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医院的急诊室里,我一口一口喂着发烧的图图喝粥时突然明白:这趟大理之旅,治愈的不仅是孩子,更是那个在城市里被规则和焦虑裹挟的自己。” 刚结束11天大理旅居的Soso,与Cece连线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分享。这不仅仅是一期旅游攻略,更是一位妈妈带着孩子闯入“教育乌托邦”的深度体验报告: * 现实第一课:抵达首日即遇高烧,异地独自带娃就医的48小时全记录 * 安居攻略:如何避开网红房源,找到月租仅3000+的洱海旁独门小院?(附避坑指南) * 创新园深度探访:“猫猫果儿”幼儿园如何用木工课教孩子理解“连接”?蘑菇班的3岁娃为何能脱口而出“真菌”? * 教育反思:为何这里的孩子眼里没有“戾气”?短暂的“乌托邦”体验,是否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 * 终极权衡:在绝美的自然、创新的教育与现实的医疗差距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也许我们无法永远生活在理想国,但那些关于自由、探索与连接的‘dots’,终将在孩子心中连成独特的生命轨迹。」 互动征集:一起来分享你的旅居故事吧,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时间轴简介】 01:09 选择大理:气候、自然养育与成本优势 03:01 旅居首日挑战:图图高烧与异地就医惊魂 08:16 医疗差距反思:一次冒险的抗生素抉择 11:23 租房实战:如何找到性价比超高的洱海小院 16:38 创新园概览:为何最终选择“猫猫果儿” 20:42 课堂直击:木工课如何具象化教授“连接” 23:11 教师观察:直呼其名、全心投入的教育者 27:52 孩子状态:为何这里的孩子眼里没有戾气 30:48 教育闭环思考:从小学到高中的理念贯通 33:48 社区氛围:高素质家长共建的乌托邦 37:01 日常体验:农场采摘、洱海划艇的丰富活动 40:58 总结:旅居的收获与未尽的探索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今天的节目将聚焦几大科技动态:腾讯混元推出国内首个交互式AI播客,用户可随时提问的交互功能能否打破内容深度局限?73%的AI初创公司被曝技术宣传与实际落差,"套壳"模式是聪明创新还是欺诈?理想智驾押注VLA挑战华为,多模态大模型能否助其登顶智驾第一梯队?AI辅助生成超6000行数学形式化证明,是否加速了数学界开放问题的解决?接下来让我们来解锁这些商业科技动态吧。 00:01:25 腾讯推交互式AI播客及AI创新路演动态 00:05:02 AI初创公司技术套壳现象调查 00:09:45 理想智驾研发与AI辅助数学进展 00:13:37 11月7日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期主播:西娅 后期:西娅 收听平台: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 等。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第一届苏超联赛落下帷幕,“散装江苏”场内场外都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带动了诸如“湘超”、“蒙超”、“赣超”等各地业余联赛的探索。苏超的成功,能否被其他区域复制?起点极高的苏超,面临哪些问题?未来,苏超能否被顺利养成?业余联赛对为未来的中国足球,产生什么影响?
大家好,这又是一期我的单口播客。我还有不到两周就要足月啦,趁着迎来生孩子的鸡飞狗跳之前,赶紧把孕期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聊聊生育和母职,希望能缓解姐妹们在这方面日益加剧的焦虑。 生育往往被描述为充满痛苦、伤害和困难的经历——了解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我想分享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至少怀孕这个环节,可能并没有那么吓人。 本期节目,我将围绕两个核心话题展开: 1. 迈入生育前的四大准备:包括心理底线、与伴侣的充分沟通、对父母支持的期望管理,以及如何应对不可避免的职业衰退。 2. 科学养育与个人体验:分享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以“主理人”的姿态度过孕期,包括饮食管理(控糖、体重)、运动坚持、情绪调适(AI陪聊、远离焦虑社群),以及对分娩和生命连接的感悟。 生育是人生中像“小马过河”一般的个人经历,我希望能通过分享我的经验和科学方法,帮助那些有生育计划的女性给自己“多吃几颗定心丸”。 本期推荐的书目: * 《控糖革命》 * 《海蒂怀孕大百科》 *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推荐的电影: * 《玫瑰》 谢谢你和我分享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
'Atlantic' journalist David Graham describes how President Trump could potentially use troops near polling places, pressure local election workers and have federal agents seize voting machines. Also, Maureen Corrigan reviews Patti Smith’s ‘Bread of Angels,’ a prequel/sequel to ‘Just Kids.’ Follow Fresh Air on instagram @nprfreshair, and subscribe to our weekly newsletter for gems from the Fresh Air archive, staff recommendations, and a peek behind the scenes. Learn more about sponsor message choices: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NPR Privacy Policy
🎧 《我想躺平,但生活只允许我半躺》 📖 Shownotes 我们都喊着“好累”, 但其实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太久没停下。 这一期,聊聊那些“想躺平却躺不平”的瞬间: 当努力变成焦虑,休息变成奢侈, 我们该如何找回生活的松弛感? 不是放弃,而是温柔地,继续生活。🌿 收听推荐 本期节目献给每一个在“内卷”与“躺平”之间摇摆的你。如果你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却又不敢真正停下脚步,如果你渴望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能关照自己的内心,那么这期节目将为你提供一份深刻的共鸣和实用的解脱之道。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在生活的缝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半躺”姿态。 节目核心要点 •核心理念: 重新定义“躺平”,提出“半躺”作为一种在压力与责任间寻找平衡的智慧。节目强调,“半躺”不是逃避,而是在不完全放弃责任的同时,为自己创造心理空间,是一种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关键方法: 引入“自我价值焦虑”的心理学概念,揭示了“想躺躺不平”的根源在于我们将价值与行动过度捆绑。通过“只为心情不为效率”、“允许状态不佳”和“练习不解释”三个练习,帮助听众在日常中实践“半躺哲学”。 •心态转变: 帮助听众从“努力是一种防御机制”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理解休息不是懒惰,而是自我修复的信号。节目鼓励听众从出于恐惧去前进,转变为出于热爱去生活,建立“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生命我负责”的内在掌控感。 •实践工具: 提供了三个具体的“半躺练习”:1)为心情做件事:每天至少做一件不为效率、只为愉悦自己的事;2)允许状态不佳:接纳自己有情绪波动和犯错的时候;3)练习不解释:当你想休息时,不需要为自己的“慢”和“松”找理由。 主要话题 •00:00-05:00: 探讨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疲惫”和“想躺躺不平”的矛盾状态。主播通过一位来访者的留言,引出了“半躺”的核心概念——在不拼命也不逃避之间,找到一种慢一点、松一点,却依然在前进的生活节奏。 •05:00-10:00: 深入剖析了“不敢休息”背后的心理机制,即“自我价值焦虑”。主播通过一个90后朋友为了逃避家庭安排而重返职场的例子,说明了我们的努力有时是出于恐惧而非热爱,并提出了“为心情而非效率”的个人心理实验。 •10:00-15:00: 提出了三个具体的“半躺练习”:为心情做件事、允许状态不佳、练习不解释。主播分享了自己录播客时允许口误、接纳状态波动的经历,鼓励听众将休息视为一种自我修复的信号,而非懒惰。 •15:00-结尾: 强调“半躺”是与自己的节奏和解,是建立内在力量和自信的过程。主播通过一位台湾老师的话——“你不需要跑得很快,才能到达你该去的地方”,鼓励听众尊重自己的节奏,并再次喊话那位90后朋友,肯定她的活力、勇敢和善良。 时间节点梳理 00:00 节目开篇直面“躺平”这一敏感话题,描绘了现代人“想躺却躺不平”的普遍困境。主播提出“半躺”概念,即在不拼命也不逃避之间,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活节奏。 05:00 本阶段,主播深入分析了“不敢休息”的心理根源——“自我价值焦虑”,即我们习惯于用“在做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他通过一个90后朋友的真实故事,揭示了我们的努力有时是出于恐惧的防御机制。 10:00 主播分享了三个具体的“半躺练习”:为心情做件事、允许状态不佳、练习不解释。他以自己录播客允许口误为例,鼓励听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将休息视为一种正常的自我修复信号。 15:00 在节目尾声,主播将“半躺”升华为一种与自己节奏和解的智慧,并引用“你不需要跑得很快,才能到达你该去的地方”来鼓励听众。他再次向那位90后朋友隔空喊话,传递了温暖的肯定和支持。 核心金句 •“我想躺平,但生活只允许我半躺。” •“半躺,是那种既不拼命,也不逃避生活的节奏。” •“我们不是出于热爱去前进,而是出于恐惧去逃离。” •“你不需要跑得很快,才能到达你该去的地方。” •“我可以慢一点,但我的节奏也值得被尊重。” 心理练习 •半躺三部曲 (The Three-Step Semi-Reclining Practice): 1.为心情做件事 (Do One Thing for Your Mood):每天至少做一件不为效率、只为愉悦自己的事,如安静地喝杯咖啡、散步或发呆。 2.允许状态不佳 (Allow for Imperfect States):接纳自己有情绪波动、状态不佳和犯错的时候,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不是一台机器”。 3.练习不解释 (Practice Not Explaining):当你感到累了、想停下时,不需要为自己的“慢”和“松”寻找理由或感到内疚,你的感受就是最好的理由。 听众互动邀请 •如果今天的节目让你在疲惫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空间,欢迎你把这份声音的礼物分享给你身边那个同样在“半躺”状态中挣扎的朋友。也欢迎你订阅、点赞,或在评论区分享你练习“半躺哲学”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用更温柔的方式前行。
【本期内容简介】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战略资源之一。一段时间以来,稀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本期《时间嘉讲》围绕稀土的“特性-战略-资本”三个维度展开,深层解读中国稀土独有的战略优势,透彻分析稀土概念板块走强的底层逻辑,清晰展望稀土在未来的场景应用和投资价值。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孙亚飞博士阐释了稀土资源的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着重分析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独特话语权的形成。嘉实基金资深基金经理田光远系统梳理了稀土概念在资本市场中的发展轨迹与演变历程,深入分析了政策、技术及市场供需等多重因素对其价格与投资逻辑的深刻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而富有洞见的观察。 我们聊到: 稀土的不可替代性源于其在高性能材料中的核心作用,从永磁电机到新能源车,从风电设备到精密电子,无不彰显其战略价值。稀土不再仅仅是工业的“维生素”,更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 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与技术积累,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而资源集中度和技术先进性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供给端的话语权。 资本市场上,具备核心技术与资源禀赋的企业有望长期受益,投资逻辑正由周期博弈转向价值成长。 投资者可以聚焦具备技术沉淀与管理优势的企业,把握资本市场稀土概念投资的核心逻辑,在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共振中捕捉长期机遇。 【本期嘉宾】 1、田光远,嘉实基金中证稀土产业ETF基金经理; 2、孙亚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化学博士、青年科普作家,在知乎、果壳等平台累计发表各类科普内容超百万字,著有《元素与人类文明》。 【本期主持人】 李凯,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中心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Timeline】 有关稀土的基本知识 04:02 稀土到底是什么?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家底”有多厚? 07:35 我国稀土管制政策的历史演进 11:00 稀土的“前世今生”:从发现到广泛应用,都经历了什么? 15:05 稀土和稀土永磁,有何不同? 我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24:26: 中国稀土话语权“四个第一”:全球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应用技术第一、产业链完整度第一。 30:05 中国在稀土产业“逆袭之路”:长达70多年的布局和发展 39:40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在现代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应用 资本市场上稀土的投资逻辑 42:43 大国博弈下的稀土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47:42 资本市场稀土板块投资逻辑的深层解析 58:46 稀土的未来:万物电驱时代的应用大拓展 【节目介绍】 欢迎来到《时间嘉讲》,这是一档由嘉实基金出品的财经类播客节目。 在这里,长期主义不是口号,而是穿越周期的投资法则;时间复利不是魔术,而是财富增长的底层逻辑。让我们一起与时间为友,在周期中把握价值机会,在时间里兑现人生嘉奖。 【风险提示】 《时间嘉讲》节目由嘉实基金出品,仅限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合作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之目的,投资相关内容仅供案例分享,不作为任何投资指导性建议。禁止第三方单独摘引、截取或已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嘉实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本基金除面临一份基金的市场风、、管理设桥、技术质整和合规风险外,还包括以下特有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基金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等。 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得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Summary: 在这期定位说明中,主播孟婷正式回应了听众关于内容方向从“食品产品经理”转向多元话题的疑问。 她明确表示,“孟婷的新天地”将不再更新食品职场相关内容,该主题已移至新合集《余以食为天》。本播客的核心定位是分享她个人(一名02年毕业、对生活有敏锐观察的年轻人)的生命经验与感悟,宗旨是“利他”。 未来内容将广泛覆盖城市生活比较、心理学、玄学(八字)、教育观察、原生家庭创伤疗愈、社会化成长教程及实用科普等,旨在通过真诚的案例分享和理论结合,为听众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鼓励。 Shownotes (时间节点) 00:02 开场回应听众疑问:解释播客内容为何从食品产品经理转向命运、社会化学多元话题 01:01 澄清食品产品经理内容初衷:分享快消品与互联网产品经理差异化的个人工作感悟 01:53 宣布食品内容转移:因个人兴趣深厚,所有食品相关专题将移至新合集《余以食为天》。以后还会分享对品牌营销的看法,个人产品调研等 02:19 展望食品内容未来:虽主体转移,但可能偶尔邀请同行朋友分享B端食品经理等差异化视角 03:53 明确本播客核心定位:主题随性,但宗旨是“利他”,分享个人所见所闻与生活感悟 04:20 介绍个人背景:02年毕业,八字带驿星多,于多地生活过,对城市差异有敏锐观察 05:00 内容方向一:城市生活比较,如已更新的上海、杭州、宁波工作区别,未来或扩展更多城市 06:12 内容方向二:兴趣学科交叉,融合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及八字玄学,探究其与现实联系 06:37 个人实践与内容衍生:通过八字、星盘帮朋友做咨询疗愈,发掘心理创伤与命理学的联系 07:38 内容方向三:教育心理与原生家庭,分享教培工作观察及自身实践有效的创伤摆脱方法 08:40 内容方向四:社会化成长教程,针对迷茫年轻人,分享如何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真实经验 09:52 内容方向五:实用科普宣传,计划涵盖医保区别、大学生医保使用、英语学习等生活必备知识 10:24 回应表达流利之谜:源于天生配置与日常大量输出交流,未来或分享个人阅读思考写作方法 11:01 总结播客精神:引用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旨在提炼个人经验为知识,助力他人成长 有用的都会分享 12:14 结尾答疑:目前无听友群,但个人微信开放咨询,未来考虑开设对谈系列实践项飙精神。 采访他人,了解他人工作与生命经验、经历 一、About me 孟婷是一个心思细腻,思维灵活,思考敏锐的主播。会看相,高灵性高敏感,有玄学天赋,也懂一点心理学和命理学。学了一点算命,结合算命、心理学、命理学给身边人做疗愈和潜意识挖掘,理想开发。 二、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经验的在场 关于经验的在场 经验的在场是一个日记本,也是一份想要送给你的礼物。这里是孟婷的精神实践。诚如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所言,这里记录的,正是我把生活转化为方法的实践。 我相信生活的所有经历和遭遇,都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起点。只有深度“在场”于自身经验,才能建立真正坚实的、由内而外的认知。道理那么多,为何还是常常感到痛苦?能共鸣的才是答案,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点安慰。 当生命作为方法,经历就照耀了彼此。 三、关于本播客《孟婷的新天地》 内容不垂直,充满奇妙哲思,视角独特,直击人心;是一档深入人心的好播客。 孟婷的新天地是孟婷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抽象化理论,尝试得出一些新的经验的集合记录地。诚如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所倡导的那样,把个人经验抽象化,这里就是她的方法。 在当今时代,个人的经验也可以具有无限的价值。 道理那么多,为何还是常常感到痛苦。能共鸣的才是答案,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点安慰。 祝大家生活愉快! 目前的系列有 * 社会化教程(主要是关于沟通和表达、职场) * 城市地理文化系列(谈谈我对城市的印象及我对大家选择城市生活的建议) * 教育与心理(解读分享我的做教育经验、经历,以及它们对我研习原生家庭创伤的启发) * 泛玄学系列(紫微斗数、八字、星盘均有涉及,从命理学看人生课题,指导我们的生活。) * 疗愈系列(哲思漫谈,我借助直觉、心理学与玄学帮他人进行lifecoach的记录) * 食品行业商业观察与漫谈(食品产品经理工作的分享,侧重于协调性而不侧重于大厂平台方法论。后续准备把这方面内容全部转移到《余以食为天》里面去) * 其他——开发中 总之这里充满了孟婷的奇思妙想,欢迎来玩。
商业财经资讯冷观察,生活消费趣闻热关怀。 欢迎大家加入《摸鱼早报》听友群 加V:LX1053,暗号:摸鱼! 一、历史上的今天 00:44 1665 年 11 月 7 日,《伦敦公报》开始出版。这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悠久的报纸了。 1867年11月7日,居里夫人诞生。她是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科学领域获奖的人,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 二、摸鱼早知道 01:19 * 01:27 白酒黄金时代终结?十年最差三季报来了(36氪) * 02:09 苹果新款Siri明年春季将推新功能(第一财经) * 03:19 小鹏机器人亮相,网友猜测是不是真人假扮(凤凰网财经) * 03:42 奶皮子糖葫芦爆火,98元一串仍然供不应求(上观新闻) * 04:19 鄂尔多斯市三孩每年补贴1万元(第一财经) * 04:49 品牌金店的“关门潮”正在持续蔓延(凤凰网财经) * 05:37 黄金市场“冰火两重天”,黄金投资火爆黄金首饰难卖(第一财经) * 06:37 线上金饰销售增长强劲,但占比小且更适合“轻珠宝”(凤凰网财经) * 07:36 融创碧桂园相继获债务重组突破,风险化解窗口期来临(第一财经) * 08:11 俞敏洪发文确认孙东旭从东方甄选离职(澎湃新闻) * 08:25 日本汽车制造商 日产因经营困难被迫出售总部大楼 * 08:44 比亚迪在英国崛起:10 月销量接近特斯拉 7 倍(汽车之家) * 10:08 2.9元一杯!咖啡进入“超低价”混战时代(红餐网) * 10:55 马斯克再抛疯狂设想:用AI卫星遮住太阳降温(DONEWS) * 11:27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新浪热点) * 11:48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预售总票房突破3000万(新浪电影) * 12:08 日行5000步或可延缓阿尔茨海默症(央视网) 三、世界说明书 12:30 50岁的“小贝”终于圆梦,成为“大卫·贝克汉姆爵士”(Sir David Beckham)。节目最后的《世界说明书》这个版块我们将为您拆解英国荣誉体系的“游戏段位”,以及从小贝到爵爷,这头衔到底有啥用? 主播:夏昂,感谢您的收听!周末愉快,下周一见!
《上海胶囊》是一档穿越时空的播客,一道来三四十年前的旧磁带里漫游吧。每周五更新。 本期嘉宾:录梦白(沪语音乐人,《先讲再讲》主播)、孔老师(《什么电苔》主播)、钱老板(Solution老板,《杯弓舌瘾》主播)
标题:麦青老师拆解星巴克全球品牌增长史,以及为何中国区被卖?|HBG品牌增长史解读 正文: 所有创业都是从小作坊开始,宝洁可乐欧莱雅星巴克也不例外。创始人要重点关注所有品牌增长史背后的通用的底层逻辑。 今天麦青老师继续系统拆解《品牌增长史》:为什么星巴克会从街边小店迅速增长为全球超级咖啡巨头?一路走来的增长阶段有哪些?破局增长的临界点是什么?但为何中国区会被卖?卖给谁了?未来趋势如何? 本期精华如下: 1:41 总结星巴克全球增长史5大阶段 2:35 解读第1阶段:生意为何难做? 7:00 解读第2阶段:为何突飞猛进? 13:44 解读第3阶段:变身全球超级品牌 20:05 解读第4阶段:全球新挑战 26:00 但为何中国区会被卖? 38:42 卖给谁了?为何卖给博裕? 41:09 未来趋势如何? 48:31 对国货和跨境出海创始人,有何启发? |关于HBG品牌增长研究院 ✅最系统的品牌方法论 ✅最专业的品牌创始人圈层 2016年宝洁校友&北大校友成立 国内顶级的企业家实战派商学院 HBG商学院|HBG校友会| HBG基金 |扫码联系HBG院长麦青老师 ✅直接扫码或搜个人微信ID(HBG_keke)即可 |锁定11月场(杭州场)HBG私教课名额 ✅HBG品牌创始人私教课,每年10场 ✅每场主题不一样,是完整体系化大系统。 ✅11月场主题《品牌战略体系化BSM》 ✅2日全天讲透如何从0到1落地《品牌战略》 ✅课程当中高效率输出《品牌战略BSM复盘与规划》初版(节省千万咨询费) ✅同场走进欧诗漫集团游学 ✅校友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段,覆盖美妆、食品、大健康、跨境、医美、餐饮、医药、母婴、儿童、宠物、服饰、家电、B2B等。 ✅坦诚纯粹,不做无效社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