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琦谈——[老本行]我们发烧的起点、现状与终点

两位主播自「发烧」而结交,又因相似的「发烧」路程而加深了友谊,最终才走到今天。多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回顾当年的「发烧」起点,感慨良多,好多深刻的记忆突然涌现在脑海。因此,本期节目我们决定邀请发烧友、耳机品牌老板、音频店铺掌柜等几位嘉宾一起跟大家聊聊自己是如何开始「发烧」,慢慢成长,进而将爱好变成职业,甚至把它作为一生追求的。 (上面这段话是九段写的,尤其前半段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婚礼证言,脸红) ​ 今天请的嘉宾是桃子、来自成都戈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他说的不愿意透露姓名,我确实没有透露)、飞朵耳机的龙哥三位嘉宾。算上他们仨,我们五个人有多么的热爱发烧或者说音频器材这件事儿?从时长就能看出来,这期是我们成立以来目前最长的一期节目 大家都聊了聊当年是因为什么而入坑的,而现状其实更多的是心态层面而非器材,以及在我们自己的眼中,我们理想的结束自己发烧友身份的形式是怎么样的?最后,对于刚刚开始发烧的朋友们,我们又有怎样的建议? 最后我要吐槽一下,来自成都戈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录音实在是太不靠谱了,这期依然是他音质最差。强烈谴责,你们快去买买东西帮助他一下吧,要不都要“失声”了。

105分钟
99+
4年前

九段琦谈——[老本行]HiFi设备是艺术品吗?

我们的播客已经做了两个多月了,其实在这两个月里我们也聊了不少各种各样的话题,生活相关的、扯淡的以及艺术和音频相关的。作为音频行业里的人,我们邀请的嘉宾也大多是来自这个行业,所以不论聊什么,其实总是难以避免的涉及HiFi和音乐相关的话题,并且我们也多多少少对于行业也有些想说的,所以那么不如就直接做个小的分类吧,所以就有了[老本行]这个类别。 在未来,我们会在[老本行]这个类别里专注于聊音频设备、HiFi相关的话题,不过我们的看法和意见也都仅仅代表我们自己而已。也许我们的话题会有些争议或者不同的看法,也欢迎给我们留言讨论。 作为[老本行]的第一期,我们选择了一个其实自己也聊不明白的话题,但最近也看到很多烧友和各种群里总会有人说这个话题,某某产品外观漂亮声音优美,它可真是个艺术品啊!但HiFi产品真的是艺术品吗?我们并没有下定论,只是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本期的嘉宾我们邀请了桃子、NF Audio的老羊、还有来自qdc的黄老师。不过因为黄老师在出差,所以只能中途加入了,并且因为黄老师出差并不方便使用我们传统的录音方式,所以本次在录音方式上有一些瑕疵(主要是桃子一直在特么点鼠标)。也请各位包含。 HiFi产品是不是艺术品,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在于: 奢侈品与艺术品有什么区别? HiFi产品属于奢侈品还是艺术品? 什么是艺术? 如何定义艺术品? 本期节目我们并没有查询任何相关的资料和说明,所以我们的讨论仅限于我们对于艺术和艺术品的认知。也许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可笑的地方,您就当听个乐吧。不论认同与否,欢迎您来参与讨论。

81分钟
99+
5年前

九段琦谈——疫情过后你最想做什么?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不知不觉已经禁锢大家在家大半年的时间。不过随着疫情的发展,虽然国外形势依然不够明朗但国内却已平稳很多,眼看各地的限制越来越少,我们又可以借助飞机高铁快乐的出门玩耍了,当然是在佩戴口罩的前提下。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两位不同行业的好友聊一聊疫情过后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顿饕餮大餐,或是一个藏在心底从未示人的小想法? 其实这期节目最重点的是我们更换了录音的方式,我也换了设备终于不用原来的游戏耳机录音了,有了专门的声卡+麦克风设备,我们的节目从今以后就HiFi起来了~! 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其中一位是我们节目出现的第二位女嘉宾,不过她是我的同事,可见我确实没什么朋友。另一位是来自飞朵的林总(这句话也算广告,请打钱)。 聊一聊各自在疫情期间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感触,而疫情目前已经趋于平稳,很多想做的事儿其实已经可以了,比如和朋友吃吃饭什么的,但是也有一些事还不能做。就来说说疫情快要过去了,都有怎样的感触和疫情完全过去恢复正常之后,最想做什么? 其实我们的第一期节目聊得也是疫情期间在家都干啥了,时间到真是快,现在已经是第八期节目了,又聊了个类似的话题,不妨各位也来点评点评觉得我们有没有进步(可能实际并没有)。

60分钟
39
5年前

九段琦谈×声波飞行员:我想给孩子看看音乐的样子

本期节目我们和友台「声波飞行员」联合呈现。「声波飞行员」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HiFi类内容的播客节目,至今已经有五年的历史了,很感谢我们短短五期节目之后就和我们合作出了这样的一期内容,也欢迎大家去各平台搜索「声波飞行员」进行订阅。 ​ 这一期节目主题是「流媒体」。于梦琦本来策划的是,从流媒体音乐平台对于实体音乐的替代,聊聊音乐载体的变迁。但似乎我们的话题飞得比他设想的远了很多。 [00:03:31] 联名节目介绍;「流媒体」和音乐载体的更迭,三个人现在听音乐的系统各自是什么样; [00:09:49] Roon 与Tidal 的聆听体验;与购买实体唱片的对比;实体音乐的「麻烦」「仪式感」如何遏制切歌的欲望; [00:12:03] 我们是「最后一代实体音乐遗民」吗;实体音乐之后会以什么属性存在; [00:18:09] 于梦琦购买数字音乐的神奇经历;rutracker、电驴和下载时代; [00:29:39] 流媒体何时登堂入室;Tidal 音质完全达标为何继续迷恋黑胶系统;黑胶系统发烧友为什么迷恋「动作」;什么音乐不适合Hi-Fi 系统;孟获对于「黑胶复兴」的非主流看法; [01:13:15] 对未来的猜测和展望——不仅限于流媒体,而是音乐创作和传播的未来图景会是什么样子;人类听觉「窄带」特性将会如何限制我们的听觉感知;对未来趋势毫无克制的悲观论调; [01:29:12] 「发烧」行为如何定义;「发烧」是否一定和商业、艺术、审美挂钩; [01:37:39] 实体唱片背后的故事举例: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指挥的《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战时」版本(Urania Version)和「黑色贝九」(1942年4月19日,《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 [01:43:10] 漫长的结束语 # 主持人:曾经是九段、于梦琦 (@九段琦谈) # 飞行员:孟获

100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