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美国奥斯汀:前排岁月静好,后排你争我抢。

BOXBOX

00:00:03 美国站(Austin)赛情简介 00:01:38 皇帝登基!(补档版) 00:03:36 练习赛(一练):Funny TR 00:06:16 排位赛 00:06:30 汽车人实力展现:应赢得尽赢 00:08:10 冲刺赛:kaikai精彩贯口首发! 00:09:17 扎克布朗伪人时刻 00:11:25 扎克布朗新书首发:年终奖励和老板一顿饭 (图源:X) (图源:HarryPotter Wiki) 00:15:16 排位赛 00:15:42 穿越1之哈贾尔席位 00:16:36 小拷木瓜 00:19:13 扣公陀而不撞 00:19:20 汽车人实力再现:2nd飞驰圈没做依旧杆位 00:20:30 正赛 00:20:36 起步 -21:07 yuki表现佳 -21:40 窝法策略赌赢了? -22:44 诺里斯:乐扣乐扣,让我超超你 00:24:55 穿越2之魂断西班牙🇪🇸:赛恩斯遗憾离场 00:27:37 维斯塔潘: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 00:28:42 如妈蛋爸:没有潘子积分的大牛在什么位置 00:31:35 换胎窗口 00:33:20 穿越3之小牛自罚10s 00:34:44 夸夸扣公 00:35:17 贝尔曼角甜撞击 00:38:18 诺里斯:乐扣乐扣,我再超超你 00:39:30 红牛你不能没有GP,听到了吗 00:41:21 法拉利策略智慧时刻 00:41:57 积分区外也要打! 00:43:18 赛后 00:43:36 黑五周边购物指南 00:43:56 潘子TR澄清 00:45:14 马丁合作BOSS,审美积累中… (图源:Instagram) 00:46:19 赛道AI自检track limit 00:46:53 胶带门事件:红牛与迈凯轮 00:49:31 拷打木瓜采访 00:50:55 Autosport采访潘子 00:52:45 赛恩斯对转播镜头的指导 00:53:51 霍纳新讯 00:56:45 如妈蛋爸:如果nor没有超lec 00:57:39 修车排行榜(截止到美国站) 00:58:58 明日之星 00:59:15 明日之星-:迈凯轮换胎组/扎克布朗的书(胜) 01:00:04 明日之星+:勒克莱尔(胜)/维斯塔潘 主持:冰开水 文案:冰开水 主播:灯塔山顶/冰开水/Kai/凯瑟琳/水稻 制图:7k/Kai 音效:Kai/冰开水 剪辑:灯塔山顶

61分钟
99+
1周前

244《戒掉恋爱脑》:从“地狱三角”到“自我厌恶”,拆解病态情感依赖的童年根源与自救之路

牛耳认知场

你以为的深情,可能是种病?关于“恋爱脑”的5个残酷真相 引言:为什么我们总在爱里失去自我? 为什么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会不自觉地讨好、牺牲,甚至为了维持关系而彻底失去自我,最终却只感到痛苦和疲惫?你可能以为这是深情的表现,但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被称为“病态情感依赖”的心理模式。它并非简单的“恋爱脑”,而是一种深刻的、源于童年情感缺失和自我厌恶的心理根源。在西尔维·田纳本的著作《戒掉恋爱脑》中,作者深刻剖析了这一现象。本文将从中提炼出5个最令人惊讶且颠覆认知的残酷真相,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模式,看清关系的本质。 -------------------------------------------------------------------------------- 1. 看似无私的付出,其实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 许多情感依赖者认为自己是在为对方无私奉献,但其所有“为对方好”的行为,根本动机并非真正的利他,而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情感空洞和对孤独的巨大恐惧。这是一种源于深刻自我厌恶的补偿行为:因为无法从内在肯定自己,便只能向外寻求赞许和爱的标记,以此获得脆弱的价值感。书中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自恋模式的表现,其核心是自我,而非对方。 在这种模式下,被爱的人并非因其本身而被爱,他们的真实个性和需求被忽略,沦为了一个满足依赖者自我需求的“工具”。 被爱的对象被完全理想化,他们并非因其本性被爱,最终只是沦为一个工具、一个贩卖爱情印记的商贩。患者利用对方舒缓痛苦并减轻自我厌恶的情绪。 这个观点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清晰地区分“付出”与“索取”。它提醒我们审视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滋养对方,还是为了安抚那个因自我厌恶而痛苦不堪的自己? 2. 你们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在玩“地狱三角”游戏 许多不健康的关系,其互动本质并非平等的爱,而是一种不断重复的心理游戏。书中提到的“地狱三角”(即卡普曼戏剧三角形)模型,就精准地揭示了这一点。这个游戏由三个不断切换的核心角色构成: * 拯救者 (Sauveur):强行提供帮助,坚信别人没自己不行,通过“拯救”来获得价值感。 * 受害者 (Victime):表现得无助、无力,不断抱怨并寻求他人的拯救,以此获得关注。 * 迫害者 (Persécuteur):通过批评、指责和贬低他人来确立自己的权威和正确性。 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会在三种角色之间动态切换。例如,一个扮演“拯救者”的伴侣,在不断为对方处理财务问题后,可能会在争吵中变成“迫害者”(“没有我你早就一团糟了!”),而在对方反抗时,又会立刻切换成“受害者”(“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就是这么对我的?”)。无论扮演哪个角色,这种扭曲互动的潜意识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认可和存在感,以缓解内在的价值缺失感,但最终只会给关系中的每个人带来无尽的消耗和伤害。 3. “拯救者”不是天使,而是一种隐秘的控制 在“地狱三角”中,“拯救者”角色尤其具有迷惑性。许多情感依赖者都将自己定位为关系中善良、无私的“拯救者”。然而,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角色的核心需求是让对方永远需要自己,从而获得控制权和价值感。因为拯救者的自我价值完全建立在“被需要”之上,他们会下意识地阻碍甚至破坏对方的成长与独立。 “拯救”行为的本质并非希望对方变好,恰恰相反,它通过制造依赖来维系关系,以确保自己永远不会因对方的强大而被抛弃。 受害者的进化并不在拯救者的计划内,拯救者会转向那些更软弱、无助的受害者,那些至少在初始阶段接受他们的受害者。 这种以爱为名的侵扰,会系统性地阻碍对方的成长。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被有各种“问题”的人吸引,并沉迷于“拯救”他们、为他们的幸福负责,那么或许应该警惕,你可能并非天使,而是陷入了一种源于自身不安全感的隐秘控制模式。 4. 情感依赖是一种真正的“瘾”,伴随着“剂量”和“戒断反应” 病态情感依赖在心理机制上,与药物或酒精成瘾惊人地相似。在这段关系中,对方的陪伴、认可和赞许就像是“药物”,依赖者需要靠它来麻痹内心因自我厌恶而产生的痛苦。这种成瘾模式,同样源于填补内心空洞的绝望尝试,并表现出两个核心特征: * 耐受性 (tolérance):需要不断增加对方安慰的“剂量”(更多的关注、更频繁的联系、更强烈的爱意表达)才能感到安心。 * 戒断症状 (symptômes de sevrage):一旦失去对方的关注,或关系出现波动,就会出现类似戒断的痛苦、焦虑、恐慌和巨大的空虚感。 当渴望变成需求,人们就进入依赖的阶段,会表现出耐受性,即需要增加安慰的剂量,如果停止获取则会出现戒断症状。一旦从“使用”发展到“滥用”,再发展到“依赖”,人们就不会再有任何乐趣。 将情感依赖视为一种“瘾”,有助于我们理解那种强迫性的、失控的行为模式。这能让我们减少自我指责(“我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并清醒地认识到,“戒掉”它需要像戒除其他成瘾行为一样,付出严肃、系统性的努力。 5. 害怕分离,所以你选择了“融合”,最终彻底失去自我 情感依赖者内心最深的恐惧,是对分离和被遗弃的恐惧。这种恐惧源于一种“我不够好,终将被抛弃”的核心信念。为了对抗这种极致的恐惧,他们会选择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关系模式——“融合”(fusion)。这是一种终极的防御机制:只要我们合二为一,你就永远无法离开我,因为那个可以被分离的独立的“我”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表现包括:完全模仿对方的兴趣爱好、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为“我们是一体的”、无法忍受对方拥有独立的个人空间。这种模式的最终后果是,个体会在对方身上彻底迷失自我,忘记自己真实的身份、需求和欲望,内心变得更加空虚和痛苦,因为那个真实的“我”已经被完全扼杀了。 我越是与他人融合,我就越有价值,就越容易失去自我,离自己越来越远,直到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但这真的重要吗?不,只有对方重要,只有那些满足我情感需求的人才重要。 -------------------------------------------------------------------------------- 结语:真正的爱,从找回自己开始 这五个真相层层揭示了病态情感依赖的核心:它并非源于爱,而是源于深刻的自我价值感缺失和对自我的厌恶。通过认识到我们的“付出”可能是一种索取,我们的关系可能是一场游戏,我们的“拯救”可能是一种控制,我们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成瘾,以及我们对“融合”的渴望是对自我的逃离,我们才能开始走向真正的疗愈。 真正的亲密关系,不是两个人“溶解”成一个人,而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保持完整自我的前提下相互连接、彼此尊重。疗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停止向外索求,转而向内探索。 唯一不会让人空手而归的旅程,是内心的旅程。 在你的关系中,你是在滋养自己,还是在消耗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你走向真正健康的爱的起点。

68分钟
99+
1周前

从「按部就班」到「边玩边赚」——低成本旅居生存指南

《102种不上班的活法》

我曾拼命爬上山巅,却发现那里空无一物。真正的路,在我决定纵身一跃时才刚刚开始。 --- 嗨,这里是《102种不上班的活法》,欢迎大家在此相遇。 这几年时光里,我的人生轨迹完全偏离了原计划,却驶向了一片从未想象过的、更辽阔的海域。 如果你也身处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里,内心却有一种隐隐作响的空虚感;如果你也想知道,在世俗标准的“好路”之外,人生是否还存在另一种活法—— 那么这期播客,就是为你准备的。 我将和你聊聊: · 我是如何看透职场的真相,决定离开无数人羡慕的“职场顶峰”。 · 一趟“鬼使神差”的巴厘岛之旅,是怎样用一连串不可思议的相遇,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 如何从0开始,一边旅居世界,一边获得收入,本期播客总结了3个低成本旅居地以及不上班搞钱的干货。 · 我怎么一步步走上疗愈师之路,并计划将这份使命带给更多人。 这不是一个成功学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觉醒、确认、然后行动的真实记录。 我走过的路,或许能照亮你脚下的一小步。 --- 除了在耳机里相遇,我们也在线上建了一个「不上班」小据点! 如果想要参与我们的日常讨论,或是了解肉丸所有的开播讯息, 欢迎进入《102种不上班的活法》听友群! 进群方式:微信添加 carrie0311 《巴厘十日》:我的灵性游记,记录了那场改变我一切的旅程。在这里👇 www.xiaobot.net --- 01:10 37岁爬到行业山顶,我却看到了悬崖 02:43 为什么做起《102种不上班的活法》:一份不忍和使命感 06:38 裸辞后纵身跃崖:没有收入的日子,用“逆向思维”破局 08:34 一张打折机票,把我推进了“魔法世界” 09:48 巴厘岛的灵性奇遇:1:她教我“当灵魂醒了,就起床” 13:33 巴厘岛的灵性奇遇2:第一次见面,他就准确说出了我的人生使命 15:07 巴厘岛的灵性奇遇3:一次偶然,摩的司机尼欧曼带我见到了萨满 18:26 巴厘岛的神奇印证:银行卡丢在异国,老天爷精准投送2000块钱 20:30 三个低成本旅居地,房租比国内还便宜! 27:25 数字游民生存指南:三种方法教你边玩边赚钱 28:00 别让恐惧困住人生,你的活法不止一种 28:41 走出去,才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34:02 未来规划:我们的疗愈师联盟、旅修及课程 38:39 使命落地:感知能量,一次疗愈,让她重新与自己和解 44:23 感谢陪伴,再见! --- 本期播客照片分享👇 与阿依达在乌布皇宫前的合照: 阿依达的作品: --- 🎵 本期BGM: · 《Memorable Trip》 - 陈玖仟 · 《又是艳阳天》 - 郭静/韦礼安 --- 这里是《102种不上班的活法》,我是肉丸。这里记录着我的探索,也呈现着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感谢你,收听我的人生❤️

48分钟
99+
1周前

「好能量周报」心理咨询用户50%在用Ai了!到底哪些人在和Ai聊那么多心里话啊?

女子有能量

新冰山图 e人跳跳上周发了这张图到朋友圈,炸开了,她的朋友都纷纷表示:真实了! i人33发出了疑惑:我怎么就不爱和Ai聊心里话呢? |ShowNotes| 01:27 33:我是i人,也是t人,但我不怎么和Ai聊心里话,ta无法揣测“言下之意”。有次深夜emo(因为想起了舅舅的罕见病),Ai却像个直男一样给我科普 04:25 33:我从购物车里删掉了芙崽,因为我受不了ta像哄孩子一样和我说话 06:21 跳跳:我目前这样用Ai的,第一个使用场景是能量导师,类似老黄历,每日提醒我 10:27 跳跳:第二个使用场景是我的关系军师,可以输入我和对方的MBTI、八字、聊天记录给我指导 11:16 跳跳:第三个使用场景是我的梦解析——有个好朋友叫潜意识 1·2:51 33:e人和Ai的关系可能更像好朋友,我们一起热烈讨论吧;对于i人来说,希望Ai是个默默关心和懂我的朋友,不那么热闹,但是会主动出击 14:34 33:调研了10个做中长程心理咨询的女生,竟然都是i*tj人!她们是如何用Ai的 22:21 跳跳:有报告说和Ai深度陪伴沟通的青少年抑郁比例会提升2倍。我理想的状态是人机协同。 27:28 33:我期待的Ai是能主动关心我,协助我更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伙伴。 |剪辑| 小妍 |找到我们|

29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