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 老雅痞[CN] : “你看到的信息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外行看不到传播的路线和完整的信息”

499 Delight

本期节目邀请到老雅痞老师录制。 【背景故事】 人们的阅读习惯往往会随着时代而改变,而那个时代最抓人眼球的媒介就是那个时代的传播密码。过去人们习惯于阅读报纸获取信息,到后来互联网时代的黄页,再到后来的财经区,财经号,财经专栏等订阅号,公众号。在特朗普上台后,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推特上发表政见,引发了一大堆金融行业的人开始关注Twitter,而后,马斯克的出现更是将金融从业者,无论是股票,还是加密行业,Twitter的消息象征着机遇,每次在马斯克喊单后第一时间进场的都能赚到一笔,从那开始,越来越多的Web3人才开始在Twitter 上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直到今天,如果你说,你是Web3项目方,但你项目不用Twitter,别人可能会觉得你是骗子。在这样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请听本期播客为您介绍,加密货币圈的传播规律。 【核心观点】 - 你看到的信息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外行看不到传播的路线和完整的信息,就像提线木偶一样看着各种媒体的表演。 - Discord 像一个操作系统,而 TG 像一个 IM 工具。对于一个 web3 Builder,他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信息被 web2 平台所掌握,需要保证安全性。但在传播裂变上用户体验丝滑的 web2 工具也是绕不过选择。 - 我可以说所有币圈的 Founder 和项目方拉出来都经不住查,大家都有原罪,原罪就是人性上过不去的坎。 欢迎聆听本次播客,本节目由 0x499 主理。 【嘉宾】 老雅痞 - 公众号 老雅痞&Fast Daily 主理人 波动 - CT Daily 主播 【时间线】 0:01:40:嘉宾自我介绍? 0:07:05:最近加密行业关注焦点都在 FTX 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危机,你怎么看待事件的起点,也就是 Coindesk 的那篇文章? 0:14:26:和加密行业以往每次的传播事件一样,Twitter 总能成为舆论中心,比如有些 KOL 可能一条推文就足以影响整个大盘,这个现象正常吗,怎么评价其中的优点和风险? 0:24:44:马斯克接盘 Twitter 以后,很多人希望他在推动加密产品的应用普及方面有所作为,你认为这种可能性大吗? 0:27:57:和 Twitter 一样,Discord 最初的应用也不是为了加密行业而生的,你认为这两款产品成为我们现在最主流的传播工具有什么历史性的原因? 0:35:33:有人说处处标榜去中心化的加密行业,最常用传播交流工具却是 Twitter 和 Discord 这样的 web2 平台,这个事情值得批评吗?我们有必要去用尽量去用那些去中心化的工具吗? 0:41:47:经常有很多小道消息在社群渠道传播,可能很多项目也以此作为营销手段,以内幕消息的名义在社群喊单,甚至有一级又一级严格区分的裂变渠道,你怎么看这种传播方式? 0:52:32:从你的经验看,加密行业什么样的内容最受欢迎,能给我们总结一些规律吗? 0:56:50:目前加密行业的中文媒体环境点评 1:02:07:关于今天的主题,你还有什么想要和我们分享的? 【音乐】 Podcast - Ivan Malkov 【媒体】 Twitter: https://twitter.com/0x499 Discord: https://discord.gg/zKsS7rt27a 【声明】 本节目所含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65分钟
1k+
1周前

串台加更|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每一个都在乎!

新中年的热汤冷面

本期话题: 亲密关系的本质\原生家庭的烙印\代际矛盾的核心\婚内的风险考验\父权制婚姻中的觉醒\化解关系中的内耗\男性女性需求差异\亲密关系的幽微\关系中的需求表达\ 本期无任何引导倾向。主播与嘉宾不反婚不反育更不催婚催育。 祝大家各有各的幸福! 时间戳: 08:17 婚姻中还有动容时刻吗?爱情还能变亲情! 13:57 不敢想象这是新婚燕尔的人想说的话 17:24 问了律师一个问题,答案让人沉默? 21:26 怎么结的婚?托举女孩的栗子举了个例子 25:06 河南“爱纯”和西北“宽植”和那郑州的“父母爱情” 34:53 栗子课堂:啥叫精神弑父弑母? 37:10 不中嘞不中嘞,老头太气人嘞 40:29 三代同居的小苦瓜上线了...... 46:50 终有一天需要考虑父母今后的养老问题...... 51:35 怎么才能算孝顺?小刘苦恼 55:04 河南“爱纯”在婆家不但上桌上炕,还要立规矩:我的地盘听我的 59:49 丑话难听但你也得听,那是我的正常需求 62:0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猫坤第一个站起来 68:18 女性是一种困境,完全挣脱真的不容易......吗? 72:03 说了半天,亲密关系的定义是啥啊? 77:03 朋友爱迟到算大事吗?为什么背后的创伤这么隐秘 89:36 2006年的第一场雪,下在人的心里 93:05 或许心理创伤脱敏得从遇到懂你的dating对象开始? 嘉宾播客: 煮观读书台刘易斯 站在疯口 西兰花 好斋 猫坤 蜂鸟美学 栗子 延伸推荐: 《爱的五种语言》-盖瑞·查普曼 人们表达和感知爱的方式主要分为五种: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每个人对这五种“爱语”的优先级不同,理解并运用伴侣或关系中对方最重视的“爱语”,才能更有效地传递爱意、减少误解。爱是需要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能力,通过调整表达方式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从而深化关系、提升幸福感,适用于伴侣、家庭及人际关系的各个层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性格和个人历史进入婚姻,同时也把情感的包袱带进婚姻的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期望,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对于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个健康的婚姻中,那些不同的看法需要经过处理,我们不需要在每件事上意见一致,可是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方式来处理我们的差异,才不会造成不和。 《分手心理学》-曹雪敏 分手不仅是感情的终结,更是自我重建和成长的契机。书中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解析分手后的心理创伤,帮助读者走出怨恨与悔恨,认清感情破裂的深层原因(如需求变化、角色转变等),并提供科学方法(如情绪管理、心理支持系统建设)来修复自我,最终以更成熟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亲密关系。比如对如何解决窥视前任社交媒体的心理负担以及如何正确复合给出了意见。 摘录: 很多人怕的并不是失去,而是怕这些失去不值得 完美的爱存在吗?如果说是指毫无伤害的爱,那完美的爱并不存在。 不管原生家庭伦是对是错,我们生于家庭、长于家庭,血亲给我们带来的牵绊一定远大于其他人。好的牵绊是支持和动力,坏的牵绊就像沼泽一样让人深陷其中难以逃出。 爱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爱还是不爱、爱的程度以及爱的表达方式。 两个人即使爱得很深,人也依然只是环境中一个渺小而脆弱的存在。爱是伟大的,但相爱的人各有各的脆弱。 心里有爱,是爱的伟大之处。爱能成长,是人的伟大之处。 你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和自己保持亲密,也和有意义的人生保持亲密。 所以如果可以,尽可能找到一位安全型依恋的人相爱、相处。 《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自我成长的旅程,而非单纯的情感满足。我们常将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如安全感、认可)投射到伴侣身上,期待对方填补空缺,这导致关系陷入“改造对方”的恶性循环。真正的亲密关系应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深处的创伤与模式,并通过冲突与和解,学会接纳、放手与自爱。最终,关系的意义不在于依赖对方获得幸福,而是借由这段旅程,发现并疗愈自我。 《不原谅也没关系》-皮特·沃克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源于长期的情感虐待、忽视或暴力,患者不必强迫自己原谅施害者,真正的疗愈在于自我理解与接纳。书中提出“4F反应”(战、逃、僵、讨好)作为创伤应对模式,并提供情绪闪回管理、内在批判者缩减等实用工具,帮助受创者打破恶性循环,重建自我价值与安全感。康复的关键在于自我关怀而非外界认可,最终目标是摆脱创伤阴影,实现真正的心理自由。 特别推荐: 《我们何以不同》- 王芳 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的形成、表现及其对人生的影响。解析了星座、MBTI等流行人格分类的科学性,并深入探讨大五人格模型(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局限性。“人格”并非固定不变的名词,而是一个动态的“动词”,人始终处于“成为”的过程,既受基因、进化、文化等复杂因素影响,也具备自我塑造的可能。此外,作者批判了现代社会对“快乐暴政”的盲目追求,指出负面情绪的合理性与进化意义,倡导接纳情绪多样性以实现真实的自我认知。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运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二元理论,阐述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两者对女性的双重压迫机制。家庭是市场的后盾,承担着育儿、赡养等重任,而女性主要肩负这些责任,承担无偿的家务劳动,或作为廉价劳动力进入市场,导致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男性,处于从属地位。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改变现实的物质基础,打破家庭与市场的二元对立,让女性从再生产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生产者。 小喇叭时间: 欢迎留言评论分享你心中有关亲密关系最佳推荐!不论是书籍还是影视、真实故事或者音乐分享都可以。

101分钟
99+
1周前

Vol.65 她的无声风暴:当更年期撞上人生中场

康康乔伊瞧

致宇宙中的你,见字如面: 本期节目,康康和乔伊应小畅的邀约,三位不同年代的男性与女性围坐畅聊,试图以不同的视角揭开这场"无声风暴"的全貌。 更年期是许多女性必经的重要阶段,却常被误解与忽视。更年期远不止潮热、失眠这么简单,它可能带来多达21种不同症状,而更复杂的是它所处的人生节点——许多女性正同时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同样进入中年危机的伴侣,家庭里的多重情绪像交错的藤蔓,缠绕着本就敏感的身心。当"更年期妈妈"遇上"青春期孩子",当自己的身体巨变撞上伴侣的“中年危机”焦虑,那些日常的摩擦背后,藏着多少不被看见的挣扎? 更深处,这也是女性对自我的重新叩问。人生下半场的哨声悄然吹响,曾经的身份标签——职场骨干、家庭支柱、全能妈妈——开始松动,对个人使命、生命意义的探索变得迫切。更年期仿佛一个契机,逼着人停下来思考:褪去外界赋予的角色,"我"究竟是谁?那些被搁置的渴望,是否该在此时重新拾起? 我们的讨论从自我诊断开始,帮你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也探讨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建立支持系统,让家人的理解、朋友的倾听、专业的帮助成为稳稳的支点。更想聊聊文化层面的包容——当社会不再用"情绪化""衰老"给更年期贴标签,当家庭能容下多重生命阶段的碰撞,女性才能更从容地穿越这段旅程。 无论你是正在经历这一切的女性,还是想理解身边人的家人朋友,都欢迎加入这场对话。这不仅是关于更年期的科普,更是对生命历程中多重困境的温柔注视啊。 ——毕竟,每个穿过风暴的人,都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毕竟,陪伴,才是最常情的告白。 乔伊/康康敬上 2025.07.24

43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