物-昨夜派对 风吹过-鹿晗 原色-鹿晗 玫瑰少年-五月天 人生海海-五月天 光荣之路-鹿晗

98分钟
2k+
2年前

《通俗小说》|用“阿珍”“阿强”之恋揭秘中国摇滚与时代发展的参数

试试说新语

“阿珍爱上了阿强,原来阿珍叫做邱立珍,阿强叫做刘炳强” 走出海丰,来到省城广州,迫使五条人自然而然地以一种的特殊的异乡人身份诉说人与故乡和时代的关系。但歌词强烈的叙述性风格,又使得作品不拘泥于宏大叙事🤔抑或伤感迷茫等表层情感抒发,只是一个一个字地拼凑出日常琐碎场景,做走鬼的许昌龙、在阴雨天的烧烤摊上穿着廉价塑料凉鞋的啤酒妹;杀人犯走进沙县小吃点了蒸饺和拌面,吃完付完钱便离开,没头没尾的一个场景,不会也不必追究杀人犯杀人的动机、他是否被绳之以法;货车司机悲伤过度撞上高架桥,因为发现初恋已为人妻。乐评人邹小樱这样形容:“依然是片段化的写作,面目更模糊,但打击又更精准”。 在文学构建的世界里,我们有迟子建笔下流淌着爱恨情仇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有金宇澄用《繁华》绘制出的上海,还有莫言讲述的东北《红高粱》地;而仁科用音乐和文学记录了广东地区经济快发展之外的小人物在日复忙碌与日常潜流下个体生命的诗性飞扬,城中村般顽强地生活在时代的夹缝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真实、“声画同步”的华南景象。 在当代内地乐队的世界里,我们听新裤子呐喊《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听野孩子用西北大地的方式打开《竹枝曲》,听痛仰用《再见杰克》“像黄色罗马烟火那样不停地喷发火花”。这些北方乐队饱含着情感或者带着一股追根到底的劲儿,和他们所在的城市性格一样;而五条人只会告诉《伤心的人》“你不要太伤心”,不追问、不解释、不激烈,也跟华南地区不善表达、内敛的城市性格如出一辙。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地域性格似乎就会滋养出什么样的音乐文化。 从文学到音乐,或者说在五条人的作品里二者本为一体,相互依偎,我们聚焦书中/歌词中符号化的人物却搭配真实细腻情感的矛盾,探讨由此衍生现代艺术的包容性带来的不包容性结果;《通俗小说》既不通俗,也不小说,像一只顽强而内心世界却是一只诗意蝴蝶的广东蟑螂。 1:08-3:09 仁科是谁? 3:09-25:05 为何京圈摇滚乐曾称霸一方?试论摇滚乐的独特性与城市性格的关系。 25:12-46:36 摇滚与生活,热情与希望……摇滚乐队在传达什么? 46:37-69:23 《通俗小说》,一部关于珠三角城中村生活的纪录片 69:40-85:27 从文学中的符号化运用,到现代艺术中的精神内核……是否与当下社会精神价值相关? 85:34-98:00 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摆烂”潮流? 感谢听到这里~ 本期书目:《通俗小说》 ————————————————————————————————————— 播客栏目介绍: - 《试试说新语》,本播客通过评说书籍、影视和音乐等文艺作品,以20岁普通人的视角,探讨身边议题。 主播:小白/卡卡/马丁 播客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by 卡卡 本期Bgm来源:(来自剪映app音乐素材库) 晚上好,春天小姐-五条人(片头) 我的头发就是这样吹乱的啊-五条人 有所追求-五条人 深圳的街头-五条人 地球仪-五条人 初恋-五条人 石牌桥-五条人 伤心的人-五条人(片尾)

102分钟
99+
2年前

《秋园》|不只是她的故事

试试说新语

秋园,“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终落得如此下场”。 秋园一生都被剥夺了选择权: 孩童时期,不能选择自由的双脚,后来裹过的小脚再也无法支撑自由的灵魂;少女时期,不能选择婚姻,所谓门当户对的背后,是被耽误的一生,曾经读书求学的梦想,被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消磨殆尽;中年时期,不能选择体面的生活,瘦削的肩膀任劳任怨地扛起家庭的重担,努力活下去,成了她生命中的信仰;老年时期,不能选择自我生命的结局,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家庭责任,为了子女,她可以默默吞下翻涌而来的苦难。 秋园的苦难,亦是绝大多数生于清末民初的中国女性的苦难。她们一生如浮萍,无法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却要被动地如刀俎上的鱼肉,一声不吭地接受汹涌滔天的苦果。 但是,她们个体生命所散发的力量,将她们塑造成了一棵棵苍天大树:世俗让她们既要对外得体,也要对内贤惠;生活让她们既要在外勤恳务工,也要在家操持家务。她们,反而更像是家中的顶梁柱,但是千百年来鲜有人为之歌颂。 《秋园》这本书,比起有意地渲染、堆砌苦难,它是用近乎白描的方式,记录女性在生活中的身不由己、委曲求全。 女性在历史大浪潮下如浮萍一般“随风飘摇”的一生,或许并不如家喻户晓的英雄事迹那般波澜壮阔,但是也该被人们记住和时刻回忆——因为,正是这些记忆在警醒我们,生命的根本是什么。 在秋园身上,我们还可以窥见中华文明几经覆灭却延续至今的秘密。通俗而言,便是对“活下去”,有着刻骨的执着和坚持——是千百年来,每当面临家国分崩离析之时,为了整个民族可以“活下去”,千年文脉得以传承,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血肉破开一道生的希望;也是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以秋园为代表的女性群体,为了家人能“活下去”,一次又一次忍受着生活的打击,倔强地昂首地面对命运的不公与苛待。 那是当代年轻人都未曾经过的时代,是战火纷飞,是饿莩载道,是生离死别。那时,人们一生只想着一件事: “活下去”。 人于历史洪流如蝼蚁,但是人情羁绊、爱恨嗔痴给予了他们抵抗世事变迁、命运不公的勇气。 《秋园》,不只是她的名字,也不只是她的故事。 它让无数被历史浪潮吞没的普通人,在时间的洪流中,拥有姓名;这些颠沛流离的灵魂啊,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秋园》中的女性视角,像是给所有苦难都加上了一层柔光镜——本书作者杨本芬,以温柔和慈悲的书写,娓娓道来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坚韧不屈。 ————————————————————————————————————— 1:47-3:48 传统纸媒何去何从,乐府文化“向死而生” 4:48-5:30 《秋园》:中国女性在历史大浪潮下如浮萍一般“随风飘摇”、“跌宕起伏”的一生 6:05-7:47 第一种爱情:藏在“牛车堆满了红薯藤”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7:49-10:01 彼时对于“恩爱”的定义 VS 当今定义“恩爱”的标准:过去的“搭伙过日子”是爱情吗 11:40-12:27从“裹脚”变成“不裹脚”,从“清婉”到“清扬”,社会思想革新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留下了印记 13:16-14:25 满春桃的一生,是父权社会下两性关系的不平等造就的悲剧 14:33-17:31 第四对夫妇:裹了脚、但想读书的秋园,和身为国民政府官员、但会教秋园读书的仁受 17:51-18:29仁受,忍受?为人父,他一辈子窝囊且迂腐;为百姓,他一生善良仁厚 18:38-20:40善意,终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永恒 24:34-25:34 《秋园》之外,惠才和吕医师: 无人教他们如何去爱 26:14-35:25 相亲真会遇到真爱吗?我们期盼的是,世俗标签之外,自由地相爱,和相爱的自由 35:50-42:34 《秋园》的生命力:是用女性独有的温柔,书写着中华文脉几千年来的倔强和坚毅 42:50-46:40 比起迎合潮流,文艺作品是否应该更加“以人为本” 46:59- 49:43 人于历史洪流如蝼蚁,但爱恨嗔痴给予了人们抵抗世事变迁的勇气 49:44-50:37 《秋园》,给予无数被历史浪潮、社会变革吞没的平凡的中国人姓名,让他们颠沛流离的灵魂得以安息 感谢听到这里~ 本期书目:《秋园》 ————————————————————————————————————— 主播:小白/卡卡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策划 by 小白 统筹by 小白 本期Bgm来源:(来自剪映app音乐素材库) 去松兰山看海—还潮 (片头) 阿嫂看了出眼泪—还潮 日记簿的某一页—还潮 南风吹吹—还潮 旧社会顶穷的人—还潮 今后我无法再吃酒酿圆子—还潮 南塘河春梦—还潮 老江桥的水—还潮 永无尽头的约会—还潮 舟宿渡夏目漱石—还潮 柯桥足浴中心—还潮 (片尾)

51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