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 星空顶的技术革命,天幕还是“天坑”?车顶设计全揭秘!

话锋一转

全新系列<智舱进化论>新一期又来啦!天气一热,全景天幕是否成了车内的“烤箱”?这一期我们将聚焦汽车“车顶”这个你可能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部位。从传统天窗到星空顶,从防晒痛点到未来智能交互,一起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顶上功夫”! 本期嘉宾 顾晶 延锋创新负责人 马超 延锋市场情报专家 Part one 全景天幕,是福是祸? 01:35 传统天窗vs全景天幕,车主真实体验如何? 03:35 为什么如今车企都爱“玻璃顶”? 06:55 隔热不隔热?看清技术别被宣传带偏! 07:50 防晒霜不如遮阳帘,“物理隔热”才是王道! 11:00 全景天幕的这些“坑”你都踩过吗? Part two 从劳斯莱斯到家用车,星空顶的平权时刻 15:55 星空顶是高奢的象征,还是大众的浪漫幻想? 17:35 30万以下的车主需要星空顶吗?数据告诉你答案 19:00 “全场景主权”理念? 19:25 隐私保护+夜景氛围,天幕也能很懂你 20:00 看电影还是看天花板?别把投影幻想太美 27:00 “星空顶流星”——为女车主定制情绪价值 Part Three 技术创新,卷轴星空顶能否“下凡”? 29:05 新型星空顶登场!从奢侈品变成大众选项 30:40 新技术UFL亮相,实现卷收+发光+柔性 32:10 既要高颜值,也要高级感?细节决定成败 37:55 让星空顶也会“读心”?未来可期 39:45 满天星+AI氛围调节,车内也能治愈你! 小宇宙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订阅《话锋一转》,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40分钟
98
1周前

EP15 从行业到薪资,资深HR带你一站式拆解offer背后的真相!

话锋一转

全新系列<职舱方程式>继续加码!本期直击求职季最烧脑问题:手握多个offer,究竟怎么选才不踩坑?从行业到公司,从岗位到薪资,有资深HR坐镇,为你一站式拆解“offer背后的隐形条件”,助你看清每一个数字背后的真相,做出不后悔的职场第一步! 本期嘉宾 Michelle 延锋资深HR Summer延锋人力资源专家 Part one: 求职有多难?offer从天而降可没那么简单! 01:35竞争激烈,岗位千人抢,职场修罗场实录 02:45 面试像“剧本杀”?企业考核方式都有啥? 03:20 企业也在“内卷”?从学历到潜力全都卷! 04:15 HR经验谈:逆势求职也能多offer上手? Part two 选行业、选企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06:10 新兴VS传统行业:高薪还是稳妥你选谁? 08:15 汽车行业算一个好行业吗? 09:20 国企VS外企:体系稳定还是文化多元? 12:05 大厂VS小厂?培养体系才是隐藏buff! 14:45 主机厂还是零部件?避雷指南送给你! 17:55 嘉宾亲身经历:如何锁定岗位? 20:45 专业不对口怎么办?什么时候开始实习合适? Part three 薪资之外,offer还藏了什么隐藏项? 22:35 拆解offer结构:别只盯着月薪数字! 23:50 福利、车贴、食堂…这些“隐形收入”要算上! 25:00 固定月薪VS年终奖金:你更在意哪部分? 26:35 offer选错毁约怎么办?两位HR教你正确处理方式! 28:35 学会“反向背调”,不踩坑才是职场起步第一课! 小宇宙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订阅《话锋一转》,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33分钟
97
1周前

EP16 未来5年最值得关注的职业趋势?HR和老师帮你划重点!

话锋一转

《职舱方程式》系列继续高能输出!这一期我们聚焦一个所有求职者都关心的问题——未来5年,什么职业最吃香?从国家政策到产业趋势,从AI技术到高校教育,从通才专才到职业转型,本期请来上海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示范工作室负责人和企业资深HR,从“双视角”带你看清未来职业的全貌,找准你的方向! 本期嘉宾 蓉蓉老师 高校职业发展掌舵人 好人老师 延锋资深HR大拿 Part one|哪些职业在变热?风口从哪里来? 02:00 未来职业怎么选?两会信号释放了哪些“潜力行业”? 05:15 AI、大数据、云是概念,还是真风口? 06:40 基于AI的发展,哪些职业会比较吃香? 08:15 热门职业与AI相关吗?包括了哪些岗位? 09:40 理工科是不是必选项?未来真只看数理化? Part two|AI会改变你吗?岗位、人设、教育都在变化! 11:45 对专才和通才要求变得更高? 13:40 AI将渗透在各行各业中? 14:30 高校怎么跟上节奏?新兴职业催生怎样的教育改革? 17:30 高校改革为何难?有哪些瓶颈? Part three|新兴职业怎么选?不是所有人都要all in AI 18:45 企业端如何招到新兴职业人才? 21:50 在大厂更有发展?哪些岗位更容易拿到更多资源? 22:50 如何应对发展迅速的新兴职业? 25:15 在校生和职业转型人如何搭上新兴职业的快车? 27:25 两个关键词:“选择”&“转型”,决定你下一步的方向 31:00 嘉宾话题总结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订阅《话锋一转》,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33分钟
65
1周前

EP17 如何应对职场焦虑与内卷?HR实录+实用建议全放送!

话锋一转

《职舱方程式》系列本期将聚焦一个高频但难解的话题——职场焦虑与内卷。为什么有些人刚入职就想逃?为什么卷了半天仍然不快乐?00后、90后、80后,每一代人焦虑的原因都不同,让我们从自身经历与一线观察出发,一起聊聊“焦虑的源头”和“具体的解法”! 本期嘉宾 Michelle|延锋资深HR Summer|延锋人力资源专家 Part one|焦虑从哪来?那些说不出口的职场压迫感 01:40 HR职场焦虑经历分享 04:50 职场内卷/焦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05:35 市场和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有哪些变化? Part two|焦虑因人而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压力解剖 07:45 00后焦虑:职场还没入,焦虑已满格? 09:40 90后焦虑:去留、身份转变、晋升与城市抉择,哪个不纠结? 11:45 80后焦虑:怕被优化、被取代,中年职场人最怕什么? Part three|光说无用,焦虑可以这样应对! 12:20 职场焦虑怎么化解?HR的独特法则? 14:40 要不要通过读证考研来缓解焦虑? 15:55 管理者如何帮员工缓解焦虑? 18:20 员工愿意主动跟老板谈“职场焦虑”吗? 19:50 公司层面有何措施来“正面抗焦虑”? 21:10 HR总结观点+建议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订阅《话锋一转》,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23分钟
55
1周前

001 侯深:生态伦理——跨越人类自我关照的边界【盖娅星球001】城市环境史✖️自然教育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生态伦理」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教育是比起你说什么、参与者更重视你做什么的一种教育形式。一线工作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反映了自己的生态伦理。“生态中心主义”是自然教育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但是具体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样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在生活中如何行动才算贯彻了自己相信的生态伦理和价值观? 【本期嘉宾】 侯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注城市环境史研究,著有《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译有《帝国之河:西部的水、旱与成长》。 【主要内容】 00:53 城市环境史研究什么 03:16 自然是什么?环境是什么? 15:17 生态伦理的发展脉络 18:57 19世纪后期美国兴起的自然教育 20:30 生态中心主义并不是要去除人 33:00 城市和乡村之间新城代谢的断裂 43:00 人民的公园、自然的公园 55:30 城市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可以做点什么? 【延伸阅读】 《沙乡年鉴》 《无墙之城》 《自然的经济体系》 【留言赠书】 在本期节目推文下方互动,我们会精选留言,送出侯深老师的专著《无墙之城》。 【盖娅星球001】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Sophie(猴仔) 视觉/刘莹(萤火牛) 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本期播客文字版。

70分钟
1k+
1周前

002 蚊滋滋:不要窄化了自然教育【盖娅星球002】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生态伦理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给自然教育从业者以及自然爱好者一些启发。 「职业生涯」系列通过不同年龄、经验、专业背景、国家地区的人的职业发展、个人选择和成长经历供大家参考。 【本期嘉宾】 蚊滋滋(张赫赫):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硕士,著有《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主要内容】 02:00 从师范生到自然之友 08:00为了解决困惑,从自然之友重返校园 15:00选择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原因 16:00环境政治经济学的课程让困惑被回应 18:40多元视角开阔视野:肯尼亚酋长老师、尼泊尔社区和日本协力社 25:00什么才是企业社会责任? 27:00从低碳家庭到盖娅自然学校 30:00绿色公民 33:00企业、政府和个人的不同责任 40:00 城市人的友善地球的生活方式很多样 42:00不要忽视微小的生命 48:00重新定义干净 52:00自然教育就是自然体验式的环境教育 56:00 养小鸡带来的鼓舞和启示:少用脑子多用心 【留言赠书】 在本期节目下面互动,我们会精选留言,送出蚊滋滋和长角羚的《土里不土气》。 【盖娅星球002】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张玮(树蜗牛)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张玮(树蜗牛) 文字编辑/陈阳(大叶榄仁) 策划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本期播客文字版

64分钟
99+
1周前

003生态修复的误区与自然教育【盖娅星球003】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生态伦理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给自然教育从业者以及自然爱好者一些启发。 【本期嘉宾】 吴老师:生态学和保护生态学学科背景,从事野生动物生态学相关工作; 谭老师:自然保护类的环保社会组织从业者,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 【主要内容】 0:00 本期缘起和嘉宾介绍 5:01 山火、演替和生生不息的自然 16:46 生态不等于资源 21:22为什么做生态修复 28:11环境问题与人类欲望 31:49生态修复的误区之一 变味成开发 34:13基线数据和公民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38:48难以界定的修复回归状态和最小代价的改善 42:48生态修复的误区之二 引入入侵物种 53:26普通公民能为生态做什么? 56:38自然教育从业者和相关部门可以做什么? 1:00:01不破坏、相信自然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观察和行动 【盖娅星球003】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张玮(树蜗牛) 文字编辑/张玮(树蜗牛) 策划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录制故事、内容摘要和你关心的自然教育信息

62分钟
99+
1周前

004生态认同——人与环境关系的新视野【盖娅星球004】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生态伦理」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期播客的主题是:生态认同是如何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来建构的?雯菁的博士论文做了25个环境行动者的访谈,从中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跟大家分享。 【本期嘉宾】 吴雯菁 台湾大学森林系环境教育研究室 博士候选人 【主要内容】 03:30 生态认同是什么 04:50 环境教育/自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09:00 环境伦理的不同典范:人类中心、生态中心 15:15 “生态我”是利己?利他? 19:00 生态认同的发展过程不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 23:00 “三大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其实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交互影响 30:00 徒步海岸线:从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到自我实现 33:00 失恋导致自我怀疑职业选择,和自我关系的修复连带修复社群关系 39:00 对人类失望,到资本主义大本营美国直面问题,发生了什么让TA对人类又有信心了? 46:00 “三大关系”中出现了冲突,才是生态认同建立的契机 51:00 环境教育/自然教育课程中如何帮助参与者建立生态认同? 57:00 生态认同的建立要有累积,也是自然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专业名词】 生态认同 ecological identity 生态我 ecological self 深度生态学 Deep ecology 转化学习理论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典范/范式 paradigm 【延伸阅读】 Ecological Identity: Becoming a Reflective Environmentalist 作者:Thomashow, Mitchell 生态心理学:复育地球,疗愈心灵 作者: Theodore Roszak, Mary E. Gomes, Allen D. Kanner 地球就是谘商室: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迈向生态心理治疗 作者: Mary-Jayne Rust 【盖娅星球004】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Sophie(猴仔) 视觉/刘莹(萤火牛) 音乐/Lionel Richie,Stevie Wonder,Paul Simon - We Are The World 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自然教育从业者的资源库

63分钟
99+
1周前

005什么?马来西亚也有人做自然教育?【盖娅星球005】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职业生涯」系列通过不同年龄、经验、专业背景、国家地区的人的职业发展、个人选择和成长经历供大家参考。 【本期嘉宾】 高佩瑶 现任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媒体研究系高级讲师,于中国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华文报资深媒体人口述历史研究、社区环境教育;教授科目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永续报导等 00:00 从新闻记者到环境教育博士,源于对社区的关切 08:52 在大马婆婆妈妈中孕育的博士论文,友善环境的知识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 16:45 任教新纪元大学,媒体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尝试 19:00 十年从大学生到小学生的教学经验,环境教育越早越能看到明显改变 23:50教师手册与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内环境教育 26:27 不同年龄段的环境教育目标 35:26 幼儿园和小学吸收不了太多知识,有对自然的喜爱和关怀就好 38:00 中学分析、辨识问题,独立思考 38:40 大学思考和行动 39:00 环境行动的课程不能着急,一学期太短两学期更好 41:00 马来西亚华人与公益: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开始热心公益了? 43:49 年轻一代马来西亚华人的社群实践:串联和互相支持 49:09 种豆得瓜和环境教育的长期影响 52:46 佩瑶老师的绿色情缘和家庭实践:先生从典型媒体人到热爱自然观察 58:38 不请自来的黑水虻,家中也是观察环境变化的好场所 1:01:01 告别 【盖娅星球005】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张玮(树蜗牛)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张玮(树蜗牛) 文字编辑/张玮(树蜗牛) 策划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录制故事、内容摘要和你关心的自然教育信息

61分钟
99+
1周前

006生态艺术:重新连接人与地球生态系统【盖娅星球006】艺术✖️自然教育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生态伦理」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期嘉宾】 靳立鹏 四川美术学院 生态艺术特色工作室 【主要内容】 从油画专业到动物伦理和当代艺术 从动物个体的痛苦关注到系统的问题 博士后期对于生态艺术开始感兴趣,来川美后进行探索和实践 艺术不只是发生在美术馆 社会性的艺术开始和公共空间、教育发生紧密关联,艺术开始植入生活之中 生态艺术的基本特征:对生态系统的照顾、不是以媒介导向、有非常强的教育维度 生态艺术的三大领域:艺术、科学、社群 艺术的含义来源于梵语,是宇宙不断的创造和生成的过程 很多艺术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完成的,艺术家和自然是合作的关系 艺术和美不能完全划等号,我们追求的不是唯美、也不只是视觉的美 美育不是狭义的艺术教育,而是重新对生态系统的感知,寻找内在的联系 每个人和外在的系统都有着内在的关联,现在的问题是感受不到这个关联 通过教育和艺术让看不见的联系可视化,造成心灵上的震颤 生态艺术行动也是教育过程:从校园建筑垃圾堆放处到“愈园计划” 朴门的原则不只是可以设计花园,也可以指导社会创新 堆肥、手的教育、土壤的转化:不是孤立的劳动教育 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是连接:建立和人的关系,和社区一起重新创造和万物的关系 艺术和行动的关系:只有落实到行动,才能检验思考,才能有新的启发 培养有行动魄力的人、有勇气的人 生态艺术让每个人都有行动和改变的力量,每个人都是小蝴蝶,可以掀起风暴 对自然教育从业者的建议:理解自然系统的运作模式,面对生态危机,探索未来的社会怎样才能可持续,培养拥抱复杂性的个体 【延伸阅读】 《大地在心》 作者:大卫·奥尔 《生态艺术》 作者:靳立鹏 微信公众号:生态艺术行动 【盖娅星球006】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Sophie(猴仔) 视觉/刘莹(萤火牛) 音乐/陈建年 - 走活传统 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自然教育从业者的资源库

69分钟
99+
1周前

007自然教育人才培养大揭秘【盖娅星球007】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职业生涯」系列通过不同年龄、经验、专业背景、国家地区的人的职业发展、个人选择和成长经历供大家参考。 【本期嘉宾】 蚂蚁,在地自然创始人之一,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人才专业委员会主席。 橙子,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副校长,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 01:06 不同职业选择路径:从自然保护工作者、从教育工作者转行到自然教育 07:40 全职做自然教育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工作生活不分开、和自然连结更紧密 13:17 自然教育刚起步急需人才,从各自行动到联合培养人才,想做一个让普通人能进入自然教育领域的培训 19:21 自然教育基础培训想培养的人:充满热情的站在自然教育起跑线上 23:50基础培训特色:有明确的目标而非模块、整体性不拼盘、体验式非讲授式、学习不分上课和下课 29:09 自然教育为什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户外情景、体验的引领、安全风险考量 37:55 自然教育和自然类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59:58 参加完基础培训的学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55:18培训-实践-思考,培训师的体验式成长之路 69:15 自然教育从业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基础培训的“售后”要来了! 【阅读资料】 橙子:十年前的那个间隔年,改变了我的后半生 王愉:从环境教育海归到自然教育在地实践者 你想了解的自然教育基础培训,这篇文章里都有 【盖娅星球007】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张玮(树蜗牛)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张玮(树蜗牛) 视觉/张玮(树蜗牛) 文字编辑/陈阳(大叶榄仁) 策划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录制故事、内容摘要和你关心的自然教育信息

78分钟
99+
1周前

008当你说生活即教育时,杂务对你意味着什么?【盖娅星球008】

盖娅星球

「盖娅星球」是「盖娅研究院」的播客栏目,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帮助建构生态观、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理念,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 【本期嘉宾】 Fancy,中日公益伙伴秘书长。 蒲公英,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橙子,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副校长。 02:32 杂务的“杂”字,就有看轻这些工作的意思 05:16 微小的地方有神在 09:15 当你摆正一双鞋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也就端正了 12:49 生活即教育:当你想要快速解决一顿饭时,就要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了 14:37 橙子:我喜欢做杂务! 17:40 四季水泉的杂务秘籍 28:43 说好的每个人都承担杂务,为什么到头来还是年轻人在做? 32:48 杂务和整个自然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37:39 我们生活的时代各种东西都是被割断的 42:02 单独的招生客服行不通 46:02 年轻人可能只是不想只做杂务 52:19 杂务怎么才可以做的有趣? 54:56 像大禹治水一样,不产生抵抗的力量 71:01 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 74:13 让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 【盖娅星球008】 策划/陈阳(大叶榄仁)、张玮(树蜗牛) 主播/陈阳(大叶榄仁) 剪辑/张玮(树蜗牛) 视觉/张玮(树蜗牛) 文字编辑/陈阳(大叶榄仁) 策划出品/盖娅研究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盖娅研究院」,有录制故事、内容摘要和你关心的自然教育信息

79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