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吴琪×项飙(上):深聊“吴谢宇案”,我们都在怕变成 “陌生的自己”?

你好,陌生人 HelloStranger

主持人: 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嘉宾: 项飙: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欢迎收听本期《你好,陌生人》,在这期节目里,《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老师对话项飙老师,共同拆解吴谢宇案背后更值得警惕的社会命题 —— 当年轻人用 “雄辩” 包裹压抑,用理性取代体验,自我会走向何方?本期节目为上期,下期节目大家敬请期待。 吴谢宇,一个众人眼中的学霸,却以极端方式结束了母亲的生命,这起案件也在当时引发了网络的巨大热议,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极端?项飙老师在节目中点出核心:这是一种 “雄辩的压抑”。吴谢宇用高度理性的话术合理化行为,甚至在案发后流畅向亲友借钱,却从未真正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他对父亲说 “不熟”,对母亲的爱停留在书面化表达,成长中被过滤掉的生活细节,最终让他失去了对生命的感知。 更值得深思的是,很多年轻人在吴谢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被教育引导着用逻辑掌控世界,却不懂直抒胸臆地表达情绪;把 “成功” 当作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尺,却忽视了买菜做饭这样朴素的生命体验。就像吴谢宇直到死刑判决后,才浮现出对姑姑家菠菜的记忆、对母亲养花的细节回忆 —— 这些被压抑的生命力,直到最后才挣脱理性的束缚。 如何破局?项飙老师在节目中提到,”教育需要回归生活本身,我们要学会正视矛盾而非用话术掩盖,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日常体验中重建自我”。 你对本期节目有何感想,是否你也曾有过用 “理性” 压抑真实情绪的时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下期,吴琪老师将继续对话项飙老师,探讨青年精神困境的解法。 作者: 项飙 / 刘小东 / 何袜皮 / 李一凡 / 刘悦来 / 沈志军 / 贾冬婷 / 段志鹏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 2025-5(点击链接即可下单) 00:01:13 “今天的年轻人害怕某一天自己变成了陌生人,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00:03:25 如果我的内在有一部分像吴谢宇,我会不会成为他? 00:06:42 当你主观上不想看,客观上你就可以看不见 00:10:22 “雄辩的压抑”:吴谢宇靠雄辩完成压制 00:18:53 吴谢宇为什么不断强调自己对妈妈的爱? 00:21:57 如何破除这套雄辩的叙述? 00:27:08 生命经验不可以分重要和不重要的,每一刻的生命经验都是生命 00:36:14 如何理解吴谢宇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但其实“想过一个最本能的生活”? 00:42:54 当道德极为洁净,很多东西就被绝对化了 00:51:59 当你处在某种境地之下,你要把自己想象成在波浪里游泳 00:57:58 怎么样从生活样式走出来回到生活本身? —————————— “你好,陌生人”节目继续发起征集活动: 刚毕业的年轻人从合租到拼床,我们和陌生人相处的边界在哪里? 为什么非要社交,社恐的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能从网络中获得安慰? 同事可以做朋友吗? 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样的,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年轻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重新养自己? 你当下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第二季“你好,陌生人”将把大家真实的经历与故事收集起来。我们希望你提供的故事不仅是情绪性的抒发,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故事,包括: - 场景:在哪里发生 - 缘由:为什么会发生 - 过程:这中间你与他者产生了什么样的链接,行为或语言 - 结果:你的思考,你们共同完成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会筛选最真实,最具体,最有打动人的分享,邀请项飙老师回应大家,甚至跟项老师线上交流,并将分享与回应作为播客节目的内容播出。 参与方式: 1.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分享; 2.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丨“你好,陌生人”丨 三联人文城市与人类学家项飙联合发起“你好,陌生人”节目,这也是人类学家项飙的首档系列对谈节目。

64分钟
5k+
4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