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江浙沪的小孩,每当天气转凉的时候,你应该听到过这样一句广告词:“南极人,不怕冷”。成立于1997年的南极人,从保暖内衣起家,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和那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2008年金融危机后,南极人果断放弃了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转而采用品牌授权的方式,通过轻资产运营,实现了品牌的快速扩张和市场的广泛覆盖。近年来,南极人更是投入高达100亿的资金,从品牌授权模式转型为自营研发产品的服装公司。毫不夸张地说,南极人在不同时期,面对市场变化的举措都是十分大胆且成功。所以今天,我们的播客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南极电商董事长张玉祥先生,和我们一起来聊聊南极人27年中的转型故事,以及面对当今消费降级、品牌升级和中国品牌还有什么机会在哪里? 02:00《繁花》里的宝总,是那个年代创业者的缩影 04:43从电动车兴起中得到启发,做行业第二的品牌 09:02超过60岁再创业,想为中国传统行业做表率 13:03老品牌的复古是一种趋势 18:59大多数品牌是高价,并不是高端 20:52追求年轻感,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24:2827年专注服装领域,不做多元化何投资, 27:16董事长的一天要做哪些事 35:59把衣服做得好看、舒服的团队很难找 40:31聚集全球最好的设备去做产品 46:14结构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产业的发展 50:15成为优衣库,更要超过优衣库 53:52企业家是一个辛苦的行业,花时间投入也不一定会有回报
去年,观念艺术家刘耀华在西北无人区的戈壁滩上树立起了一块孤独的广告牌。我的朋友余奥拓在看到之后,将其视为一个挑战传统广告规则的机会,也是对广告人自身价值和创造力的一次探索。于是,他暂时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成为了这块广告牌的“销售专员”。他邀请了许多广告圈中资深和新生代的广告人,给自己下起了Brief,共同探讨如何将这块广告牌卖给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或机构。 这一期播客,我们就邀请到奥拓一起来聊聊和这块广告牌相关的故事,以及对广告行业的未来之路的想法。 02:02想要集合100 个优秀的广告人的广告公司 06:06在西北无人区竖起一块广告牌的艺术家 07:16中国的广告好像进入了无人区 12:01大多数的广告公司不会给自己做广告 14:32怎么去做真正的广告是摆在所有广告人面前的课题 26:50自媒体的流量密码:大家会共情不好的东西 29:48广告行业处在黄金时代的尾巴 38:26在广告的无人区走出一条新的路
本期播客,是我受破产书店邀请录制的串台内容,这期中我们会聊聊副业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该不该做副业、做什么副业、怎么做副业,并借此探讨我们面对的工作困境。 7:10寻找自己的因子,走适合自己的路径 12:53idea 其实“最不值钱” 18:39搞清楚自己技能变现的路径 25:17扎心金句:书店这事儿比较难 25:45拥有一亩三分地的梦想迁移——开小店 29:20不要在职业发展上把自己文学化 32:45一定要学会算账啊! 36:30选择人生道路这件事上没有容易的事 43:16关于做IP 第二曲线:是一个经济学和商业领域的概念,由欧洲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 通常用于描述企业或经济体系的发展轨迹。 它指的是当经济体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增长后,当第一条增长曲线(通常是传统的或现有业务)达到峰值并开始放缓时,通过引入新的业务、产品或模式来开启的第二次增长阶段。 《文城》: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21 年3 月。
这一期的播客会有一点点的烟火气和微醺感,因为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一直扬言喝最好的酒,做最好的酒的李姐。李姐的表面身份是江小白烧酒品牌新魂烧酒的主理人,内在是一个ENTJ的酒企街溜子。她也经常在某书上发布自己发癫创牌的日常段子。所以,我们这一期播客会和李姐来一起聊聊在酒企打工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以及中国白酒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02:00英国留学归来,一头扎进了酒企 04:48很多人对烧酒的认知似乎被日韩烧酒占领了 05:06《梦梁录》中看到了中国酒饮文化的暗线 10:49因为爱喝酒,所以去研究,结果越喝越多 13:34时代变了,消费者变了,产品的定位也在变 16:20在有烟火气的地方开心地吃肉喝酒很打动人心 25:30内卷和紧绷的生活中,有几个酒肉朋友是必要的 27:05真露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在韩国喝烧酒成了国民正确 34:02和用户还有商家玩到一起,才能让品牌成长起来 38:45哪吒精神是一种年轻人的向往 51:17品牌没办法一直年轻,但可以保持年轻感 64:50不喝自己酒的酒饮主理人做不出好品牌
这期串台,是我第三次受邀雨白老师的邀请录制【知行小酒馆】的播客内容。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会分析大厂离职员工创业失败的原因,以及结合过去的血泪踩坑史总结的避坑指南。希望这场对话能给你在工作和生活上一定的启发,欢迎收听。 Part 1 像做实业那样做自媒体:投入金钱,提升效率,建立供应链 02:28 十四年前就开始搞自媒体的波波:一个号帮大家打破信息差,一个号做励志鸡汤 04:19 「房东模式」🏠:做自媒体,就是在互联网当房东,投流的客户就是交租的租户 09:19 回看 2018 年,那篇引发「下沉市场经济」讨论的爆款文章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15:04 做自媒体的「网感」「手感」究竟是指什么?有方法论吗?🫴🏻 18:04 效率决定成功:零本万利的前自媒体时代已经过去,建议你开局「温启动」 23:36 重新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差:不一定是多么高深的知识,但一定是观众个人体验与想象力之外的东西 29:28 视觉时代,观众的判断是视觉前置的:先建立印象,再决定要不要听你的观点 👀 33:42 每一个想做自媒体的小白都思考过的问题:我该怎么确定自己的赛道? 38:30 建立起一套自己的「信息差供应链」,你的内容就总比同行更新鲜更前沿 Part 2 把帐算清,把手头的事做好,这些思路不做自媒体也用得上 45:11 回顾过去,波波后悔过与没后悔过的决策:4500 元买下的「媒体从业者必备」Thinkpad 与 3000 元月薪受益至今的工作 49:54 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两个思维工具:1-以终为始看问题;2-以「时间窗口成本」来衡量 🪟 53:05 人的生命力会折旧:如果你已经为某事投入了时间成本,却不愿意投入金钱成本,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60:04 你在哪些领域有信息差或独特的供应链?你有什么产品需要获客?自媒体是工具,想清楚要做的事,再用它做杠杆 63:57 自媒体是今天大多数人都应该有的名片 📇 69:39 微博-公众号-长视频-短视频,竞争对手一直在变,为什么波波一直在场? 74:46 「或许有一天我会做一件大事,在那件事出现之前,把手头的事做好、做到最好」
今年上半年,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大火,新疆阿勒泰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视野。而这一期的嘉宾,我的朋友大柒早在多年前就和阿勒泰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七年前的大柒还是一个在上海广告行业打拼的年轻人。突然间,她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离开繁华的上海,远赴新疆阿勒泰,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如今她从一个穿梭在高楼大厦间的广告人,变成了阿勒泰禾木村的一位民宿老板。大柒的故事,不仅仅关于创业,也关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多元性,如何实现个人成长的可能性。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和大柒一起,跨越新疆的高山大川,去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听听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生意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人选择的无悔追求。期待能够激发你的灵感,点燃你对生活的激情。 02:00在新疆6年,开启一种新可能 04:43没有逃离北上广心,却种下了扎根新疆的念 09:32免费做前台,然后成了民宿合伙人 14:19为什么来不重要,为什么留下才重要 19:03在禾木的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 23:52现在的阿勒泰和电视里不一样了 30:19经营的两个民宿相距接近1000公里,如何管理? 42:59大城市有很多的资源,却少了一些鲜活 47:47围绕生活做生意,把对生活的理解做成产品 52:34不被别人的标准裹挟,会少很多焦虑
“闯中东”成为近几年中企出海的新热潮,但在这片沙漠与蓝海并存的土地上,并非谁都能淘到真金。我的朋友Nelly是中国最早出海中东市场的那批人之一,深耕中东电商市场近6年。那么这一期我们就邀请Nelly来到播客,和我们一起聊聊中东到底有哪些新风口,在中东创业、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她在中东遇到的有趣体验。 02:00 模糊的地理概念,很多人不知道中东在哪里? 07:09 禁止通过利息获利的伊斯兰金融如何运作? 14:18 君主制国家的明显问题:经济命脉大多掌握在皇室手里 20:45 关于女性问题,沙特有了一些进步 28:43 女性逐渐解放,所有女性消费都可以在中东做一遍 31:08 新能源车在中东发展是Hard模式 36:05 迪拜塔为什么更名为哈利法塔? 42:41 出海淘金,千万不要觉得中东人傻钱多 50:14 沙特平均收入1万里亚尔,福利多,工作量少 56:54 中东也有自己的外卖和打车平台 58:39 受宗教影响,娱乐被限制,消费欲也不多 01:00:27 在沙特开MCN公司,吃到了巨大的红利 01:09:25 沙特是典型的人情社会,很多人靠着身份获利 01:17:33 在中东生活相对安全,但作为女性幸福感不高 01:22:26 中国人在中东的职场优势和短板 01:24:15 慎重看待出海中东的机会 01:34:52 中东学汉语的人很多吗? 01:41:23 在中东的街头,经常会看到对你微笑的中东人
今天的这位嘉宾,可以说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最勇猛的一位。他目前驻扎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大家经常听到,但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想去的地方:阿富汗。他就是盐津铺子旗下品牌松冠在阿富汗象牙松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凯哥。除了需要克服当地匮乏的资源条件之外,他还需要面对周遭一切可能会受到人身危险。我感觉得他的经历很适合可以写一本种田流网文《重生之我在阿富汗种松子》。那么今天这一期,我们就和凯哥来聊聊这些年在阿富汗种松子的故事。 02:01从互联网上卖卡车,跨界到出海种松子 04:19合伙人的传奇故事堪比战狼 09:40被误解的阿富汗象牙松 12:42第一次去阿富汗经历四次汽车爆炸 14:43一张地毯可以完成所有社交的阿富汗人 18:46商业项目的背后更多的是中阿的合作 21:40全球第三个能够深入阿富汗核心腹地的团队 22:40人均神枪手的阿富汗小哥 23:46阿富汗没有正常的路 24:51阿富汗领导人:别人是来砍树的,中国是来种树的 25:22多赢博弈的松子活水行动 29:01只有规模化才能带来质量的发展 31:56坐拥几万亩,建在原始森林中的松冠学校 34:46阿富汗的女性:社会地位低,家庭地位高 39:48团队同伴竟然是官二代,家里的花盆是导弹壳做的 44:20全程特种部队护卫的办公环境 50:30阿富汗的饮食习惯和新疆很像 52:52在无人区和羊群争夺水源 53:55一棵松子树长成需要十几年
今天来播客做客的朋友Claire,有着令许多人羡慕的职场履历:汉高、联合利华、强生、拜尔斯道夫、珀莱雅,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著名企业她都任职过。并且从初入职场到担任marketing head 的职位,一路的过关斩将的职场之路也值得很多人学习。所以这期播客,我们会通过Claire分享那些年在大厂的经历揭开外企大厂的滤镜,了解更真实的大厂环境,同时也从职场发展的角度给到年轻人和中年的朋友们一些职场的生存小技巧。 02:03从理工科跨界到快消行业的学霸 04:11进入大企业的管培生也要经历一系列的竞争 09:33哪个部门是大家最不想加入的? 16:44在美妆行业中国企业已经超过了外企 20:55决策权力的差异让外企很难胜过本土团队 25:07短视频浪潮正在消耗中国企业过去的品牌资产 29:17从外企到本土企业,还是要做足功课 33:30先学道后学术,做美妆Marketing,建议选外企 36:50在外企,你要积极主动展现自己才能更快晋升 41:51精致利己和男女对立成为了某些自媒体的谋利工具 46:05很多品牌只注重短期营利,等于在慢慢自杀
如果你是一名对衣着有追求的通勤族,那么你一定听过GXG这个品牌。今天,我们就有幸邀请到了GXG品牌的总经理吴磊来到播客中,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品牌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其独特的定位和魅力,以及对当下消费者行为和对未来市场的深刻洞察。期待为大家呈现一个成功品牌背后的策略与哲学。 02:00分析男装流行趋势后,发现时尚总体对瘦子友好 04:02看了优衣库的现状,服装需要进行品牌势能的打造吗? 08:03能成功是因为做了一个品类,而不是品牌 12:04去“班味”的另外一面是青年人对职场的不同需求 16:08通勤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定位结构。 20:12男性与女性消费者心理差异需考虑 24:14中国最大的红利不是审美红利,是没有审美的红利 29:13心智植入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去累积 32:28不轻易做科技比拼,先以舒适为主。 37:38电商赛道很卷,但商品端的底层是不同的。 44:24在所有平衡中找到最优解是二把手该做的事
今天这一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深谙摩托车文化精髓的好朋友,海波。他不仅是一位资深的行业专家,更是摩特中国的市场部负责人。海波是我羡慕的那种一直在路上的行者,他会一边骑着摩托穿梭在人烟罕至的风景区,一边为自己所在的机油品牌打造品牌心智,在旷野轰鸣声中为客户种草自家好产品。 在今天的对话中,我们将跟随海波的视角,穿梭于现实与电影之间,探索摩托车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技术创新。 02:04超过170岁的润滑油,是各种顶级赛事中统治级的存在 05:38因为不勘探不开采,所以将技能点全点在了研发上 11:12摩托车比汽车早一年发明? 16:51那些年,电影镜头中的摩托车 22:36摩托车骑行文化在全国各地待遇不同 28:15人生一定要有一次摩托车的骑行,走过一次就会上瘾 33:53在荒野上的感悟:世界上最美的路就是没有路 39:33哈雷与赛车文化的碰撞 45:12摩托车和汽车文化中也存在鄙视链 50:49电动车也离不开润滑油? 56:31为什么美国不待见新能源车? 01:02:11再生油有严格的回收程序,却是将来的趋势
本期串台,是我第二次受邀雨白老师的邀请录制【知行小酒馆】的播客内容。在这一期节目中,我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过去十几年对关于开店这件事情的理解和辛酸史,以及为什么「能力很强,认知很高」在开店这件事上,往往是个负担,为什么很多对知名公司的商业分析往往是错的,等等。希望能给听众朋友一些启发。 第一部分 开好店的第一步,其实是避免失败 03:26大厂离职开店,以为是降维打击,其实是降维被打击?!🤯 06:47大加盟商逆风扩店,除了运气,那些成功的店主做对了什么? 13:44开店想挣钱,效率很重要!(成本优势也算效率哦 第二部分 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店的避坑经验谈(又名:波波血泪踩坑史) 16:18小生意算帐逻辑真的很害人!不信来听波波又惨又好笑的果汁店看店经历 🍌 19:16自己开店难,投资朋友的店铺,让别人操心,我躺着拿钱?更大的可能是... 22:5490%打工人都做过的梦:一间按自己心意布置的小店,没事和熟客聊聊天,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27:16高知群体做生意的思维误区:自上而下,过于仰仗宏观推演&分析 📊 34:37开个小店,选址 +了解店铺方圆 3 公里的人口结构、消费习惯比看商业分析更重要 36:00重金聘请大牌男模发果汁:没有规模效应,高认知只会成为负担 第三部分 面对多变的市场,普通人掌握怎样的思维方式更可能活下来? 38:29前脚说某赛道前途无可限量,后脚说它没有商业价值,你们媒体说的话还能信吗? 43:52商业成功不是不需要自上而下的分析,但要和最贴地气的现象挂钩 45:36做总经理还是去街边卖刨冰?「个体的命运千差万别,群体的命运均值回归」 51:47从星巴克到瑞幸:市场风云变幻,看得越多就越可能提前把握行业趋势 ☕ 56:14用投资打比方:你是要短期投机赚快钱,还是要做价值投资? 63:07离职后焦虑空虚?开店可以谋生,但可能不适合缓解精神内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