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中的重要流派,将生态关怀与性别平等议题创造性地结合,揭示了父权制思维下对女性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剥削共享着同一种二元对立的统治逻辑。生态女性主义因而超越了单一的性别议题,成为联结所有在压迫性体系中受损群体的包容性哲学,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提供了批判性视角和实践路径 * 聊生态女性主义前我们先看看女性主义的发展与主要流派 * 一、女性主义的发展浪潮 * 1. 第一波女性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 第二波女性主义(20世纪60-80年代) * 3. 第三波女性主义(20世纪90年代) * 4. 第四波女性主义(约2010年至今) * 主要女性主义流派及其核心观点 * 🎓 上野千鹤子与女性主义主要浪潮和流派的对应关系 * 二、女性主义与父权制矛盾的演变 * 💎 矛盾的演变与核心 * 💡 矛盾演变的动力与未来 * 三、赛博女性主义 * 从科幻电影看赛博格女性主义视角 * 从"具身"到"遍在":身体边界重构的哲学探索 * 创作主体性与女性主义实践的银幕突围 * 四、生态女性主义:联结所有弱势群体 *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将生态关怀与女性解放相结合的哲学思潮,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得到了丰富呈现。 * (一)边缘群体的联盟:被压迫者的相互救赎 * 1. 《水形物语》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联盟 * 2. 《阿凡达》中的殖民与反抗 * (二)自然与女性的双重他者化:从征服到共生的转变 * 1. 《爱死机》中《吉巴罗》的隐喻系统 * 2. 《幽灵公主》中的自然观 * (三)身体政治:从规训到解放 * 1. 《水形物语》残疾身体的政治意义 * 2. 《爱死机》中的身体变形 * (四)爱的政治学:从占有到共生的伦理转向 * 1. 《水形物语》中的"雌雄"关系 * 2. 《阿凡达》中的神经连接 * (五)反抗策略:从个人复仇到系统变革 * 1. 暴力的辩证性 * 2. 《幽灵公主》中的和解可能 * 五、为何要推行生态女性主义? * 1.父权制下的艺术与自然:征服逻辑的当代演绎 * 2.从批判到重建:生态女性主义的再思考 * 六、 生态女性主义的邀请
主持:洛克希 赵桐 一然 嘉宾:Ivan 节目制作:赵桐 片头片尾曲:简单对话 A Little Conversation - 走吧,我没想过这是最后的家(Hello,Bye) 环境音:Fayzz - Our hearts sing less 本期封面:赵桐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听友群VX:rollingfm 听友投稿:[email protected]
00:07 全球资产管理的核心环境特征是低利率 02:09 以美国的被动型基金发展趋势参考 03:05 A股市场资金边际变化 04:41 A股市场主线变化带来交易方向变化 05:40 产业基本面的实际情况怎么样? 09:12 A50等大盘价值型指数仍然适合作为底座资产 11:58 未来的长期主线大概率仍然围绕成长 12:42 现金流指数和传统红利指数有哪些区别? 15:30 为什么说科技有望成为未来的核心资产? 17:20 科技属性比较重的指数都有哪些? 本期嘉宾:孙雨,大成基金指数与期货投资部执行总监,曾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申万菱信基金、国泰海通证券等,深耕指数和ETF、量化择时、资产配置等领域。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 【本期简介】AI文游:大航海时代模拟器 欢迎登船!本节目是一档由AI驱动的文字角色扮演真人秀。 为了让所有听众都能融入其中,这里为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本次采用的 “AI文字游戏” 形式: 什么是AI文字游戏? 您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款由人工智能担任游戏主持人(GM)的、纯靠文字和想象力进行的角色扮演游戏。它结合了传统“跑团”(如《龙与地下城》)的自由度和互动小说的沉浸感。我们负责“做梦”和“决策”,AI负责将我们的梦境构建成一个真实可信、危机四伏的冒险世界。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享受我们接下来的海盗生涯! 我们将彻底沉浸于17世纪,扮演一位刚刚拥有一艘破船和一群亡命之徒的新人海盗船长国飞。每一次航行、每一场战斗、每一个抉择,都由AI根据我们的决策实时推演。财富、自由、或是葬身鱼腹?一切皆有可能。快来甲板上就位,我们的冒险,即刻启航! ---------------------------------- 本期主播:Kyle、海狸狸、猴子、刘子 本期剪辑:kyle 片尾推荐歌曲:ビンクスの酒(宾克斯的美酒) 微博:谁知道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封面制作:kyle --------------------------------- 感谢各位收听,希望大家踊跃评论,期待投稿!至于下期聊什么呢 “WhoKnows” 下期再见!
01:00 北美四大CSP投入产出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03:20 CSP资本开支形成高点,背后发生了什么? 04:30 轰轰烈烈的北美AI投入,背后的宏观背景是什么? 05:27 超前投入还能持续吗?哪些公司真实受益? 09:20 AI浪潮持续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11:12 为何应该以北美CSP作为跟踪指标? 11:43 三个基础因素,决定了关注谷歌的重要性 16:04 谷歌新近AI工具研发有哪些进展? 22:12 三季报时期,北美AI公司季报透露了什么信息? 本期嘉宾:大成基金杜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士,复旦大学金融硕士,专注科技成长。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hello,各位早上好,今天是十一月十号,星期一,我来做今天的分享。 前两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吃饭,他说他每天早上起来,无论状态如何,都会去家旁边的一个河旁边走一走。他说,因为人的状态,他就是由身体内的激素决定的,去河边散步,接触大自然,无论走一走,跑一跑,让身体分泌内啡肽、血清素,晒晒太阳,就会让人心情变好。人的状态并不是说我强迫自己,我一定要状态好,我一定要状态好,他状态就能变好的,而是靠生理机制决定的。 所以我们就需要刻意的让自己,去多接触那些能让我们状态变好的环境,就比如接触大自然,树木里分泌的一些一些一些东西,就能够让我们心情变好。然后跑步运动会分泌血清素,内啡酞,也能让我们心情变好,看一些更广阔的事物,比如山水、天空,太阳也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舒服。 所以多接触大自然,我觉得也是一条能够让我们能量变强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形成这样的一种一种行为模式。生活模式,那我们的状态就会时刻保持着很好。 好,谢谢各位。愿你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hello,各位早上好,今天是十一月九号星期日,我来做今天的分享。 前两天我使用gemini的时候,发现它反应特别的慢。然后当天就有两个同学跟我说gemini,其实确实不太好用,它会顺着人说话很多,上下文也记得不是那么长,所以我就试了一下,就用cloud code,没想到试用完之后发现哎非常的好用。 然后我就在反思,哎,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去做这样的改变呢?我觉得可能就是一种路径依赖。我觉得哎我以前是都用了,因为你用了这么长时间了,那换了可能也更不好用,所以就一直没有去做这样的改变,但真的去变了以后会发现哎,好像跳出自己习惯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痛苦。 所以我觉得人还是要多去做一些自己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问一问自己。哎,我现在熟悉的这种做事的方式,有没有新的可能性?有没有新的工具?有没有新的思维,可以让我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大概率一定会有这样的方法的。 好,谢谢谢各位。愿你今天有一个好心情,加油。
hello,各位早上好,今天是十一月八号星期六,我来做今天的分享。 今天呢给大家大家读一段《正念奇迹》里的一段话:还躺在床上时,慢慢顺随你的呼吸,缓慢绵长且有意识的呼吸,然后慢慢的起床,不是像平时那样一下子跃起来,借由每一个动作来滋养,正念起床后刷牙洗脸。 平静而放松的做所有早上的事情,在正念中完成每一个动作,顺随你的呼吸,看好他不,让他心念涣散,平静的做每一个动作,用安静绵长的呼吸来测量你的脚步,保持淡淡的微笑,不论做哪一样事情轻松从容的做,安住正念中,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或下定决心,以防要下定决心。以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的做每一项工作,享受你的工作与他合一。 好,祝各位周末愉快。
八十年代,我们经历但印象模糊的时代。存在于依稀的印象,存在于众多转述和评说中,浪漫与激昂,伤感与迷茫。 中国现当代艺术新起点,永远要从八五新潮讲起,永远要从八九现代艺术大展“不准掉头”讲起,永远要从栗宪庭推举罗中立的《父亲》登上《美术》杂志封面讲起。几乎成为不可撼动的历史叙事。 这段只能出现在主流叙事注脚里的历史,终于又被讲述,是我们近距离再靠近和识别它的机会,特别是再看“不准掉头”,机会难得。 展览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在苏州,我们去苏州。 ■ 主播 杨老师 另一位主播 · ■ Cover art 中作品 《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 In the New Age-The Enlightenment of Adam and Ev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96cm×164cm 1985 孟禄丁,张群 Meng Luding,Zhang Qun 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Collection of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 ■ Song List n.a. · ■ 延伸阅读 更多展览现场图片 www.patreon.com 回望“85新潮”精神遗产 续写生命艺术篇章 www.sipac.gov.cn · ■ sns 感谢你的收听!关于节目和主播的动态,欢迎关注我们的社交号: 「一画一话」微博 「一画一话」豆瓣 杨老师微博 另一位主播微博 Instagram上也可以找到我们。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在你常用的平台留下好评,将节目分享给你的朋友。 · ■ 一画一话 “就爱看展” 聊天群 添加小助手微信号:tvtproject · ■ say hi info(at)theviewtalk.com
购物的主体是人,还是物品?双11凑满减算到半夜,买回来的衣服压箱底;看到 “性价比高” 就忍不住囤,结果水果放坏、零食过期;我们总在 “想买” 和 “后悔” 之间反复,总在 “囤货求安全感” 和 “被物资压得喘不过气” 之间纠结。 本期我们聊聊消费背后的心理:囤货凑单算满减背后的心态是什么?家人的囤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理性消费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 本期你将听到: 03:19 花一个月把“半个家都丢空”做断舍离,却只撑了半个月,这种囤货循环为何总破不了 08:03 童年求而不得的水彩笔,让长大后的自己疯狂囤文具衣服,“补偿式消费”藏着怎样的心理惯性? 17:57 爸妈为“性价比”囤大量水果,要求全家短时间吃完,怕浪费让人压力山大? 21:06 妈妈当年不给我买水彩笔,如今却给外孙买成堆文具,跨代的“补偿消费”真能弥补遗憾吗? 25:37 每天的这个时间段,真的很容易冲动消费 30:00 从前双11凑单算满减乐此不疲,现在却只买刚需,她的消费观转变怎么来的? 37:34 从小听妈妈说“钱是牙缝里挤出来的”,这种童年暗示为何让长大后的自己忍不住囤货? 52:11 对9块9包邮说不,愿为贵价质感单品买单,理性消费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 01:03:40 装修时特意留一间 “空房”,为何说“空”是无限,“空”是潜力? 01:10:36 断舍离不止扔东西,为何说更要清理内心的期待和执念? 🟥️ 本期提及的书籍 《断舍离》、《金钱心理学》、《小狗钱钱》、《力量从哪里来》、《瓦尔登湖》、《人生由我》 🟫️ 关于主播 * 夏天Rhychel:39岁INFP,创业者/管理者教练、连续创业者、家有一枚5岁小姑娘 * 离奇宝贝(纾含):84年双鱼座🐭,18年体制内打工人,2个男孩的妈妈,享受着家庭,享受着事业的中年少女 * 孙夕涵:38岁INTJ,体制内听话🐶,人生探索家 🟥️ 25-26年度「Sowhat书影会」年度会员,持续招募中! 扫码了解详情加入>> 🟥️ 人生三四十,每周更新 同龄人正经历的,过来人翻了篇的,一点微醺,一次慢聊,人生三四十的真心夜话。 🟫️ 推荐单集 Vol.7 配得感大不同!从小被告诉“你值得”VS“不能骄傲”的我们,长大后是怎样的? Vol.16 别再指望“学了这个就能彻底改变”,学习真不是"速效药" Vol.15 33岁这一年,我在五线小城,把平凡日子过成滋养自己的诗|Sowhat老友记 Vol.10 为什么都是我的错?!“背锅侠”体质怎么破 🟥️ 找到我们 小红书:人生三四十 微信联系:rhychel (申请进听友群) 公众号:夏天Rhychel 视频号:夏天Rhychel(查收会员反馈) 商务EMail:[email protected] 🟫️ 本期创作团队 主播 | 孙夕涵、纾含、夏天Rhychel 嘉宾|沛言 后期|孙夕涵
当我们谈论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影像时,《陪你到清晨》注定是一部 “不走寻常路”的作品——它是全国首部聚焦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纪录电影,不靠煽情画面博共情,不拿焦虑话题赚流量,反而在开机前花3年时间、自掏腰包做了近1万例校园医学筛查,用医学标准替代常规心理学调研。 影片以一位少年与医生携手开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历程为主线,真实展现了家庭、学校、医院、社会携手援助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的全景画卷。 为了还原最真实的诊疗场景,《陪你到清晨》突破了“世界级关卡”——获得精神专科医院官方许可、非预设跟拍患者,让医生和患者愿意在镜头前自然交流;为了守护未成年人,它删掉可能引发模仿的自杀相关镜头,哪怕牺牲 “戏剧张力”。 * 制片人郭菲、导演田艳 “我们不想只谈‘为什么出问题’,更想讲‘怎么解决问题’。”这是《陪你到清晨》的创作初心。日前,长三角之声记者秦悦邀请到这部电影的导演田艳,听她拆解:这部满含诚意的纪录片,如何在数据、真实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她又为何敢冒着不被理解的风险,坚持用医学视角解读青少年的心灵困境? -收听指南- 00:35 传媒老兵跨行影视,这部电影为何非拍不可? 06:15 1万例校园医学筛查,撕开“青少年抑郁”的真相 10:39 为什么是纪录电影,而非剧情片或科普短视频? 15:59 小患者们特别愿意被拍,但无法保证未来没有歧视 20:38 导演为何一再强调这不是一部讲述“A娃”故事的电影? 29:22 删自杀镜头、打码保护,“自断流量”为了什么? 35:40 电影里的隐喻镜头,你看懂了吗? 37:41 获得精神专科医院官方许可进院跟拍,有多难? 43:09 这部电影不为任何企业站台!决不允许! 46:41 筹备6年、投入1500万,但排片不到0.5%该怎么办? 51:45 ADHD(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关键问题全解答,家长必听! -对话者- 田艳:纪录电影《陪你到清晨》导演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