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读书小组改为长期招募,欢迎你通过公告栏查看相关信息。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如欲了解父母可以提供的帮助,可以参考《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读书小组改为长期招募,欢迎你通过公告栏查看相关信息。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如欲了解Slow M.长期招募的读书小组,欢迎你通过公告栏查看相关信息。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如欲了解Slow M.正在招募的读书小组,欢迎你通过公告栏查看相关信息。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如欲了解Slow M.正在招募的读书小组,欢迎你通过公告栏查看相关信息。 更正:“灯”的意象应该来自“袭人论”。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告示: 9月25日发布的“读书小组简介”活动次数计算错误,现已更正,因此向看到变化感到疑惑的各位致歉。报名邮箱也做了明确区隔(于节目反馈和合作邮箱),望各位听众知悉。 说明里有关“领域展开”的遗漏,在此补正:漏瑚在动画里也是无损展开的。 在报名截止日10月20日没有足够开组的成员的可能结果。如果出现,我想这是需要接受和面对的当刻现状,索性把它当作一个现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回到我希望达成的目标(建构当一个人面临情绪未知时方便使用的思考/心智工具,关涉成为自己和爱一个人),再寻找其他的可能。那时,读书小组的招募也会成为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事情,等成员都出现再一起出发。 “在觉得做不到的时候,不轻易改变姿势”,运动安全建议。 “减肥”的效果与是否决定善待身体有关,这个决定会指引着接下来与身体有关的各种选择。 对Slow M.来说,我比较需要做的,是偶尔查验,现在所采取的行动是不是依然延续了刚开始的想法。 “将心理咨询应用到日常生活”,节目在这句描述下被收录在“自我成长”类别里。一方面确定了Slow M.在分类中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和收听节目有何区别的问题,或者,心理咨询/治疗与其他从关注心理发展/健康出发的事物之间是何关系。 “咨询室里重复再现的,即是平常。”当中有一种理解。 《落日》描写了探寻过程,这是应对某种情绪未知,为生活赋予意义的最有力的方式。 遗留的话题: 与目标直接相关的产品:以不同方式和角度满足“自我成长/个人成长”的需要,或者更仔细地区分这种需要。(为每一种衍生产品的价格确定价值支撑,而非“消费”信任。) 播客收听和阅读相似之处,是一个人也可以做的事情。联接的断开(情感上),特定联系的执着,哪一种更接近经历了疾病流行后当下的状态? 二周年特辑至此结束。三岁再会!节日快乐! 欢迎在特辑下方留言或者发送邮件, 告诉我们你的收听感想。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AI引发的替代“危机”和于此有关的竞争场景:关于可复制、替代性,有什么是不会被替代的?不同顶点的联接捕获的关于“真实”本身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无法相互替代的。而虚假的知识,因为背离了真实,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在本质上相同,因此就发展而言,都同样不能作为心智的粮食促进发展,也因此变得可以相互替代,可复制。心智本身,具有关于鉴别真实与虚假的天性,证据或许是在真实的某一部分临在时,人所感受到的敬畏与美感(有时是只能接受的苍茫感); 为什么说提出问题是一种成为自己最简单的方式,问题提供了一个人与未知的自己之间的距离,获得了观察和探寻的空间,但有时候那是我们不想要的部分,不想要而搁置的行动却又表达了对于联接(情感上亲密)的渴望; 如今来看“特辑”似乎是为了补充常规节目讨论问题时也在做,但没有机会展开谈论的内容与过程,包含了讨论者对自己的观察; 精神分析只不过是专门明确了活着的心智功能正常运转的过程,这个过程原本散见于平常生活各处(比如观看电影时的情感触动),只是专门的识别和使用仍然需要练习; 若在精神分析旁边放置一些与其能够建立联系,但更接近意识层面的不同视角,或许有机会让“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更加便利; 我要做个广告: 预告Slow M.读书小组(节目中口误为“读书会”),如果常规节目暂且可以认为实现了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读书小组将是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放置不同视角)。 如果对“Slow M.读书小组”有感,敬请你关注节目公告! 二周年特辑,可能临近尾声, 欢迎在特辑下方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 告诉我们你的收听感想,或者希望听到我们在特辑中讨论的话题。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回复近期的听众评论; 再次讨论“慢”的原因: 还原文字凝缩的,实际或更加复杂的问题情境(呈现于讨论和问题文本之间比例的悬殊), 等待适合描述观察内容的话语出现(试图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联接), 追赶与现实缺乏联系而(心理时间)滞后于此刻的时间差; 听一个自己并不在其中的问题情境的讨论,作用何在(以“安全”距离建立人际间、心灵间联接的方式,一种尝试探寻未知的自己的方式)。 二周年特辑,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欢迎在特辑下方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 告诉我们你的收听感想,或者希望听到我们在特辑中讨论的话题。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补充剪辑过程中的猜想:Slow M.逐渐可以确认的目的(或与“理解一个人所需要的心智功能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和演进”,“认识自己或另一个人,认真的理解ta,和借以实现的心智功能自身的发展,都有迹可循”类似这样的说法有关)因为不够清晰未作讨论,始终在录制过程产生着影响,这是特辑之二内容松散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因为有所准备或者内容现成,而产生的类似平静的沉闷vs.面临未知的刺激(涉及不确定的焦虑、恐惧),所谓“活的心智”功能的运作状态,和节目开播以来逐渐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节目中呈现的慢,慢在哪里(行动,解释的克制;未谈及,与现实缺乏联系滞后于客观时间); 生成题目的过程:题目是对讨论过程观察的结果,联接了讨论者和(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提问者,可以作为每次讨论暂时透过“问题”对于提问者形成的了解,这指引了“收听节目没有浪费时间”这件事情会发生的地方(每集常规节目的结尾),如果说节目真的有什么作用的话(未谈及,听一个自己可能并不身处其中的问题情境的讨论过程有什么用,相比较循着兴趣选择收听的方式),本次录音中间出现的沉默,大概是在等待主题的浮现; 本单集呈现的散-慢,构成了对于结构或标准和速度依赖倾向无意(识)的平衡和对抗,这个倾向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场景,目的或是缓解等待理解发生过程中的紧张。 二周年特辑,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欢迎在特辑下方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 告诉我们你的收听感想,或者希望听到我们在特辑中讨论的话题。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有点难)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向自己的生活提出“问题”的人,尝试了解“我是谁”的人, 把"Slow M."当作“陪伴者”的人,陪着"Slow M."慢慢长大的人, 谢谢你!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回答问题,还是透过理解问题处境认识提问者是谁,是怎样的人? 讨论过程中作为参与讨论者的我(白龙天皓)时常感受到的恐惧感,与思考过程固有的恐怖,以及随着节目的进行,对于接受并且承受这种恐惧渐渐变得习惯; 讨论者和听众各自在节目中面临的挑战; 节目2岁了,两年多来,Slow M.是否学会了使用语言,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我们是在使用文本还是竭力诠释文本; 相较于咨询和其他专业场景,播客常规节目的讨论过程因为有更多为回应做准备的空间而让我(李杨)感到轻松;也渐渐因为对于讨论框架的信任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参与讨论; 关于精神分析在多人使用情境中“菌”的问题…… 《“菌”——播客讨论中的戒慎恐惧(作为对一则听众早先评论的思考与回应)》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119&idx=1&sn=cb2e60cf13d748fc3283cd2c2159c7b2&chksm=e9b16205dec6eb136e4be0a6887963cf06c92d198d74f6f69dc4ad1dc545fa5f5ed0087be9ec&token=1743404024&lang=zh_CN#rd 二周年特辑,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欢迎在特辑下方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 告诉我们你的收听感想,或者希望听到我们在特辑中讨论的话题。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在这里你会听到一个普通的心理师和一个一般的心理师,针对“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和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这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出使生命结构从“解决问题”过渡到“创造满足”的方法。 我们或许没有“正确答案”,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发起者及主理人。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