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深入探讨了全球新秩序下,货币和实物资产的变化及其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会像日本失落的30年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吗?
牟一凌给出的结论是否定的:不,不会的,中国不会走上日本的老路,反倒更像1930年代的美国。
何出此言?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可能会收获很多:
* 中国为什么不像也不可能走上日本之路?
* 中国为什么更像1930年代美国?
* 中国科技股与银行股的投资本质是什么?
* 为什么产能过剩的解药不是减产而是找到新的需求?
* 为什么消费品牌的崛起与国运有关?
* 为什么宏大叙事到投资策略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
本期嘉宾:
* 牟一凌: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官;公众号:一凌策略研究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
本期提及一凌策略研究公众号文章:
* 新的循环
* 能源革命往事:马与鲸鱼油
* 言不必称日本
* 两个太阳:被重塑的全球化
本期书单:
* 《动荡时代》 白川方明
* 《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 金观涛
* 《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时间线===============
第一部分 中国与日本的发展路径比较
中国和日本在某些产业和经济规律方面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制造业产业链的升级和面临的国际竞争方面。然而,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命运和未来潜力,中国与日本则有明显不同,中国有更高的可能性实现全球话语权和产业升级,更接近30年代美国的发展模式。
04:44 从产业视角:中国与日本是相似的,从汽车行业到半导体行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消费品行业,日本值得借鉴,因为就是一个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往上走的经济体的共同特征;
06:25 但从国家视角,中国更像1930年代的美国,一个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正在努力想实现国际秩序上更多的话语权;
08:23 从人口结构视角,中国有十几亿人,并非当年日本的一亿总中流。所以我们的国家还会往前进,还有很多人的收入水平有提高的空间,且在过去可能没有任何负债,不存在面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压力;
11:07 从企业视角,目前中国的出口出海跟日本也不像,反倒更像美国在60~80年代:我们的出口出海目的,是为了国家在全球施加更加多的影响力,产业要做好遍布全球的准备,并且还没有到能够获得较强资本回报的时候;
15:07 从金融视角,在这轮银行行情启动之前,中国银行股PB水平在0.3倍多,相当于日本在房地产和股市双危机之后的银行估值水平。但因为我们是一个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国家,导致没有出现抽贷的囚徒困境。这点与日本也不像;
17:57 石磊认同银行有点类似于一个信用债,不是一般的红利股。且在银行板块内部分化极大:四大行更像信用债,招行则是PEG估值模式,而城商行完全看所在地政府财政情况。所以银行板块集结了世界观&各个地区经济情况&估值模型差别。
22:11 从消费视角,中国消费数据,从表面看只有墨西哥的一半、不到日本的1/3、更不到美国的1/10。但是如果把金额转换成实物消费量,就会发现中国的卡路里、蛋白质、鞋和手机消费,已经超过日本的人均消费水平了。原因就是中国的消费者的金额被低汇率和低物价扭曲了;
25:39 制造业的成本下降的能力,不仅仅降低了中国的物价,也在向全球输出福利,只是没有资本利得;
所以,如果从货币量和实物量两个视角来看实体经济和金融循环,我们会看到两个不同的中国和世界。
29:19 过去我们大量的消费本质其实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和金融,白酒自带货币属性;而疫情之后,节假日旅游的流量在变大;
30:32 当labubu变成投资品的时候,泡泡玛特就开始下跌了;
31:20 中国的新消费的背后是什么做支撑?为什么可以用供给创造需求?还是因为中国的设计师与工程师红利;
35:50 我们目前消费路径,是从制造业往下向消费端辐射,但是还无法给出高溢价。消费领域的品牌价值、情绪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足够强大,最终演变成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输出;
41:04 总结,为什么无论从个人到企业到国家,中国都不会像日本?
中国拥有政治和军事的独立性,这能打开我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向上的空间;
中国有更广阔的人口,我们没有面对全民产负债表衰退的压力,甚至还有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景和可能性。
第二部分 中国与美国的镜像
这是一个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这个国家经历了严重的金融资产衰退与价格下跌,这个国家现在面对最严重的产能过剩,甚至在贸易上很多国家都在抵制和抑制。
这个国家是谁?
是我们,也是1930年代的美国。
49:45 美国在188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直到1941年二战爆发之前,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年化回报率仅为0.3%左右,与我们上证综指的原地踏步如出一辙;
57:27 美国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高科技企业、制药企业,在上世纪5、60年代,都曾经是大化工企业,但在70年代油价飞涨之后,毛利大幅下降,产能过剩、资本收益低,被迫转型,成功的就是现在的高科技企业;
58:29 可口可乐的起源:竟然来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禁酒令:用无酒精配方饮料替代古柯叶成分的酒精饮料,并在品牌运营之下传播到全世界;
芬达的故事:德国发明,战败后随着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回到可口可乐公司。同时,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漂亮50的崩盘,可口可乐的股份低迷,直到1987年美苏签订中岛条约创下历史新高。所以,大众消费品往往跟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01:02:51 从2018年贸易冲突开始到现在,中国的出口对于美国的依赖程度下降了4%,但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赖程度却没有下降;
01:13:33 1930年代的美国人,会痛恨供给过剩,但是到了1944年,却是核心竞争力:在著名的凡尔登反击战中,德国用100架飞机摧毁了盟军400架飞机却被认为是德国的失败,为什么?因为一个月之内美国就能产出400架,而德国产不出来;
01:15:04 对比1930年代的美国,什么时候解决了产能过剩和物价下降的问题?是通过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找到了新的外部需求。所以中国现在更重要的方向是找到更多的市场和需求;
01:18:04 与19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类似,我们现在也在加强GDP分配过程中的劳动力倾斜,反内卷政策的出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有可能出现消费的复苏;
01:25:21 当下中美的镜像,中国脱虚向实,把房地产干掉发展制造业;美国则是转移支付给到需求,现在又希望发展制造业。缺啥想啥;
01:29:15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股赚钱?因为美国的科技股都是用更优质的供给去找到新的需求,从而形成很强的资本回报率;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股不赚钱?因为在中国买科技股不是赚股东回报的钱,是赚下一个人的钱。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下一个人进来。目前看,AI和机器人领域的投入还在增加;
第三部分 牟一凌的投资框架与哲学
45:26 为什么要建立百年尺度的研究框架?人类社会的特点就是我们的短期的记忆都是很深刻的,但恰巧我们的股票市场又是一个需要超预期的地方;
47:30 A股市场特别年轻才20年,数据节点是不够的,但是人类社会规律的时间会更长,所以要去找更久远的一些规律;
51:05 任何三体以上的系统都是复杂系统,所以人类社会也是复杂系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也只和观察主体有关,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客观,历史也一样;
53:22 做研究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历史的确定性规律,但是在做投资、看未来的时候,要借鉴历史、借鉴经验、借鉴研究,还需要不断的试探,因为它的可能性非常多,甚至远远超出我们的经验;
01:33:18 这两年一凌的研究框架一直在做迭代,最早时期的形成还是受了石磊的启发;
01:34:29 大变化的捕捉和判断没有那么难,但这些重大的事件传导到微观的投资路径却是千变万化,我们无法同时预测时空;
01:38:35《动荡时代》《价格革命》与《真实与虚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帮我系一下鞋带
2周前 山东
23
上帝对群体是怜悯的,对个体是残忍的。这期嘉宾娓娓道来,好强
皮皮虾我们走吧
2周前 上海
7
小日本作为美国的仆从国,连独立主权都没有,根本不配拿来和中国做比较
captainmiaoo
2周前 上海
7
18:24 不对哦。银行的坏账准备是在20年之前就已经超额计提了,这几年才开始陆陆续续释放回来对冲业绩压力的。
zmg_9IRF
2周前 北京
6
这期是真大咖,不是网红。
湖水碧蓝
2周前 北京
6
从高歌猛进转向深耕细作,从资本受益转向民众普惠,日本对我们不仅是警示,也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立善
2周前 上海
5
🌍 中国与日本的发展路径比较 中国与日本在某些产业和经济规律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制造业的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方面。然而,从国家的整体命运来看,中国与日本则有明显不同。中国更像1930年代的美国,拥有更高的潜力实现全球话语权。 • 相似之处: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 不同之处: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有更广阔的人口基础,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与日本不同,且没有全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压力。 📈 中国与美国的镜像 中国的经济现状与30年代的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美国在1881年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在1941年之前,其道琼斯指数年化回报率仅为0.3%。这与中国当前的经济表现相似。 • 产能过剩:美国在3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最终通过找到新的外部需求来解决。中国现在也面临类似的挑战,必须找到新的市场和需求。 • 消费与国运:消费品牌的崛起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的消费水平虽然在金额上低于发达国家,但在实物消费量上已超过日本。 💡 科技股与银行股的投资哲学 中国的科技股与银行股的投资本质存在显著差异。科技股的回报往往与国家的需求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而银行股则受到市场对其信用的信任。 • 科技股:在中国,科技股的投资并不一定能带来股东回报,更多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投资者需要关注边际投入的社会回报。 • 银行股:中国的银行股在市场上表现出色,部分原因是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使得金融体系相对稳定。 📊 重要数据与案例 • 出口依赖:自2018年贸易冲突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下降了4%,而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未见下降。 • 消费数据:中国的人均消费金额仅为日本的27%,但在实物消费量上已超过日本。 • 拖拉机出口:中国对俄罗斯的拖拉机出口增速达233%,反映出在全球需求变化下,中国制造业的灵活应对能力。 📚 推荐书单 • 《动荡时代》 白川方明 • 《真实与虚拟:后真相时代的哲学》 金观涛 • 《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不错_GYzF
2周前 上海
4
其他不说,这一期嘉宾的立场是什么?总是通缩是好事,总是实际需求总会增长的,总说制造业不赚钱对资本是不好的但对社会福利是好的。那他是政府智库还是国师,还是服务资本?就不觉得立场不明吗?
山左河右
2周前 宁夏
4
很有启发。社科领域,对人云亦云,甚至是“理所当然”,深一层探究很有必要。
柠檬绿茶
2周前 湖南
4
先码住,石总敏姐出品必是精品
星火燎原回头望
2周前 广东
3
中国一定战胜美国。我可能看不到了,我下一代可能能看到。哦,我不打算有下一代。中国的企业一定战胜美国日本。但企业股票是现在买,还是等他们产能内卷出来出清再买呢? 过去百年,中美日在,往后百年中美日可能也还在。谁都没有消灭谁。但你还在不在呢?大家讨论很多问题都不考虑时间函数的。相信宏大叙事的人确实也很伟大也很佩服他们呀,就像当年的东北人,你想做吗?抬头看天,低头看地。降负债,保现金,多努力。应该是普通人最好的办法了。
何立凡
2周前 海南
3
来了呀牟总,恭喜换地儿了。
HD1034005c
1周前 江苏
2
商品下行期吹了3年商品,还请这样的嘉宾,以为大家都不复盘,不懂行吗
生锈的蜘蛛
2周前 江西
2
1:10:05 那有没有考虑过因为能物美价廉而做出牺牲的这些工人群体呢?这些不断加班,收入还不高,没有很好保障的群体
雙兒22
2周前 印度
2
艾玛一凌三声音也太有磁性🧲了
岛主听播客
2周前 河南
2
听到第二遍才来评价,中国和日本,不一样。我认可此观点。作为二战战败方,日本却得到美国护佑,经济快速恢复,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根本没有主权~军事的政治的。很多财经类专家缺乏政经/军事/地缘素养。
anguscolson
2周前 陕西
2
Shownotes里有个小bug,马歇尔计划提出是1947不是1941
jollylui
2周前 重庆
1
这么好的节目居然不收费,你们太够意思了!
迷失的贵族
2周前 北京
1
没法说。建议平时多跟o3这类模型聊聊天 哪怕r1也行 帮自己找找逻辑漏洞 才能意识到自己有多胡言乱语
空气书
2周前 上海
1
百年尺度,不研究人口结构变量?从人口结构上来说,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就是与日本趋同。10多年前,国内医药研究员就写过老龄化社会环境下日本医药行业的状况,以及对中国的启示,过了若干年后中国的医药集采就开启了。
kukuma
2周前 浙江
1
31:49 中国在这个阶段做多价格大概率是会犯错的,做多量的增长
墨言_ty18
2周前 重庆
1
非常喜欢嘉宾直播的客观和正向性,特别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需要这样不同的视角。支持出系列。请问嘉宾撰写的那份报告可以在哪里查看?
NeXT
2周前 云南
1
做系列吧!
元和_NcuD
2周前 福建
1
做出系列节目很好呀
MiaCHiu
2周前 广东
1
24:33 实际消费 数据来源?
-王林轩Lention
2周前 浙江
1
说得好啊,过去的消费是投资
陆小盒子
2周前 江苏
1
来咯~
jooker
2周前 上海
1
支持做成系列!
吃土的Sam
2周前 河南
1
相比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视角,白川显然作为事中人更全面和深入(白川去年来了中国参加五道口的活动),动荡时代这个书名可能更具代表性,中美动荡时代的不确定叙事中性策略更妥善些,产业视角也是供给侧视角,但是地产等的不良刺破和估值,央地信用的确权也需要正视和加快,旧产能也需要轻装上阵,新增量也没有那么大的杠杆支点
邓桂倩
2周前 山东
0
敏姐您好,请问价格革命这本书是哪位作者写的呢? 是费舍尔吗?谢谢🙏
雷神之兽
2周前 广东
0
非常棒(¯▽¯)👍
MyChan
2周前 广东
0
😎昨晚刚好在一凌的号阅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