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史的一段速写 | 艺述电影

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特别策划的“德国电影大师展”将在沪放映5位德国电影大师的8部影片。片单中,绝大多数是上世纪70-80年代新德国电影时期的代表作。 在“新”德国电影在观众面前粉墨登场之前,曾经历过一段艰辛的岁月;且实际上,尽管在世界新电影运动中可说最充满活力的一支,这股热情终究也逃不过因市场反应而冷却的命运。想了解更多关于新德国电影的缘起、历程与当代传承?想知道大师之间有何关联,他们曾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如何影响了德国电影的演变和发展? 10月30日,在朵云书院·戏剧店,我们特别邀请了影评人肥内进行一场学术讲座。他在本文基础上继续围绕新德国电影的话题,并配合丰富的影像段落进行现场拉片讲解。 00:00 主持人开场 03:25 肥内老师打招呼 03:51 德国电影史概述 04:30 文德斯《寻找小津》片段解读 07:24 德国默片时代 14:43 《卡里加里医生的小屋》片段解读 19:40 李希特《韵律21》片段解读 21:35 鲁特曼《作品1号》片段解读 22:48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电影理论 24:16 茂瑙《吸血鬼诺斯菲亚图》片段解读 28:37 弗里茨·朗《三生计》片段解读 31:30 弗里茨·朗《M就是凶手》片段解读 45:56 里芬施塔尔《意志的胜利》片段解读 55:49 克鲁格《昨日女孩》片段解读 1:06:04 西贝尔伯格《希特勒》片段解读 1:12:53 于伊耶《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的编年史》片段解读 1:17:20 特罗塔《她们的疯狂》片段解读 1:23:31 法斯宾德《恐惧吞噬灵魂》片段解读 1:28:29 赫尔佐格《卡斯帕豪泽尔之谜》片段解读

102分钟
99+
8个月前

SIFF26特别策划:如果这都不算爱| X for Cinéma

X for Cinéma Vol.10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到来之际,X for Cinéma特别邀请了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电影爱好者们,一起嘎 siff,聊聊上影节与他们的不解之缘。 哪怕烈日炎炎或骤雨倾盆,还是会仔细做攻略,认真盘票子,打卡特别福利,那样努力,只为每年留下6月限定的电影记忆,为在”电影之城“的观光不虚此行。 问嘉宾的10个问题: 1、 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哪一年? 2、 请用三个词描述电影对你的意义。 3、 目前心中最佳影片Top3是哪几部? 4、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电影场景是什么? 5、 为看电影做过什么疯狂的事? 6、 在日常生活里是否有一个瞬间与电影发生了奇迹般的串联? 7、 觉得SIFF的vibe(气氛、氛围)是什么? 8、 在SIFF看电影的选片标准是什么? 9、 为了深入理解一部电影,曾做过哪些功课? 10、 推荐3-5部今年SIFF计划观看的影片。 本期嘉宾及出场顺序: 门腔(脱口秀演员)0:00 陈理(戏剧工作者)5:18 李俊(前媒体人)13:37 肖一之(布朗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译者,跳岛FM主播,大学教师)21:46 锐裘(城市有意思 主播)31:36 刘晔(SMG融媒体中心主播,《闲话上海》栏目主持人)36:09 齐轩(咖啡师,阿勒腾ARATENG品牌创始人)45:09 三爪(目前在书店工作)& 小爛(金融行业从业者)51:49 #小彩蛋 1:15:11 本期节目嘉宾提及的影片包括(不分先后): 《悲惨世界》《天才枪手》《绝妙骗局》《不亲密朋友》《股疯》《达达达达达利!》《过往人生》《送葬人》《入殓师》《金色茧房》《泰坦尼克号》《阿凡达·水之道》《伊拉克已逝之美》《绿皮书》《重庆森林》《摔跤吧!爸爸》《永不消逝的电波》《饮食男女》《小孩与鹰》《银翼杀手》《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老橡树酒馆》《异种邂逅》《大路》《梅的白天和黑夜》《背靠背,脸对脸》《寒战》《女儿王莲香》《大闹天宫》等

75分钟
99+
1年前

沪语不限310:跟门腔和《繁花》剧组嘎讪胡 | 艺述电影

普通话在九十年代进入上海学校的课堂,沪话逐渐走向了边缘。上海人带着一股憋屈劲,对外尽量讲普通话,但对上海话的推广私下里总是心有戚戚焉。随着沪语类短视频大爆,沪语“复兴”渐“起蓬头”,而电视剧《繁花》的热播又让人对“上海腔调”深深着迷。沪语终于站起来了!海派文化的魅力太“上头”!今朝,阿拉就来嘎一嘎上海闲话,从不同文艺作品里的沪语印象,到《繁花》里的海派文化,陪你听懂那些玩笑话里的真过往与真性情。 提示:本期分享会全程以沪语为主,普通话为辅。 主持人: 刘晔(SMG融媒体中心主播,《闲话上海》栏目主持人) 分享嘉宾: 张翔(舞台剧《繁花》艺术总监) 杜光祎(舞台剧《繁花》第一季、第二季饰演小毛) 王雯那(舞台剧《繁花》第一季饰演姝华,第二季饰演春香) 门腔(职场博主,脱口秀演员,弄堂里长大的内容创作者) 00:53 嘉宾上台介绍 03:01 《繁花》即将迎来百场,各自有什么感受? 10:32 想将原著改编成舞台剧的初衷是什么? 15:05 作为百场纪念的全勤奖演员,面对百场纪念演出有什么感悟? 23:28 门腔为即将扮演“海德”一角做了哪些功课? 26:40 全程沪语台词的表演体验如何? 41:28 门腔创作沪语短视频的出发点,以及回忆小时候的弄堂生活 46:41 沪语正不正宗?标不标准? 52:44 什么是上海腔调? 1:06:11 互动:观众读姝华的信 1:16:07 观众提问

90分钟
99+
1年前

满级悬疑的巅峰对决:希区柯克vs阿加莎·克里斯蒂 | 艺述电影

今年是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诞辰125周年,对很多人来说,“希区柯克”这个名字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而今年,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带着一系列改编自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戏剧作品上演艺海剧院舞台,两位同时代的英国悬疑大师之间,似乎也有很多故事,让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谜团,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希区柯克两位大师的点拨下,努力侦破“悬疑”这个主题所带给我们的困惑。当然,我们也会从大师作品的蛛丝马迹中,破译他们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分享嘉宾: 战玉冰: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林奕: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导演、演员 童歆: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创始人,制作人 01:20 三位嘉宾接触的第一部推理小说或影视作品 06:41 阿加莎小说的创作轶事 11:30 阿加莎小说和电影传入中国 14:55 戏剧创作者为何在不怕剧透的前提下频频改编阿加莎小说? 21:06 捕鼠器悬疑剧《死亡陷阱》的观剧感受 22:52 希区柯克的电影创作历程及特点 33:20 捕鼠器工作室改编希区柯克电影《电影谋杀案》 42:22 大众对阿加莎和福尔摩斯系列的不同喜好 47:26 阿加莎与女性的独立思想 50:26 希区柯克电影中运营建筑与空间设计制造悬疑和紧张氛围 54:46 话剧利用叙事节奏和文本结构制造悬疑效果(《无人生还》为例) 1:03:57 三位嘉宾推荐悬疑作品 1:18:25 观众提问:关于日本悬疑小说的改编可能 1:23:20 本格、新本格、奇幻等推理小说概念的演变 分享会提及书单: 阿瑟·柯南·道尔 《血字的研究》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无人生还》《悬崖山庄奇案》《意外来客》《尼罗河上的惨案》《情牵叙利亚》《玫瑰与紫杉》《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背叛之手》《意外来客》《蛛网》《五只小猪》《帷幕》 鲁迅《狂人日记》 茅盾《子夜》 程小青《霍桑探案集》 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分享会提及影单: 《爱情神话》《智破奇案》《欢乐园》《讹诈》《孟克斯人》《香槟》《惊魂记》《控方证人》《房客》《后窗》《群鸟》《蝴蝶梦》《火车怪客》《电话谋杀案》《迷魂记》《闪灵》《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死亡陷阱》《蛛网》等 分享会提及作家: 约翰·迪克森·卡尔、埃勒里·奎因、阿瑟·柯南·道尔、爱伦·坡、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等

9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